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首旋律背後,流動的世界,真實的「人」|百家故事

2020-12-23 人物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沮喪的時候,孤獨的時候,彼此隔絕的時候,不被了解的時候,是音樂給了所有人重啟生活的勇氣與可能。

文|許言

編輯|金石

光著腳丫,在樹下唱歌

推開演播廳的門,袁婭維看見了一片小森林。

大樹四五米高,密密挨著,光穿過葉子縫隙,映在樹底的湖面上,幽幽綠綠的。「當時就想落淚了。」她說。困在家中小半年,只想撒歡跑,在北京的室內看到了12棵真實的樹,以及一潭真實的湖水——她湊近嗅了嗅,有樹的味道,旁邊正有人拿著撈網清理湖中的雜物和樹葉——袁婭維2020年第一場live演出的現場,製作方TMElive把森林搬到了這裡。

TME的全稱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這是一個有著多元產品的音樂集團,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都是其中的重要成員。疫情之下無法聚眾歌唱的日子裡,集團也上線了一個全景演藝品牌TMElive,以線上演唱會的方式先行上線,陪大家度過整個特殊時期。比如,在臺灣最古老的木製戲院裡,給劉若英辦的那場「陪你」live、五月天的萬人無人體育場live。

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袁婭維也看了劉若英的那場live,但這一次,她不僅要在樹下唱歌,還得面對沒有觀眾的live現場,她還是有些擔憂。好在,當舞臺布景呈現在眼前時,她覺得,「一切沒問題了。」

演出當天,她融進了那片音樂森林。下半場開始,她沒有接過工作人員準備好的高跟鞋,而是直接跑上舞臺,倚靠在透明充氣沙發,晃蕩著腳丫,唱完了歌。接著索性喊導演撤走椅子,光腳滿舞臺地跑,穿著白紗裙坐在地上。

在舞臺上這麼「任性」,過去袁婭維想都不會想。幾釐米的高跟鞋束縛了所有放肆的行動,即便在音樂節,她每次都要強忍住和歌迷一起蹦著、跳著、衝進草坪打滾的衝動。這次不同了,舞臺反倒讓她變得鬆弛,緊繃感都卸下了,「超級愉悅。我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顧慮。從音樂編排、樂器、樂手、導演,都讓我覺得那一場演出,是完全的,真正的,純粹的享受。」

「太專業,也太先鋒了。」7月某個晚上,當袁婭維聊起這場TME live,她甚至不相信它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之久。

音樂會後,有其他歌手跑來打聽,問有沒有機會也辦一場這樣的live演出,還有很多相熟的專業錄音師和音樂人悄悄找到袁婭維,有人只是單純地想告訴她,這是一場國內頂級的live表演,在目前國內音樂行業裡稱得上榜樣和先鋒。音質效果不亞於任何一場線下演唱會——對袁婭維而言,這是意外的驚喜,她做過很多線下live,也在線上同步過,遺憾每次都有音質損失和疏漏,只有這次,她挑不出毛病。

音樂會尾聲,袁婭維唱完《旅行中忘記》後突然流淚了,沒有過多解釋,只是說,「我不知道,可能此情此景,特別在歌裡面。」那晚,#袁婭維哭了#上了微博熱搜,網友都在猜想,她為什麼哭,是太累了?還是心情不好?連知名樂評人耳帝也不可置信這首歌會把袁婭維自己給唱哭,「往常她在各種曲高和寡的曲風中大展技藝,沒想到會在一首通俗樸實的歌裡灑落真情……」

沒有什麼秘密,袁婭維告訴《人物》,當時落淚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因為,「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氛圍裡。」從苗圃裡挖出12棵樹,再原封不動地種回去,每一束燈光的角度,地上樹葉散落的疏密,連微小抽泣聲都清晰呈現的收音效果,導演提前一個月列好的專屬歌單,每個細節都打在心上,她想起了第一次愛上音樂,愛上live的瞬間。

那是16歲那年,同學從國外淘回邁克傑克遜演唱會的DVD,大家都擠在教室裡看,儘管是表演班的孩子,袁婭維還是被live演出的魔力迷住了。「原來音樂可以那麼唱,live可以這樣表演。」10年後,她在北京組建了自己第一支樂隊Soul Side,成為職業歌手。

