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首家24小時書店:「深夜書房」守望文化之光

2020-12-23 央廣網

  讀者在24小時書店看書

  新華書店

  獨家深讀夜來書香

  天津北方網訊:「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今年山東省高考語文的這道作文題,讓24小時書店一時間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6月20日,本市南開區榮業大街上的新華書店「進階」成為津城首家24小時書店正式運營,一時間引發關注。20多天過去,這家24小時書店運行情況如何?新報記者子夜走訪,了解書店深夜經營狀態,回溯津城書店「越夜」探索細節。

  現狀子夜讀者寥寥清晨也有來者

  夜晚十點過後,榮業大街周邊商場、沿街店鋪陸續結束一天的營業,城市似乎在慢慢睡去……坐落在此的新華書店卻依然燈火通明。因為好奇被吸引進來的學生從一樓跑到二樓轉了一圈又下來,待了許久的幾位阿姨依依不捨地離開……離凌晨不到兩小時,只剩一樓零星散坐的兩三人,各自安靜讀書。20多天的時間,這基本是書店內夜間營運的常態。店員介紹,通常晚上六七點的時候書店裡客人較多——附近居民帶著孩子過來,下了班的上班族路過進來轉轉,包括一些慕名而來的年輕人……

  榮業大街上的這家新華書店面積不算大,一些熱門書擺放在進門迎面的位置,書法、古籍、小說、勵志、經濟等類別佔據一樓書架,二樓主要是一些養生保健、教材教輔類書籍。書店經理劉登忠表示,比起暢銷書、文藝類書籍,這幾類圖書相對更有市場。

  出於為讀者提供舒適閱讀體驗的考量,新華書店二樓互動區特意擺放了一些沙發、木椅、茶几,也準備了一些飲品、小吃,「這部分消費的還是少。」據店員不完全統計,晚間書店營業額平均能達到七八百,不過總體來說,晚上「看」書的人似乎多過買書的人。

  「雖然還沒形成一個大氣候,但深夜讀書的人還是有。」店員還記得,不久前有個小姑娘一晚上幾乎抄了半本《猶太人的故事》,「最後倒是買了本《紙牌屋》走……」既然是24小時書店,是不是真有讀者一整晚都在店裡?「有啊,我夜班的時候就遇見過,跟著我上班跟著我下班,一晚上,讀會兒書睡一下,再讀會再睡下……」

  事實上,對於24小時書店的概念,老年人和年輕人理解和呈現出的情況往往有所差異。劉登忠解釋,成為24小時營業書店之後,很有意思的是,每天清晨四五點不時會有老年人進來看看書,轉一轉,甚至會有這個時間來買書的上歲數客人,「老年人起得早,遛個早或者買個菜順便路過好奇就被吸引進來了。」

  煤水電氣、人力物力,24小時書店的運營成本不容小覷,「單純依靠書支撐起這個業態還是挺難的。」劉登忠坦言,24小時書店經營真正嘗試下來,發現的確尚有不足,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調整書的品位、保持缺書登記的老傳統……「之所以保留二樓的一塊空地,也是有計劃想搞一些活動,比如讀書沙龍、讀書會,或者養生、詩歌、鑑寶等等專項的閱讀分享會。」

  試水「守夜」五個月不堪成本壓力

  榮業大街新華書店以24小時書店的新形象「面世」,距離天津之前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關掉「越夜」功能已經有8個月時間了——本市獨立書店「螞蟻與海洋」堅持了五個月的時間。這五個月幾乎是津城書店通往24小時運營的唯一一段嘗試。

  「螞蟻與海洋」店主李島島用「打臉」來評價此前的嘗試,在書店去年開業伊始,作為本市首家提供24小時閱讀服務的書店,為「螞蟻與海洋」釘上了關於「先鋒」「實驗」「獨具一格」的標籤,雖然關閉越夜功能並不能抹殺讀者對書店的熱愛。但李島島也坦言,很大程度上辜負了讀者的期望。在開業之初,他的做法幾乎受到本地所有媒體的報導和肯定。某家媒體剛剛在去年11月25日報導了該書店的越夜閱讀,而四天之後,李島島帶著書重回誠基大廈開店,書店也重新啟用「正常班」模式。

