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中:長沙「百人會」成員、90後詞匠
今天轉發一篇文章,來自《星辰在線》自在星辰欄目李林的《「詞匠」廖建中:心有稜角,筆訴人間真情》
(歌曲《開滿星光的樹》MV,廖建中作詞。)
(歌曲《詠長沙》,廖建中作詞。)
談及華語詞壇,很多人會想到方文山、林夕、黃偉文等詞作大咖,在長沙,也有一位潛心耕耘多年的詞人,廖建中。27歲的他,已經創作了600餘首歌詞,出版了個人歌詞集《月光下的藍墨水》,被譽為「詞壇湘軍五少將」之一。
他以筆寫心,從書籍中汲取精華,從生活中歷練真情,字句皆磨礪,也字句多珠璣。同時,他又心有稜角,守住自己的創作價值,立志為民謳歌。
(長沙90後「詞匠」廖建中。)
由詩到詞,筆耕不輟
「家在不遠處,像一顆開滿星光的樹,時光是越念越薄的書,情節無法重複。」
「化石成窟,誰持飛天彩練?釀泉為酒,不如一醉紅顏。天若有情,終會夢中相見,一聲駝鈴,驚醒三生愛戀。」
隨手挑幾句廖建中的詞,讀來便覺酣暢,於細膩中有情懷,於磅礴中有芬芳,若是配上曲調,聽來便更是過癮。想像中,如此老練又不失崢嶸的詞作,該是某位嘗遍人間冷暖,初顯風霜卻心懷慈悲的人所作,卻不想廖建中頗為年輕,不過27歲。
見到廖建中,是在一個久雨初晴的冬日。陽光透過大大的窗戶灑進房間,廖建中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的車來車往,他身材高瘦,穿著隨意,儘管他坦言「昨晚忙於創作,睡得遲,精神狀態不太好」,但看上去依然有著年輕人的朝氣,談吐熱情自信。
廖建中可謂年少有為,他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長沙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等,創立了某文化傳媒公司並擔任總經理。近年來,他創作歌詞600餘首,有300餘首獲得各項徵歌及專業性評獎活動獎勵,出版個人歌詞集《月光下的藍墨水》,被譽為「詞壇湘軍五少將」之一。
但他同時又很低調,作為幕後創作者,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守著自己的方寸天地,一心耕耘在漢字的排列組合間,用一首首動聽的詞俘獲陌生聽眾的心。
(從詩歌到歌詞,廖建中的創作一直沒有停止。)
年少時,廖建中偏愛詩歌,徜徉在唐詩宋詞間,痴迷於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泰戈爾的《新月集》,對余光中、汪國真、席慕蓉等人的詩作也頗為喜愛,一唱一吟中,詩意的種子逐漸萌芽,閒暇時便自己創作詩歌,筆端流淌的是青春的懵懂與熱血。
真正進入詞壇,是在2010年。彼時,廖建中還是長沙學院法學院大二的學生,終日沉迷閱讀與創作,是同學們眼中頗有名氣的「校園詩人」。一次偶然,廖建中參加了耒陽市「蔡倫竹海」旅遊景區主題歌詞徵集活動。
「都說你的柔情能醉人肝腸,都說你的倩影像秀麗詩章,綿綿竹海,碧波蕩蕩……」,在全國400多位詞作者,廖建中以一首《綿綿竹海情》獲得二等獎,那是他人生中第一首詞。「突然覺得歌詞很好玩,旋律能給文字插上飛翔的翅膀。」廖建中說。
此後,他的創作重心開始傾向歌詞,從世間情愛到家國情懷,從古典文化到現代潮流,他涉獵廣泛,以筆寫心,筆耕不輟。
創作講究,根植生活
廖建中對創作是極其講究的,他的歌詞從不是字句簡單的拼湊,而是情感的恰當表達、音律的平仄押韻、意境的潛心營造等多維度的精心構思。
「在我看來,作品不求多,但求好。」廖建中說,任何詞人,首先應該扎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過好技術關,比如歌詞寫作的基本格式、表現手法、表達技巧、切入角度,比如如何將遠的拉近、將大的化小、將死板的變得活靈活現,都需要創新運用。
在詞作《和你在一起》中,他寫道:「你是一簾春雨打溼的美麗,你是一壟夏花綻放的傳奇。甦醒的雄獅,報曉的金雞,五千年風雨見證一個奇蹟……你是一輪秋月映照的歡喜,你是一片冬雪孕育的希冀。小橋與流水,沙漠與戈壁,九萬裡山河裝扮你的天地。」
