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F:研究顯示新加坡逾40%的人選擇網絡購物 鞋服產品居多

2020-12-24 199IT

「花園城市」新加坡雖然市場規模小,但是由於日益增長的租金和消費者,商家和消費者都開始轉向線上交易。有數據表明,每10個新加坡人中,至少有4個人有過網購經歷,而他們最為偏好的是鞋服產品。

從新加坡媒體「asiaone」5月22日的報導中獲悉,根據GKF發布的最新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在新加坡有超過40%的消費者選擇在網上購買鞋子和服飾。數據顯示,服裝和鞋子是新加坡消費者在網上最經常購買的產品,在過去3個月裡,這兩類產品的平均消費額分別在250美元和180美元以上。

GKF表明,這一份研究報告來自於對1500個年齡分布在18-65歲的網上消費者的調研,他們可以代表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

據悉,雖然服裝和鞋子是近三個月新加坡網購中最常見的商品,但像包包、玩具、母嬰系列產品和運動設備也同樣吸引買家,他們仍然花費可觀的金額進行網購,雖然頻率相對於前兩類產品來說較低。GKF亞太地區零售董事Lawrence Yeow說:「我們通過研究新加坡消費者如何在線上線下平臺進行購物,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線上零售商正享受著低價商品的高銷售量帶來的利潤增長,但是對於價格更加昂貴,對質量要求更高的商品而言,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去實體店。」受訪者也同樣表明,在線上購買手錶、光學產品、家用電子產品和運動設備的發生率很低,不過如果購買的話,花費的總額要比服裝和鞋子的高。據了解,同期消費者線上手錶和電子產品的平均消費額分別在1000美元和700美元以上。

網上購物固然提供便捷性,但對於那些喜歡瀏覽產品,切身體驗產品的消費者來說,他們還是會選擇去實體店。研究表明,新加坡的消費者特別喜歡去百貨商店,因為那裡有陳列精美,品類豐富的商品,同時還會提供一些時尚且精緻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數據表明,儘管有超過55%的購物者去百貨商店是有計劃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是處於「即興」狀態,因此商家需要在如何吸引這部分潛在顧客方面下功夫。

很多消費者購物時喜歡和同伴一起前往,但是有接近7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希望是單獨購物,有近一半的會選擇和自己配偶或者同伴前往。Mr Yeow說:「考慮到新加坡電子商務正在蓬勃發展,線上零售商不斷壯大,對於實體店而言,已經很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經歷用以吸引消費者進店體驗。這不僅僅是為了對抗電子商務市場,同時也是與同類實體店的競爭。」

了解到,新加坡客戶「網購中國」的產品多種多樣,不僅有衣物,也有洗髮水、化妝品之類。淘寶網的一項調研說,新加坡的消費者熱衷於在淘寶上購買羽絨服,這些衣服在他們出國旅行時需要穿,而地處熱帶的新加坡本地市場則基本找不到。

