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的海外華人,他們都是來自哪兒呢?你的家鄉有多少呢?

2020-12-15 海外華人傳奇

海外華人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句話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華人現在幾乎遍布全世界各國,數量多少由於統計口徑不一,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不過海外華人超過6000萬是大家都認可的,其中海外華人最大的聚集地是東南亞,其次是北美,其他地方相對較為分散了。那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那這些海外華人他們的祖籍都是哪兒呢?你的家鄉有多少呢?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遷徙。乾隆年間,幾乎從同一時期開始,為躲災荒,山東和直隸(今河北)人北上東三省;河南、山西人遷往新疆與河西走廊;廣東、福建人則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 「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望海謀生」,廣東、福建自古以來便是海上貿易、對外移民活躍的地區。而地緣上的毗鄰關係,讓東南亞成為他們最早、也是最主要的遷居地。

東南亞——福建廣東人的地盤明朝鄭和下西洋後,馬六甲漸漸成為開展海外貿易的中國人的落腳點。中國人甚至在馬六甲建立了國家。1777年,來自廣東梅州的羅芳伯在西加裡曼丹建立「蘭芳共和國」,他自己擔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這個國家100餘年後才被荷蘭所滅。祖籍同為梅州的李光耀,其祖先就是蘭芳共和國的公民。

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的同時,也促發了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根據最近一次大規模普查的資料,到2017年,東南亞的華人數量已超過4000萬,佔全球海外華人總數的近80%。馬來西亞四分之一人口是華人,在新加坡,這個比例更高達四分之三。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100多年前那些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福建人、廣東人和少量海南人——的後代。在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其中金門人偏愛汶萊,晉江人在菲律賓居多;廣東潮州人則偏愛泰國;客家人和海南人更多移居印度尼西亞。閩南語、粵語和客家話也隨之在南洋流傳下來。

美國有42萬人祖籍與駱家輝在一個鎮

在南美,如今佔巴拿馬總人口5%和秘魯總人口2%的華人,都是當年華工的後裔,只不過前者大多來自廣東,後者主要來自澳門。操著台州話的浙江人和一口標準粵語的廣東人還來到美國和加拿大修建鐵路。太平天國的「內憂」和鴉片戰爭的「外患」給他們的家鄉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長期貧窮,他們情願為預付金籤下在大洋彼岸長期勞動的合同,掙來的錢也全部寄回家,不指望自己能活著回去。

除了這些身不由己的苦役勞工,還有不少人為狂熱的發財夢驅使,踏上了背井離鄉的旅途。 1848年,美國人詹姆士·馬歇爾在加州亞美利加河流域清理水道時,意外發現了黃金。消息一出,震動了全世界。數以萬計的人洶湧而來,企圖到「金山」碰碰運氣,其中就包括中國人。 確切地說,是廣東人。直到1842年,廣州仍是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是對外貿易往來和信息交流的中心。美國西部發現黃金的消息傳到廣州時,只比傳到美國東海岸晚了幾天。 隨後,加拿大卑詩省的菲沙河谷以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也掀起了「淘金熱」,中國淘金客大規模遷往這些國家。

即便找不到金子,也不會白來一趟。早期在美國的華工,每年能積攢80到180美元,是當時國內農民收入的十幾倍,一個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費只需30美元。巨大的收入差距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舉家遷來,並且再也沒有離開。 駱家輝的祖父駱世澤就是在這個時期從廣東臺山來到美國當小工。臺山市著名僑鄉,僅僅在美國就有42萬臺山籍華人。

移民法國,山東人之後才是溫州人

一戰期間,數十萬華工被招募到歐洲,在法、英、俄等協約國從事艱苦的勞作。英國在青島設立了「招募華工總處」,法國在濰縣(今濰坊市)成立了「僑工事務局」,專門招募華工。

戰爭結束後,大多數中國勞工被遣返回鄉,只有一部分留在法國,成為法國第一批中國僑民。 現在,大部分華裔英國人的祖輩是從香港或東南亞的英國殖民地移居到英國本土的,這次移民潮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目的是填補二戰後的勞動力缺口。隨後的越南戰爭中,也有大量華人自東南亞逃往歐洲。 如今,在歐洲生活的華人華僑已經超過200萬。其中,精明的溫州人已經成為歐洲商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他們將巴黎地下成衣廠的模式帶到義大利傳統紡織工業城市普拉託,建起了一座「溫州村」;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的伯爵鎮,幾年前還是印度人集中做批發生意的地方,如今也被溫州老闆佔領;西班牙東北部著名的鞋城埃爾切,也幾乎成了「溫州進口鞋城」。