  「夜間總共來閱讀的讀者大概不到50人,其中一些是朋友。」李島島介紹說,開業的前幾日幾乎是「門庭若市」,十分熱鬧。兩個女讀者特地從唐山趕來,參加閱讀活動。「午夜」與「書香」,讓很多人感到新鮮而且期待。午夜之後,人們逐漸回歸平靜,到了後半夜幾乎「樓上樓下睡倒一片」。而後,夜間的讀者日漸稀少,而電費和人力成本卻居高不下,對於一個小成本運營的獨立書店來說,「精神」和「經濟」的負擔都是顯而易見。

  衍生服務上,「螞蟻與海洋」也很難讓讀者滿意,擅長為讀者薦書的李島島對「料理」並不在行。他還記得為兩個夜間讀者做了兩碗面,象徵性地收9元錢,而慘不忍睹的賣相讓他又忍不住送出兩杯「大可樂」。

  越夜閱讀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都是常有的經歷,而地點卻並非一定在書店。李島島認為:「我也常會在家裡看一夜書,但到書店裡過夜只在一次旅行中有過。」經營成本的高企與經營模式的固定,讓小成本的書店很難破局。「螞蟻與海洋」依舊希望在未來能夠重開24小時模式,但是在「資金」「精力」都允許的情況下。

  拾磨書店

  全國24小時書店經營狀態

  三年發展歷程有歡喜有憂愁

  從全國範圍來看,2014年對24小時書店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此後三年,24小時書店經歷了從風光無限到優勝劣汰的發展歷程。

  最早全國聞名的24小時書店被公認為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中國獨立書店漫遊指南》作者雅倩介紹,2014年4月,三聯韜奮書店成為北京第一家24小時書店,「深夜書房」開始受到更為廣泛關注。

  「北京三聯」火爆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24小時書店作為各地的文化符號紛紛落地開花,除了新開業書店,不少書店增加了「越夜閱讀」功能。這種新鮮的嘗試在各地開始時幾乎都受到讀者追捧。

  但經營活動的有限,讀者的稀少,讓這看似「簡單」的模式已經在業內引起反思。在「情懷」面前,現實可能更殘酷。

  今年高考以「24小時書店」為題的山東省的「睿丁島書店」其實在高考前已停業兩個月,店主徐長東也透露,未來或許會採取預約24小時的模式。而西安的萬邦書城則僅僅堅持了半年就取消了24小時的經營模式。

  書店模式創新夜讀夜宿融合

  在24小時書店經營過程中,除了「資本」「品牌」「決心」等條件,各地書店也探索出一些經驗。雅倩以杭州悅覽樹書店為案例:「這家書店採取的模式是書店加咖啡館。在新華書店旁開設獨立運營的咖啡館,咖啡館的書由書店提供,每天新華書店閉店後,咖啡館作為閱讀空間繼續開放。」在保證專業獨立運營之餘,「越夜」的環境也足夠舒適。更重要的是,這家書店開設在當地火車站附近。不少讀者都是過往的旅客,24小時書店成為他們過夜的場所。

  在經營中,夜讀與夜宿的分水嶺也逐漸模糊。一些書店已經有了夜宿功能。4月,小豬短租的2.0計劃宣布,繼去年和單向街等全國十家書店聯手打造的「城市之光」書店住宿計劃發布後,又有十幾家書店加入計劃。在書店裡,不僅可以夜讀,也可以住宿,揚州的邊城書局店長王軍表示,「去年通過短租獲得的收入佔書店房租的30%左右,能減輕一些運營壓力。」重慶的南之山書房負責人車韻介紹,夜宿的收入目前可佔南之山營收四成左右。