相關焦點

  • 新加坡人:對不起,亞馬遜,我們還是更喜歡在實體店購物
    雖然實體零售商們指責經濟疲軟和電商購物的增加,但在電子商務領域,這個擁有560萬人口的國家卻落後於大多數發達國家。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稱,去年,新加坡的電商銷售僅佔總零售銷售額的4.6%,而在英國和美國,這一比例分別為15%和10%。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城邦,所以購物是所有新加坡人最喜歡的消遣活動之一。」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Chan Hock Fai說道。
  • 每經23點丨國際油價暴力拉升,布油盤中大漲40%;新加坡新一購物中心...
    每經編輯:郭鑫1丨國際油價暴力拉升 布油盤中大漲40%國際油價暴力拉升,布倫特原油大漲近40%,WTI原油漲逾30%。A股公司中,紫光股份去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承建國家級、部委級、省市區縣級共計300餘個政務雲;華勝天成的應急安全雲多次中標國家大型活動項目;中科曙光的城市雲業務已在40多個城市開展。
  • 2016年兒童鞋服行業10大關鍵詞
    9月,德爾惠kids又宣布啟動童裝產品線;  3月29日,美國輕奢購物網站REVOLVE宣布進軍童裝領域,網站全新童裝板塊於3月30日正式上線;  4月,男裝品牌馬克華菲進軍童裝市場,推出的童裝系列產品正式登陸天貓;  4月21日,利訊集團宣布與百麗再度合作,舉行HELLOKITTY品牌授權籤約儀式;  5月4日,琪爾特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籤約國際潮牌
  • 為什麼鞋服多品牌集合店成顧客青睞的實體店模式?
    其多樣化的產品,能有效提升貨品的豐富度,延長顧客停留時間,顧客選擇的餘地大了,停留的時間自然就長了。同樣是1000平方米的店鋪,如果是單品牌,儘管是商品品類不同,款式多樣,但是單品的鞋服風格相對穩定,顧客到店購貨直截了當,停留的時間較短。但是,多品牌就不同了,一家店往往能進駐幾十個品牌,為顧客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並且各品牌的鞋服商品風格各異,顧客需要仔細挑選才能選到符合自己個性的鞋服商品。
  • 新加坡在線購物者有什麼樣的特點?
    作為東南亞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轉站,新加坡有著極高的網際網路和智能機普及率,是東南亞最為成熟的電商市場;同時,新加坡消費者也是瘋狂的在線購物者。那麼,新加坡在線購物者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東南亞聚合比較平臺iPrice不久前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調查研究顯示: 1. How old are they?
  • 晉江鞋服變革大幕開啟:2012年值得銘記
    「有聲音的語言畢竟有局限性,但如果是肢體語言,地球上的人都能看得懂,病毒式傳播的效應更快。」李竹兵說。  高庫存的根源是盲目的市場擴張及粗暴的終端擴張,認識到了這樣一個根源之後,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不少鞋服品牌紛紛選擇了淘汰坪效不理想的終端。於是,此起彼伏的關店消息讓鞋服行業本就脆弱的神經繃得更緊了。尤其是在體育用品行業,這種行為與兩年前高調進軍「萬店」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溫州皮革展閉幕 逾2萬名專業觀展商前來觀展【圖】
    登寶五金:電鍍技術,給金屬扣新生命除了產品創新,在美莉達展廳對面的溫州登寶五金有限公司則更注重品質。在登寶展出的飾扣產品中,以金屬扣居多,大多是今年秋季單鞋的新款式。一位姓金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自今年5月份公司開辦了一個電鍍廠後,金屬扣的定製就與日俱增,電鍍的嚴格把關直接提升飾扣的品質。
  • 亞馬遜入局「東南亞」,為什麼選擇新加坡?
    購物特徵新加坡人更傾向於在網上購買價值較低的商品,產品偏好排名前三分別是旅遊產品(64%)、服飾和鞋子(57%)、娛樂用品(48%),其次是美容個護產品38%、電子設備32%、書籍31%。對於手錶、光學產品和運動設備等高價值商品,新加坡人更傾向於去實體店。
  • 在新加坡哪個移動購物APP更受歡迎?Lazada月活多,Shopee下載量高...
    通過分析2019年第二季度的移動使用數據,該報告發現Lazada的月活用戶數(MAU)最多,是電腦端和移動端網絡訪問量最大的平臺,擁有750萬訪客。Lazada在2019年第一季度也是該地區的「MAU冠軍」,該研究將Lazada在新加坡的持續成功歸功於其「shoptaainment(品牌娛樂化消費)」營銷戰略。
  • 新加坡旅遊購物攻略
    新加坡一年四季氣候差別很小,只分為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平均溫度在23-34℃之間,日夜溫差也不大。 3-8月:新加坡的旱季,晴空萬裡,氣溫常常突破30℃,要注意防曬解暑。喜歡購物的遊客可以在6-7月來,這時正值購物打折季,大型商場會大打折扣吸引遊客。
  • 你了解瘋狂的新加坡在線購物者嗎?-雨果網
