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面」到「空中」 打造立體救援通道

2020-12-24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昨天上午,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在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東山北頭舉行冬季森林滅火演練,檢驗我市森林火災監測情況與撲救人員救援能力,並對救援裝備進行實戰化測試。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在薊州區於橋水庫南岸東山北頭舉行冬季森林滅火演練,檢驗我市森林火災監測情況與撲救人員救援能力,並對救援裝備進行實戰化測試。

地面:「專業隊」「民間隊」協同作戰

「我們用煙罐模擬了兩處起火點,位置在東山北頭。」伴隨指令的發出,薊州區森林防滅火專職隊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火場,準備採用風力、水車+風力、水車+水囊+水泵+風力、脈衝水槍方式滅火。

薊州區林業局森林防火專業隊大隊長吳建斌說,風力滅火一般撲救火焰高度在1.5米以下的幼林或次生林、荒山草坡等一般地面火災;水車+風力滅火撲救垂直高度在500米以下地形的森林火災。「當起火位置在垂直高度500米以上,高壓水車無法接近火場,我們就用水車、水囊、水泵和風力組合的方式滅火;脈衝水槍主要對樹冠或山崖等實施定點滅火。」

在「專業隊」行動的同時,我市一支社會救援力量──天津嶺俊應急救援中心志願服務隊的隊員也到達現場,輔助森林消防人員進行初期火災處理。

圖片由市應急管理局提供

空中:無人機直升機齊上陣

除了地面救援,空中「消防戰隊」──無人機、直升機也前來支援。

大疆M300無人機搭載多功能相機啟動高空偵察,並將火場影像實時回傳至應急指揮大廳的屏幕上,幫助指揮人員及時掌握火情。記者了解到,該無人機依託熱紅外相機,可在黑夜、大霧、荒野等環境中搜尋和定位被困人員,還能藉助搭載的喊話器,向被困人員喊話指引。

隨後,中國通用航空公司執飛的新型Mi-171直升機懸掛吊桶進入視線,據測算,該直升機懸掛吊桶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80公裡、單次吊桶灑水可達4噸、實用升限6000米。

