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授粉丨萌萌的熊蜂更受歡迎

2020-12-18 騰訊網

番茄也叫西紅柿,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日常食品。可在大棚裡種植西紅柿,由於沒有自然風和昆蟲的幫忙,大都採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也就是用點花葯一朵朵地蘸花。這樣問題就來了,西紅柿減產不說,還容易產生農藥殘留。

而採用熊蜂授粉這項生物技術,一下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這項新興的授粉技術。

熊蜂,因長得熊頭熊腦,比普通蜜蜂大兩倍以上而得名。是蜜蜂科熊蜂屬一種半社會性自然昆蟲,信息交流系統不發達更能專心授粉,由於渾身布毛具有耐低溫等特性,非常適合棚室授粉,被譽為授粉專家,熊蜂標準化養殖繁育後可進行保護地作物四季授粉。

我們都知道蜜蜂授粉一直被認為是大田農作物和園藝作物的最佳授粉方式。然而,對於番茄這樣的茄科類作物由於花的特殊結構加上有一種特殊的氣味,蜜蜂是不會去給這類作物授粉的。

熊蜂授粉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的授粉技術,具有其它授粉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利用熊蜂授粉可以掌握授粉的最佳時機,花粉活力強,柱頭授粉均勻,熊蜂授粉後坐果率明顯增加,授粉後幼果生長健壯迅速,果實及植株發育旺盛正常、成熟早,果型周正。

二、熊蜂授粉的果實,品質更優,口感好,市場上廣受歡迎!

三、採用熊蜂授粉更加省時省力省工,每個1-1.2畝地放置一箱熊蜂,1箱熊蜂價格在400元左右,如果花期到來採用人工激素噴花,則需要用十多個工,勞動強度較大,費時費力。