這樣的情況在北美、大洋洲和東南亞幾乎同步出現。華人移民逐漸脫離了開餐館和洗衣店的底層經濟,甚至在異國接受高等教育,從事金融、IT、產品設計工作的越來越多,一些人還開創了自己的企業和品牌。在美國,華人從政並取得成功也不再是什麼新聞。 上個世紀各國的「排華」運動業已成為歷史,新一代華人移民正在積極融入他們所處的社會。相對於老一輩溫州移民「寄錢回家,光宗耀祖」的觀念,他們的後代已經把在巴黎定居作為新的奮鬥目標,一些老一代移民,也用原準備寄回國內的錢,在巴黎買下了一塊終身墓地。

相關焦點

  • 全球6000萬海外華人,移民到國外的他們家鄉在何處?
    目前全球有6000萬海外華人,中國是第二大移民匯款接收國。   這些生活在國外的華人有早期務工的、有經商的、有投資房產後移居的......甚至還有一些是通過不正規的渠道赴外「黑」在國外的。
  • 中國加入移民組織 全世界有6000萬海外華人
    據悉,目前全世界有6000萬海外華人,也是第二大移民匯款接收國。據悉,該組織之前就和中國已有合作,其中包括防止非法移民、打擊人口販賣、改善中國境內移民的生活狀態等問題。中國加入移民組織有利於發揮更大的作用,防止不合法的遷徙運動和相關活動,如人口走私和販賣人口。
  • 海外華人華僑已超6000萬 分布於198個國家和地區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 攝影/中國網 高聰中國網3月5日訊 今日,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表示,據最新統計,現在海外華人華僑有6000多萬人,裘援平說,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首先我們要有一種新的理念來看待和推進僑務工作。這個新的理念,就是團結、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因為這是最能夠凝聚大家共識,喚起廣大僑胞內心對祖國、祖籍國感情的一種提法。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就需要有一個全球的視野。所謂全球視野就是僑胞在哪兒,僑務工作的視野就應該投向哪兒,要有一個戰略的布局。「具體一點,在今年怎麼開創新局面?
  • 6000萬海外華人的福音!京東健康向全球華人開放
    大使館向當地華人同胞介紹京東健康為助力全球抗疫所提供的服務。  在國內疫情走勢轉好的時候,京東沒有鬆懈,扛起守護全球華人這份重擔!  京東健康「全球免費健康諮詢平臺」在上周一經推出,便給海外的華人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守護!截至3月26日,平臺已收到了來自海外的累計近10萬條問診諮詢,其中英文諮詢超過5200條,訪問用戶超過500萬人次。
  • 海外華人收到家鄉寄來的包裹,國外快遞員吃驚:中國太厲害了
    隨後黃星亞從幾個華人社交群中獲悉,很多來自安徽蕪湖的華人也都收到了相同的包裹。黃星亞說,她收到包裹的那一刻十分激動,她遠在日本,遇到疫情,家鄉人還這麼牽掛著她。黃星亞介紹說,口罩生產日期是3月29日,她4月13日收到,並且一個包裹的快遞費就有158元。圖為快遞費158元,可能超過口罩本身價格。
  • 集美發出4萬隻口罩,海外的他們說……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每個包裹上都印有王昌齡的這句詩 表達僑鄉集美與海外鄉親風雨同擔 3月份以來,集美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區海外聯誼會、區歸國華僑聯合會的工作人員格外忙碌,通過前期對接,他們與海外幾十個華僑華人社團逐一聯繫、統計防疫物資需求。
  • 海外華人最想念家鄉美食都有啥 哈爾濱的紅腸榜上有名
    生活報3月9日訊作為哈爾濱人,可能你還不知道,近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給哈爾濱的美食點了一個大大的贊:一篇名為「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的報導登上了CNN的首頁,哈爾濱紅腸榜上有名。作為文中僅有的5道直接提到產地的美食之一,評語是這樣的:哈爾濱紅腸「比美國熱狗有嚼勁,比英國香腸有滋味。」
  • 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曾「排華」嚴重,現當地華人多達2000萬
    從古到今,我們華夏民族就有一種向外博取的精神,遍觀二十四史,但凡有一個王朝國力強盛的時候,都會往外擴張,所以我們國土才這樣越來越大,而也有很多遠渡重洋,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因為環境、運輸條件等因素,我們海外華人大多集中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這些東南亞國家。
  • 太平洋上的島國,有6000華人,多半來自廣東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全國居民不足百萬,卻有6000多名華人,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省。這個島國就是景色秀美、經濟實力比較好的斐濟。斐濟森林覆蓋面積93.5萬公頃,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一半;斐濟漁業資源也很豐富,盛產金槍魚。製糖業和旅遊業是斐濟國民經濟支柱。
  • 中華美食飄香海外 華人「吃」心不改堅守家鄉味
    與此同時,萬裡之外的美國,來自四川的陳小姐走進洛杉磯一家川菜館,點了一份甜燒白,依稀想起童年吃喜宴的時光。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澳洲阿德萊德,李素萍在自己的中國茶館裡安靜地煮著一壺茶,慢慢品味那一縷來自東方的幽香……  隨著華人的腳步遍及全球,新移民數量不斷增加,中國的食物,家鄉的味道,也隨著華人的遷徙走向世界。