奇妙的是,這次TME live音樂會,當年Soul Side樂隊的鼓手又回來了,特意來幫忙。十多年,兜兜轉轉,袁婭維發現,最初一起做音樂的人,都還在做音樂。

那天,北京高碑店演播廳裡,樹影和湖光交織,全網超過850萬的觀眾面前,袁婭維又找到了曾經的自己。「我還期待,無論如何,都想再做下去。」同時,她也發現了另一種可能,在觀眾面前她也可以躺著,坐著,可以丟掉高跟鞋,光著腳丫在樹下唱歌。這個舞臺上,音樂肆意生長。

少年

「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2020年春天,這首《少年》席捲了中文網絡世界,音樂平臺,電視節目,短視頻,連社交媒體上,到處都聽得到它。僅在酷狗平臺上,超過1.8億人聽過這首歌曲,評論超過15萬條。視頻平臺超過百萬人使用它當做背景音樂。去年11月它已經在TME旗下平臺上線,在還沒有成為現象級的歌曲之前,詞曲作者夢然記得有人跑到她的帳號下留言:此歌不火,我就……「完全是在發毒誓的那種,實在太可愛了。」

今年3月初,還有網友為這首歌感到惋惜,「寶藏歌曲啊,可惜沒啥人欣賞啊。」緊接著,十幾萬條評論的湧入,「好像開始火了。」「放心兄弟,現在已經很火了。」「通知你,現在已經火得一塌糊塗了。」

夢然回憶道,當《少年》接連衝進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飆升榜第一時,她正和爸媽在朝陽公園打籃球。回家路上,爸媽坐在車上一個勁兒聽女兒叨叨,「爸媽,你們知道我有多不容易嗎,有時候寫歌我邊寫邊哭,覺得太棒了,第二天聽完發現寫的都是啥,神經病啊。」夢然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突如其來的爆紅,以至於開錯了三個路口才發現。父母倒是很坦然,「女兒開吧,多遠都能回家。」

2010年音樂學院畢業後,夢然沒走家裡規劃好的鋼琴老師人生道路,跑到酒吧駐唱,一晚上唱40首,賺80塊錢,平均每首2塊錢。後來終於等到了去電視臺工作的機會,但嗓子已經唱壞了,醫生告訴她,也不用吃藥,這情況只能養著。

她不想放棄音樂,就去給別的樂隊當鍵盤手,站在後面看別人唱,也去朋友的配音公司當配音演員,配小動物的聲音,即便心裡很想唱歌,但她發現當下的自己只能在棚裡學貓貓狗狗叫。最後,她接起了和聲的活兒——別人錄和聲要兩三天,她只要幾個小時,一個人裝三四個人,分高低聲部,500塊錢換一個完整的作品。夢然覺得,她隨時都準備好了,只是缺少一個更大的平臺,一個被更多人看見的可能。

她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有些歌曲唱片公司買下版權,卻找不到人唱,歌手們挑挑揀揀,有的覺得難聽,有的覺得不夠火。這種歌曲落在她頭上,她也不拒絕,認認真真給人錄好了發過去。2013年,夢然接到了人生第一首火起來的歌,《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這首網絡歌曲在當年獲得了酷狗音樂十大年度金曲。她回憶,那時候傳唱度不亞於《少年》,街邊小飾品店的音響裡連日放著。

這麼多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的是,她還想自己寫歌,唱自己的歌。

實際上,《少年》是她創作最順的一首歌曲,順到寫歌的過程只花了半個小時。醞釀了半年,那是夢然成為歌手後最迷茫的一段時間。日子不溫不火,工作、生活都遇上很多頭疼的事情。她老在琢磨,什麼樣的自己才能令人滿意,她很想找回那時候的感覺。不斷往前倒敘,她發現還是少年時代,那樣熱愛音樂,沒有任何雜念的自己。

夢然形容這是老天爺劈了一道「靈感雷」,恰好,劈中她了。2019年盛夏最熱的一天,午後兩三點坐在不通風的錄音棚,一邊悶著汗,一邊彈彈唱唱。熟悉的自信感又來了,對,旋律就要這麼走,詞就是這樣的。半個小時後,《少年》誕生了。

