還有兩個月就高考了,大批學生和家長早已躁動起來,以各種形式祈願好成績。據報導,在鄭州很多人來到城隍廟祈禱考出好成績。有位女生甚至對城隍爺許下心願:「只要能讓考試都會,願兩年不戀愛,三個月不吃葷菜。」
哼,兩年算什麼。只要大學和專業選得對,四年不談戀愛也並非沒可能。從此以後,單身狗找不到對象的理由又多了一個:成績太差。
不過,拜城隍是什麼鬼?這個跟土地爺差不多的神,真的能讓考生出奇制勝嗎?
城隍
城隍究竟是哪路神仙,還真是一句兩句說不清楚。「城隍」二字,最早見於《周易》,裡面說:「城復於隍,勿用師。」(隍就是護城河的意思)從三國時期起,城隍開始人格化,先是成了守護城池的神,隸屬於道教。
後來,由於老百姓的期望越來越高,城隍的任務也越來越重。到了清朝,城隍已發展成全能型神,負責祈晴求雨、驅除獸患、警示監督、社會治安、安撫孤魂野鬼、勸善止惡、判斷訟獄等,甚至科考前,舉子們也要到城隍廟祭拜。
因此,拜託不要再說拜城隍low了。這是有傳承的好不好。
但是,術業有專攻,要想有更好的效果,還得拜更專業的,例如城隍在道教裡的同事——文曲星。
文曲星
文曲星的大號為「文昌帝君」,是中國公認的考神。古人認為它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在歷史演變中,此神仙與道教中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揉合到了一起,變為一位科舉考試行業的神靈,為士人、學子供奉。
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一位大善神,有求必應,所以古代考生在臨考前都會虔誠地祭拜它,都希望自己金榜題名,被人稱為「文曲星轉世」。
不過,如果想考高分甚至考上狀元,最應該拜祭的是「魁星」。魁星是北鬥七星中的第一顆,故有「魁首」、「魁元」一說。此星神主金榜題名,主文章興衰,在古代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要想「高中魁首」、要想「奪魁」,必拜魁星。
魁星
現在,各地都有建有魁星樓,香火十分旺盛。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家長個個都希望孩子上清華北大,於是都來拜魁星,每個魁星樓都供有當地歷年高考文、理狀元榜。
除了道教的神仙之外,佛教也有一位菩薩專管考試成績,那就是著名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不僅法號帶個「文」字,而且在佛教中是智慧的化身。傳說他剛出生沒多久就會說話,而且在成佛以後,教化了許多佛家子弟,所以,也被稱為智慧佛。在高考前,寺廟裡香火最盛的就是供奉文殊菩薩的佛殿,很多家長還念誦《文殊菩薩心咒》,希望孩子考試期間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考出一個好成績。
你要是個無神論者,也可以選擇在考前拜孔子。這是一項傳統的考前儀式,古代科考的前三天,都會舉行拜祭孔廟活動。那時候考生相信,孔子的在天之靈,孔子的博大才識,會給他們帶來好運氣。主考官也希望孔大儒能保佑本屆科舉考試順利,選拔到國家需要的人才。
據說,日本韓國也有高考前拜神的傳統,而且比中國更瘋狂,看來這件事還真不屬於我國國情。
大蜜小糖前幾日燒香拜佛,為各位考生求了道靈符。拿走,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