  • 海南雞飯飄香海外,華人「吃」心不改堅守家鄉味!
    海南雞飯知多少?其實海南雞飯並沒有特別突出的點,可為什麼海南雞飯能在新加坡成為這麼多人的心頭好呢?據說它的歷史其實是一個與移民有關的故事。英國殖民時代,海南人來到新加坡,有的人從事餐飲服務行業。另一方面,由於來小店的食客多是華裔食客,因地制宜的海南雞飯,不僅讓他們嘗到了家鄉的味道,有「媽媽」的味道,同時也很好的適應了他們在外漂泊的「澳洲胃」,很對胃口。
  • 四十年,6000萬華僑華人架起中國與世界的橋梁
    生活在海外的6000萬華僑華人架起了中國與世界的一道橋梁,在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走遍中國》系列片《四海共潮生》下周繼續為您講述華僑華人的精彩故事。從踴躍捐輸、助力賑災到興辦教育醫療、捐建大型公共設施,40年裡,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為中國的公益事業捐贈累計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他們展示了僑界的力量與信念,也展示了對祖國的深情與依戀。
  • 很多華人在西方被歧視,他們為何卻不願回國呢?
    【歷史】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就是外面再好,國外再好,都不如自己的家溫馨,哪怕是一個窮困落後的家,也依舊是非常溫暖的。所以無論在外面遇到多麼大的困難和災難,都會最終回到自己的家中,這才是最安全的港灣。這反應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我們知道,我國在海外有很多華人。
  • 世界各國到底具體有多少華人呢?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我們都知道,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那麼世界各國到底具體有多少華人呢?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1、巴西,目前有30萬華人居住在這裡,華人人數在世界各國中排在第二十名。整個巴西華人最密集的地方,是聖保羅的25街,這裡雖然沒有中式牌樓和建築,但在很多人眼中是聖保羅的「唐人街」。
  • 海外華人最想念的14道家鄉美食:哈爾濱紅腸上榜
    CNN點讚14道中國名小吃  作為哈爾濱人,可能你還不知道,近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給哈爾濱的美食點了一個大大的贊:一篇名為「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的報導登上了CNN的首頁,哈爾濱紅腸榜上有名。
  • 背後藏著的都是海外華人們對家鄉的愛
    1月31日深夜,寧波市中東歐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促進會的工作人員們依然無眠,大家因為34萬個滯留羅馬尼亞的口罩而焦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其中也包括那些在海外的寧波人。海外多地的華人很快行動起來了,大家在海外各地採購口罩等物資,希望能夠緩解國內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在羅馬尼亞的海外華人籌集到了34萬個口罩,正打算寄回寧波時卻遇到了麻煩:因為這批口罩都是散買,缺乏採購發票,羅馬尼亞發貨公司無法空運,所以這批口罩只能滯留在當地倉庫,運不回寧波!這些天,羅馬尼亞當地的華人們自發組織了採購群、募款群、發運義工群,抓緊時間搜尋物資。
  • 海外華人佔比最高的國家 很多明星往那兒移民
    如果你有錢,想移民,會去哪個國家呢?有沒人會跟小旅兔一樣,選擇新加坡?為啥,華人多、比例大、文化相通性強,無疑是第一原因。新加坡是海外華人人口佔當地比例最高的國家,比例高達74.2%。簡單點說,在新加坡,每4個人就有一個華人。新加坡在哪兒?很多人耳熟能詳,在東南亞,靠馬來西亞,扼馬六甲海峽。初中地理學的都不錯嘛。新加坡華人那麼多,為啥國名讀著沒點中華文化色彩呢?新加坡英文國名Singapore,大聲讀出來,發現了吧?音譯過來的。在廣義的「大中華區」,新加坡是在內的哦。
  • 「媽祖」東南亞華人的精神信仰,你知多少
    在廣東,福建,臺灣和東南亞各國,華人都非常信仰一個神:「媽祖」,在海外漂泊重回家鄉的人都要到媽祖神廟裡祭奠,有時候人們出海也要先拜一拜媽祖,為什麼要拜媽祖?媽祖究竟是誰?為何沿海居民出海都要祭拜她圖片來自網絡媽祖,本名林默(也有叫林默娘的)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
  • 澳洲160萬海外帳戶被查!資產達5000億!眾多華人哭了!
    這意味著,1.如果澳洲納稅人在中國有海外帳戶,無論你是澳籍華人或是澳洲本地人,你在中國的帳戶資產,將通過共享數據匹配,來調查你尚未申報的海外收入!同理,2.如果你是在澳洲的中國人,包括中國留學生、澳洲PR等在內,你在澳洲有多少資產,銀行帳戶裡有多少存款,哪怕只有幾百刀,這些信息,
  • 韓啟德:6000萬華僑華人是助推中國夢的寶貴資源
    韓啟德:6000萬華僑華人是助推中國夢的寶貴資源 2014-12-21 21:00:21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12月21日電 (記者 李啟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韓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