她把歌發給了製作人,自己的大學師兄——過去她沒少從那裡得到批評,這一次她想賭賭看。很快電話打來了,那頭的聲音特別激動,「突然間覺得自己是一個青少年時期的小浪子,開著車,戴著墨鏡,要出去旅行了。」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少年》這樣的歌能火到全網,它戳中了大家的什麼情感?」有網友回答,每個人都想回到少年,可誰都知道回不去,此情可追憶,就在歌聲裡。夢然的音樂引發了全民對少年時代的追憶,她親眼看到觀眾坐在臺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在音樂評論區裡讀到了幾十萬條關於青春的故事,偶爾遇上路人背著包邊跑邊唱著,「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全民翻唱的熱潮讓夢然很驚訝,她沒有想到,有這麼多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哼唱著她寫的歌。根據全民K歌平臺數據顯示,這首歌被翻唱過3428.4萬次,連夢然自己也去翻唱了這首《少年》。

第一次在自己的歌裡,看見了他人的故事。成為音樂人第十年,夢然找到了新的一條路,在幾億人同在的TME音樂交互平臺上,找回自己也遇見他人。

真實的,流動的

在TME,除了寫歌的人和聽歌的人,還有一群人,用數據、技術評估音樂。他們通過客觀的數字,為一首歌打上類型標籤,他們利用AI找到像夢然這樣被埋沒的歌手,數據會顯示出,這個音樂人會不會火,會因為哪首歌火。

39歲的雷兆恆是地道的香港人,一口「渣渣輝」式的港普,思維靈敏,語速極快,最快每分鐘能吐出400個字。他最喜歡技術,也最喜歡音樂。大學期間,拿下香港大專聯校歌唱比賽冠軍,被評委找去做流行樂,為陳奕迅和劉德華的演唱會編曲,給香港最走紅的唱片歌手當小提琴伴奏。這些只是興趣,雷兆恆有一個願望,「成為達文西」,什麼知識都懂,什麼領域都能涉獵。

「電腦音樂學者」,這是雷兆恆對自己的定義。過去十年,輾轉美國、希臘、新加坡,在世界各地最先進音樂實驗室研究「聲音」,他試圖找到一個答案,如何用技術,發現好音樂。

最開始,他只是嘗試一些有趣的實驗。分析一個人的聲音和猴子叫相似度有多高;根據咳嗽聲音判斷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幫助體育學院的學生找到最適合在跑步時聽的音樂。他的實驗引發了很多關注,甚至有世界名校向他拋來橄欖枝,去麻省理工做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擔任教授,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他會拿到一份終身教職,這個機會在同期生裡小於7%。

2017年,他放棄了這條路,來到深圳,加入TME集團,成為QQ音樂多媒體研發實驗室總監。初到深圳,雷兆恆就喜歡上這裡,人們和氣候一樣溫潤熱情,再塑料的普通話也沒人嫌棄,他可以使用粵語。辦公室裡的同事和他談得來,他們都愛音樂,迷技術。更重要的是,他被集團CEO彭迦信當初邀約他加入的一番話打動了,「他告訴我,他想改變整個行業,讓音樂進入生活的每個場景,讓音樂人擁有體面的收入和生活。」

雷兆恆也做過音樂人,他知道在這個行業裡,那些原創的,自發的,獨立的音樂人處境有多難。他想用科學改變這些。這種興奮感環繞著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晃了神,第一天就把行李丟在了計程車上。

當他走進TME的大樓,雷兆恆發現這是一個比終身教職還要巨大的挑戰。他要面對的是幾千萬,幾億的用戶量。過去坐在世界頂級的音樂技術實驗室裡,他最多處理10000首的歌,現在這個數字翻了幾百幾千倍。雷兆恆說,他在這裡看到了世界本來的模樣。「音樂開始流動了,不再是冰冷的數據和譜圖,我有了用戶體驗,用戶故事,他們的喜好,偏愛,甚至是投訴都讓我看到了音樂背後的『人』。」