薊州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安對記者說,此次演練從「地面」到「空中」,打通了立體救援通道,同時表示,他們將根據冬季滅火特點,制定應對方案,確保水源隨時可用。(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999-昌平區醫院開通空中醫療救援通道 立體救援為生命護航
    8月25日,999-昌平區醫院聯合開展航空應急救援演練,醫療救援工作實現 「地面+空中」的立體化救援,為京北地區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 試點「立體救援」模式 國慶中秋期間重慶高速將啟用空中「120...
    開通高速路醫療救援「綠色通道」  市交通執法高速三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4月起,市交通執法高速三支隊便聯合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開展了120救護車節假日駐守高速路,實施「院前救治」,在清明、五一等節假日期間派駐專業醫療人員和車輛,對交通事故中的危重傷員進行轉院治療、派送專家到當地醫院實施搶救手術13人次,使傷員得到了及時救治。
  • 開啟「空中生命通道」 人保財險用直升機救援尿毒症患者
    今天上午,中國人保財險湖南分公司救援直升機開啟空中生命通道,被洪水圍困多時的衡東縣新塘鎮潭泊村尿毒症患者陳詩潤,得以及時轉移到醫院進行透析治療。 因腎功能衰竭,陳詩潤每周需要透析兩次。被洪水圍困,他無法及時治療,隨時危及生命。 險情就是命令。
  • 市空中救援中心相關負責人談廈門...
    業務拓展空中綠色通道快審快批空地應急救援有效銜接17日,我市依託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建立了市空中救援中心,將優化應急救援空域審批程序,實現對空中應急救援空域申請的快速審批、快速放行,建立空域使用綠色通道。
  • 河南將在24對高速服務區布設停機坪 今後高速公路空中救援更方便
    劉森攝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宋敏)7月10日上午,洛欒高速公路陸渾服務區,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一架直升機緩緩起飛並低空盤旋,這裡正在進行直升機空中懸停索降救援訓練。  只見直升機調整好飛行位置後懸停在空中,機上絞車手通過電動絞車平穩下放救生員,救生員到達地面後快速為「傷員」穿戴好套索設備,並向絞車手給出手勢,絞車手收起絞盤,救生員和「傷員」被緩緩拉上,轉運至機艙內。
  • 廈門市空中救援中心成立
    黃強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協調,推動構建以廈門為中心、輻射周邊區域的空中應急救援力量體系,打造更具廈門特色的海陸空立體化全天候應急救援網絡,在服務大局上展現更大的作為。要提升隊伍能力,加強練兵備戰,鍛造區域性應急救援的「尖刀」部隊,在救援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 山東省濱州市開通空中應急救援通道
    1月6日上午,一架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濱州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濱州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濱州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濱州正式開通空中救援通道
    1月6日10時30分,隨著一架空客直升機 H135徐徐降落在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救援直升機在我市首飛成功,標識著我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格局,邁入空中救援新時代。
  • 駐馬店市航空立體救援正式啟動_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
    空地聯動 極速救援駐馬店市航空立體救援正式啟動朱是西出席
  • 市空中救援中心揭牌
    2020-12-18 07:35:27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演練時,救援人員從直升機下降到海面
  • 濱州建成10處停機坪 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月6日上午,一架 H135直升機從東營機場起飛後成功降落在我市濱城區北海公園應急救援停機坪上,標誌著我市空中應急救援通道正式開通。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少等優勢,為全面提升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我市積極謀劃、多措並舉,去年投資1175萬元建設了10處直升機停機坪,其中,北海、惠民、霑化、陽信、濱城、博興各1處,鄒平、無棣各2處,全市實現40公裡飛行半徑全覆蓋,形成「空地一體」的立體化應急救援新格局。
  • 救援力量丨浙江:提升協同救援能力 打造「5+3+N」航空救援模式
    航空應急救援作為一種快捷高效的救援方式,效果有目共睹。浙江省立足森林覆蓋率高、災害種類多、省內地形以丘陵為主等特點,在機制建設、隊伍管理、能力提升、空地協同、調度指揮等方面積極探索,全力打造富有浙江特色的應急救援航空體系。
  • 南充一所醫院即將竣工,佔地216畝,擁有空中「120」綠色救援通道
    這所醫院完全嚴格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水準來建造,佔地面積高達216畝,總投資16億,總床位多達1500餘張,主要功能設施有門診,急診,住院,後勤等,地下兩層有停車場和設備存儲房等,除了各種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之外,還有一個最值得關注的話題就是該醫院計劃配備直升機,空中「120」綠色救援通道即將被打通,預計2020年底竣工。
  • 「長三角院前急救聯盟」成立 打造「海陸空」立體救援模式
    各方將致力構建長三角區域內重特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聯動機制,同時建立急救信息實時共享聯通機制,充分提高院前急救資源的周轉效率;打造多維度合作的「海陸空」立體救援模式,全面提升區域內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  今後,聯盟各成員單位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推動院前急救整體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突發性事件區域聯動應急處置能力,為長三角城市群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一場跨越近三百公裡的「空中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之間「上演」
    原標題:一小時架起「地空生命線」 臨沂老人腹內出血,飛機運送青島得救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日前,一場跨越近三百公裡的「空中救援」在臨沂和青島之間「上演」。臨沂62歲老人突發腹痛、腹腔積血,在臨沂市中心醫院進行急症剖腹探查後未找到出血點。
  • 孕婦飛機上腹痛大出血 杭州空中與地面緊急接力救援
    所幸航班機組與地面接力救助,孕婦生命無礙,但孩子沒有保住。   浙江在線5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劉永拓 首席編輯/趙潔)前幾天,一位孕婦在杭金衢高速金華服務區臨產,幸虧10多名路人幫忙,母女平安。今天凌晨,有位孕婦的情況更加緊急——她在飛往杭州的航班上出現腹痛且出血症狀,嚴重的話有生命危險。
  • 空中應急救援:通航發展的剛需點
    ■通用航空在應急救援方面的優勢、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可以憑藉其機動性和快速性在難以通達的地方快速開闢一條生命線。■未來10年將形成產值達數千億元的中國通航應急救援產業,包括救援飛機、地面裝備、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空投手及救生員等多種專業人員的培訓復訓等。
  • 中華電信攜手雷虎科技,打造空中基站系統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臺電信商中華電信攜手雷虎科技,各自以旗下的衛星行動搶修車及無人機,共同組成中華電信空中基站系統(Chunghwa Telecom Unmanned Air Systems;CHTUAS),通過無人機與4G/5G行動通信網路的結合,打造先進的防救災緊急通信系統
  • 九九九空中救護攜手蘭陵縣中醫院進行患者空中轉院
    2018年9月28日上午,九九九空中救護接到臨沂市蘭陵縣中醫院急電,一名「患者」傷情嚴重需直升機緊急轉運至省級醫院救治。九九九空中救護直升機從臨沂基地起飛,緊急趕赴蘭陵縣中醫院指定停機地點,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了解,同時通知省級醫院預計到達時間,相關科室做好接應準備。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建醫學綜合樓將設空中救援通道
    一幢總投資超過6億元、總建築面積75000平方米、支持空中緊急救援的現代化醫學綜合大樓預計2021年主體完工,醫院學科平臺結構和就醫環境將得到大大改善,疑難重症診治能力、緊急救援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