  這些經驗能否被成功複製、能否具備長久效力……關於24小時書店的探索仍在持續。

  越晚「悅」讀心靈「解憂雜貨鋪」

  儘管書店24小時運營模式顯得格外艱難,但延長閉店時間,儘量讓書店為人們的「夜生活」提供新的選擇,卻是書店經營者和讀者的共同願望。另一方面,對於讀者來說,三聯、誠品總是過於遙遠,家門口的書店卻幾乎不可或缺,它們才是讀者最忠誠的心靈寓所。新報記者分別走進郊區書店、校園書店、綜合商業書店和鄉村書店,觀察津城書店的夜讀百態。

  鄉村書店·拾磨

  消費以遊客為主少有村民來過

  「網紅」書店「拾磨」坐落在西井峪村,地處薊州區漁陽鎮,在村裡「老磨坊」的舊址上建造。

  拾磨裡的書目並不多,除了貨架上的一排,剩下的幾乎全都擺放在吧檯前方的大方桌上。除了少量適合兒童閱讀的讀物,從北野武到維維安,從蔣勳到鮑勃·迪倫,文藝、時尚、獨特,曾經開過書店的李謙親自精選了每一本書給來這的人。

  從早9點到晚9點,書店裡人雖不多,但幾乎沒斷流兒。幾乎每個到村子裡的旅行者都會來這裡看看,有的也會點一杯咖啡或一個華夫餅,聽聽音樂,翻翻書,最後買走一兩本書。店長趙永剛介紹,開業至今,書店已在經營上進入正軌,目前正處於市場的培育期,消費者以遊客為主。

  兩個月前,商務印書館與書店合作成立了一個閱覽室,並提供了大量圖書,作為公益「鄉村閱讀中心」,供村民閱讀。但可惜的是,雖然每晚都亮著燈,但幾乎沒有村民來過。

  原鄉掌柜單秋紅告訴記者:「這個閱覽室是商務印書館在天津合作的首個鄉村閱覽室,但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方法和時間。」

  荒島書店

  校園書店·荒島

  晚上來這看書已成一種習慣

  荒島書店在南開大學西南村的一個小樓裡。

  初入荒島書店,難免會驚訝於它的「小」,兩間二十平米的房間,書架上的書籍有些雜亂,但又帶有一種獨特的秩序,還有兩隻貓在其中穿梭。探訪當日正逢暑假,學生紛紛回家,但仍有人三兩成群來這裡或看書、或買書、或乾脆逗貓。

  據店員介紹,平日的夜間,來這裡的人起碼要比現在多一倍,「很多學生和老先生白天都有課,晚上這個時段剛好吃過飯,就順便來這裡看看書,基本已經形成一種習慣。」

  如果說荒島書店有意思,可能就在於它的小,用店主木南的話來說:「我希望做一個書房式的書店,你可以來隨意坐坐,聊天,我會和你說說書的事兒。」好書是書店生存和良性發展的基礎。

  雖然書店一直營業到晚上10點,但在店主木南看來,是否夜讀還是應該取決於自己的狀態,像荒島書店這樣的人文社科書店,目標讀者是那些生活節奏相對慢一些的人,因此荒島書店推崇的不僅僅是深夜,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他的理想中,希望書店可以超越學校、跨越居民區,成為輻射方圓十公裡的文化驛站。

  悅讀家

  商業書店·悅讀家

  晚上8點有個營業高峰

  2011年離開高校的「悅讀家」如今已成了天津綜合性書店的一家「老店」。除了文學類的書,吃、喝、玩、遊、攝、設等品類趨於豐富。作為多業態的綜合書店,11年的經營,這裡早已不再依靠書作為店面的支撐,不過出版物的銷售基本可以佔到整體銷售額三分之一以上,這讓老闆邵先生頗感欣慰。

  21時35分的悅讀家已經接近打烊時間,仍有三三兩兩的客人散坐在座位區。

  悅讀家晚上和白天的營業狀態大體差不多,「沒有太明顯的起伏。」照以往經營情況看,每天8點左右是晚間營業小高峰,晚飯過後,一些白天忙於工作的人會利用晚上的時間來這裡處理一些事務,也有習慣把晚上當做休閒放鬆時光的人願意到這裡轉一轉。