雷兆恆最喜歡TME「價值評估」的AI技術,這涉及到他反覆提起的「音樂人的尊嚴」。

一方面通過TME大數據,根據用戶喜好和那些音頻的特徵,找到那些流行的音樂都有哪些相似的部分。同時,加上實驗室裡所有人的專業樂理知識,從音準、節奏來篩選作品,挑選出真正優質的音樂。入職TME之前,他還收集過很多關於「人」和音樂的資料,最有意思的是身體反饋的實驗。雷兆恆告訴《人物》,當人聽到好音樂,腦電波、皮膚的收縮,腹肌的抖動都會產生微妙變化。他們把這些數據全部收集起來,形成一個評估體系,用更客觀,量化的方式去挖掘音樂。「科技本身就是一門嚴謹到浪漫的藝術,從某些角度講,與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雷兆恆舉了一個例子,《青春有你2》選手傅如喬唱的《微微》,就是通過TME音樂實驗室的AI打分,一分鐘後出結果,「當下就看到這首歌的分很高,我們知道這首歌潛力很高」,立馬交給推薦團隊,開始往QQ音樂上推。還有,「盲聽電臺」,候選歌單都是平臺上零播放量,但通過AI價值評估得到高分的歌曲。他不希望馬太效應發生在音樂圈裡,紅的更紅,不紅的永遠不紅,雷兆恆說自己的工作很像打撈那些滄海遺珠。

雷兆恆透露,自己也因為開始使用QQ音樂,找到了心頭好——古風音樂。過去聽古典交響樂的他從沒想過還有這種可能,這是大數據與用戶選擇相互交融的功勞。他說,用戶遠比他想像的要開放,用戶也擴大了他作為技術支持對音樂的想像空間,年輕人也會愛上懷舊的音樂,年長的人也會喜歡律動感強烈的音樂,在這裡沒有絕對和不可能。甚至可以根據用戶聲音為他推薦音樂,全民K歌上,系統可以識別出聲音年齡,還會找出音色相似的歌手,再為用戶精準地推薦歌曲或歌手。

「過去傳統的音樂年代,可能賣10萬張唱片都是『白金唱片』。現在呢,像周杰倫、李宇春、張藝興等等這些優秀歌手的專輯一天能賣到幾百萬張,不可想像。我看到一個生態系統,一個生命力,裡面有很多人,我感受到世界在流動,很真實,這些都是世界真正發生的事情。」

重啟生活

4月2日,上海柏斯琴行長江鋼琴藝術家中心,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鋼琴演奏會。早晨10點到傍晚6點,8小時不間斷地演奏,演奏者是20多位自閉症患者——只有他們最親近的父母知道,做成這件事到底有多艱難。

自閉症作為一種發育障礙疾病,大多患者需要面臨終生幹預,他們很難掌握基本的興趣行為和社交行為。最簡單的,他們無法表達情緒,也無法控制情緒。也因為他們的世界極為狹小封閉,被稱為孤獨的,來自星星的孩子。主要演奏者周博涵的父親周良驊很擔心,孩子們會不會坐不住,會不會做出奇怪的舉動,好在,演出順利結束了。

周博涵在3歲半那年確診為自閉症,父母覺得生活跌進了灰色。醫生說,這孩子,估計是上不了學了。生活意外的轉折,是遇見了鋼琴。幼兒園開始,周博涵總是在班級跑來跑去,根本停不下來,直到有一天媽媽帶他去上海音樂學院玩,小博涵聽見鋼琴的聲音就坐著不動了,在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

那是這個家庭最大的驚喜。父母立刻給博涵買了一臺鋼琴,請了音樂學院的學生當老師。周博涵屬於二級傷殘,語言能力、文化知識幾乎停留在了小學四年級。爸爸媽媽輪番輔導他,毫無效果,「一個教崩潰了再換一個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鋼琴水平卻一路飛速向前,並沒有像醫生說的那樣無法升學,他讀完了初中,進了鋼琴學校,最終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如今,博涵的鋼琴水平已經達到了專業級別,每年都開音樂會,到國外演出。

周良驊把這些全部歸結於音樂的奇蹟,不止是周博涵的奇蹟,也是全家人的奇蹟。每天只需要聽到孩子在家彈琴,他能感到一種安定,「音樂,改變了我們全家三個人的命運。」

自閉症孩子的世界很小,很狹窄。除了鋼琴,周博涵沒有夥伴,也沒有別的樂趣。表達喜怒哀樂的能力,在他這裡是不存在的。他不能跟爸爸媽媽說出開心,高興,但是可以用音樂表現出來。感到高興,他一定會彈格裡格的婚禮曲。在聚會,在酒店,甚至去醫院當義工,坐在大堂裡,他也會彈奏這首曲子。不開心,他會把鋼琴按得發燙。最近,當他想要休息時,他會彈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上的圖畫-漫步主題》作為結束曲,當聽到這首曲子,爸爸媽媽知道,博涵要休息了——一天能彈6遍,因為他要休息六次。

