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之星」。圖片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重慶兩江之星」將於5月17日左右在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最終發射時間將根據天氣微調)。將搭載什麼一起升空呢?在5月8日的發布會上,兩江新區、零壹空間與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天儀研究院、零重力實驗室等相關負責人,共同按下啟動鍵,正式宣布「重慶兩江之星」首飛進入倒計時。
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表示,航空航天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兩江新區重點打造的產業集群之一。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初步搭建了通航產業「製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並開拓性地拓展了航天領域,體現了兩江新區為助力航天強國建設的決心和信念。兩江新區將一如既往地為零壹空間提供優質、高效、周到、便捷的服務,希望加快基地建設,早日建成投用。
發布會上,北京零壹總裁馬超對國內首型商業化飛行試驗平臺——OS-X系列火箭進行了正式發布。重慶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OS-X系列火箭採用其自研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發動機推力達到350kN,能夠為客戶載荷實現0~20馬赫的飛行速度。同時,該火箭可靈活配置燃氣舵、空氣舵、姿控動力等多種控制機構,並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製化設計,滿足飛行試驗所需的各類複雜飛行彈道。
重慶零壹空間X系列火箭發動機已於2017年12月22日成功完成整機試車,這也是國內首臺商業固體火箭發動機。近日,這款發動機再次圓滿完成批抽檢聯合試車試驗。當前,首飛火箭已轉運至試驗場,正進行最後緊張的發射前準備工作,計劃在今年5月17日首飛。
「重慶兩江之星」作為零壹空間OS-X系列火箭的首飛箭,箭長9米,箭身主體塗裝由「重慶兩江之星」文字和包圍文字的兩部分曲線圖案組成,這上下兩部分曲線圖案分別代表了長江和嘉陵江,也就是重慶兩江,這兩部分選取了重慶兩江新區標識的顏色,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這枚火箭是為重慶兩江新區量身打造的。流暢的線型具有速度感和動感,象徵重慶兩江新區和零壹空間奮發向上的勁頭勢不可擋。
與「重慶兩江之星」一同首飛的,還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以及「飛行聯盟」的標誌。零壹空間聯合國內相關領域十多所頂級高校發起了「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這是一個創新、共享、開放的前沿科技驗證平臺,平臺可為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研究提供飛行試驗服務,具有快速響應,服務定製化和低成本、高可靠的特點。「飛行聯盟」將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吸納更多高校,並將向國外擴展,共同提升空天領域的前沿技術水平。
值得一提是的,「重慶兩江之星」所使用的核心電氣產品——一體化綜合控制機,也為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綜控機的重量僅有1.8公斤,相較以往產品縮減至十分之一,極大地優化了電氣系統設計、節約了系統成本,該一體化綜控機可廣泛應用於軍用、民用無人機、低成本火箭等航空航天飛行器。本次還搭載了無線傳輸技術驗證,後續一旦得到應用,電氣系統規模和成本還將進一步大幅下降。
位於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的零壹空間研發製造基地,初期投資2.5億元,佔地100畝,將建設研發中心、數位化智能製造總裝中心、測試中心、飛行器控制與仿真中心和專用實驗室等,建成達產後年產值15億元。基地一期50畝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內投用,將形成年產30發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及試驗能力。
零壹空間是國內首家擁有完整的火箭研發、設計、生產、總裝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營企業,即將成為國內首家完成自研火箭發射的民營企業,重慶兩江新區也即將成為國內首個擁有火箭研製與總裝能力的國家級新區,並通過首飛活動一舉打響兩江新區商業航天世界級影響力。
上遊新聞記者 劉翰書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