  對24小時書店,邵先生不是沒考慮過。在邵先生看來,24小時書店的存在,應該和地域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一座城市,本身夜生活足夠豐富、有人氣,整體晚間消費形成了一種氣候、環境,書店24小時營業其實是件很自然的事情,或者說,其實只是把夜間消費的人群引向了書店,不局限來書店一定為買書,而是成為一種習慣。

  紅祥書店

  郊區書店·紅祥

  街裡街坊圖的就是信任

  在鹹水沽第三中學附近的居民樓裡,就屹立著這樣一家開了15年的書店——紅祥書店。

  對於家住鹹水沽的小李來說,帶著孩子讀書並非難事。傍晚只要下個樓,就能在紅祥書店裡和孩子,共享親子閱讀時光,「雖然書的種類不是很全,但是已經很不錯了,畢竟現在開個書店也不容易,有時間的時候還是願意來轉轉。」據店員介紹,由於附近有鹹水沽一中、三中,還有一小、七小,所以每當傍晚學生放學,書店便迎來了客流高峰。

  店主趙先生說:「書店這個行業比較特殊,3年才能回本,我最開始是代理報紙發行,盤下一間門臉,覺得閒著也是閒著,就乾脆進了一批書,最困難的時候都是用發行報紙的利潤補貼,好在這些年慢慢做起來了。」對於實體書店的未來,趙先生似乎沒那麼悲觀:「網上買書是便宜,但渠道魚龍混雜,不能保證正版,我們書店雖小,但主打精品,小說進的都是大出版社。開了十幾年,在津南也算是個品牌了,顧客大多都是周邊學校和小區的,回頭客比較多,街裡街坊圖的就是個信任,所以被網購衝擊得比較小。」(「津雲」—北方網編輯侯靜)

