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百家號作者:瑜說還休
近日,在媒體採訪的一個視頻中,有著「外賣拳王」之稱的張方勇——這位中國首位WBA雛量級青年拳王金腰帶得主,在其中說了一句話:「拿了拳王又有個卵用」,聽後真的令人淚崩!
今年25歲的張方勇,是重慶雲陽人。他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父母與哥哥一直在外打工,他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長大。
張方勇個子不高,卻力氣很大;他上學時,是學校的長跑健將;還被體校選去練過摔跤——這也為他喜愛和練習拳擊,打下了興趣和基礎。
當張方勇長大後,就出來獨自找生活,他一邊幫親戚扛百十斤重的麵粉,一邊學拳擊;後來,為提高水平,他一路趕到昆明,進了中國首位拳王熊朝忠所在的拳館,因訓練刻苦,還被小熊挑為自己的陪練。
但因日子拮据,張方勇一邊練拳,就一邊去當摩的司機;後來發現幹外賣時間上較為自由,不耽誤練拳,就成了一名外賣員——他在昆明市,還創下了一天接外賣69單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在拳館的培訓和幫助下,張方勇先到泰國打了兩場比賽,其對手是泰國的一個不敗拳王,他在臺上被打得鼻子骨折,一張嘴,血就往外湧——但因為沒錢手術,竟沒有去做手術縫合治療。
打拳和送外賣很忙,賺錢又入不敷出,張方勇最愛的外公去世時,他都未能及時趕回看上最後一眼,現在,他雖拿到了一個拳王稱號,但他仍不得不保持著送外賣的職業。
所以,在採訪視頻中,張方勇在最後,說了一句動情也傷情的話:「拿了拳王有啥卵用?」。
這也許正是世界職業拳擊的現狀,更是發展初級階段的中國職業拳擊的現狀——其實,包括自由搏擊、綜合格鬥,在中國、在全世界,情形都是如此!
職業搏擊領域,呈現出一個金字塔狀——眾多搏擊選手,大多仍是維持一般水平的收入,很多人甚至像張方勇這樣,難以只靠拳擊維持生存。
也只有那些真正高水平、包裝炒作成功的少數拳王,才有可能站在這個行業的金字塔尖上!所以,張方勇說:中國拳王只有熊朝忠、鄒市明成功了。
事實上,如果我們每個普通人,都這樣反視自己,大多數人,也莫不過如此吧!——我們大多都是極為平常的芸芸眾生,人上人者,又有幾何?
但是,只要我們像張方勇這樣,不苟安於現狀,而是努力改變自己,即使不一定能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但是,這種攀登人生的過程,總能令我們達到心中的彼岸——為你熱愛的事物而求索,這個過程,或許就是目標與成功本身了!
張方勇們的這個「拳王」,或許從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卵用」,但實質上,陪伴你走過人生之路的這種奮鬥歷程,終將會在心中產生厚重之「暖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