本是寫祖國,廖建中不從長江黃河、泰山崑崙等大眾熟知的意象入手,而是選擇了春雨、夏花、秋月和冬雪,他喜歡以小事物切入大主題,以細膩的文字共鳴宏觀的情緒,而春夏秋冬的交相輝映,五千年與九萬裡的工整對仗,也體現著一個詞作者的紮實基礎。
(廖建中成長於鄉村,對鄉野的題材頗有興趣,也會擔憂城市化的進程太快,容不下太多鄉愁。)
故鄉是廖建中創作的源泉,成長於婁底漣源鄉村的他,對故土有著深厚的情感,「兒時青山綠水間嬉戲玩鬧,挖紅薯採山藥,捉泥鰍抓螃蟹,很有趣」。在他的詞作中,也常常出現鄉村的情景。
「故鄉的天空,漫天雲彩,故鄉的雨巷,長滿青苔。故鄉的屋簷,有些低矮,卻有那燕子呢喃飛去飛來。」一首《故鄉》,仿佛讓人回到過去,又仿佛夢境般清新美好,廖建中坦言,其實該詞也是表達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困於鋼筋水泥的鄉愁。
廖建中曾寫道:「我時常像村婦一樣試圖從生活的縫隙裡擠出故事,從田野的芬芳裡挖掘寶藏,亦時常像獵人一樣,奮力往深山追尋虎豹,無論飛禽走獸,我將心魂盡相依託。」
事實上,他的創作根植於生活,也滋養於書本。他曾跟隨父母遠離故鄉,赴廣東生活求學,在歌詞創作尚不能養活自己的時候,他還擔任過作文講師、傳媒公司文案策劃、集團公司總裁助理、事業單位僱員、國企宣傳專乾等工作,豐富的閱歷讓他成長,也讓他的創作更具內涵。
而書本,對他來說,是從不曾遠離的。他有5000多本藏書,詩詞、國學、歷史、法學、哲學等均有涉獵,在他的家中,幾張書架上擺滿了書,沙發、茶几、飄窗等也散落著書籍。「隨時隨地可以看書,也不求立馬用上,就是一種日常的積累。」廖建中笑言。
心有稜角,為民謳歌
作為90後,廖建中也愛聽周杰倫、五月天的歌曲,他說那是自己青春的記憶,歌曲中關於愛情、關於夢想的表達契合了當時的心境,而如今,廖建中坦言,不少流行歌曲都是情緒的宣洩,而不是情懷的抒發。
什麼是情懷?「一隻螻蟻的苦樂是情,一朵小花的悲喜是情,芸芸眾生的家國大愛更是情。」廖建中說,自己更愛飽含情懷的歌曲,讓人在沉浸中被洗禮,在感知中收穫美好。
廖建中是心有稜角的,他並不排斥流行,但對過分的趨利嗤之以鼻。「大多數時候,文藝與商業是不矛盾的,好的作品自然會得到市場的尊重,但有時候,是堅持自我還是放棄操守,取捨之間見本質。」
廖建中曾拒絕不少高價商業命題創作,理由是與甲方的審美、價值觀不和。比如某酒莊邀請他以深夜觥籌交錯的場景為主題進行創作,雖然日常也會小酌,但廖建中認為,大肆宣揚酒文化,甚至渲染狂飲醉酒的場景,並非傳遞正能量,只是讓酒莊老闆鼓了腰包,於民眾無利。
(歌詞創作之餘,廖建中也愛寫字、收藏等,他說自己是「年輕人裡的老古董」,愛靜不愛動。)
不僅如此,法學出身的廖建中也非常注重版權的保護,他常常與各類版權侵權事件作鬥爭,雖然知道可能費錢費力也沒有結果,但還是要努力爭取,「總要有人發聲吧,讓別人知道版權是不可以隨意侵犯的,這樣那些靠創作吃飯的人才有生存的空間」,廖建中相信,更多人的爭取,會迎來版權保護的春天。
兩年前出版的《月光下的藍墨水》,集納了廖建中五年的詞作精品,那些如今讀來酣暢淋漓的詞作,是他不斷修修改改,多少個深夜裡,一鍵清零又重來的成果,他說,他用歌詞記錄人間的點滴與悲喜,歌詞也記錄了他的成長。
取名月光下的藍墨水,當中有深意。余光中曾說,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表達文人墨客對詩人屈原的崇敬與追隨。詩詞同源,講究音律,從《詩經》到《楚辭》均可傳唱,廖建中視屈原為心中的典範,希望自己永遠堅守自我,為民謳歌,為理想而奮鬥。
「創作是我一日三餐之外的另一種習慣,甚至變成我的生命,活著一天,便熱愛創作,永遠不會放棄。」廖建中說,自己正籌劃著第二本詞作集《音符裡的旅行家》,這裡的旅行,既是空間上,記錄祖國大地的壯麗山河與秀美風光,也是時間上,與古人對話,讓創作插上想像的翅膀,遨遊在傳統文化的瑰麗世界裡。
(廖建中<右>與星辰全媒體記者合影。)
【編後記】
