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成「冰雕」,解放軍卻大冷天吃火鍋!高原這一幕如此眼熟?

2020-12-25 迷彩虎

文/行人

嚴冬將至,天氣日漸轉冷,在一度面臨爆發大規模衝突的中印邊境地帶,轉而進入了一種全新的對峙狀態,按照前兩年的形式判斷,中印兩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不約而同的進入「低谷期」,進行漫長的「帳篷對峙」。不過今年的情況大有改善,我軍邊防一線部隊配發了大量的新式防寒服等高原防寒裝備,同時也從帳篷搬到了敞亮恆溫的新型營房。這種營房不但可以防風保暖,還可以依靠太陽能等新能源進行發電,24小時為執勤官兵提供熱水。

反觀印度一方,只能在高原的寒冬中裹緊二手棉大衣睡在雪窩子裡面。在高原上發生的這一幕似曾相識,我們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但是這也是綜合國力的差別,更是一種戰鬥力的提升。不得不說這些年我們的後勤補給能力,已經能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了。我們在中印邊境地區雖然沒有部署大多數軍事愛好者喜聞樂見的飛機坦克大炮,但是我們在高原上部署的基礎設施,甚至比這些重型裝備更有意義。

首先我們有了新型的活動營房,這種營房相比於前幾年邊境對峙時我們的簡易帳篷和土房子,相比起來已經提升了太多太多,有了這種新式營房,我們的戰士在高原的執勤訓練生活就不會像之前那樣辛苦了。當然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在注重了新型營房的生活性和靈活性的同時,就無法像從前自己手工製作的防炮洞和火力點那樣注重防護和隱蔽性了。

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國的綜合國力現在正在穩步的提升,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上面簡直是朝著「基建狂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另外,我們還在邊境地區廣泛的進行修路,如果說各大高速公路和主要的鐵路線是我國交通的大動脈的話,那麼一條條修在偏遠地區的國道和省道就相當於使毛細血管一樣的存在,能讓我們的運輸能力遍布祖國各個角落,在邊境的我軍戰士才能住著溫暖的營房,「吃著火鍋唱著歌」,反觀印度,印度國內的道路建設能力較為落後,他們在邊境地區的主要道路還都是土路,這樣他們在運輸能力上就很難能受到天氣的影響。重型裝備在戰時很容易在土路上趴窩。

當然了,關注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我軍前線的官兵更多的支持與優待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這樣做既可以增長我方的士氣,又可以從另一個方面打擊敵人的士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也算是我軍的一種強大心理攻勢。不過從目前的形式上來看,印度一直咬住不放,長時間的膜材對峙肯定是在所難免了,在長時間的對峙當中很難保會出現什麼突發的情況,像之前的飛踢印軍和戰士迷路等等,前線的官兵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當中,出現失誤也在所難免,我們也不能保證戰士們次次都能完勝,後方輿論越小,前方戰勝的機會才能越大!

