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媒報導,瑞典文學院正討論今年是否暫停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2020-12-15 澎湃新聞

據德國媒體4月25日報導,瑞典文學院對瑞典及多國媒體透露,今年可能會暫停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

據說,中國作家中有包括餘華、蘇童、北島等9位文學家在今年的文學獎候選人榜上有名。

瑞典文學院創立於1786年,從1900年開始主辦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工作,並頒發這個令世界激動的獎項,至今已經118年。諾貝爾文學獎獎金從2012年開始,為800萬瑞典克朗,每年於10月初公布獲獎者,並於12月10日頒獎,因那天是科學家諾貝爾的忌日。

諾貝爾文學獎自創建以來,只有7次停發,最近的幾次是二次大戰期間的1940年到1943年。如今,2018年是否也會因為評委會委員的性醜聞與貪腐醜聞停發?

瑞典文學院一些院士最近被爆料的醜聞,使其考量,是否暫停頒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正在開展相關討論。對此,諾貝爾獎基金會發言人卡爾-亨裡克·赫爾丁做出了證實。不過,他補充說,還沒有最終做出決定。

從評委會退出的彼得·恩格倫德院士寫信給瑞典電臺,稱「考慮到文學院的處境以及獎項自身情況,也許最好是將其延後一年。」

瑞典文學院在最近因為其院士的性醜聞與貪腐行為震驚世界,這些醜聞的結果,導致18位成員裡的5名成員退出。其中,有院長薩拉·達利烏斯女士,以及弗洛斯滕森女士。另外兩名成員也因為別的原因退出。現在,只剩下11名成員。

「我放棄學院秘書長職位。這也是學院的意願。這個決定對我也是,我立即放棄自己的位置,第七號椅子。問我感覺如何?非常好!」達尼烏斯女士對留下來的同事說。她是評委會的第一位女性主席。

儘管如此,學院裡瀰漫著一種沮喪情緒和相互不信任感。要在近期選出新的委員,完成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工作,似乎很難。

瑞典文化部長昆克

瑞典文化部長昆克女士稱:「這些衝突嚴重影響了這個對藝術、文學以及瑞典語言做貢獻的獨立組織的日常工作。」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面臨這個難題指出:現在是時候了,那些消極在位的委員在生前卸除其職位,是可行的。只有這樣,才可能選出新的委員,評委會走上新的開始。

瑞典學院諾貝爾文學獎評委18位院士都是瑞典最著名的文學家。被視為瑞典國家文化使者。委員會從成立至今都是一個秘密同盟。「18位」,常常只是以號碼替代他們自己的身份。他們所坐的椅子是終身制。比如,第5號交椅就是著名的漢學家,今年94歲的馬悅然先生。

達尼烏斯的椅子號為第7號,第18號椅子的主人是詩人弗洛斯滕森女士。

擔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18位院士

到目前為止,委員們擱置了自己手上的工作,因為學院還沒有對那些發生醜聞的人員作出最後處理。學院前院長就曾在委員會裡反對開除弗洛斯滕森。他認為,學院的裂痕很深,很難繼續開展工作,必須要有一個過激的動作,才可能會有新的開始。

這次醜聞的主要人物是委員卡塔琳娜.弗洛斯滕森女士和她的丈夫。她被揭發,多年來,她在別的委員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其丈夫的文化協會幫助申請瑞典文學院的資助。另外,她還對7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提前透露了消息。她的丈夫也在去年秋天被18名女性起訴性侵。

最後,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申稱,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工作依然在進行中。同時,又說:「諾貝爾文學獎因為這些醜聞而顏面掃地,被造成極大傷害。使學院產生危機。」

瑞典文學院在主持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同時,也是一個培養與促進瑞典語言和文學的國家機構。

