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國家中醫類院校的領頭羊,位列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考生關注的不僅僅是每年的高錄取分數,還有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及工資多少。小編先簡單的說明下這所高校,師資力量雄厚,硬體和環境都是數一數二的,因為中醫人才緊缺,所以畢業生很好找工作。關於2018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一起細聊下!
就業率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 屆畢業生共有 2247 人,總就業率是 97.77%。其中,專科畢業生 204 人,佔畢業生總數的 9.08%,本科畢業生 789 人,佔 35.11%,碩士畢業生 1077 人,佔 47.93%,博士畢業生 177 人,佔 7.88%;男生 574 人,女生 1673 人,男女比例為 0.34:1;北京生源 406 人,京外生源 1841 人,京內外生源比為 0.22:1。
2018 屆專科畢業生 204人,就業率 97.0%;本科畢業生 789 人,就業率 95.06%;碩士畢業生 1077 人,就業率 99.54%;博士畢業生 177 人,就業率 100.00%。
從近三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各學歷畢業生就業率變化來看,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維持穩定。分學歷來看,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居高位,較為穩定;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維持在 95%上下;專科畢業生就業率較 2016 屆略有下降,下降 1.66 個百分點。
就業去向
2018 屆畢業生中,67.65%的畢業生落實在北京就業。從地理位置看,京外就業的畢業生最主要選擇在東部地區(20.08%),其次為中部地區(6.61%)。從經濟區域看,京外就業的畢業生最主要選擇北部沿海經濟區(10.26%),其次為東部沿海經濟區(5.22%).
2018 屆畢業生中,67.65%的畢業生落實在北京就業。從地理位置看,京外就業的畢業生最主要選擇在東部地區(20.08%),其次為中部地區(6.61%)。從經濟區域看,京外就業的畢業生最主要選擇北部沿海經濟區(10.26%),其次為東部沿海經濟區(5.22%).
具體分學歷來看,各學歷層次畢業生最主要選擇的工作地點均為北京,專科畢業生落實在北京就業的比例最高(82.80%)。除在京就業外,碩士畢業生落實在東部地區(24.20%)和中部地區(8.42%)就業的比例最高,博士畢業生落實在西部地區就業的比例最高(9.27%)。2018 屆畢業生去東部地區的比例有所上升。
就業單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 屆畢業生中,落實就業比例較高的單位類型依次為:事業單位(46.76%)、其他企業(30.62%)。分學歷層次來看,事業單位和其他企業是各學歷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單位選擇。其中,專科畢業生去國有企業的比例最高(9.68%),本科畢業生去其他企業的比例最高(44.73%),博士畢業生去事業單位的比例最高(78.00%)。
就業行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 屆畢業生中,衛生和社會工作(54.3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1.41%),教育(7.31%)是畢業生主要分布的就業行業。從學歷層次來看,無論是本科生、專科生,還是研究生,選擇在衛生和社會工作單位的比較多,當然這也和學校辦學的性質有關係。
起步年薪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2018 屆本科生平均落實年薪 8.21 萬元,低於期望值 1.64 萬元。縱觀近三年起步落實年薪的變化,薪酬略有上升,變化不大。
2018 屆各院系本科生的平均落實和期望年薪情況,其中最終落實平均年薪較高的前三個院系依次為:護理學院(9.37 萬元)、人文學院(8.78 萬元)和第二臨床醫學院(8.10萬元);從期望與實際的差異看,中醫學院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大,人文學院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小。
2018 屆各專業本科生的平均落實和期望年薪情況,其中最終落實平均年薪較高的前三個專業依次為:英語(醫學)(9.59 萬元)、護理(9.37 萬元)和護理學(9.36 萬元);從期望與實際的差異看,中醫學(中醫學院)專業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大,法學(醫藥衛生)專業本科生年薪落差最小。
另外,可以看出,2018 屆研究生平均落實年薪 9.33 萬元,低於期望值 1.32 萬元。縱觀近三年起步落實年薪的變化,基本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相比 2016 屆畢業生,2018 屆的落實平均年薪增長 1.91 萬元,期望平均年薪增長 1.21萬元。
其中最終落實平均年薪較高的前三個專業依次為:中藥炮製學(11.86 萬元)、中西醫結合基礎(生命科學學院)(11.80萬元)和中醫臨床基礎(11.43 萬元)。研究生的工資還是會比本科生的工資要高。
整體薪資來看,用人單位為本校專科生提供的平均年薪為 7.75 萬元,本科生為 9.43 萬元,碩士生為 11.95 萬元,博士生為 15.08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