相關焦點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讓成建制的野戰部隊能長期舒適的在邊境駐紮,比短時期內把新銳裝備送上高原輪戰的實際意義,從長遠來看更為重大。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17日,原標題為《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一邊是印軍凍成「冰雕」,另一邊是解放軍在吃火鍋,好像哪裡見過
    冬天來臨,氣溫降低,這使得處於軍事對峙的中印實控線地區,進入了新的階段。以往這個時期,雙方因自然條件惡劣,都會將對峙行為轉入「低谷」。不過在今年,兩邊都沒有放鬆的意思,都不想在一線地區讓步。為了彌補自己的質量差距,印軍採取了「扎人堆」戰術,增派大量軍隊部署在實控線附近。為了保證邊境部隊的後勤供給,莫迪政府下了血本,用盡了一切手段。除了加快實控線附近的橋梁建設外,印軍還派出最好的運輸機,執行一線運輸任務。從印度方面發布的情況看,幾乎是舉國之力,給中印實控線地區的印軍運輸物資。
  • 中印邊境零下五十度,解放軍吃熱騰騰的火鍋,印軍卻啃冰涼的大餅
    目前邊境氣溫已經逐漸逼近零下五十度,得益於完善的後勤系統,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解放軍擁有豐富的飲食選擇,除去常規的食物之外,他們甚至可以吃上由無人機送來的熱騰騰的火鍋。由於高原地區的體力消耗是平原地區數倍,人體體力下降十分明顯,所以中國數十年來一直都很注重高原地區軍隊的後勤補給。而在邊境,蔬菜供應是比肉食供應更難解決的問題,因為高原地區大多是山地和凍土,很難種植蔬菜,而從山下送上來的話,很難保證其新鮮程度。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解放軍拉土上去建溫室大棚,讓邊防戰士們吃上了新鮮的蔬菜。
  • 解放軍亮出「科幻」裝備,每天都能吃上新鮮果蔬,印軍看到後酸了
    而這一次,解放軍亮出了「科幻」裝備,讓人眼前一亮,並且在高原地區,這些士兵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果蔬,足以可見我們的後勤力量有多麼的強大,而印軍看到後卻酸了。 因為印軍在後勤保障問題上實在是太薄弱了,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這一次解放軍又亮出了什麼樣的裝備,讓印軍眼前一亮呢?
  • 解放軍穿著外骨骼吃火鍋,印軍翻出多年舊睡袋
    根據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自從邊境衝突爆發之後,印度空軍和陸軍的特種部隊就已經都被部署到班公湖地區,所以說這一次印度三軍都聚齊了。根據印媒報導,將要派往該地區的印度海軍陸戰突擊隊是號稱印度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而且在1996年,印度海軍也曾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部署了這支部隊,用來應對當地的武裝分子。
  • 方艙保溫營房成高原上解放軍頭號利器,未來或容納俘虜
    據解放軍報近日報導,一個集合了宿舍、食堂、集成盥洗室、清潔衛生間、庫房、電網和供暖設備七種功能模塊的可拆解式自供能保溫方艙營房已出現在高原邊防部隊駐地。眼下國內多地已感受到秋天的涼意,而這片高原上卻早已寒風刺骨,隨著局勢的變化,解放軍邊防部隊已隨時準備迎接任何挑戰,高原入冬後最大的威脅已從真正的敵軍變成了可怕的大自然環境。
  • 邊境氣溫零下50度,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目前中印對峙的拉達克地區已經普降暴雪,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境的氣溫也降到了零下50度到60度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各方媒體給出的信息,我們會發現一個鮮明的對比,當印度的士兵在自己的帳篷裡被凍成「冰雕」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卻可以在暖和的營房裡吃火鍋,不過這樣的後勤差距也引發了多方的討論
  • 解放軍高原包餃子吃火鍋,24小時熱水供應,印軍卻在雪地中挨凍
    想必這也是我們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事情。就在不久前,解放軍官方媒體為我們揭曉了答案。根據節目《軍事報導》所呈現的畫面,解放軍現在所住的是一種新型營房,這種營房此前不是沒有報導,這是由我國陸軍工程大學國防工程學院教授韓旭為高原條件下專門量身設計的一種營房,這種營房能在室外零下四十度的寒冷天氣下,仍然能保障室內十五度的溫度,而且這種發熱能源,完全來自太陽能,這種營房的材料也很輕,戰士們自己就能拆卸並組裝,這對於執行巡邏任務的士兵來說,簡直再幸福不過了。
  • 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既印軍購買了一批二手高原防寒服之後,印媒再次報導,在前線邊境駐紮的印軍被迫只能使用14年前就積壓在倉庫裡的睡袋。印度方面如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前線部署了大概五萬多名士兵,而這立即讓後勤方面的壓力非常之大,無奈之下印軍後勤人員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批舊睡袋來充當緊急保暖物資。
  • 高原印軍席夢思暖爐齊備,造假技術有一套
