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警方訊息不斷。陳浩天、黃之鋒、周庭等多名「亂港分子」相繼被捕。當大家把視線都聚焦到這些在港禍亂分子身上時,也不該忘記,梁天琦、羅冠聰、周永康等多名「跑路」的騷亂分子,依舊還在海外招搖吶喊。
今天要揭露的是周永康,他在「禍港馬前卒」中排名第三,是圈內有名的「理論家」「鼓動家」和「行動家」。如今,身在他鄉的周永康聲稱不再是「最前線的行動者」,而是「後臺的支持者、推動者」,他又在打什麼主意?
從「港獨理論家」到「禍港行動家」
他的黑框眼鏡沾滿汙垢,臉上也留著刮不淨的胡茬,還時常穿著一件印有港英旗幟的黑色T恤衫。
這名「港獨」分子周永康已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2019年8月17日,他現身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街頭,參加所謂「紐約集氣,支援香港」的集會時依舊「不修邊幅」。
周永康亦「跑路」美國。當天,他躲在幾名「港獨」大佬身後,沒了昔日叱吒風雲的學生領袖之氣,更像一名中學生。
中學時,周永康還是不折不扣的文學青年,喜歡讀小說,極少參與社會活動。進入香港大學後,周永康開始擔任學生會刊物《學苑》的編輯,他的思想也隨之蛻變。
《學苑》雜誌創辦於1952年,是香港歷史上最悠久的學生刊物。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這份雜誌也逐漸歸於平靜。
一批校園「港獨分子」並不甘心,他們不願《學苑》回歸正常的校園刊物。當選副總編輯後,周永康開始在《學苑》上發表文章,他鼓吹「香港民族命運自決」,還拋出「香港應公投變成獨立政治實體」的謬論,甚至還杜撰出一套「香港民族論」。
他的歪理邪說沒有贏得多少掌聲,周永康坐不住了,他覺得「只靠文字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要靠行動」。
為了實現從「港獨理論家」到「禍港行動家」的跨越,一向沉默寡言的周永康開始練習演講術,尤其側重如何鼓動和激發受眾的情緒。2014年前後,他買了很多演講之類的書籍,甚至不乏營銷技巧之類的心靈雞湯。
「實在是沒有經驗,不會說soundbite(一種容易被聽眾接受和傳播的語錄式句型),甚至連喊口號都不習慣。」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周永康自述他的「轉型之路」。
當一向沉默寡言的周永康,開始站在街頭眉飛色舞時,連他中學時代就開始相戀的女友Kawan也不敢相信:周永康居然「轉型成功」。臺下,她一度對周圍的朋友說,「這個人不是我的男朋友」。
倘若周永康將如此功夫用在學業上,可能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勵志故事。可惜,他南轅北轍走上「禍港亂港」之路:
2014年7月,周永康參與和組織重奪「公民廣場」的行動;9月,他又領導「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組織全港大罷課,並當眾宣讀所謂「罷課宣言」;10月,香港爆發所謂「雨傘革命」,周永康又作為「學生領袖」,走上談判桌與香港特區政府分庭抗禮。
受黎智英、李柱銘等「禍港四人幫」的提攜,周永康、黃之鋒等年輕的「港獨」分子也會被安排出訪。不過,他們很難見到西方國家的高層政要,只是以「證人」的身份亮相,以增加「找洋人、告洋狀」的分量。
2015年5月5日,周永康和黃之鋒走進加拿大眾議院外交及國際發展委員會,就「香港政制發展」提供證詞。次日,他又同羅冠聰、陶君行等年輕「港獨」分子飛往美國,參加「公民力量」舉辦的研習營,與「臺獨」「疆獨」「藏獨」和「法×功」等勢力交流取經。
主張「臺獨」的「時代力量」黃國昌、徐永明等在臺灣成立所謂的「臺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的組織,而非法「佔中」核心頭目「港獨」分子黃之鋒及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自決派」朱凱廸、香港「眾志」羅冠聰及「人民力量」陳志全一同現身。