相關焦點

  • 大隱書局深夜書房開業 探索實體書店新可能[組圖]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月6月報導:上海首家城市深夜書房來啦!今天,大隱書局深夜書房暨創智天地城市書房正式開業,並舉行亮燈儀式。書房與書店一字之差,大隱書局創辦人劉軍表示,書店是屬他的,「我」是顧客;書房是屬「我」的,「我」是主人,意在賓至如歸。  城市深夜書房:為夜行人亮燈
  • 探訪西安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下)
    23日午夜時分,記者坐在書店一角整理筆記,抬頭往窗外看去,繁華的主幹道已經車輛稀少,路旁門店卷閘門緊閉,滿街霓虹業已熄滅,眼前的這家書店倒成了城市夜空下唯一的「亮點」,猶如為城市點亮了一盞精神之燈。作為西安目前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給城市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這裡如繁華中的一方淨土,標識著城市文明的精神印記。
  • 北京:三聯書店試水營業24小時 營造文化新氛圍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三聯韜奮書店獲悉,今天晚上起書店將會試行24小時營業,並將於18日正式營業。三聯韜奮書店將成為北京首家真正意義上24小時全天候開放的書店。   「深夜書房」歡迎讀書、發呆、聊天   日前,三聯韜奮書店在豆瓣網發布了一個名叫「讀·一夜——三聯韜奮書店深夜書房體驗交流」的活動。
  • 德州市區首個24小時「深夜書房」亮相
    德州新聞網訊7月7日,由德州市新華書店打造的24小時書店崇德書房正式開門迎客,與廣大市民見面。據了解,這是德州市區第一家24小時書店。崇德書房位於德城區解放路新華書店一樓南首,別具一格的工藝品裝飾牆面,種類繁多的書籍擺放在造型各異的書架上,專為夜讀增設的不同形式的桌椅在暖色燈光下散發出溫馨的氣息。「城市進入午夜後,這裡有一盞不熄滅的燈,等著深夜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您」——主打宣傳語令人心中感到無限溫暖。多位顧客或閒坐讀書,或低聲交流讀書心得,或在書架旁挑選圖書,在書香中度過溫馨休閒的夜晚。
  • 湖南首家智能書店——樂之書店·24小時智能書屋正式上線
    人民網長沙2月1日電 (李芳森 傅琳)今天,天心樂之書店的24小時智能書屋,在兩個半月的建設和調試後,正式與讀者見面。該書屋是湖南首家無人值守智能書店,是長沙市新華書店「智慧閱讀生活」的用心之作,旨在打造為「城市文化客廳」,釋放內心關於文學、美學、生活的各種思考。書屋運用自主結算、人臉識別等智能技術,實現全程自助購書。
  • 誠品書店首家分號5月閉店,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告別讀者
    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創立的起點,亦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書店,因城市更新不得已告別讀者。據悉,誠品敦南店即將於5月31日閉幕,閉店前,誠品在5月推出「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一起與敦南店說再見。與此同時,誠品也於近期向讀者宣告,全新的24小時書店誠品信義店將與敦南店無縫接軌,即將於5月29日開始試運營,3層書店有逾17萬種書籍選品,是敦南店的1.8倍,書店面積更是敦南店的2.5倍;同時,豐富的閱讀空間將為讀者提供更多閱讀體驗。辭舊:「31天異想倒數」告別誠品敦南店1989 年吳清友先生創辦誠品,致力推廣閱讀。
  • 這些城市書房,24小時為你「留燈」……
    聯通24小時城市書房9月14日位於梁溪區清揚路7號的聯通24小時城市書房正式啟用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書房,也是梁溪區首家以政企合作模式運行的24小時無人值守的自助圖書館。聯通書房作為城市書房的2.0版本,更是融入「 學習強國 」線下體驗的新功能,通過設置主題書架、答題pk點等形式,掀起市民學習新熱潮。南書房南書房24小時城市書房,由梁溪區圖書館與南禪寺街道攜手打造,面向市民和外來遊客24小時免費開放,是無錫首家景區24小時城市書房。
  • 長沙最美文化地標:德思勤24小時書店為城市點一盞不熄的燈
    在長沙,也有這樣一個地方:當夜幕降臨湘江,喧囂初上,求知的光都暗下來,這個地方卻依然燈火通明,吸引一群求知若渴的人,聚集在一起以書取暖,這個地方就是德思勤24小時書店(需求面積:2500-3000平方米)。它位於長沙德思勤城市廣場內,是湖南省首家24小時書店,於2015年6月24日開業,從此為星城添加了一抹濃重的書香。
  • 臺灣誠品敦南店即將關張,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5月告別讀者
    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創立的起點,亦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書店,因城市更新不得已告別讀者。據悉,誠品敦南店即將於5月31日閉幕。閉店前,誠品在5月推出「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一起與敦南店說再見。1995年10月誠品敦南店舉辦「喜新念舊、移館別戀」活動,搬至現址,開啟誠品第一個夜未眠;自1999年開始24小時營業,不熄燈陪伴讀者已逾18 萬個小時;開設「誠品講堂」,延請各領域專家授課分享。誠品敦南店因其豐富的閱讀創意,多次被國際媒體評為」全球最酷書店」、「亞洲最佳書店」。無數讀者和遊客在這裡留下了閱讀記憶。「我希望這座書房在讀者心裡永遠不要關閉。」