周博涵在英國參加愛丁堡音樂節

2017年,TME找到周博涵,為他製作了一張公益專輯《聽見星星的聲音》。還請趙雷、陳粒等民謠歌手為他改編了鋼琴曲目,這張專輯在TME平臺上賣出了近10萬張。隨後的兩年,博涵再次演奏了《來自星星的禮物》《與星星同行》的鋼琴合集。

音樂,重建了這個家庭。周博涵得病後,父母辭職在家全心照顧他,世界只剩下孩子。母親說,是音樂把他們一點點從摸不著任何希望的深淵拉出來。還有更多的家庭,從周博涵這裡獲得希望。周良驊發現,音樂不僅給予博涵力量,也給了更多自閉症患者方向,聽到TME為博涵製作的專輯後,更多家長開始尋找用音樂治癒生活。這是一個希望的出口。

這幾年,周博涵突然開始和父母討論「死亡」。他看電視知道了從小熟悉的主持人李詠去世,他問媽媽,什麼是去世?為什麼人會離開?媽媽很難解釋,因為以周博涵的能力還無法理解那麼複雜的東西。但隨著博涵慢慢長大,爸爸媽媽已經可以在音樂裡找到孩子成長的痕跡,網友們也發現了他音樂裡的變化,有人說,「博涵長大了,音樂裡有了愛意。」

在TME的平臺上,音樂不僅給了博涵陪伴,也同樣給了更多人長久的陪伴

周博涵今年4月2號國際自閉症日線上直播

82歲的秀蘭奶奶和家人住在河南,她是酷我音樂年度評論最多的用戶之一,3.2萬條。她暱稱很可愛,「知己小屋——秀蘭有訪必回」。她在上面唱歌,也評論別人的歌曲。2016年,因為心臟裝上支架,她失去了運動的資格。從前,她愛唱愛跳,手術之後,唱兩句就喘不上氣。但她接觸了酷我音樂後,生活被按下了重啟鍵。從早上8點開始,她會發早上好,美好的一天從歌聲開始,中午說午安,睡前還會支持一下年輕網友的翻唱歌曲。

無論從哪裡出發,愛音樂的人都在這裡相逢。無論是專業的音樂人,還是熱愛音樂的技術專家,或者像周博涵,秀蘭奶奶這樣的千萬個普通人,有意無意都被音樂改變了人生,重啟了生活。支撐他們的音樂生活的,是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平臺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7月12日,TME迎來了自己四周歲生日,站在第五年的起點,他們希望這兒不僅是精神的音樂歸所,也能給創造音樂重啟生活的力量。

每個愛音樂的個體都在這個大家庭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包容,自由,接受一切愛音樂的聲音。它化解了所有邊界,沒有絕對的火與不火,也沒有疾病的痛苦,沒有對衰老的恐懼,只有愛音樂的熱情。

當聊到音樂與未來時,周良驊說起去年電視臺來家採訪時的一件小事。

坐在飯桌上,周博涵突然問爸爸媽媽,「等到2049年的時候,你們還在嗎?」周良驊說,「我不知道,有可能不在了,所以你要做準備。」博涵沒有接茬,繼續說,「2049年你們79歲。」爸爸知道兒子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我爭取能活到那一天。」「希望你2049年還活著。」周博涵說。