    作為東南亞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轉站,新加坡有著極高的網際網路和智能機普及率,是東南亞最為成熟的電商市場;同時,新加坡消費者也是瘋狂的在線購物者。那麼,新加坡在線購物者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東南亞聚合比較平臺iPrice不久前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調查研究顯示: 1. How old are they?
  • 鞋服尾貨電商扎堆閃購特賣假貨或成隱憂
    鞋服尾貨電商扎堆閃購特賣假貨或成隱憂 2013-05-28 15:46:37 來源:網上輕紡城 5月7日,當當網高調上線以中高端鞋服品牌尾貨為主的「尾品匯
  • 國產運動鞋服行業:高速增長能持續多久?
    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6月,運動鞋和運動服CR10達到73.13%和62.06%,其中行業龍頭NIKE與Adidas分別以22.47%和16.04%的市佔率位列鞋、服細分領域第一;安踏與李寧均以6%左右的市佔率爭奪運動鞋服行業第三名的位置,上半年平均銷售增速約為30%-40%。但是,我國運動鞋服行業的高速增長是否能夠持續呢?
  • 中金公司:運動鞋服賽道高韌性成長 DTC突破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成為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運動鞋服零售市場(以零售額計),同時也是增長最快的主要市場之一。2014 – 2019年,國內運動鞋服零售額由1,483億元增長至3,16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16%。隨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延續,Euromonitor預計2024年國內運動鞋服零售額將達到5,426億元,對應複合年增長率11%。
  • 七成新加坡人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
    原標題:七成新加坡人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 來源:聯合早報《聯合早報》1月5日報導:一項調查顯示,七成新加坡消費者在冠病疫情期間增加使用數碼支付,並以信用卡和借記卡作為主要無現金支付工具。大華銀行(UOB)周一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網上購物是數碼支付轉變的重要推動力,疫情期間使用數碼支付的本地消費者之中,網上購物者便佔86%,他們當中有73%表示增加使用數碼支付。相較之下,非網上購物者之中也有53%表示增加使用數碼支付。58%受訪者表示更頻繁使用信用卡和借記卡,比率高於移動銀行軟體(47%)和電子錢包(34%)。
  • 在新加坡,70%的直播購物都與食品有關
    新加坡有15%的人通過直播購買新鮮海鮮、口紅和耳機等熱門產品。千禧一代更有可能趕時髦。年齡在18-24歲之間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四的人表示,他們可能會購買直播產品。
  • 昕銳社:新加坡——最容易被忽視的電子商務熱土
    新加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市場規模很小 ,是個十分容易被忽視的市場,但是擺在面前的實際情況卻讓人十分驚人,新加坡總人口574萬,城市化水平達到100%, 網絡用戶擁有471萬,滲透率高達82% ,其中有一項數據十分有意思,新加坡的手機用戶高達844萬,意味著平均每人擁有1.47個行動裝置 ,其中移動社交活躍用戶400萬,滲透率超過70%。
  • 鞋服業清庫存催生白菜價 特賣會扎堆
    走進裡面更是人頭攢動,場面的火爆讓人嘆為觀止,一點也不亞於以往幾年利郎年終大型特賣會。  長興路上這種特賣扎堆的場景並非個例。在陳埭鎮溪邊村的一條街上,多個運動品牌更是同時在這裡開起了工廠店,進行年終特賣,「全場最低價」、「讓利促銷」等標語滿天飛,煞是熱鬧。  「扎堆」的工廠店背後折射出的是業界尷尬:居高不下的庫存壓力迫使晉江鞋服企業不得不放下身段,使盡渾身解數。
  • eMarketer:2018年新加坡電子商務消費者購物分析
    消費者的購物渠道eMarketer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加坡的零售總額預計將超過500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每年增長2%。少部分新加坡消費者(3%)僅局限於網購。 88%的消費者同時會在線上和線下購物,大部分時間(77%)他們更喜歡在網上購物時使用臺式機或筆記本電腦。
  • 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的電子商務平臺在總網頁訪問量上經歷了兩位數...
    一項研究顯示,過去幾個月,由於疫情迫使大多數人呆在家裡,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交易量激增。 在全國高價值購物者的推動下,在2020年1月至6月這一前所未有的時期,新加坡人平均在線消費為113新元。 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的電子商務平臺在總網頁訪問量(桌面和移動網頁)上經歷了兩位數的增長(23%),這表明消費者對電子商務零售和數字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著強烈的信心。 根據新加坡的整體電子商務流量,排名前5名的電子商務參與者分別是Shopee、Lazada、Qoo10、Amazon和EZ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