  • 山西首家24小時書店讀者頻臨 利潤上漲30%(圖)
    24小時不打烊,書韻與咖香結合,是實體書店轉型的一次嘗試,也是對城市文化的一種守望  新聞背景  8月8日,山西新華書店集團太原有限公司於解放路33號太原書城新閱咖啡開設「夜讀時光」,這是山西首家24小時書店。
  • 山西省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太原開放
    典雅古樸的中式風格,溫馨雅致的閱讀環境,濃鬱撲鼻的書香氣息,簡潔舒適的閱覽座椅,12月27日,「太圖城市書房郝莊館」對外開放,身處鬧市的太原市民擁有了一席古雅靜怡的閱讀之地。「太圖城市書房郝莊館」是我省首家24小時無人值守智慧城市書房,由太原市圖書館與郝莊鎮黨委政府合作共建、精心打造,市民只需刷讀者證或人臉識別即可快捷入內,體驗閱讀、借還、續借、圖書查詢以及全省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一證通用、通借通還」的便利服務。開放之後,太原市圖書館還將進行設備維護、圖書物流調配,確保讀者能夠享受到海量文獻閱讀服務。
  • 山西首家24小時城市書房太原開放
    典雅古樸的中式風格,溫馨雅致的閱讀環境,濃鬱撲鼻的書香氣息,簡潔舒適的閱覽座椅,12月27日,「太圖城市書房郝莊館」對外開放,身處鬧市的太原市民擁有了一席古雅靜怡的閱讀之地。
  • 凌晨的貴陽,我在一家24小時書店和還清醒著的人聊了天…
    貴陽這家 24 小時書店新華品讀咖啡裡,總有一些有趣的人和事……貴陽首家 24 小時書店邂逅那些深夜故事新華品讀咖啡是貴陽首家 24 小時營業的書店,ta 的旁邊有個新華書店,汗牛充棟,想要的書基本上都能在這裡找到。
  • 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客戶以附近居民為主
    原標題:副中心有了首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   昨天傍晚,書店內挑書的顧客   北京通州首家24小時書店「閱青山」於昨日正式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今年5月18日,作為北京首家文創產業園區的24小時書店,「閱青山」於東郎通州電影創意產業園開業。三個月後的8月18日,它正式開啟24小時「不打烊」模式。北京青年報記者於營業首日來此探訪。   客流主要集中在周末   「店名閱青山三個字是來源於清代紀曉嵐書齋的題聯『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店員介紹。
  • 北京首家24小時無人自助書店營業
    北京首家24小時無人自助書店營業 (1/3) "← →"翻頁
  • 德思勤24小時書店:長沙文化地標 一年「燈火不滅」
    和書店在一起,我們的一年,我們的一生。   2016年6月24日,長沙城市文化地標—德思勤24小時書店(需求面積:2500-3000平方米)周年慶活動盛大召開,包括政府領導、文化傳媒大咖、設計界大咖、非遺文化代表、海歸青年企業家等在內的逾百嘉賓齊聚書店,共論文化、設計與城市,倡導發起「長沙悅讀日」,共慶一座城市的文化節日。
  • 豐臺區首家24小時閱讀書店亮相宛平
    1月16日,位於曉月中路24號的豐臺區首家24小時閱讀空間——「曉閱時光」剪彩儀式舉行。家住曉月苑三裡的王先梅阿姨搶先來體驗了這家24小時不打烊的閱讀空間,「我是曉月苑社區讀書社的老成員了,退休在家可沒閒著,這精神文化得豐富起來。
  • 全國24小時書店大盤點!大武漢獨佔三家並列第一名
    可以說,書店的存在是與時代同行的,或許不能改變多少現實,但卻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行動。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氣質,就應該去看看它的書店。一家小小的書店代表的不僅是書店文化,更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想感受城市味兒,不妨找個時間,去書店看看書。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個全國24小時書店大盤點吧!!!
  • 山西首家無人值守24小時書店開業
    掃碼、刷臉進門,自助借書、還書,全天24小時無人值守。山西首家24小時無人值守城市書房27日在太原開業,公共文化空間引入黑科技。當天,在太原知名商圈——服裝城一處商城一層,臨近街道的一側,「太圖城市書房郝莊館」開館。
  • 深夜書店節,上海8家書店周末營業時間將延長至23時
    當日,位於滬上知名福州路文化街區的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讀者·外灘旗艦店,彰顯思南文化的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光的空間紹興路店和素有「深夜書房」之稱的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等8家書店,營業時間均將延長至23時,其中思南書局和光的空間將延至24時,陪伴讀者度過夜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