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性侵,卻難以啟齒!父母該怎麼辦?

2021-02-09 人民網

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近年來,性侵兒童犯罪一直是關注焦點。

2019年3月2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在京發布《「女童保護」2018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據統計,2018年監測媒體報導案例共317起,涉及受害兒童超750人。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佔比為66.25%。

750名受害兒童中,受害者年齡最小的為3歲;14歲以下的兒童佔比為80%,14至18歲的比例為10.40%,有9.60%的受害人未提詳細年齡。

從案件發生地區分布來看,受害者為農村(鄉鎮及以下)兒童的案件有71起,佔比22.40%;受害者為城市兒童的案件有177起,佔比55.83%;另有39起發生在縣城,佔12.30%。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報告中的數據僅基於當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案例,並不等同於全年性侵兒童案例總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副教授童小軍說:

目前並沒有關於全國性侵兒童案例的公開數據與統計。由於諸多因素,被公開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據統計,317起案例報導中,熟人作案有210起,明確表述性侵者多次作案的有124起,佔總數的39.11%,呈高發態勢。

「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孫雪梅介紹稱,這一方面體現了性侵兒童案件的隱蔽性,另一方面也說明此類案件作案者多次實施侵害的情況嚴重,在沒有外界幹預的情況下,作案者不會自動終止。

值得提及的是,在210起熟人性侵案例中,師生關係案例達71起,佔比33.80%。

現在,我們來看一起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件!

2018年10月12日的新聞頻道《法治在線》節目關注了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這起案件的發生讓人非常痛心,因為受害者當時還不到12歲,而侵害她們的竟然是老師。

5年前,受到這起發生在校園內性侵案件的影響,學校從當地搬離。如今這裡只留下了一地的雜草,牆壁畫和桌椅板凳也褪去了顏色。然而曾經在這所學校裡的遭遇,卻成為多名女生無法抹去的傷痛。事件發生後,家長們反饋孩子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案件一審辦案檢察官馬會敏:

據家長反映就是有的孩子不願意上學了,有的就是在家裡,家長怎麼說也不去,有的就是從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晚上經常做惡夢,說睡到半宿,我這孩子就突然驚醒。

孩子為什麼突然對校園產生了反感?又是什麼樣的遭遇對她們的心靈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傷害?家長的這些疑問隨著公安、司法機關辦案的深入,答案逐漸清晰、更令人痛心。

案件發生在這所寄宿制鄉村小學,2012年10月的一個周末,來學校接學生的家長,無意中聽孩子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一名姓秦的老師和同學身上的「秘密」。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檢察官王海:這個案件案發,是一個不是被害人學生的家長,她聽說之後就告訴了被害人家長,被害人家長馬上就報案了。

當偵查人員詢問這名被侵害的女生A時,她說曾經把自己遭到班主任秦某性侵的秘密告訴過同班的幾名同學。而這個「秘密」像扔下了一顆炸彈。

班級裡的幾名女同學也對A說,秦老師也曾經對她們實施過侵害。就這樣,警方在偵查的過程中發現除了A,還有六名女生遭到秦某的侵害,她們都是秦某班上的學生,時間竟長達一年之久,而且在案發時,這七名被害人均未滿12周歲。

秦某甚至還利用家長對他的信任,以補課、帶學生看病等名義將女生A帶回他的家中實施強姦。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檢察官王海:被告人他也承認,在案發之前,和被害人及其家人的關係都不錯,也經常把這些女生叫出去談話,也帶到過家裡面。

這起案件讓人心痛,更該讓人警醒!!!

目前,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正大力推動落實性違法犯罪人員從業禁止、校園性侵強制報告等制度。可以看出,為預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我國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建設一個安全無害的校園環境。 

在期待這些措施起到積極效果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校園性侵強制報告要求,教師在接到學生當面或郵件報告後,6小時內報告學校負責人。這項規定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學生主動告知老師。

除了在性侵案中,性作為不可迴避的要素必須出現在公共討論中之外,在大多數時間裡,對於性的交流都被默認為一種禁忌。因此,預防性侵案件發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從普及性知識開始,讓孩子從小就正視性,對性有正確的認知。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會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在第四場「部長通道」接受中外媒體採訪。這是最高檢院領導首次亮相「部長通道」。

最高檢副檢察長童建明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提問時表示: 

去年最高檢向教育部發出了一份檢察建議,建議教育部加強對學校安全的管理,加強預防性侵兒童和中小學的工作;各級教育部門也正在落實性侵害未成年和兒童的教育保護制度,落實校園性侵強制報告、女童宿舍封閉管理等制度;檢察機關也在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加強了校園普法工作。

何為性盲?就是缺乏性生理知識、性健康知識、性安全知識、性道德知識、性審美意識的人。

知乎上有個提問:中國的性教育匱乏到什麼程度?那些回答,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閨蜜跟我講她第一次來大姨媽時,一覺醒來發現一床血,嚇哭了。她以為男女接吻和撫摸就會懷孕,第一次和男朋友接吻後,她躲在被子裡哭了一夜——怕懷孕。

●我的一個舍友,竟然認為生孩子是像拉粑粑一樣拉出來的。

●小時候問我媽: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媽說:大樹底下撿來的。我說:是不是有個阿姨不要我了,把我丟在了大樹下,你看著可憐就撿回來了。我媽說:你真聰明。我為這個事情鬱悶了好幾年。

.

