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四分鐘:老人過馬路動作遲緩,無一人鳴笛催促

2020-12-23 DV現場

開車過程中

路口遇到有人過馬路你會怎麼做?

鳴笛示意

還是正常行駛讓行人等待呢?

最近在佛山禪城一位老人過馬路時

上演了暖心一幕

↓↓↓

視頻中一位老人步履蹣跚

在一位輔警的攙扶下

緩慢行走在斑馬線上

這一幕發生在27日晚六點半左右

佛山市禪城區彩虹路路口

這時正好是下班高峰期

車流量非常大

令輔警意外的是

這位老人通過馬路

全程用了四分鐘左右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

沒有一輛車通行

也沒有鳴笛

「平常那裡右轉的話,

都是一分鐘或者三十秒行人已經過了。」

老人順利走過去後

不停地對輔警說謝謝

輔警主動攙扶

車輛自覺避讓

這一幕在朋友圈中也獲贊無數

戳視頻了解更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對於駕駛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行為,一律罰款200元記三分。但隨著近年來執法監管力度的加強,駕駛員們禮讓行人的意識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自覺行為,才有了視頻中暖心的一幕。

雖然有法規

但司機們都不約而同耐心等待

不鳴笛不催促

不僅遵守交通規則

也是有愛有素質的體現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體現在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每一次禮讓每一個善舉

