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小雨
城西區黃河路小學地處湟水河畔,建校48年以來,學校始終秉承偉大的黃河精神,團結務實,求真奉獻,開拓進取。近年來,黃河路小學秉持「與大河一起奔跑」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志、崇實、擔當、自律」的校訓,在城西區委、區政府及區教育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在區域義務教育發展的浪潮中穩紮穩打,學校領導班子始終把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持續提升教育內涵,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為地區教育提供優質服務上,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無私奉獻,全面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上取得了雙豐收,為城西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建引領,
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
黃河路小學黨員教師佔學校教職工三分之一,形成了一股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不論何時何地,不論什麼工作安排,黨員教師始終以「服務」為宗旨,率先垂範。思想決定行動,黃河路小學黨支部在務實進行「三會一課」每月開展一次黨員主題教育的基礎上,重點分析每一名黨員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著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通過談心談話,提供發展平臺,創造工作條件,樹立職業自信、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感等多種方式促進黨員自身發展,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帶動作用。黃河路小學黨支部書記身先士卒,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評職評優等涉及教師切身利益上,學校堅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城西區「好課堂」比賽中,黃河路小學6名教師獲得一等獎,其中有4名黨員。
強隊伍 強學校,
培養全面發展好學生
「強校,必先強師」,學校以提升教師的內驅力為目標,多管齊下,努力培養德藝雙馨的教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教研打基礎。「教而不研則愚,研而不教則虛。」學校重視校本教研,將校本教研工作置於教學工作的中心位置,創新開展「一課多研」和「主題教研」。「一課多研」 即圍繞一節課不斷進行教研打磨。「主題教研」是指每個教研組確定一個研究主題,開展細緻、分層實踐研究活動,定期進行展示交流。
●教育科研促發展。科研興校、科研強校是全體教師的共識。一是打造教科研平臺,成功申報了4個省級課題和1個區級課題。二是以校級課題為抓手,鼓勵教師將教學中的問題作為課題來研究。三是專家引領,有的放矢開展課題研究,全力培養教師的課題研究和研究成果應用能力。四是強化課題管理,選專人負責,對課題的立項、開題、研究過程、總結、成果、經費使用等規範的管理。
●影子教育強素養。學校鼓勵教師以影子跟崗的形式學習。2020年學校先後選派兩批共6人次到西安、浙江台州環山小學進行跟崗學習,影子教師每天要完成《黃河路小學教師外出學習手冊》,返校後要進行梳理總結,分享給全體教師,使跟崗學習的效益最大化。
●青藍工程強基礎。為了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為每一位新教師安排了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其導師,結成對子,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給予其及時指導,使其迅速提高專業素養,同時定期開展結對培養評價活動,確保這項工作落實到位。
●讀書學習開胸懷。提高教師的教育思想水平和促進教育專業發展,必須鼓勵和培養教師們養成愛讀書、愛學習、愛思考的好習慣。學校為教師搭建「周四有悅」讀書平臺,引導教師讀書,請專家指導教師學習,鼓勵教師每周撰寫「我的教學故事」及時進行反思總結。
多措並舉使一批教師脫穎而出,在西區舉行的「好課堂」比賽中,學校教師獲得了6個一等獎,名列西區第一名。
「融入+體驗」, 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綻放
學校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以「融入+體驗」的方式,全力打造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新格局。2020年,在青海省中藏醫藥管理局和省中醫院的支持下,引進中醫藥文化,讓孩子們認識中草藥,並帶領孩子種植、收穫中藥材,讓學生從最基本的中醫藥知識入手,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小培養對中醫藥的興趣。不僅如此,學校還積極開展古詩文吟誦教學活動,成立吟誦工作室,申報為區級課題。開設「茶藝班」,孩子們學茶藝、悟茶道,在經歷、體驗中慢慢成長。
全學科閱讀,
讓學生真正愛上讀書
提高學生閱讀素養,首先要明確閱讀的目的,即「為何而讀」。學校全力引導廣大師生摒棄「為考試而讀」思想。以「全學科閱讀」為基本路徑和目標,一是營造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設置了一間60平方米的「三餘讀書」屋,建立了班級讀書角、樓內讀書角、風雨圖書櫃等,為學生隨時讀書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各學科教師均參與閱讀,每位教師圍繞學科素養給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書籍,並進行閱讀指導。三是開展晨誦、午讀活動,中午設立閱讀課,從時間上保證學生讀書。四是開展書香班級、書香達人、講故事、配音等競賽活動,展示讀書風採,激勵學生在讀書中不斷進步。
完善德育體系,
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學校將德育工作貫穿於各項教育活動中。一是開展主題活動。結合國家及國際節日,每月確定一個德育主題,持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品格。二是開展校園「二禮」(入學禮、畢業禮)「三節」(藝術節、運動節、讀書節)活動。三是打造班級生態文化,實現一班一品、一班一規、一班一景,讓溫馨的班級文化育人。四是學校推行倡導德育,科學評價,實行德育評價清單,以評價為導向,落實德育工作。
勞動教育, 「五育並舉」發揮重要作用
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認為「五育必須統籌兼顧,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為此,學校以勞動教育為突破口,勞動教育中融合其他「四育」。一是建立勞動教育基地和養殖基地,承包溫室大棚,分配給各個班級進行種植管理。二是深入研究,促進科學、語文、數學、思政課等學科的教育教學內容與勞動教育相融合,根據學科需求創造種植、誠信、互相幫助等教育情景和條件,教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全員全學科參與,認真研究總結以勞動教育為突破口,落實「五育並舉」的經驗,梳理學科融合的教育內容,積極開展教育交流活動,形成了舉一反三的教育成效。
【來源:西寧晚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