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觀看地址 在哪可以看愛死亡和機器人

2020-12-15 海峽網

Netflix的最新科幻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3月15日首播以來,幾乎一夜之間火遍全網,在中國地區也是同步流行,豆瓣上拿下9.3的高分,並被網友戲謔地稱為《愛死機》。

這套由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合作的小短片,打破了網劇常用的半小時和一小時時長設置,在5-15分鐘內講出了一個個完成度頗高的故事,出手不凡的嘗試,被認為很有可能改變以後的網劇製作格局。

《愛死機》劇照

《愛死機》的成功,不僅得益於憑藉Netflix和大衛·芬奇影響力集結來的Blur Studio、UnitImage、Red Dog Culture House等一流動畫工作室,還得益於這18個故事。

除了第三集《證人》和第十五集《盲點》之外,全都是從已有的科幻小說中選出來的優秀短篇,它們來自約翰·斯卡爾奇、阿拉斯泰爾·雷諾茲和劉宇昆等著名作家,再次證明了短篇佳作是進行影視改編的良好素材源,也勢必掀起一股新的科幻版權購買熱。

事實上,其中有很多故事是沉寂數年的名篇,如講述了一個人工智慧藝術家回歸本我的《齊馬藍》,是英國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2006年的作品,曾在2012年由中國國內的《科幻世界》雜誌譯成中文並刊登。

時至今日,當我們對照AICAN和GAN的崛起,會覺得這個預言般的構思是如此深入本質,好像把AI藝術的未來都講到了極致。

比起經過影視化改編的劇集,這些原著短篇自有其不可取代的魅力,因為文字所留下的想像空間,一定程度上是視覺難以達到的。

所以,被《愛死機》迷住的你,其實完全可以去把小說翻出來再讀上一邊,會發現許多動畫中沒有的東西,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這次的原著作者團隊中,最大牌無疑就是當紅的約翰·斯卡爾奇(John Michael Scalzi),他的長篇小說《老人的戰爭》(Old Man’s War)2017年就被Nexflix買下了,正在電影改編之中。

而其作品在國內出得也相對比較全,像是《星際迷航·紅杉》(2013年雨果獎)、《幽靈艦隊》(2007年普羅米修斯獎提名)、《毛毛星球》等都頗為暢銷,讀者中的名氣也比較大。

《愛死機》選了他的三個短篇,分別是第二集《三個機器人》、第六集《當酸奶統治世界》和第十七集《不一樣的歷史》, 這幾個故事原來都是在線出版的,《三個機器人》在去年剛剛被收入了一個多人合集Robotsvs. Fairies中。

而另外兩個則可以在2016年的斯卡爾奇個人短篇集Miniatures: The Very Short Fiction ofJohn Scalzi 中讀到。斯卡爾奇以風格怪誕幽默著稱,而這三個小故事可說凸顯了他黑死人不償命的特點。

約翰·斯卡爾奇本人是一位神奇的怪才型作家,寫影評出身,還寫過關於金融、電玩、天文學、寫作和政治等不同主題的非小說類書籍和專欄,後成為自由作家,在博客上連載科幻而一舉成名。

他早年曾是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SFWA)的旗幟鮮明的批評者,認為他們無所作為,後來自己卻從2010年開始擔任了三屆的主席,但之後就卸任不幹了。

和草根出身的斯卡爾奇不同,英國人阿拉斯泰爾·雷諾茲(Alastair Reynolds)原是研究人員出身,曾在聖安德魯斯大學獲得了天文物理的博士學位,之後為歐洲空間研究和技術中心工作。在研究生階段,他就開始寫科幻小故事。

截至2011年,他已經出版了40多個短篇和9部長篇。他擅寫太空歌劇和黑色調的硬科幻,《愛死機》的第七集《裂縫之外》和第十四集《齊馬藍》都來自他的短篇,分別收入在Beyond theAquila Rift: The Best of Alastair Reynolds 和Zima Blue andOther Stories 中。