(本文參考了德國雜誌和德國電視臺的消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德媒:新增四名女院士 瑞典文學院幾近完全恢復原狀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德媒稱,12月20日,負責評選並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在今年最後一次會議上接納了四名新成員,使得這個機構幾近完全恢復原狀。據德新社12月20日報導,新增的4名院士均為女性,包括作家圖阿·福斯特倫、埃倫·馬特松、安妮·斯韋德和奧莎·維克福什。加上她們之後,瑞典文學院的成員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女性。據報導,同時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理論哲學系教授的維克福什將接替薩拉·達尼烏斯留下的職位。達尼烏斯是瑞典文學院自1786年以來的首位女性負責人。
  • 被18名女性爆醜聞,瑞典文學院取消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
    北京時間5月4日下午,瑞典學院正式公布,2018年將不會頒布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獎歷史第八次取消頒發。但由於瑞典學院院士的終身制制度,使得他們沒有權利選擇自行退出。同時他們拒絕繼續為該機構工作,導致瑞典學院的運行陷入癱瘓。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照常頒布諾貝爾文學獎,也難以服眾。據他說考慮延遲頒獎的院士「為學院內部的混亂深感不安」,並認為學院「沒臉再頒發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短時間內瑞典學院攤上了巨大的信任危機。
  • 瑞典文學院首位女院長去世 曾表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不應頒發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諾貝爾文學獎的受害者之一去世!」據德新社13日報導,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前常任秘書(該機構最高職位,相當於院長)莎拉·達尼烏斯12日因病去世,享年57歲。這距離瑞典文學院首次公布兩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才過去兩天。
  •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頒了,網友第一時間通知村上春樹……
    瑞典文學院4日宣布,今年將取消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了解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都知道,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推遲頒發。諾貝爾文學獎自設立以來曾經7次沒有頒獎,其中1914年、1918年以及1940年至1943年因戰爭原因完全停頒;1935年原因未知。
  • 諾貝爾文學獎計劃邀請外部專家進入評審委員會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9日,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表示,將請外部專家加入現有的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意圖在2018年文學獎因性醜聞停發後重建公眾的信任。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5月4日,瑞典學院代理常任秘書長Anders Olsson接受採訪,宣布推遲頒發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據報導,諾貝爾獎運營團體「諾貝爾基金會」執行董事海根斯騰評價稱,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對於是否重啟獲獎者評選和頒獎,他表示將在2019年初做出判斷。
  • 「詩意中飽含樸實之美」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綜合外媒報導,諾貝爾文學獎8日頒給了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顯而易見的詩意表達有著一種樸實的美,使得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了這一獎項。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綜合報導,瑞典文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英國作家Kazuo Ishiguro。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發給了百餘位優秀作家,褒獎他們「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2016年的獲獎者是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女詩人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路易斯·格麗克(Louise Glück)。格麗克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獲獎人,她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 關於疫情籠罩下2020諾貝爾文學獎的終極預測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籠罩全球的當下,諾貝爾文學獎將會走向何方?前兩年的瑞典文學院風波不斷,2018年由於曝出一系列性侵與內訌醜聞,瑞典文學院將該獎項暫停一年。
  • 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獲獎理由如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她敘事中的想像力,充滿了百科全書般的熱情,這讓她的作品跨越文化邊界,自成一派。」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事
    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結果已在昨晚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再度進入人們話題的中心。回顧歷史,諾貝爾文學獎迄今已頒發了百餘次,背後或大或小的故事與話題不計其數。 本文是一篇往年的舊文,列舉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十宗「最」,以佐飯後談資。
  • 土耳其帕慕克無懸念問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10月12日晚上7點,瑞典皇家文學院將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現年54歲的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OrhanPamuk)。去年帕慕克就以自傳性作品《伊斯坦堡》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所以帕慕克今年的獲獎在國內出版界和文學界看來並無太多懸念。    出生於伊斯坦堡的帕慕克成為土耳其獲此殊榮的第一人,他曾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主修建築。
  • 歷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是誰你知道嗎?
    10月10日瑞典當地時間下午一點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名單即會正式揭曉,而今年公布的也會是「雙黃蛋」,意思就是說今年將會產生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家是不是已經非常期待了呢?諾貝爾文學獎是1901年創設的,已經頒發了好多年,那麼大家知道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是誰嗎?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是否體制內與寫作無關
    在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後,外界最想聽到的聲音,除了莫言本人,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作為諾貝爾文學獎18名評委中惟一精通中文的評委,馬悅然被公認為中國文學和這個著名獎項之間最直接、最重要的聯繫人。  昨天,88歲高齡的馬悅然與夫人陳文芬現身上海。
  • 瑞典中風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語言能力一直受影響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記者劉一楠)瑞典文學院6日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瑞典詩人託馬斯特蘭斯特勒默。這是1974年以來瑞典人再獲諾貝爾文學獎。
  • 我們真的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麼?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是每個作家的夢想。沒有國籍、種族的限制使得每個人都有資格得獎,但我們真的有資格得獎嗎?儘管諾貝爾文學獎是由完全獨立於政府的組織,也獨立於任何政治和社會集團的瑞典文學院來評選,但是瑞典文學院的每個院士當然都有自己的道義傾向以至政治傾向,所以許多人認為,評審團的政治傾向阻礙了公平的評選過程,讓真正能夠獲獎的人空手而歸。
  • 諾貝爾文學獎今頒"雙黃蛋" 中國女作家殘雪成奪獎大熱門
    諾貝爾文學獎 今年將頒「雙黃蛋」  由於醜聞風波,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沒有頒發,順延到今年,於是2019年10月10日的晚上,我們將會看到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對全世界的著名作家來說,2019年獲得諾貝爾獎高額獎金的機會翻倍。對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個關注點非常值得期待。
  • 瑞典文學院性醜聞攪黃諾貝爾獎 受害者還包括未來瑞典女王?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如果說去年爆發的女權運動「#Metoo」是一場浪潮,那如今的瑞典文學院可謂是冷水齊腰,涼了半截。 自去年11月開始被捲入性騷擾風波,瑞典文學院內的院士們已經走了三分之一,機構還可能會因此叫停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成為二戰後首次。
  • 麥芒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及普遍性
    【編者按】:10月8日,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對于格麗克獲獎是否實至名歸,評論者有著不同的觀點。在詩人麥芒看來,格麗克是一個真摯誠實用心的詩人,但瑞典文學院為格麗克寫的授獎理由中強調的「使得個人存在具有普遍性」無法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