2049年,周良驊不確定自己和妻子還會不會在周博涵身邊,但他希望鋼琴還在,音樂還在,改變生活的勇氣還在。

相關焦點

  • 「我,莫裡康內,去世了」|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義大利作曲家埃利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在上周一去世了,終年91歲。經紀人給守在醫院門口的記者每人發了一張紙,上面印著作曲家為自己所寫的訃文——「我,莫裡康內,去世了。」他是一個靦腆的老頭兒,總喜歡一個人呆著。
  • 「奧利給」的背後,看見黃春生|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這則3分28秒的視頻中,口號早已火遍全國的「奧利給大叔」穿著熨帖的中山裝,站在聚光燈下。據在場的工作人員回憶,小小的攝影棚回音特別大,當他喊出那句經典臺詞「加油,奧利給」時,棚裡每個人都記得那種震顫,「特別大聲,特別有活力」。視頻最後,字幕上打出了大叔的名字——演講人:黃春生。
  • 「恐怖故事」世界六個神秘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
    Po:文章拉至最底部,可以點擊查看往期HenHenTV的更多精彩精選文章,喜歡一探究竟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哦~大家應該從小都有聽一些童謠長大吧~其實那時那裡會知道童謠的歌詞真實意思呢!我們都是跟住童謠的旋律在唱,好像是這一首:小寶寶,吃蛋糕,飯仔mam mam 叔叔餵到。 。 。 。
  • 林夕寫給「備胎」的2首歌,歌詞刻骨銘心,夜晚聽了會流淚!
    林夕作為樂壇中屈指可數的優秀作詞人,為我們奉獻過許多優秀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林夕寫給「備胎」的2首歌,歌詞太刻骨銘心,其實是不適合晚上一個人聽的,因為聽了之後會傷心流淚。1.《七友》都說「男不聽七友,女不聽鍾無豔」,這是由梁漢文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在小編開始聽這一首粵語歌曲時,並不知道這是一首寫給「備胎」的歌,只知道旋律好聽,曾經一度陷入單曲循環的狀態。直到後來碰到一段艱難的感情,再回首聽這首歌時,才慢慢明白了歌手要表達的意義。
  • 久石讓:音樂是夏天的風,也是一個人存在的證明|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許言編輯|桑柳打開心裡那個世界久石讓先生普通的一天開始了。直到看了養老孟司的一本書,裡面談到猶太人文化、選民意識,他才了悟曲子究竟想要表達什麼,那種時刻,就像「被電流擊中了一樣」。這一經歷令久石讓更加明白,無論是作曲還是指揮,音樂,都是為了發現人,表現人,聆聽人。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音樂總能撫慰人心——那些音符的背後是一種強大的共情力,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家對人的情感最本質的理解,對世界最真實的體會。
  • 當代社會裡「審美畸形」現狀。|百家故事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人的回答:短短幾句話,基本概括了當代社會裡的幾大「審美畸形」。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沒人在乎。大家在乎的是,你看,這是「xxx」同款,我有,你沒有。我潮,你low。
  • 「量身定做」的男人和騙局|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殺豬盤」又被稱作「東南亞殺豬盤」,每個騙子背後都有縝密的團隊操作,犯罪團夥集中在東南亞地區,伺服器也架設在國外,尤其在菲律賓,博彩還是合法的,這一切都導致追蹤犯罪分子異常艱難。「真愛」殺豬盤的「高明之處」在於,受害者們進的是不合法的博彩網站,報案時難以自證清白。
  • 社恐的人,每天有100個想死的瞬間。|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中圖片來源 網絡作者丨柚子01何炅有社交恐懼症這件事,沒人會不吃驚吧。網友@妙脆企鵝 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也是一呼百應——「比如我下午四點要打一個電話,那麼我從上午十點開始,就會深呼吸,時間越臨近,我越想死」。然後下面幾個熱評,也真實的想哭。@冬天的細雪敲打玻璃窗 說「導員昨天說過幾天和我視頻,但沒有說具體什麼時候,我已經從昨天半死不活到現在了。」
  • 在廣州,和五條人喝酒|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所以我們吃飯要吃包廂」,仁科說,「以前大排檔,隨便。上次在北京嘛,坐在那裡,又籤名又合照,很麻煩。可能再過兩天,這個風聲過去了,我們就可以在外面吃啦。」以前是「立足世界,放眼海豐」,現在的五條人說他們要「立足宇宙,放眼世界」。新歌《地球儀》和《食醉狗》,都在嘗試一種新的音樂語言,更接近世界,更接近宇宙。
  • 雲上的「解憂」餐廳|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剛來小金做刑警時,張飛接觸的是「死亡」,跟著法醫師傅,出現在各種刑事案件現場。後來,2016年,成為老營鄉甘家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後,他接觸「生」。全村27戶貧困戶,108人。他了解每戶村民的情況,調解糾紛,也發展產業,真心實意地想幫村民脫貧。「脫貧」不像想像的那樣輕鬆。