雷諾茲曾在2001年獲得過英國科幻小說最佳小說獎,此外也多次得到阿瑟·克拉克獎和雨果獎的提名,是一位相當有影響力的作家,產量也很大,可惜他的作品還沒怎麼看到中譯本。

第九集《垃圾場》和第十二集《魚夜》改編自喬·蘭斯代爾(Joe Landsale)的作品,這位老兄是一位多面手,西部小說、恐怖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和懸疑小說……啥都寫,也啥獎都拿:2000年他以長篇The Bottoms獲得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頒發的愛倫坡最佳小說獎,並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傑出作品;2007年獲得世界恐怖大會特等獎;2015年獲雷蒙德·錢德勒終身成就獎;2016年,美國西部作家協會授予他的長篇Paradise Sky最佳西部歷史小說獎。此外,他還為蝙蝠俠的動畫片系列寫劇本,而且最厲害的是,他會武術,呃。

在這些類型中,此人最拿手的還是恐怖故事,所以這次入選的兩個也都是細思恐極的那種,前面一個最早刊登在1981年第4期的Twilight Zone Magazine,年代久遠,二手書中才能淘到了,後面一個則刊登在恐怖故事在線網站The Horror Zine上。

以軍事科幻題材著稱的作家馬爾科·克羅斯(Marko Kloos)貢獻了第十集《變形者》和第十三集《幸運13》這兩個故事,這位作家的寫作和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他曾作為一名初級軍官在西德軍隊服過役,這些經驗讓他寫出了非常出色的前線系列,截至2018年已經出版過6個軍事長篇。

《愛死機》推出之後,克羅斯本人覺得最好笑的是,《變形者》被一些不喜歡的觀眾罵作是《暮光之城》的同人小說。

這兩個故事都是在Amazon在線出版的,有興趣可以去上面找電子書。

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是國內讀者比較熟悉的一位了,在2012和2013年兩獲雨果獎。

他不僅自己推出過《愛的算法》、《思維的形狀》、《奇點遺民》、《蒲公英王朝》等中文版科幻書籍,還將《三體》和《北京摺疊》譯成了英文。

而這次頗具中國元素的第八集《祝有好收穫》原故事即出自他筆下,全文則收入在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中。

愛死機》開篇的第一集《桑尼的優勢》因其怪獸+美女風,讓很多人印象深刻,被認為是《龍紋身女孩》+《環太平洋》的合體。

這個故事也是彼得·漢密爾頓(Peter F. Hamilton)短篇集A Second Chance at Eden的第一篇,最早則刊登於1991年的New Moon雜誌上。

漢密爾頓在他的The Abyss Beyond Dreams、A Night Without Stars等多部長篇作品中創作了一個「聯邦宇宙」,而他的短篇中也帶有這個宇宙的痕跡。

第四集《機動裝甲》、第五集《噬魂者》和第十八集《秘密戰爭》,都來自於一套叫做SNAFU的cult 選集,人、槍、怪物是這套書的主要對象,三個故事的作者分別是Steven Lewis、Kirsten Cross 和David Amendola,屬於下列三個不同分冊。

第十一集《幫手》的原著作者Claudine Griggs是一位變性作家,她原來的關注點在社會學範疇嚴肅寫作,科幻是她最近兩年開始涉足的領域。而這個故事是Lightspeed Magazine專門邀請她為特輯Queers Destroy Science Fiction 所創作的。

第十六集《冰河時代》的原著作者麥可·斯萬緯克(Michael Swanwick)屬於較早被介紹到國內來的一位科幻作家,有《潮汐站》和《地球龍骨》這兩個中文譯本,也是一位雨果獎、星雲獎、世界奇幻獎都拿過的大牌了。《冰河故事》出自他的短篇集Tales of Old Earth 。

