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之星」5月17日升空!搭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

2020-12-11 上遊新聞

△「重慶兩江之星」。圖片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重慶兩江之星」將於5月17日左右在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最終發射時間將根據天氣微調)。將搭載什麼一起升空呢?在5月8日的發布會上,兩江新區、零壹空間與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天儀研究院、零重力實驗室等相關負責人,共同按下啟動鍵,正式宣布「重慶兩江之星」首飛進入倒計時。

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表示,航空航天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兩江新區重點打造的產業集群之一。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初步搭建了通航產業「製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並開拓性地拓展了航天領域,體現了兩江新區為助力航天強國建設的決心和信念。兩江新區將一如既往地為零壹空間提供優質、高效、周到、便捷的服務,希望加快基地建設,早日建成投用。

發布會上,北京零壹總裁馬超對國內首型商業化飛行試驗平臺——OS-X系列火箭進行了正式發布。重慶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OS-X系列火箭採用其自研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發動機推力達到350kN,能夠為客戶載荷實現0~20馬赫的飛行速度。同時,該火箭可靈活配置燃氣舵、空氣舵、姿控動力等多種控制機構,並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製化設計,滿足飛行試驗所需的各類複雜飛行彈道。

重慶零壹空間X系列火箭發動機已於2017年12月22日成功完成整機試車,這也是國內首臺商業固體火箭發動機。近日,這款發動機再次圓滿完成批抽檢聯合試車試驗。當前,首飛火箭已轉運至試驗場,正進行最後緊張的發射前準備工作,計劃在今年5月17日首飛。

「重慶兩江之星」作為零壹空間OS-X系列火箭的首飛箭,箭長9米,箭身主體塗裝由「重慶兩江之星」文字和包圍文字的兩部分曲線圖案組成,這上下兩部分曲線圖案分別代表了長江和嘉陵江,也就是重慶兩江,這兩部分選取了重慶兩江新區標識的顏色,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這枚火箭是為重慶兩江新區量身打造的。流暢的線型具有速度感和動感,象徵重慶兩江新區和零壹空間奮發向上的勁頭勢不可擋。

與「重慶兩江之星」一同首飛的,還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以及「飛行聯盟」的標誌。零壹空間聯合國內相關領域十多所頂級高校發起了「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這是一個創新、共享、開放的前沿科技驗證平臺,平臺可為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研究提供飛行試驗服務,具有快速響應,服務定製化和低成本、高可靠的特點。「飛行聯盟」將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吸納更多高校,並將向國外擴展,共同提升空天領域的前沿技術水平。

值得一提是的,「重慶兩江之星」所使用的核心電氣產品——一體化綜合控制機,也為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綜控機的重量僅有1.8公斤,相較以往產品縮減至十分之一,極大地優化了電氣系統設計、節約了系統成本,該一體化綜控機可廣泛應用於軍用、民用無人機、低成本火箭等航空航天飛行器。本次還搭載了無線傳輸技術驗證,後續一旦得到應用,電氣系統規模和成本還將進一步大幅下降。

位於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的零壹空間研發製造基地,初期投資2.5億元,佔地100畝,將建設研發中心、數位化智能製造總裝中心、測試中心、飛行器控制與仿真中心和專用實驗室等,建成達產後年產值15億元。基地一期50畝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內投用,將形成年產30發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及試驗能力。

零壹空間是國內首家擁有完整的火箭研發、設計、生產、總裝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營企業,即將成為國內首家完成自研火箭發射的民營企業,重慶兩江新區也即將成為國內首個擁有火箭研製與總裝能力的國家級新區,並通過首飛活動一舉打響兩江新區商業航天世界級影響力。

