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網學之家
近幾年,高考的一大熱門就是國家大力提倡的「新工科」類專業,不過許多人不太清楚國家為何要大力發展「信工科」,其都包含哪些專業,今日之家告訴你「新工科」及其背後火熱的原因。
01
為什麼大力發展新工科
複合型人才匱乏
目前網際網路行業中最稀缺的就是人工智慧人才。國內的供求比例僅為1:10,供需嚴重失衡。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告急
三年後缺口達750萬人,來自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38萬人,畢業生123萬人,專業布點17037個,在校生約佔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1/3。報告還指出,我國工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不清晰,對於通識教育與工程教育、實踐教育與實驗教學之間的關係和區別存在模糊認識,工程教育與行業企業實際脫節太大,工科學生存在綜合素質與知識結構方面的缺陷,一面是眾多的工科在校生和畢業生,一面卻是巨大的缺口。
據媒體報導,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新材料將成為人才缺口最大的幾個專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會達到750萬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到950萬人,電力裝備的人才缺口也將達到909萬人。
高層次人才緊缺
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在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我國總排名是第28位,其中高等教育培訓的排名是第65位。這說明,在我國經濟競爭力的各種要素中間,高等教育培訓拖了後腿。從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出發,可以說高等教育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形態,必須儘快調整結構和提高質量,強調需求導向、強調創新人才、強調開放融合發展。
而對於培養工程專業人才的行業高水平大學來講,一方面要面向國家的重大需求,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推進產業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創新,為所服務的產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另一方面要加快培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高質量工程專業人才,據介紹,當前,我國製造業大專以上學歷人才所佔的比例並不高。2010年的數據是9.8%,2018年的數據是不到15%。而美國2006年的數據是,大專學歷以上的人數佔32%。「我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必須要有一大批大專或本科學歷以上的工科人才。」教育部高教司理工科教育處處長吳愛華說。從國家整體規劃來說,到2020年,大專學歷以上的人數在整個製造業當中,要達到20%,從9.8%到20%可能是一個臺階,這迫切呼喚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機制。
02
「新工料」包含哪些專業?
最新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包括了202個「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410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其中,「新工科」專業改革類則涵蓋了包括人工智慧類大數據類、智能製造類等熱門「新工科」在內的19個項目群。
從這些名稱大致可以看出來,大多數的專業類別比較適合男生,女生慎選,想要報名某專業的考生最好了解清楚專業的主要學習內容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清晰明了後再填報志願。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