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由廣州市紀委監委和廣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0年「幸福小康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成果分享活動在廣州農講所紀念館精彩上演。活動邀請毛澤東侄外孫曹耘山、李堅真孫女巢穗、鍾南山之子鍾惟德等嘉賓傾情分享家風故事。此前獲評2020年度「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稱號的13戶廣州家庭代表也齊聚一堂,共同推動「廣州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
自2020年6月啟動以來,「幸福小康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故事演說比賽發動全市逾千人參與,活動現場還特別舉行了演說比賽青少年組及成人組頒獎儀式。
好家風譜寫百年革命榮光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毛澤東、周恩來、彭湃、阮嘯仙、譚作舟等老一輩共產黨人,都曾在廣州農講所開班授課學習,為尋求正確革命道路艱辛求索。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活動現場邀請到曹耘山、周曉瑾、彭伊娜、阮欽彤、譚士鋒、楊峻等與農講所密切相關的革命後人代表,講述偉人的家風故事,啟動跨越時空的家書儀式,是對革命前輩的最好致敬,是對紅色家風的堅定傳承。
一張與毛主席的家族合影,被曹耘山一直珍藏至今。「1968年我應徵入伍,直到政審階段,我才知道革命先輩毛澤民是我的祖父,我是毛主席的侄外孫。」自此,他便將毛主席的「三要兩不要」家訓銘記於心,遇到困難衝在前,堅決不搞特殊化。1979年他毅然奔赴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戰場,所指揮的步兵營榮立集體二等功。「要讓一代代的後人了解當年先輩們捨身奮鬥的初心和追求,學習他們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曹耘山說道。
周恩來侄孫女周曉瑾動情訴說著周總理的清廉家風:「爺爺一生簡樸,他們在北京的西花廳26年沒有修繕過。」彭湃的孫女彭伊娜寄語當代90後和00後,「爺爺彭湃投身革命事業,為此獻身。新中國是19世紀的『80後』和『90後』拯救下來的,現在該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了。」
好家風守護家國山河無恙
共赴武漢前線的「逆行者」醫護夫妻、並肩戰「疫」的醫警伉儷、僅用三周研發兩款疫情快速檢測試劑的科研先鋒……疫情防控期間,千千萬萬黨員、幹部默默奮戰在一線,展現「最美逆行者」的擔當和力量。活動現場特別邀請獲得2020年度「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稱號的13戶廣州家庭代表,他們為國為民挺身而出的勇氣和精神,贏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2020年春節前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逆行」武漢。崇德向善的家風和家國情懷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鍾家三代行醫,鍾南山的父親在美國學成後歸國,是當時中國極少數的醫學博士之一。「在全國解放之時,爺爺毅然選擇留在新中國,爺爺的清正家風和家國情懷,深深地影響著父親和我。」鍾惟德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父親曾多次去街頭接濟露宿的人,卻不讓人知曉。「父親的榜樣告訴我,對需要幫助的人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鍾惟德表示,如今父親最看重的是醫者傳承,希望用他的行動、話語吸引更多優秀學生投身從醫。
好家風涵養清正廉潔人生
「踏上長徵路,她和戰友們並肩作戰。大姐不僅戰勝了一路荊棘,更成為了許多戰士的依靠。多年後,仍有兩位開國將軍說,大姐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國家一級演員孫洪濤、著名配音演員祖晴為觀眾傾情演繹的是中央蘇區第一位女縣委書記李堅真的傳奇故事。
李堅真用「廉」書寫了浩然正氣的一生。她出身貧苦農家,走上革命道路,參加二萬五千裡長徵。雖然丈夫在39歲時不幸犧牲,但兩人結婚時的一床棉被卻被她堅持用了50年。老家的故居破敗不堪,她還拒絕了當地民政部門400元的修繕費。「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從這一代共產黨員身上我看到的是以信仰為力量的人生。」孫洪濤說。巢穗在現場分享了她眼中大公無私的奶奶:「她很慈愛又很嚴厲,嚴格要求我們後輩『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低調做人,認真做事。」
家風正,則黨風清;家風正,則政風淳;家風正,則作風優。自2016年出臺《廣州市領導幹部家風建設指導意見》以來,廣州市紀委監委聯合有關部門提煉出十大「廣州好家風」,並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弘揚廣州好家風」系列主題活動,著力打造「廣州好家風」工作品牌,持續推動社風民風、黨風政風向上向善,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取得積極明顯成效。下一步,市紀委監委還將組織2020年廣州好家風故事演說比賽20組最終獲獎選手加入好家風宣講團,製作優秀作品合集宣傳片,推出家風活動故事長圖等,持續擦亮「廣州好家風」工作品牌。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