都是素質和文明的體現

如果是你

也會這樣做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各種理由讓汽車喇叭「聲聲不息」 城市車輛亂鳴笛何時能根治
    近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體育路一分鐘就聽到了十五六聲喇叭聲。記者發現,城區亂鳴笛現象很普遍,特別在紅綠燈路口。紅燈轉綠燈時,後面的車輛總想早點通過路口,以免再等紅燈,就不斷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車輛快點啟動前行。二實小位於興業街上,小學附近有商鋪、餐館等,傍晚則是一個「美食小夜市」。一天下來,無論任何時間都是車多人多。
  • 汽車鳴笛罰150,車主無奈拿出「尖叫雞」,看看誰敢管
    平時在大城市裡開車,很多車主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那就是馬路上實在太吵了,堵車的時候每位車主都神色匆匆,通過打喇叭催促前車加速前進。現在的司機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打喇叭,造成了極大的噪聲汙染,為了減少噪聲汙染,我國很多城市都出臺了一條新規定,市區裡非緊急情況不允許汽車鳴笛。
  • 市區不能任意鳴笛?車喇叭到底怎麼用?鹿鹿醬帶你強勢圍觀
    被判承擔30%責任前面的三輪車佔道,於是習慣性地鳴笛催促不料三輪車駕駛員被嚇了一跳導致三輪車側翻車上一名乘客受傷後經搶救無效身亡事後計程車司機被判承擔30%責任因後方車輛連續鳴笛點擊播放 GIF 0.9M據說現場血肉模糊,慘絕人寰讓鹿鹿醬默哀三分鐘......
  • 老師說:今天的作業是扶「三個老人」過馬路
    這時老師說道:大家安靜一下,聽我說,接學校通知,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同時培養孩子們樂於助人的品德。今天的作業是:每個學生必須扶三個老人過馬路,完不成作業的點名批評,請同學們努力完成作業哦。孩子們聽了都很興奮,因為這樣就不用做那些繁重的文字作業了,都興致勃勃地準備大展身手。老師又說道:「大家注意安全,放學吧。」
  • 老人遲遲不過馬路,民警上前了解後發現……
    老人遲遲不過馬路,民警上前了解後發現…… 那時,新江灣城派出所的 民警居海英正和同事一起 在淞滬路殷高東路路口執勤 細心的居海英發現 一位老伯在路口等了好幾個紅綠燈 卻遲遲沒有過馬路
  • 孩子過馬路的6個陋習 西安交警教學生安全過馬路
    孟垣瑾告訴同學們,過馬路儘量結伴同行,過馬路的時候禁止打罵嬉鬧。  同學們認真聽完講解後,3名小學生按照交警的講解,手拉著手從斑馬線過馬路,他們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認安全後,順利走到了道路分界線,接著又先向右看,再向左看,而後順利抵達馬路對面。  交警又組織其他學生實踐,大家都能按指示順利通過。
  • 牽老人過馬路溺亡 被逼下跪10分鐘遭死者家屬吐口水
    7月30日下午,田仕會在自家的門市上,向多名找上門來的人下了跪,還遭受了10多分鐘的辱罵,甚至被對方往臉上噴口水。找上門的人,自稱是暴雨中扶老人過馬路摔倒溺亡的12歲小女孩小慈(化名)的家屬。6月23日,達州城區因暴雨發生內澇,小慈牽著田仕會的手涉水過馬路,兩人同時被路面水流衝倒。田仕會被及時救起,隨後離開了事發現場。
  • 短短30分鐘八車按喇叭!廈門島內亂鳴笛現象回潮?交警回應
    廈門大學學生公寓附近路段,非機動車橫行,部分心急的司機按響喇叭,不斷催促。 在這過程中, 部分心急的司機按響喇叭, 不斷催促前方車輛。
  • 遲緩造句和解釋_遲緩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曹禺《北京人》:「屋內悄無一人,只聽見靠右牆長條案上一座古老的蘇鍾遲緩地邁著『滴滴答答』的步子。」] 遲緩參考例句: 1、未經可能成為發展遲緩兒,已緝獲,或死。 2、就數他動作遲緩,大家都站好隊了他才出來。
  • 五分鐘@匯診室|動作遲緩,僅僅是因為年紀大了?
    1、「動作遲緩,只是因為年紀大了」? 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如果持續出現動作遲緩,比如行走時自然擺臂動作減少或消失、走路拖步、轉身變慢、解紐扣及穿衣褲不靈活、夜間翻身慢、用筷子及寫字變慢等,需要提高警惕,這些動作遲緩不一定是因為年紀大造成的,必要時及時就診。動作遲緩可能涉及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疊加症候群等。
  • 青島馬路現「不要命」平衡車 賭氣剎車跟汽車硬碰硬
    平衡車上馬路想拿肉體跟車「硬碰硬」?市民張先生遇到一件奇葩事,這人不僅騎平衡車上路,還叫板張先生想拿肉體跟汽車「硬碰硬」?8月27日8:30左右,張先生駕駛箱式麵包車(中型車)由北向南行駛在南昌路上。剛過長沙路不久,一30歲左右黑衣男子,雙手提著豆漿、火燒一類的食品,騎平衡車出現在張先生右前方。因修路影響,南昌路部分路段改為雙向單車道,張先生駕車無法正常通過,為避讓男子他的車速降到30多邁,緊跟男子行駛。第二次鳴笛提示,男子剎車逼停張先生。
  • 「視頻」斑馬線上,老人拄著拐杖蹣跚行走,宜興輔警上前彎腰、蹲下、背起……
    視頻中,一名輔警疾步走到蹣跚過斑馬線的老太身旁,彎腰半蹲背起老人。這樣暖心的一幕,引發不少市民和網友點讚。「我覺得這一幕就是冬日裡的暖陽,所以我要把這個時刻記錄下來。」上午,記者電話聯繫上了拍攝該條視頻的市民邵女士。
  • 開車在城市中鳴笛竟是違法行為,交警憑什麼處罰?
    根據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機動車在超車時,應當提前打左轉向燈、切換遠近燈光或者鳴笛提醒。此外,機動車在駛近彎道、坡道頂端等對安全視距有一定影響的路段或者遇有緊急情況時,應當減速慢行,並且鳴笛示意。這便讓很多人不理解了,為何規定了汽車要鳴笛,這邊又不讓在指定區域和路段中鳴笛,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下面筆者來給大家詳細解答下。為何交規規定要鳴笛?
  • 杭州:後車司機鳴笛催促前車直行,結果是左轉車道,還動手打人!
    當直行信號燈變為綠燈時,張某誤以為該車道為直行車道,見前方車輛未啟動,他就鳴笛催促。但是前方車輛依舊紋絲不動,心急火燎的張某就駛入與前方車輛並行車道,打開副駕駛車窗詢問前車駕駛員不行車的原因。
  • 成都東站火車夜裡頻繁鳴笛 附近居民沒法睡(圖)
    李明說,從上個月起,他就拿著檢測設備在房間裡、客廳裡和小區樓下測試過。此前檢測登記的數據顯示,在1棟窗戶朝向鐵路的那個房間,以及客廳的分貝值最高,6月上旬連續四天檢測的數據都超過了90分貝。  12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在距離鐵路最近的1棟、2棟分別做檢測。
  • 牽孩子過馬路是抓手還是抓手腕?很多家長做錯了動作,很危險
    堂姐和家人說的時候,還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和感激,我們聽著也是一陣後怕,都齊齊教育小外甥,以後出門在外,千萬不能亂跑,尤其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緊緊牽著大人的手等等。後來堂姐夫又說堂姐,你這個當媽的怎麼也這麼沒有經驗,牽孩子過馬路抓著孩子手腕比抓著手安全多了。
  •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老人摔倒在馬路上,扶還是不扶
    河北石家莊,一老者蹣跚走在馬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身旁騎電動車的中年人見狀直接跑了。在老者躺在地上的時間,有多人路過竟都選擇無視,並且多人選擇圍觀,無一人敢上前攙扶。數分鐘後,一名過路女子將老者扶起並報警。
  • 看到它記得保持安靜,切記不要按喇叭,不然處罰是少不了的!
    看到它記得保持安靜,切記不要按喇叭,不然處罰是少不了的!隨著我們管加國民生活的不斷提高,現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非常迅速,特別是這幾年汽車行業也是突飛猛進的迅速發展。現在我們國家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多了,汽車也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給我們的出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現在幾乎有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車,現在路上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了,但是汽車的增多除了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之外,也是帶來了一些其他的問題,就比如說交通壓力不斷增加,現在路上堵車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如果再遇到堵車的時候,相信有很多司機也都做出過鳴笛催促的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