在內鬥與內訌中「搏上位」
黃之鋒、周永康和羅冠聰
他們相互勾連,也相互拆臺。為避免落入「擒賊先擒王」的困境,香港的「社運界」崇尚小組織之間的相互串聯,但這也埋下紛爭與撕裂的種子。
外界盛傳,周永康與梁天琦一直不睦。生於1991年的梁天琦是香港本土派「本土民主前線」的代表,他的政治生涯發跡於「魚蛋革命」。2016年春節前後,他鼓動旺角和深水埗一帶的漁民、小商販等參與暴動騷亂,導致包括香港警察在內的130多人受傷。
周梁二人在「佔中」等騷亂行動中分歧不斷。這時,一直躲在幕後的李柱銘、陳日君、戴耀廷等幕後人物開始現身。
據悉,最後,正是在這一幫禍港頭目的調解下,周永康「主動在港大罷委會一役中與梁天琦等本土派交流、和解」。
周永康更為沉穩、狡詐,逐漸在內外鬥爭中搏出位。2014年春天,第一次主持「學聯」會議時,他就要求與會者交出手機,並用紙袋裝好統一存放在洗手間旁邊的小角落裡。
羅冠聰、黃之鋒和周永康
這種防止「竊聽」的手段,既打破了「學聯」聚會的慣例,也樹立了周永康個人的政治權威。參加上述會議的五十多名學生,很快成為「雨傘運動」「佔中行動」「反修例運動」的骨幹,並流向「港獨」組織各個門派。
在門派林立的「港獨」旗幟下,各家內訌與內鬥是常態。
2017年7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就「四名議員宣誓醜聞」做出裁定,劉小麗、羅冠聰、梁國雄和姚松炎四人失去議員資格。開庭前,梁國雄居然撐著一把雨傘入場,上面寫有「提防內訌」字樣。
「港獨」組織醜態百出,內鬥不斷。周永康與年幼他六歲的黃之鋒是「好友」「獄友」,他們分別領導的「學聯」和「學民」組織幾度聯手,卻也時常曝出分歧,最終分道揚鑣。
2014年12月1日,圍攻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失敗後,黃之鋒帶領兩名「學民」女學生宣布絕食,以要求政府就重啟政改展開談判,這一度引起「學聯」的不滿。
「始料不及!」在次日的香港《一錘定音》節目中,周永康公開譴責「學民」絕食的做法「有違雙方共識」。
周永康事後如是解釋反對絕食的理由:當時,多數示威者的體力和精神「就快崩盤」。一名參與鬧事者在當晚的小頭目會議上情緒崩潰地叫喊,「今天晚上一定不能升級,否則狀況一定會很糟糕!」
自此,周黃二人逐漸分道揚鑣,他們最後的「同框畫面」依舊是共同走進監獄的那一刻。
2017年8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判決,裁定黃之鋒即時監禁6個月、羅冠聰即時監禁8個月、周永康即時監禁7個月。
香港警方拘捕學聯秘書長周永康
被誇大的「政治代溝」
三人走出終審法院的那一刻,周永康與兩旁的羅冠聰、黃之鋒擠出笑容。離開記者的鏡頭,他們又都皺起眉頭。
「喂,周永康,你不是被抓了嗎?怎麼偷渡到香港來了?」因為與內地「大老虎」周永康同名,他時常遭遇此類玩笑。所以,周永康更喜歡人稱他的英文名Alex。
一語成讖。周永康也成為囚徒,最痛苦的還是他的父母。2017年8月17日的法庭上,他的母親海倫·魏(Helen Ngai)哭成淚人,站不起身,最後在丈夫的攙扶下才離開法庭。
周永康的父親西德尼·周(Sidney Chow)略微堅強,他抹了一下眼角的淚對現場的新聞記者說,「這是一條難行的路,仔揀的(兒子的選擇),就是仔揀的。」
周家有兩個兒子。按照父母的期望,長子周永康應該成為一名大學教授。2017年秋天,他原本計劃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地理學博士學位。
周永康卻進了監獄。多年來,他的父親時常告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母親則苦口婆心規勸,「一定不能反對國家,不能反對黨,因為始終我們是中國人。」
周永康卻堅定地走向亂港之路。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港獨」分子煽動起一些年輕人上街,他們的父母一代則對「港獨」持反對的態度。