  • 李寧,越過沙漠,歷過群山|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們是想成為一個被世界認可的具有時尚性的專業運動品牌,希望讓中國人選購運動產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寧。在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之前,我認為我們永遠在爬山的過程中。」李寧由此成為,首個在天貓超級品牌日單日銷售過億的中國服飾品牌。不僅越過沙漠,李寧也歷過群山。1990年,是「李寧」品牌第一次出現在全世界面前的時刻。青藏高原上,身穿白色李寧運動服的李寧先生接過亞運聖火,在這背後,是組委會對中國品牌的認可,也是國人對中國品牌的期待。
  • 劉若英「陪你」線上演唱會的14首歌
    「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地來看你 」,在優美的旋律中,我們聽到歌者濃濃的情絲。年齡稍大的聽眾,蘇芮陪伴他們走過那個年代,她的歌聲也是許多人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親愛的小孩」,我們從哪裡來,再怎麼走回去,始終走在「回家」的路上。
  • 有個「廢物女友」是怎樣的體驗?|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中圖片來源ins@lousygirlfriend作者 | 半菀你聽說過「廢物女友」嗎?你永遠都不知道我的東西可以放的有多亂亂到我自己都感到驚奇但你要說我我可就不愛聽了誰讓你是最愛我的人
  • 「我不為了取悅別人,我就是我自己」|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創業之初,完美日記體會了一把身為國貨的艱難。草莽並起的2016年,電商行業的熱錢紛湧而至,人人赤膊上陣,想分一杯網際網路紅利的羹。國產彩妝品牌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多以模仿國外大牌為主。「偏見不是天生就有的。」
  • 「小Bu說」樂園小故事,10個關於迪士尼「小小世界」的秘密!
    」「小小世界」是迪士尼樂園最古老的遊樂設施,已有超過50年歷史!提起這遊戲,耳邊總會響起《It’s A Small World》,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根據統計,這首歌會在樂園每日營業期間內播放 1,200次!
  • 這些音樂背後藏著的真實故事,你知道嗎?
    在聽音樂的時候,你一定有過被打動過,而那些動人的東西,往往都是出自真實的故事。《煙花易冷》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周董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忽然之間》大多數人都把這首歌看做一首優秀的情歌作品,但它其實是為紀念臺灣9·21大地震而作。「忽然之間,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忽然什麼都沒有……」這是莫文蔚在9·21大地震後的真實心聲。她邀來作詞人李焯雄、周耀輝共同填詞創作了《忽然之間》一曲,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演唱,表達出地震受災者的真實心境。
  • 華晨宇 下山,離島|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馬昊眼中,7年過去,華晨宇沒什麼變化,還是那個從火星來的孤獨小孩。「當年的花花,感覺他活在另外一個世界,活在一個孤島上,那個孤島上的花花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其實還是非常孤獨的。」可慶幸的是,「他成長以後,獲得了越來越多力量以後,願意從那個島上下來,跟大家到不同的島坐一坐,跟這個世界多一點交流。」
  • 《丁真的世界》爆紅背後的故事
    這是他正式成為「理塘旅遊形象大使」的第1天。6天前,他還是一位在格聶雪山下牧馬放牛的普通康巴藏族少年。11月12日,丁真的一則短視頻刷爆全網。看慣了娛樂圈量產的精緻男團,丁真「又純又野的面容」一下子擊中了萬千少女的心。
  • 當一個北京人想要去野餐|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這個春天,中國一躍成為「新晉野餐大國」,人們對野餐展現出的熱情是空前的。只是,比起溫暖溼潤的南方,想在本就「春脖子短」的北京找到一塊適合野餐的場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比這更難的是,如何在這座「野餐大國」的首都,策劃一次豔壓朋友圈的野餐。
  • 「我不會再把權力交給那些偷走我身體的男人」|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被判入獄23年,是哈維·韋恩斯坦為自己近30年的性侵行為所付出的第一筆代價。3月11日,紐約州最高法庭的法官宣布了這個判決。為什麼以前沒有人站出來過?「我敢說,每個人,真的,好萊塢的每個人都知道,」一位曾被韋恩斯坦性侵過的女演員說,「他甚至都沒有在躲藏。但人們就是太害怕了,不敢說出來。」在女性受害者的陳述中,權力的不平等是令她們沉默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