2018年7月,長沙正式組建了一支由101人組成的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工作隊伍(俗稱「百人會」),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掀開了嶄新一頁,開始了新的徵程。
《自在星辰》追隨「百人會"成員的身影,記錄他們的言行,近距離感受他們的品位、格調,體會他們肩上的責任,見證他們的奮鬥故事、傳播他們的中國聲音,展示他們真實、立體、全面、自在的新形象……
廖建中,系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 「百人會」成員。本文為系列稿件⑩。
(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合影,廖建中,第四排左十。)
自在星辰原創報導 第一百七十六期
總策劃:何旭
執行策劃:鄭文新、王重浪、林之樂、鄧皓
監製:何樂、黃超
文/李林 圖/受訪者提供 編/陳宇 校/羅羅君
李林,奔走在新聞路上的90後記者。
崇尚有趣與自在,追求記錄之真與文字之美。
連結:
2018年10月,長沙被中央統戰部確定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推廣城市,承擔探索、推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創新經驗任務。為深入推進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長沙組建成立了「百人會」。
「百人會」是長沙市委統戰部建立的一支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工作隊伍,是聯繫、引導、培養、安排和使用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的平臺載體。成立「百人會」,旨在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有效「組織起來」,更好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優勢作用。
「百人會」設秘書處,秘書長由長沙市委統戰部新階處處長兼任,副秘書長由新階處副處長兼任。秘書處對部務會負責並開展工作。市委統戰部直接聯繫和培養的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均為「百人會」成員。
「百人會」成員必須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即屬於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和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四大類別中的一員。同時,還要符合以下條件:
1、自願加入「百人會」,並願意接受市委統戰部的領導。
2、愛黨、愛國、敬業、誠信,政治堅定、業績突出、群眾認同。
3、在行業內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較大影響力、號召力、知名度。
4、關注支持長沙經濟社會發展,願為長沙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
「百人會」暢通進出渠道,實現動態管理。2019年6月,新增成員24人,退出9人,日前,「百人會」成員人數為116人。
目前,百人會成員中有4人被評選為長沙市首屆「同心人物」,擔任省、市、縣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31人,擔任市青聯副主席1人、常委2人和市直部門特約監督員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