科學藝術研究中心是一家非營利機構,以「跨界促生變革」為核心,致力於打造國內首家科學藝術家們的研究與創新平臺,來促進不同學科領域間的高度交叉融合。科學藝術研究中心集創作與傳播為一體,推動科學知識的大眾普及。

相關焦點

  • 愛死亡和機器人被禁了嗎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在哪看
    動漫版《黑鏡》!強勢安利!立刻給我看!冷靜一下,愛範兒沒瘋,以上都是 Netflix 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好評,包括感嘆號本身 100% 還原。上周末更新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由 18 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 6 至 17 不等。
  • 愛死亡和機器人什時候播在哪看?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嗎豆瓣評分如何
    《愛死亡和機器人》自播出以來就好評不斷,不得不說這部劇腦洞是真的大,天馬行空的故事,畫面帶點黃bao官方也是很貼心了,建議不要在辦公室看。但並不以此為主,每一集只有十幾分鐘,但足以把整個故事推向高潮。那麼《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評分多少?一共有幾個故事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吧!
  • 豆瓣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豆瓣 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豆瓣 9.4 分!吹爆!炸裂!18 禁!腦洞超大!動漫版《黑鏡》!強勢安利!
  • 愛死亡和機器人觀看順序為什麼不一樣 是隨機播出嗎
    Netflix推出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由18則單元故事組成,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可是你知道嗎,每個觀眾觀看《愛死亡和機器人》的順序都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一起來看看吧。  每位觀眾看《愛死亡和機器人》的順序不同和Netflix大數據篩選和智能分配有關。Netflix負責人曾經在推特上公開表示,《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有四種不同的播出順序。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精選集由7個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涵蓋多種風格類型,有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有傳統2D和3DCGI短片等。《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18集,圍繞著愛、死亡和機器人而展開,讓我們不僅感嘆生命短暫而不確定,世事無常又艱辛,如何自處,如何追夢,好像是我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終身課題。最後,祝各位都能心懷大愛,赤誠一生吧大家的討論環節有非常多的思考湧現出來,說明電影本身給大家有非常多的啟發,這是價值之一。
  • 一分鐘看完美劇神作(上)!《愛,死亡和機器人》
    奈飛作品《愛,死亡和機器人》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這部集結傳統2D、3D動畫應用了大量的CG技術,許多鏡頭足夠以假亂真,全片總分成18集,時長5-15分鐘,平均每集僅有10分鐘。即便如此,這部作品卻巧妙精簡地將科幻、驚悚、冒險、恐怖等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 愛死亡和機器人,這三個名詞帶給你的是什麼樣的想像?
    #愛死亡和機器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愛和死亡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件事中的兩件事,另外一件事就是生。而機器人這個名詞聽上去就是未來將會快速普及的事情。
  • 北美觀眾如何評價《愛,死亡和機器人》?
    按照這個評判標準,Netflix的最新成人動畫短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總體略高於平均水平。       這部長達18集,充斥著外星人、暴力、幽默元素的動畫美劇由極具遠見的電影製作人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聯合監製。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
    時光網訊Netflix動畫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發布預告,上線日期待定,第二季中還會有更多風格迥異、尺度不同的動畫短片,而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會是本劇的執行製片人,韓裔女導演呂寅榮也會加入主創團隊,成為第二季的監察導演之一。
  • 高分美劇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眾多導演共同打造的視覺盛宴
    由Netflix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在今年3月15日放出了全18集劇集,短短幾天內就刷爆了朋友圈,這部劇的口碑也是暴漲,豆瓣和IMDB都給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如今雖然隨著熱度退散,分數有所下滑,但也穩定在了9.1和8.6的高分。
  • 《愛,死亡和機器人》腦洞大,尺度更大的科幻動畫!
