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實習生 任歡欣 記者 潘燦)「少年要努力,老大無傷悲。」1月28日播出的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中,一曲「長歌行」打動了眾多場內外觀眾,似乎也唱出了王源(TFboys成員)本人對夢想的追逐。
節目中,18歲的王源表示,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後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音樂,最終決定在最好的年紀做自己喜歡的事,將在今年出國留學,把之後的學習重心放在音樂上。
1月31日,源基金創始合伙人陳礪志在微博上祝賀王源喜提錄取通知書,確認其將到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讀書的消息。
近年來,明星當紅時期出國留學近年來已越發常見,有些因為夢想,有些因為心靈。不管什麼原因,選擇當紅時期出國留學,都要做好應對此舉將給事業帶來的各種後果的準備。
曾想學習表演,最終回歸音樂
「18歲前後,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在1月28日晚播出的節目中,面對主持人撒貝寧的提問,王源答道:「18歲,我特別糾結,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明年不是要去讀書嘛,我得考大學了,然後就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就是要把我之後的學習重心放在音樂上。」
確實,正如王源所說,在做出這個決定前,他曾糾結過。2018年初,在被問及大學想選什麼專業時,他曾公開表示,「我應該會選影視。我覺得演戲需要有一套系統的流程,有好的老師來教學。當然,音樂我也不會放下。」當時,對於這一答案,外界一度以為他將會選擇表演專業,在國內表演類院校就讀,這樣也有利於兼顧其事業。
顯然,到國外讀書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事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更何況伯克利音樂學院還規定,未滿21歲學生必須住校。對此,王源自己心裡也清楚,他說,「如果我在國內依舊走大家意料之中的一條路,可能一路會平平穩穩的,不會有什麼起伏。但把重心放在音樂上這件事情,唯一對我有利的因素就是我喜歡音樂,但在包括家人、朋友、工作等各方面,對我其實都是不太有利的。」
深入學習音樂,成為創作歌手,也是王源此前就曾一再表明的心願。雖然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支持,但在2017年接受《人物》專訪時,王源仍表示:「我覺得我的歌曲風格有點太局限了,我還需要看、學更多的樂理知識,然後看能不能嘗試一些新的風格,或者跟更多不同的老師學習,嘗試更多風格的歌曲。」在他看來,「我現在的實力承受了不該有的人氣」。
當紅時期留學,已經成為常態
無獨有偶,歐陽娜娜也在當紅時期放緩了事業,於2018年入學伯克利音樂學院。此前,她曾於2013年考入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後因忙於演戲,於2015年退學。此舉曾被人詬病「搶賺錢不讀書」。
後來,在歐陽娜娜的書中,她這樣寫道:「一定要回去念大學,是當初離開學校時,自己給自己的承諾。」演藝圈的磨鍊使她對音樂有了更深的想法,「學音樂已經變成了我的一項使命,我要用我的音樂帶給別人一些東西,像我的偶像帶給我的一樣,而不是僅僅讓自己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大提琴家。」
事實上,明星放緩甚至暫停演藝事業,出國留學的案例並不罕見。1994年,楊瀾離開央視的《正大綜藝》節目,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讀書。2008年,湯唯在《色戒》上映後,赴英國雷丁大學進修。2013年,林依晨在其主演的古裝青春偶像劇《蘭陵王》創下收視紀錄後,赴英國倫敦大學研修表演專業。
2014年,央視主持人董卿也曾到美國南加州大學做了一年訪問學者。她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從2012年開始,自己就陷入了「職業性的冷漠」,感到工作只是無謂的重複和消耗,因此決定「按一下暫停」,離開熟悉的環境,將自己切換到非工作的模式。董卿認為,這段在國外讀書的日子像在打磨自己的心靈。
此外,2017年間,胡歌、謝娜等明星就相繼宣布出國讀書,蘇有朋也被網友撞見在紐約大學上課。相較於還處於求學階段的年輕藝人而言,老牌藝人選擇留學更多是為了充實自己和調整心態,所學專業也不局限於本職工作相關,例如謝娜前往義大利學的就是服裝設計。
選擇需成本,結果怎樣都得面對
為了求學,也會讓明星們的事業放緩,乃至暫停,這對需要保持熱度的演藝圈而言無疑會有很大影響。因此,做出留學決定前,必須想到最終可能會面臨的結果。
對此,董卿曾表示,「這個行業的競爭很激烈,當時我其實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是回來沒有我的位置了,而且這個位置是我花了差不多將近20年時間,才走到這一步的。只有我知道我為它付出了多少。」
除了可能引起事業滑坡以外,明星留學也會遇到常人沒有的困擾。胡歌就曾認為自己的留學「很失敗」。由於粉絲的圍堵和旁人的圍觀,他在上了三周的語言課後,就匆忙轉學,甚至改上「一對一課程」。
這些問題必然也是王源在未來必須面對的,不過,他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在節目及之後曝光的花絮中,王源表示,自己以前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衝,只是一股腦地往前走,但是現在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是音樂,所以就往這個方向衝就行了,就算今年考不上,就明年再考;再考不上,後年再考。「反正我才18歲,就算耽誤幾年,回來我也才20出頭,這麼好的年紀,就是該用來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如果去了,可能會後悔四年,如果我不去,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這個答案,也許正如他所唱的那樣,「青春本無畏,未來握手裡」。
新京報記者 潘燦 實習生 任歡欣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