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報導《失獨重生記》引發廣泛關注,一位60歲的女性通過試管誕下雙胞胎的事實,讓許多中年後依舊沒有孩子或者有類似失獨經歷的家庭有了希望。不過在大連目前通過試管嬰兒成功的女性最高沒有超過49歲的,而且輔助生殖醫學領域專家邵小光表示,不建議43歲以上女性做試管嬰兒。
■新聞背景
60歲女子誕下雙胞胎
這篇報導講述了安徽女子盛海琳的的故事,2009年她的獨生女兒和女婿因煤氣中毒雙雙身亡,在親友的建議下已經60歲的盛海琳決定試管再生一個孩子。
她按照醫生要求,每天吃藥、打針。經過3個月的用藥調養,身體各項機能都恢復得非常好,月經也恢復了。 2009年10月13日,盛海琳進行了試管嬰兒手術。醫生將3個受孕成功的胚胎,移植到她的體內。
對於一位60歲的老人而言,十月懷胎可以說是異常艱難的考驗。懷孕期間,她經歷了大出血、渾身疼痛和身體浮腫等危險和痛苦折磨。 2010年5月25日,她成功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她也因此打破了生育極限,成為中國最高齡的產婦。
報導刊出後在全國引發極大關注,人們在敬佩這位安徽女子的同時,也有許多中年後依舊沒有孩子或者類似失獨經歷的家庭有了希望。
■專家觀點
她的個案沒普遍意義
那麼盛海琳的經歷有沒有普遍的參考和借鑑意義呢?成功率又有多大呢?「這是個例,沒有普遍參考意義。 」大連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邵小光肯定地說,作為我市生殖醫學和胎兒醫學領域的頂尖專家,他表示在美國42歲以上女性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為9%,英國為6%,這方面我國大都以美國的數據作為參考目標。「在我們大連43歲是個界限,超過43歲我們就不再建議做試管嬰兒了。 」邵小光說,「主要原因是這個年齡的女性,卵巢功能明顯下降,卵巢內殘餘的卵子質量大多比較差,產生優質卵子的可能性很小,成功率低,孕產婦和胎兒健康都存在隱患。」
儘管不建議,但是面對執著的高齡求子者,院方有時也會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網開一面」。今年9月14日,本報曾報導了市民李女士的故事,作為一名教師,因為晚婚、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她曾流產11次。
不過李女士夫妻感情特別好,急切希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在經過六次試管嬰兒助孕後,43歲的李女士終於成功懷孕並誕下了寶寶,但是其中的各種艱辛和曲折難以想像。
大連試管嬰兒成功的最大沒超過49歲
採訪中,記者從大連市婦產醫院生殖健康保健中心了解到,從2000年到2013年9月30日,中心共實施試管嬰兒8200周期(記者註:不代表8200例,有的人一次不成功,可能會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平均妊娠率44.54%。而做試管嬰兒成功的孕婦,最高年齡沒有超過49歲的。「我們真的不建議、不鼓勵43歲以上的女性做試管嬰兒。 」生殖中心一位醫生說。
她表示,從就診的患者來看,有的是自身有問題,有的是錯過了最佳懷孕時間,有的是失獨家庭,有的想要二胎,無論哪種情況,大都懇求心切,令人難以拒絕。
通過贈卵懷孕的本市還沒有先例
「其實年齡大的女性,我們可以改善她的子宮內膜環境,讓子宮內膜長起來,使她具備生育條件,但是從醫學上不能幫助她產生質量好的卵子。 」邵小光說,而40多歲的女性,卵巢功能已經明顯下降,幾乎不能產生質量高的卵子,這一類女性很可能只能使用別的母體的卵子,即依靠贈卵做試管嬰兒。
然而這方面又有明確且嚴格的規定。邵小光告訴記者,目前相關機構依舊執行2003年衛生部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其中關于贈卵的基本條件中規定:贈卵只限於人類輔助生殖治療周期中剩餘的卵子。
這也就代表著只能採用同樣做試管嬰兒手術的母體贈卵,現實情況則是這些女性本身就擔心自己的卵子質量不高,或者數量不夠,要再把多餘的卵子捐贈,更少之又少,所以排隊等贈卵機會不太可能等到。
在大連婦產醫院生殖健康保健中心,記者了解到目前還沒有做需要贈卵的試管嬰兒手術。
數據
40歲以上女性成功生小孩概率很低
哪怕卵子問題解決了,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最後能成功生下小孩兒的概率也並不樂觀。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的統計,近5年來,該院43歲以上的婦女做試管嬰兒手術的有287例,取卵後成功形成胚胎的有179例,但胚胎移植進子宮後著床妊娠的只有20例。
這20例中最終又有12例流產,成功分娩的6例,有2例還在妊娠中。這樣算下來,43歲以上婦女做試管嬰兒,成功分娩的只有2%多一點,不到3%。
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1年、2012年兩年數據得出,該院42歲以上女性做試管嬰兒成功率10%左右,45歲以上不足5%。
本市42歲以上女性試管妊娠率25%
懷孕期還有流產的風險
記者也就這個問題諮詢過大連市婦產醫院生殖健康保健中心,中心表示對於42歲以上女性試管嬰兒成功分娩的數據尚沒有具體統計。
記者從一份不同年齡段妊娠情況數據統計中看到,在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間,42歲及以上女性共實施試管嬰兒為248周期,妊娠率為25%,(35歲以下、35~38歲達到了53%)「成功妊娠並不代表孩子能夠成功生下來,懷孕期還有流產的風險。」生殖健康保健中心醫生李曉霞說。
而就2012年來說,該中心流產佔妊娠比率為12.4%,「這還是不同年齡層的平均流產率,像高齡孕婦的流產率會更高。」李醫生說。
與此同時還存在著新生兒畸形的問題,據一份公開的統計分析,在我國25―34歲的孕婦,生出畸形兒的概率為0.5%,35―44歲的孕婦則高達4%。
多知道點
那些不可思議的「生育達人」
男子精子冷凍22年生下「超時空男嬰」
1986年,英國男子在14歲時被診斷出睪丸癌。 15歲冷凍了自己的部分精子。 2009年結婚後他用冷凍精子接受「試管受精」手術成功。醫學專家稱這創下了英國醫學史上的一項紀錄 (世界紀錄為28年,在美國創造)。
美國婦女生同母異父雙胞胎概率百萬分之一
美國一女子2008年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嬰,但DNA測試表明孩子竟然有兩個父親。醫學專家稱,兩名男性的精子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雙雙令同一名女性的兩枚卵子成功受孕,概率大約只有百萬分之一。
英女子3月內先後懷兩胎概率為百萬分之一
2007年,英國兩個看上去都認為是雙胞胎的小姐妹,是母親3個月內先後懷上的,產科醫生稱這種現象在醫學裡解釋為「重孕」,婦女在懷孕期間只有百萬分之一的機會遇到。
孕婦被撞胚胎一分為三概率為兩億分之一
2006年,英國25歲女子通過自然方式懷上了身孕,孕後第6天,她的腹部受到撞擊,不久後檢查又發現她懷上的竟是一組罕見的同卵三胞胎!她自然懷孕生下「奇蹟三胞胎」打破了兩億分之一的罕見概率。
黑人夫妻生白人嬰兒
一對奈及利亞黑人夫婦第三個孩子是典型的白種人,遺傳學專家表示,基因突變是一個可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