    高原印軍席夢思暖爐齊備,造假技術有一套入冬後的達拉克地區,大雪漫天,印度前線士兵缺乏補給,被凍得瑟瑟發抖,只能躲在冰窩裡禦寒。但其實大家都被騙了,近日印度方面公布了一些照片,印度邊防軍的生活並不差,他們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還有火爐和席夢思豪華營房,這與一般人印象中的 "冰雕 "情況完全不同。很多網友看到印度媒體的報導,都感嘆印度藏得太深,幾乎是瞞天過海。
  • 不撤退會凍成「冰雕」?別再被忽悠了,印軍有暖爐還睡席夢思
    然而,這並不是最慘的,多家外媒報導,印度駐紮在邊境地區的大批軍隊因為禦寒物資短缺,如果還不撤軍很有可能被凍成「冰雕」,事實真的如此嗎? 別再被忽悠了,印軍有暖爐還睡席夢思 據了解,印軍駐紮位置很多都位於高原地區,氣候本就寒冷,大雪過後,溫度更是下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印度軍方急需大量禦寒物資
  • 為抗嚴冬,印軍翻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而解放軍穿上新衣吃火鍋
    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士兵凍傷很難得到快速救治。後勤能力是部隊戰鬥力的保障,對比中印邊境兩軍的後勤裝備,解放軍優勢巨大。印軍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根據環球時報日前報導,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將會被部署在班公湖地區,並計劃配發新船隻。
  • 中印邊境曝光震撼一幕!解放軍「最強神獸」挺進高原,意味不言自明!
    最近,解放軍坦克兵99A主戰坦克和04式步兵戰車出現在了中印邊境對峙線上,這其中傳遞出的重磅信號不禁讓人大吃一驚,印度方面在中印邊境附近集結的兵力和構成的軍事壓力已經相當不可小看了。事實上,在99A拉上高原之前,我方陣地已經裝備了不少適合高海拔作戰的15式輕坦克,但這款坦克在武力對峙過程中確實不佔優勢,防護薄弱導致其在對峙過程中會被壓一頭。
  • 高原印軍並不受凍,席夢思暖爐都齊備
    但是事實上我們都被騙了,最近印度方面公布了一些照片,其實印度邊防軍生活並不差,他們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還有暖爐和席夢思的豪華軍營,這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冰雕」處境完全不同。很多網民看到印媒的報導後,都感嘆印度藏的太深,差點把世界都瞞過去。這到底是印軍打腫臉充胖子,刻意營造出的假象,還是外界一開始就被印軍示敵以弱的計謀給騙了呢?
  • 印軍再遭打擊,高原營房成危房,零下50度還要住臨時帳篷
    印軍再遭打擊,高原營房成危房,零下50度還要住臨時帳篷!《今日印度》網站11月2日最新報導,印軍在高原一帶修建的營房,因為設計製造不合格,開始發生了傾斜,成為了危房。報導指出,現在高原夜間的最低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50度,但是這些劣質營房卻不能居住,這對於印軍士兵來說確實是巨大的打擊。印度軍方指出,因為這些高原營房成為了危房,隨時都可能倒塌,印軍不得不讓士兵搬出營房,住進寒冷的臨時帳篷中。印軍已經決定對這些營房進行推倒重建了。
  • 印軍設置帶刺鐵絲網挑釁中國,解放軍特戰部隊出動
    針對7日班公湖南岸的鳴槍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印軍再次非法越線挑釁發表談話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
  • 無人機現身4500米高原地區,為解放軍提供送餐服務
    儘管歷經幾輪談判,卻由於印軍誠意不足而導致效果不佳。值此情況下,印度快報卻坦誠透露:如今邊境印軍將面臨著嚴峻的後勤保障考驗。與之相比較的是,我國西部戰區的後勤保障補給又開闢了一大新模式。無人機保障高原地區後勤工作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鄰國眾多,為守衛國土邊境的安全與穩定,中國解放軍的邊境駐軍常常處於艱苦環境。
  • 這就是工業優勢!機械外骨骼備受解放軍稱讚,印軍向白宮求助遭拒
    喜報稱,為解決西部邊境區域高海拔高寒環境下士兵「背不動、走不遠、走不快」的問題,陸軍於11月在全國範圍內優選多家單位參與外骨骼競標性採購,以大幅提升我軍高原山地綜合作戰能力。本次採購二〇八所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首批訂單,研究所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完成全部任務,並配發至一線部隊進行首次高原部隊試用。經過大量實戰化試用,二〇八所外骨骼獲得官兵一致好評。
  • 衛星曝出印度慘烈一幕,莫迪這回終於坐不住了:不惜一切代價救援
    然而,面對印軍的強烈挑釁,解放軍不僅沒有退縮,還用微波武器、超聲波武器等一系列黑色技術給印軍帶來不少麻煩。然而對印軍來說,最危險的不是解放軍,反而是高原地區的極端天氣。印軍即將面對極端天氣據環球網報導稱,衛星曝出印軍慘烈一幕。
  • 俠客島:印軍非法滯留這麼久 是在等解放軍送行?
    如此一來,印軍就不算「入侵」中國了,而只能算是「入侵」不丹了。由此,外秘蘇傑生主張中印軍隊「同時退出洞朗地區」。 但問題是,洞朗一直處在中方實控,即便不丹也對此甚為明了,雙方對兩國邊界是存在共識的。退一步講,即便洞朗屬於中國和不丹的爭議領土,那麼也是通過中國和不丹進行談判,以確定最終的歸屬。中不邊界是兩國之間的問題,印度沒有權利介入並阻擾,這是對不丹主權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