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太會說客套話了,
「您吃了嗎,沒吃去我家吃吧」
「來了就行,還帶什麼禮物」
「有空常聯繫」
這些話是不是太熟悉了?
生活在禮儀之邦的我們,說話含蓄,又有禮貌。
但有時謙虛、客套的背後,往往有著更深的含義。
如果我們不理解,把客套話當真了,反而很尷尬,尤其是初入職場的小白。
一.有什麼問題,隨時來問我
這句話熟悉吧,新入職場時,一般領導和老員工都會對你說這句話。
你感到很溫暖,認為對你實在是太好了。
當你遇到問題去請教,一次可以,兩次可以,多了同事就會唐塞,「我現在手頭有事,一會兒幫你解決啊,你自己先看」。
其實,不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自己工作上的問題是要靠自己解決的,求人不如求己。
如果能遇上真心幫你的同事,一定要記得感恩。
二.沒事,有意見你們可以提,我對事不對人
在領導布置完工作後,一般會說這麼句話。
如果你真有意見可以提出來,但是要講究方法、態度,一定要注意:不是為了提意見而提意見。
儘管人家說了這句話,不能確保心裡不記恨你,畢竟誰也不喜歡承認錯誤,說不定會在以後的工作有意無意地挑你的刺。
但為了整體工作,有不對的地方還是要提出來。
三.辛苦你了
把用一周時間終於寫好的方案交給領導,領導拍了拍你的肩膀,露出滿意的笑:「小X,辛苦你了」。
往往是真的辛苦了,但是也只是「辛苦了」。
要想升職加薪,是要向老闆要求的,提供足夠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你值得更高的薪資。
四.理解理解,明白明白
當你給客戶打電話,邀請其參加你們的活動,希望能進一步合作,然後,對方直接來了一句:我們最近活動不少,怕忙不過來。
這時,你得說:理解理解,明白明白。
可能,人家並沒有十足的意願想要合作,這個時候要「知難而退」,表示理解對方,顯得很知禮懂事。
如果對方願意合作,以後會主動聯繫的。
那要是真的不想放棄這個客戶,那就再次真誠地邀請,向對方說明能為其帶來的利益。
五.以後常聯繫
一頓酒局下來,加了不少新朋友,感覺自己人脈又拓廣了,走時還不忘說:以後常聯繫。
如果你們地位相同,有利益相關的話,大概還會聯繫。
如果沒有的話,就不會再聯繫了。
不能說人情淺薄,只是人人都忙於自己的生活,可能真的沒有空吧!
所謂人脈,也可以說是一種利益交換。
職場上的這些客套話,可不要這當真,很現實。
你有聽過哪些客套話,吃過這些客套話的哪些虧?
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