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嚴冬將至,天氣日漸轉冷,在一度面臨爆發大規模衝突的中印邊境地帶,轉而進入了一種全新的對峙狀態,按照前兩年的形式判斷,中印兩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不約而同的進入「低谷期」,進行漫長的「帳篷對峙」。不過今年的情況大有改善,我軍邊防一線部隊配發了大量的新式防寒服等高原防寒裝備,同時也從帳篷搬到了敞亮恆溫的新型營房。這種營房不但可以防風保暖,還可以依靠太陽能等新能源進行發電,24小時為執勤官兵提供熱水。
反觀印度一方,只能在高原的寒冬中裹緊二手棉大衣睡在雪窩子裡面。在高原上發生的這一幕似曾相識,我們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但是這也是綜合國力的差別,更是一種戰鬥力的提升。不得不說這些年我們的後勤補給能力,已經能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了。我們在中印邊境地區雖然沒有部署大多數軍事愛好者喜聞樂見的飛機坦克大炮,但是我們在高原上部署的基礎設施,甚至比這些重型裝備更有意義。
首先我們有了新型的活動營房,這種營房相比於前幾年邊境對峙時我們的簡易帳篷和土房子,相比起來已經提升了太多太多,有了這種新式營房,我們的戰士在高原的執勤訓練生活就不會像之前那樣辛苦了。當然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在注重了新型營房的生活性和靈活性的同時,就無法像從前自己手工製作的防炮洞和火力點那樣注重防護和隱蔽性了。
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國的綜合國力現在正在穩步的提升,在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上面簡直是朝著「基建狂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另外,我們還在邊境地區廣泛的進行修路,如果說各大高速公路和主要的鐵路線是我國交通的大動脈的話,那麼一條條修在偏遠地區的國道和省道就相當於使毛細血管一樣的存在,能讓我們的運輸能力遍布祖國各個角落,在邊境的我軍戰士才能住著溫暖的營房,「吃著火鍋唱著歌」,反觀印度,印度國內的道路建設能力較為落後,他們在邊境地區的主要道路還都是土路,這樣他們在運輸能力上就很難能受到天氣的影響。重型裝備在戰時很容易在土路上趴窩。
當然了,關注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我軍前線的官兵更多的支持與優待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這樣做既可以增長我方的士氣,又可以從另一個方面打擊敵人的士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也算是我軍的一種強大心理攻勢。不過從目前的形式上來看,印度一直咬住不放,長時間的膜材對峙肯定是在所難免了,在長時間的對峙當中很難保會出現什麼突發的情況,像之前的飛踢印軍和戰士迷路等等,前線的官兵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當中,出現失誤也在所難免,我們也不能保證戰士們次次都能完勝,後方輿論越小,前方戰勝的機會才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