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簡報|品質原創心理學科普文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兩位研究神經科學的科學家在2000年的實驗中發現,「愛」和「喜歡」是產生於大腦不同區域的不同感情。這是首次通過臨床實驗證實了「愛」和「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感情。這個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於2000年公開發表於Neuroreport期刊上。
UCL兩位科學家的實驗成果公開發表於Neuroreport期刊上。圖源:文獻首頁截圖。
本期《心理學簡報》將為讀者簡要總結喜歡和愛不一樣的證據,並應用心理學知識為讀者們分析男人從喜歡到真正愛上女人的3個表現。
(本文共計約一千八百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UCL的科學家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對17名正處於熱戀期的男女進行了頭部掃描。實驗中,研究人員誘導實驗對象在放鬆的情況下觀看戀人和喜歡的人的照片,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通過fMRI實時觀察實驗對象腦部神經元的活躍情況。
喜歡和愛在大腦中不同區域的對比[1]。
如上圖所示,圖A中箭頭所指的紅色區域顯示出了「愛」的感覺在大腦中產生的區域,圖B顯示的是「喜歡」的區域。可以明顯看到,愛和喜歡是產生於大腦不同區域的感情[1]。由此可見,愛和喜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情。
應用心理學:男人從喜歡到真正愛上女人的3個表現
從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到,「愛」和「喜歡」是兩種不同的感情,但如何從人的行為中界定這兩種感情呢?我們《心理學簡報》團隊在查閱了相關心理學文獻後,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讀者們分析一個男人從喜歡到真正愛上女人的表現。
取悅彼此能增進戀人間的親密關係,男人在戀愛中往往扮演著主動取悅對方的角色。「取悅」根據立場不同,可以分為兩種:
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Zick Rubin是首位提出「愛」和「喜歡」不同的心理學家,他在1970年的心理學實驗中證實了「愛」區別於「喜歡」有3點不同,其中一點是:愛一個人時會產生幫助愛人的傾向[2]。
Zick Rubin提到的這種「幫助」實際上就是「取悅」的第二種類型,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犧牲自己的喜好來贏得對方的快樂。所以,當男人僅僅是喜歡一個女人時,為了滿足自己的獵奇心態和快樂,男人常常會選擇讓自己快樂的方式與女人交往。只有當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才會以對方的感受為出發點,為對方服務。
我們往往會發現,男女在戀愛初期都會通過偽裝自己來獲得對方的好感。男人揚長避短的一大法寶就是「逞強」,通過壯大自己的實力來獲取女人的信任感,增強雙方在戀愛關係中的安全感,從而獲得更加穩定的戀愛關係。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任何一個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和弱點,而暴露弱點需要達到心理閾值。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時,越過了心理防線後,才能選擇向另一個人展示真實的脆弱。
上文提到的心理學家Zick Rubin也在文獻中提到,「愛」區別於「喜歡」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愛一人時會產生親和力,有依賴需求[2]。而這裡提到親和力和依賴都是在達到心理閾值後才能產生的行為。所以,當一個男人真正愛上一個女人的時候,才會在女人面前示弱,流露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在戀愛初期,激情膨脹,男人自我認知能力明顯提高,為了彰顯自己的勇敢和魅力,男人常常為了討女人歡心而走出舒適區,嘗試曾經不敢嘗試的新事物。
當戀愛進入穩定期後,男人不會再亢奮地離開舒適區去嘗新了。但一個男人如果真正愛上了一個女人後,愛的責任感會促使男人為了兩個人的整體利益而重塑生活的方向,而不是僅僅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因此,為了婚姻做打算,他可能會走出曾經的舒適區而對人生有新的規劃。
男人在愛情裡的表現和女人不同,男人常常扮演著主動追求女人的角色,因此,男人的表現更為外放,也更易觀察。所以,本文從心理學角度解析了男人從喜歡到真正愛上一個女人的3個表現,為各位讀者奉上有關於應用心理學的趣味知識。
喜歡和愛是兩個不同維度的感情,產生於大腦的不同位置。雖然是不同的情感,但喜歡和愛之間似乎也存在著相互轉化的可能性。但無論是哪種情感,都值得享受當下的怦然心動!
[1] Bartels A, Zeki S. The neural basis of romantic love. Neuroreport 2000;11:3829–34.
[2] Zick Rubin, &3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0, 16, 265-273
原創作者|吉夕心 (《心理學簡報》總編輯)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
歡迎關注《心理學簡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