上遊新聞記者 劉翰書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枚民營火箭發射成功 貼上了南京兩高校的校徽
    中國首枚民營自主研發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5月17日7點33分在中國西北某基地發射,飛行
  • 重慶兩江之星」首飛成功 看商業航天的資本之戰
    昨日,「重慶兩江之星」成功點火升空。重慶日報 萬難 攝都市傳媒記者 謝聘重慶商報訊 5月17日7∶33,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OS-X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點火升空,這標誌著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亞軌道火箭首飛成功。如此燒錢、風險巨大的項目,投資方為何選中它?記者對此進行深入了解。
  • 上海這所頂尖985高校牽手重慶,設立研究院
    在6月8日,老牌頂尖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學牽手重慶,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成立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將重點聚焦在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在重慶布局高端研發與成果轉化。為重慶提供人才引進與培養、教育培訓和國際合作等項目。 其實早在2019年的年底,上海交通大學就在重慶兩江新區成立了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該中心還填補了重慶臨近空間領域的空白。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投資15億元 打造航空航天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
    加速推進航空航天人才培育,兩江航空航天產業園又一項目落地。3月20日,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兩江校區項目籤約活動在兩江新區舉行。這是繼重慶市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共建全球低軌衛星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項目後的又一項目,標誌著雙方合作走向深入。
  • 上海交通大學攜手兩江新區建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研究航空航天新...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在兩江新區揭牌成立。該中心將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並以兩江新區為平臺,促進重慶及兩江新區的航空航天、機械工程、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發展。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順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學重慶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的落戶彌補了兩江乃至重慶在臨近空間研究領域的空白,不僅彰顯了兩江新區融入國家戰略的決心,也彰顯了兩江新區發展航天航空產業的決心。兩江新區將做好服務工作,全力支持研發中心發展。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兩江校區正式動工
    12月15日,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兩江校區在兩江新區正式動工。項目總面積近500畝,總投資約20億元,辦學規模15000人,將建設教學樓、行政樓、士官學院大樓、軍民融合發展中心大樓、圖書館、培訓中心等。
  • 3所雙非航空航天類高校,就業率很高,前景不錯
    在我國,開設有航空航天類專業的高校並不多,但是在就業方面,航空航天類高校的就業率很高,前景也很不錯,畢業後可從事太空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民用機械、船舶與海洋工程、航天運輸工程相關的系統設計、系統維護等有關工作。
  • 北航、哈工大、西工大,誰才是中國航空航天第一高校?
    創建於1952年,由當時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併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學。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大學。
  • 你知道國內比較頂尖的3所航空航天院校嗎?考上就業基本不用愁了
    總所周知,航空航天類專業是一個國家最為頂尖的黑科技了。它可以推動政治,經濟,軍事,氣象等社會的進步。也是每年高考,學子們比較喜歡的專業之一。那麼你知道國內比較頂尖的7所航空航天院校嗎?那麼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3所航空航天院校。考上的都是人才,就業基本上也不用愁了,你覺得呢?
  • 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
    來源:經濟日報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6月8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揭牌成立。據悉,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將聚焦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在兩江新區布局高端研發平臺和成果轉化及產業孵化基地,開展產學研項目培育、科研合作和服務、人才引進和培養、教育培訓以及國際合作等項目。
  • 中國商業航空漸入佳境 航天極客們趁勢而起
    零壹空間創始人舒暢:   從5%可能性裡趟出一條路來   2018年5月17日,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發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空天飛行試驗專業助推火箭的空白。「重慶兩江之星」的首飛成功,讓零壹空間創始人舒暢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媒體人不吝溢美之詞,將舒暢及其團隊稱作「中國的埃隆?
  • 擁有頂尖航空航天類專業的十所大學,實力很強,清華只排第八
    那麼開設這一專業的高校,誰的整體實力會更強一些呢?這裡我們給大家整理出了十所高校。這些開設航天航空專業的學校,誰的實力最強?根據綜合實力來看,在開設航天航空專業的院校中,有十所高校處於領跑地位,它們分別是:北航、西北工業、南航、哈工大、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北理工、沈航、清華、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中國頂尖航空航天類院校,無數考生夢想的天堂
    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種類進行篩選,比如想當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師範類高校,想當會計學金融可以選擇一些財經類高校。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我國最頂尖的航空航天類大學,考上不愁找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在我國航空航天類院校中實力排名第一,是工信部直屬的一所名牌大學。學校入選了很多教育計劃以及高校聯盟。
  • 中國10大航空航天高校,北航、哈工大、清華均入選,其他還有誰?
    目前,我國在航天航空領域高速發展,相關產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相關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其工作崗位也一般都是薪水高、地位高、技術要求高,所以學習航空航天類專業就業前景是非常客觀的。那麼國內有哪些好的航空航天類高校呢?筆者今天就來介紹國內以航空航天相關學科為特色的10所知名高校,對航空航天類專業感興趣的家長和考生可以收藏、關注。
  • 重慶兩江新區引智再獲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揭牌成立
    張婷婷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在兩江新區正式揭牌成立,將聚焦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揭牌儀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表示,上海交大與重慶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兩江新區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上海交大將積極推動研究院落地落實,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深化校地合作,更好服務重慶及兩江新區經濟社會發展。
  • 中國航空航天高校的「五大天王」,學科實力明顯,支撐起中國航天...
    我們國家的航空航天近年來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的一件雙星、嫦娥五號、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等等。2020年中國航天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大國風範。而這些努力的背後,離不開頂尖科學家的努力和支持,而培養這些優秀人才的院校也是成為學生心中的最好的大學。今天來盤點一下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的五大牛校。堪稱五大天王。
  • ...研發和服務基地、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項目在兩江新區開工
    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重慶研發和服務基地、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項目在兩江新區開工 2020年12月15日 22:15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 兩江觀察:知名高校密集入渝意在何為
    最近這一周,重慶和國內三所知名高校牽手合作,釋放出積極信號。國內知名高校為何密集入渝?重慶如此大力引智是何用意?眾多知名高校入渝對重慶意味著什麼?這值得好好說道。「重慶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近年來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幹事創業氛圍濃厚。」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郝平的觀點,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 北航、哈工大、西工大,誰是航空航天第一學府?網友:沒有第一,只有...
    創建於1952年,由當時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重慶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併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學。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大學。
  • 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公司重慶揭牌:航天科技、中國電信等發起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24日,法定代表人為王海濤,註冊資本為20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建設、運營、數據增值及相關技術服務,以及計算機系統集成、軟體開發、航天技術應用與上述業務相關的應用技術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