一些不良機構惡意誇大這種「政治代溝」,而罔顧和平、勤勞等基本的道德規範。周永康出生在一個富商之家,他的父母是通過勤勞致富的工廠主,在香港以及美國紐約皇后區都有多處房產。
公開信息顯示,周家在全球擁有多家紡織和製衣企業,至少聘任3600名員工,工廠主要分布在越南、孟加拉國和中國內地,包括在深圳龍崗區的一家製衣廠。
入獄後,這名「富家子」每天會花大量時間閱讀哲學和佛學書籍。周永康信佛,源於香港大學教師司徒薇2015年新年所贈佛學著作《The Joy of Living》,而她也是周永康走上「港獨」之路的「埋種者」之一。
多名「惡師」埋下動亂的種子
資料圖:香港學聯秘書長周永康
周永康大學之前的履歷並不複雜,1990年8月,他生於香港,一度隨父母到東南亞經商生活,小學時作為「插班生」返港。
進入位於香港粉嶺的信義會心誠中學後,涉世不深的周永康遇到多名「激進」老師,他的「三觀」悄然被浸染。周永康印象最深的是視覺藝術科老師楊秀卓,他還有一個藝術作品是「把自己赤裸關在籠裡」。
學校老師頻頻傳出負面信息,讓幼小的孩童內心充滿暴戾和不滿。考入香港大學後,周永康又遇見了上文所提及的司徒薇。她是該校的比較文學助理教授,被周永康視為「生命中的良師」。
如今,司徒薇已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她卻是隱匿在香港教育界的一名「港獨」分子。大概十年前,她也曾是香港街頭政治的風雲人物,曾與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合夥創辦「土地正義聯盟」,與「港獨歌手」何韻詩同屬「文化界監察暴力行動組」,她還經常與「長毛」梁國雄喝酒聊天。
2010年2月,司徒薇還帶頭反對修建利港利粵的廣深港高鐵,並自任「反高鐵大聯盟」的發言人。其間,她還曾帶領年輕的學生們當地跪地「苦行」,以佛家修行方式抗議高鐵建設。
對於這段醜態百出的街頭作秀,司徒薇不以為恥。據周永康接受採訪時透露,在香港大學讀書時,他多次聽到司徒薇在課堂上炫耀自己的反高鐵的經歷。
廣深港高鐵開通後,司徒薇又重返香港大學校園,開始轉向培養「禍港亂港」分子。
而就在「愛徒」周永康被判監八個月的前夕,一直不遺餘力地將「禍港亂港」的罪孽根植於香港街頭那些年輕人心中的司徒薇,卻表示自己遁入佛門了。
綜觀周永康的「禍港亂港」之路,不良老師誘導與學校教育罪不可逃。各界也普遍質疑,香港教育到底怎麼啦?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前副院長顧敏康近日撰文指出,如果說香港的社會「病」了,那麼首先就是教育者出了問題。
「有些辦學團體和校長不敢處理政治立場偏激的老師,養虎為患,最終被噬的是自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社交媒體發帖呼籲,「教育環境必須淨化。」
周永康正是香港教育病重的樣本之一,或許是早已料到了在黃之鋒等人末路狂奔的前方有什麼在等著,已經置身美國的周永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今後,他的自我定位將「不再是最前線的行動者,而是後臺supporter(支持者)、facilitator(推動者)」。
周永康還說,「我不會再在主流視野入面,大家可以忘記我。」
然而,他的反思只有個人功利的計較,依舊沒有對自己所犯罪過的自責,他所謂「支持」和「推動」的態度,依舊體現了其名不符實、難以安康的本色。周永康的「急流勇退」依舊難逃「ONLY YOU」邏輯。正如香港經典影片《大話西遊》在插曲《ONLY YOU》中唱到,「別怕死別顫抖/背黑鍋我來/送死你去」。
編 輯 | 魏晨旭 校 審 | 關靈子(實習)校 對 | 白瓊瑜
來 源 | 港嘢茶餐廳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放心,肯定會忘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