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1、男主角 李安當時宣布用埃裡克·巴納時,他的知名度還僅限於一小部分喜歡獨立電影的觀眾,但是巴納的出色演技將矛盾的綠巨人演繹得稜角鮮明。再加上李安設置的大量文戲鋪墊,所以魅力十足。很早就踏入好萊塢一線的愛德華·諾頓,論演技要高出巴納一籌,但是由於《無敵》浩克的重點內容在打鬥上,所以他的個人特點並未得到發揮。《無敵浩克》裡只能算正常表現。 2、特效打鬥 《無敵浩克》與《綠巨人》的製作相差了5年,這5年之內的特效技術發展早已是天壤之別了。《無敵浩克》多達900個的特技鏡頭,也比《綠巨人》看著更過癮。《無敵浩克》清晰地展現男主角變綠巨人的過程,其中也不乏他從綠巨人變回常人的步驟,《綠巨人》的「轉變」就表現得簡單許多。《無敵浩克》有很多以視覺特效製作出來的排山倒海,氣勢磅礴的搏鬥大場面;相對而言,《綠巨人》就沒有那麼多氣勢磅礴的場面。 3、劇情內容 講故事塑造人物是李安最拿手的,李安塑造綠巨人角色有弗洛伊德心理學的依據,他的《綠巨人》融合了哲學、心理學、因果等探討,並且注意前後呼應,雖然打鬥內容不長,但是整個故事卻一氣呵成。《無敵浩克》依靠動作、驚悚抓觀眾,在劇情塑造上略顯草率,沒有確立好故事的「主要矛盾」,觀眾無法在內心表達出鮮明傾向,因此觀看時情緒容易游離其外。 拓展資料:浩克(Hulk)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不可思議的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第一期(1962年5月),由斯坦·李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本名羅伯特·布魯斯·班納(Robert Bruce Banner),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製造出的伽瑪炸彈(Gamma Bomb)的放射線大量輻射,身體產生異變,後每當他情緒激動心跳加速的時候就會變成名為浩克的綠色怪物。由於變身後往往不受控制,所以為了不傷害自己周圍的人,班納遊走於世界各地尋找控制憤怒的方法,即便如此班納的浩克身份還是時常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因此常成為警方與有關單位追捕的對象。因為大陸方面觀眾有需要商業效應的傳統,所以中文譯名常稱浩克為綠巨人。浩克皮膚的主要顏色是綠色。在過去四十年中,浩克幾乎與漫威漫畫中每一個英雄和反派交戰過。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綠巨人由美國演員馬克·魯法洛飾演。參考資料:綠巨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