四、熊蜂授粉後對灰黴病發生起到很好的防止效果。

五、採用熊蜂授粉避免激素及高毒農藥的使用,種出的果蔬更安全,更加生態環保。

由於熊蜂所擁有的傳粉優勢,現在很多農場都開始利用熊蜂為溫室中的蔬果授粉。相關研究也表明,熊蜂授粉能力強,授粉率高,可以明顯提升很多作物的產量及品質。

相關焦點

  • 熊蜂授粉番茄大棚
    本報訊(記者童曙泉)儘管已是初冬,但在京郊三百多畝番茄大棚裡頭,依然活躍著一群群熊蜂。這些蜂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激素授粉,使番茄口味更好並且避免了人工激素的副作用。  據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農業科技信息所介紹,經過今年一年規模化應用,本市利用熊蜂授粉的番茄種植面積,已從去年的不足1%增長到了目前的5%以上。
  • 一直使用熊蜂授粉的番茄,他們成這樣了!
    眾所周知,番茄是自花授粉植物,在露地栽培條件下一般不需要人工授粉,但是溫室大棚環境封閉,缺乏授粉媒介(蟲媒、風媒),所以溫室大棚中種植番茄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才能座果。
  • 熊蜂專場丨熊蜂授粉技術的幾個小秘密
    近幾年,熊蜂授粉技術在我國溫室栽培業中運用比較廣泛。這是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無汙染的現代化高新農業技術措施。它主要是利用熊蜂自身得天獨厚的優點進行授粉的一項技術,利用熊蜂授粉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顯著提高品質。熊蜂授粉後坐果率高,果重顯著增加,從而大大提高果菜產品的售價和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朋友的收益。
  • 熊蜂授粉技術是解決日光溫室番茄傳統授粉技術問題的最佳措施
    熊蜂授粉技術是解決日光溫室番茄傳統授粉技術問題的最佳措施李瑞長久以來,人工激素授粉在設施番茄授粉環節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但是激素授粉番茄發生畸形果率高,果實籽粒不飽滿,易形成空心果,並且番茄激素殘留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 番茄激素對花缺點太多,熊蜂授粉技術省工省力,番茄漂亮還高產
    番茄對花是溫室大棚裡種植番茄的頭等大事,傳統對花是採用激素點花、噴花或者沾花,費時費工不說,對花一旦出現問題還會出現產量低、品質差、畸形果多等眾多問題。番茄熊蜂授粉技術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激素對花的諸多問題,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項技術。
  • 用熊蜂授粉是可行的嗎?
    因為番茄花有一種特殊的氣味,蜜蜂對它也是不敏感的。所以說我們現在想到了用熊蜂來授粉。 雖然近年來番茄大棚採用熊蜂授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仍然有些農戶持有懷疑的態度,那麼這種方法到底是可行還是不可行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 番茄想用熊蜂授粉,這12個問題要先搞清楚
    使用熊蜂授粉可以說好處多多,比如番茄畸形果率更低,番茄品質更高,減少部分病害的發生,還能省去點花的人工等。那麼在實際操作過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比如越夏茬或者露天種植的番茄能不能使用熊蜂,比如應該什麼時候把蜂箱放進棚室,擺放的位置有沒有講究,等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 熊蜂授粉,綠色高效
    隨著農業種植的規模化和農藥的大量使用,授粉昆蟲大量減少,加上溫室大棚空間密閉,果蔬不能正常完成授粉過程,需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這是一項高強度、成本高的工作。但是點花授粉的關鍵時期,授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果形和產量。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破解這個難題呢?在這種背景下熊蜂授粉技術應運而生。
  • 熊蜂授粉丨西紅柿授粉花樣多,實用才是硬道理
    西紅柿又叫番茄,是自花授粉作物,我們都知道果實的發育主要靠生長素,而生長素主要由花粉帶入的。因此,授粉是果實發育的重要條件,目前西紅柿授粉的方式比較多。 那麼有沒有一種理想的授粉媒介既可以幫我們完成授粉工作又可以提高西紅柿的品質?答案是有的,這就是熊蜂授粉技術。
  • 熊蜂授粉技術丨這幾個重要的點您了解嗎?
    ,讓果蔬授粉更簡單。通過熊蜂授粉,一方面可以促進設施栽培中的座果,避免使用坐果類激素,如在番茄上使用熊蜂授粉,熊蜂攜帶大量花粉準確地落在柱頭上使得番茄受精良好從而產生大量種子。在大棚裡,這些長得「熊頭熊腦」的熊蜂:圓嘟嘟的身子長滿了絨毛,體長至少是普通蜜蜂的兩倍,周身密披絨毛,熊蜂身上的絨毛一次可以攜帶花粉數百萬粒,授粉效率是蜜蜂的很多倍。更絕的是,熊蜂對食物一點不挑剔,蜜蜂從來不屑光顧的番茄等茄類花朵,熊蜂同樣趨之若鶩;蜜蜂冬藏時,耐寒的熊蜂依然會辛勤工作。
  • 熊蜂授粉丨溫室大棚茄子增產提質的秘密
    其實出現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授粉環節採用不同授粉方式造成的。長久以來,人工激素授粉在設施茄子授粉環節中佔據著重要地位,這種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而且採用激素授粉茄子發生畸形果率高,果實籽粒不飽滿,易形成空心果,並且激素殘留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 熊蜂破解大棚果蔬授粉的難題
    噴施激素不但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而且畸形果率高,果實品質差,還會造成激素汙染,影響消費者健康,也不符合安全、綠色、有機的種植要求;人工震動授粉,需要每天操作,費時費力,很容易造成植物稈莖受傷,引發病害感染,而且產量和品質也不理想。要麼採用蜜蜂等其它昆蟲授粉,但是這些昆蟲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高效地完成授粉工作,在這種背景下熊蜂授粉技術應運而生。
  • 熊蜂雖小,但是種植番茄不能少!
    這個時候正值溫室大棚越冬茬番茄開花授粉的時候,估計不少地方的人還在一穗又一穗的噴花,勞神也勞力,番茄的味道也不好吃,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授粉方法呢?我們都知道番茄屬於自花授粉植物在露天栽培條件下,一般不需要進行人工授粉。
  • 熊蜂授粉真的比點花噴花好嗎?
    長期以來,在溫室番茄的種植中,人們往往通過人工點花、噴花的方法來幫助番茄授粉。但是因為這種方法勞動強度比較大,於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用熊蜂來代替人工給番茄授粉。熊蜂授粉確實能節省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但是對番茄授粉卻沒有多大的幫助。
  • 利用熊蜂授粉 把控蔬果質量
    近日,在德清縣阜溪街道水木莫幹都市農業綜合體內,技術人員正在吊機上查看番茄苗授粉情況。有別於傳統的激素授粉、人工授粉,該農業綜合體引入了熊蜂授粉技術。利用熊蜂對農藥敏感特性,來把控蔬果授粉質量,提高產量、改善品質,降低畸形果菜的比率。(原標題《熊蜂授粉 綠色健康》,原作者白羽。
  • 熊蜂授粉丨辣椒育種授粉方式新嘗試
    辣椒育種的關鍵是雜交種子的純度和產量,而影響純度和產量的因素有親本種子純度、栽培管理、隔離和授粉技術等,其中以授粉技術尤為重要。下面給大家介紹採用熊蜂給辣椒育種授粉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目前全國各地辣椒育種授粉都採用人工授粉,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這種授粉技術有一定的缺點:1.授粉不勻,2.花粉利用率低,3.結實率低,4.授粉工人勞動強度大。為此,一些地方嘗試用熊蜂進行授粉。
  • 義渡口鎮推廣熊蜂授粉技術助力菜農降本增效
    □通訊員侯曉雅報導德州新聞網訊 12月4日,走進義渡口鎮南小高村大棚,一隻只熊蜂在棵棵綠意盎然的番茄間飛舞著……「別看這小小的熊蜂,不但能提高番茄品質,還能節約生產成本,說起來這都要感謝農科驛站的趙同凱教授。 」南小高村黨支部書記趙勇說。南小高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是義渡口鎮省定貧困村之一。
  • 四師首次引進溫室大棚「熊蜂」授粉技術
    3月16日上午,應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荷蘭科伯特生物系統公司中國區技術員在四師七十團溫室大棚內現場開展了溫室「熊蜂」授粉技術培訓,拉開了「熊蜂」授粉技術在四師設施農業推廣使用的序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設施農業也迅猛發展,長期以來,溫室大棚大多採用人工方法為果蔬授粉,不但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而且畸形果率高,果實品質差,種植戶收益提升難度大。為徹底解決這一難題,今年由兵團農業局牽頭,四師農業局協調首次引進「熊蜂」授粉技術。  據了解,「熊蜂」個體大,壽命長,渾身絨毛,有較長的吻,對深冠管花朵的蔬菜如番茄等授粉特別有效。
  • 省養蜂所赴景德鎮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省養蜂所赴景德鎮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開展設施作物熊蜂授粉試驗       為進一步加強熊蜂授粉技術研究。12月13日,省養蜂所科研人員赴景德鎮開展熊蜂對設施草莓、番茄作物的授粉試驗。
  • 院士把脈 熊蜂授粉 小番茄成脫貧振興「柿」
    院士把脈熊蜂授粉「番順模式」的締造者楊新芳認為,公司要發展壯大,除了要緊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及先進的種植技術外,更要把人才排在生產力的第一位。為了招攬人才,他三顧茅廬,請來中國工程院院士、設施園藝專家李天來,全國大宗蔬菜體系崗位專家、河南農大原園藝系副院長孫治強為公司技術總顧問,長年在公司提供技術指導的是河南農大副教授、博士後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