    奈飛新上線的原創動畫短片合集《愛、死亡和機器人》,可以說它是我這幾年看過最好的科幻動畫短片!《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有18集,包括2D動畫和3DCGI,每集時長約為5——15分鐘,而且故事都是各自獨立的短篇動畫。
  • 二次元的哲學思考——關於《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趁著周末的時間把前些日子刷屏的Netflix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 & ROBOT)(簡稱:愛死機)看完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作品,有些二次元、超現實,與傳統意義上的劇集不完全一樣,甚至18集每一集的風格、時長、製作手法都不完全一樣,如果把這部大雜燴當做是短篇合集,仿佛更恰當一些。
  • 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
    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時間:2019-03-25 20:00   來源:Kaliba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死亡和機器人講了什麼故事 開始也是非常特殊圖案 Kaliba 《愛,死亡和機器人》聽這名字吧,感覺就像是一部未來的與機器人有關題材的動漫作品,所以麼,抱著這樣的觀賞態度
  • 3月神劇扎堆上線,《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終於來了
    01《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2019年3月,由 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監製的成人向動畫短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Robots)在美國首播。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CGI。本劇一經播出,就受到無數內地觀眾的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1。認為本作短小精悍,以劇本本身的深度和廣度而言,每個故事都可以展開為一部電影,甚至10集左右的電視劇。在我們還在拍每集45分鐘,動輒5,60集,劇情拖沓的作品的時候。
  • 都是看《愛死亡和機器人》,為什麼劇集順序不一樣?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0日早間消息,Netflix在數據和個性化方面非常強大,該公司為不同用戶訂製推薦節目和電影,甚至測試用不同圖片來推廣這些內容。目前,Netflix將這種策略推廣到新的科幻動畫片《愛、死亡和機器人》。同性戀非營利組織Out in Tech創始人盧卡斯·湯姆斯(Lukas Thoms)在Twitter上指出了這點。最初他認為,這部動畫片的順序會「根據Netflix認為你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而變化」。他注意到,他看到的節目從專注女同性戀的故事線開始,而一名異性戀朋友看到的則是從「最現實、最直白的異性戀」開始。
  • 愛死亡和機器人1-18集分集劇情 全集每集劇名故事介紹
    近日,由netflix推出的動畫短片《愛,死亡和機器人》上線短短五天,因其精良的製作、深刻含義,以及血腥暴力的畫面,讓這部劇集在網絡上受到網友們的廣泛關注與熱議。由於該劇在netflix上播出,因此國內很多網友還沒有觀看該劇集,但都已經按捺不住想看的激動。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解析一下這部劇集的每一集劇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刷屏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很多套路你沒看出來嗎?
    這個周末,奈飛上線的原創動畫短片合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剛剛發布,就刷了屏。不少硬核科幻迷和動漫迷在社交媒體上瘋狂為這部劇集打Call ,直呼它是這幾年看過最好的科幻動畫劇集——題材廣泛、故事震撼、畫面精美、短小精悍,且對其播放時長並不嚴格限制的形式感到驚喜和滿意,覺得奈飛這一步棋下得真是高明,年度最佳妥妥的。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  1905電影網訊 近日,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法國發布官方消息,稱大熱電視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播出,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於2019年3月播出,是一部由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執行監製的動畫短片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
  • 《愛,死亡和機器人》:口碑炸裂,每一集都是神作,給人深思
    最近的一部動漫直接爆紅全網,那就是Netflix 推出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這部動漫在國內也是火爆。聽說只要有人看過這部動漫,基本上都會是打高分。豆瓣上的打分也是毫不吝嗇。拾陸也是看了一部分,現在來和客官們嘮一嘮。
  • 一碗麵還沒泡好,《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故事已經講完
    頂著《驚奇隊長》和《復聯4》的風頭,一部名字拗口難記內容撲朔迷離的泡麵番竟然在社交網絡逆風翻盤了。這部名叫《愛,死亡和機器人》(以下簡稱《愛死機》)的新劇由 Netflix 發行,B 級片精神領袖蒂姆·米勒和大衛·芬奇監製,召集了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的頂級動畫人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