有小學試著推行性教育課本。課本內容很不錯,比如,關於出生教育。

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媽媽答:你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

孩子問:那我是怎麼從媽媽肚子出來的啊?

媽媽答:你是從媽媽兩腿之間一個叫陰道的地方出來的。

孩子問:那我可不可以看下你的陰道?

媽媽說:不行,這是我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同樣,那裡也是你的隱私部位,也不能給別人看或者給別人摸。

你看,既解答了「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教會了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多好啊!但這樣的課本,卻被一些家長舉報了:「怎麼能傳播這樣下流的東西,太噁心了。」於是,學校只好收回課本。不讓學校教,那家長自己教了嗎?

缺失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長教育,性教育不足亟待被重視。

為什麼家長羞於談、不敢談性教育呢?源於四大誤區。

認為性是骯髒的,只能暗地裡做,不能拿到檯面上說。某法學博士曾講過一件事:「遠房姑媽領著閨女來到我家,見到我,就指著她閨女大罵:這個該死的玩意在外面被別人搞了。還非說是自己自願的,不能報警。你一定要幫你妹討回公道。」她問了一下表妹,發現她確是自願的。就說了一句:「以後做這些事要記得戴套,懷孕做人流對身體傷害很大。」姑媽一聽,拉起閨女就走,出門時,衝著她大罵:「不要臉。」你看,正正經經談性卻成了「骯髒」。

「孩子小,還是不談性為好。書上這樣露骨的描述,會不會引起小孩的好奇心,從而催發孩子性早熟。性教育結果變成了性教唆。」

「性知識哪裡用得著教啊,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

「我擔心孩子過早知道什麼是性行為。」很多家長以為性教育就是性行為教育,其實,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衛生教育、性安全教育、性審美教育。

只有全面了解了這些性知識,才能建立正確的性認知和性審美。

婦科醫生李琳留言說:「最近接診了一個小姑娘,零零後,14歲,雙胎妊娠,孕周14+了,要求墮胎。」

這個14歲少女,經常感到肚子痛,她以為是肚子裡生了蛔蟲,就和媽媽一起到醫院開打蟲藥,沒想到一檢查,竟然是懷了孕。媽媽抓著她頭髮,使勁抽她耳光:「你才14歲啊,真是不知羞恥。」

到婦幼保健院墮胎的未成年少女很多,「大部分父母都責罵她們不知羞恥,很少有父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中國父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是子女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父母教起來最方便,孩子也最容易接受。」

其次,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監護人。「只有父母鼓勵和支持性教育,社會性教育和學校性教育才能推廣普及。」

我們的父母,沒有接受過真正的性教育,全靠自己摸索著長大。所以到了我們這裡,他們拿出了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

性教育一點都不可恥,大大方方告訴孩子。

性教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你若真的疼愛你的兒子和女兒,那麼請不要,請不要欲說還羞。


如果孩子遭到性侵犯,怎麼引導?

現在的家長,已經逐漸意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們千萬別以為傷害離孩子很遠!在性騷擾、性侵犯問題上,我們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呵護他們的身心安全呢?

對於兒童性侵害,我們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兒童遭受侵犯讓公眾憤怒、心痛,更給所有家長敲響警鐘,如果你還沒有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如果你還沒有告訴TA面對侵犯時如何保護自己。下面這幾本書,希望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讀,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願純真的笑臉永遠綻放

大家都在看

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加拿大遭綁架!

500元加班費,牽出了一起貪腐案!

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分數要達到這個水平…

責編:楊鴻光 | 編輯:張素玲

來源: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從尿布到約會》——父母與孩子之間難以啟齒的性話題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談論「性」太早、太露骨,再把孩子帶壞了,還有一方面就是「鴕鳥」心態。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信息網絡化如此發達的時代,接受渠道日益廣泛、多樣的今天,不是你逃避,問題就不會發生的。有數據表明大部分性侵都是發生在熟人之間,我們更要為孩子建立保護意識。
  • 兒子600考上醫科大學,錄取專業卻「難以啟齒」,父母:復讀吧
    結果小鵬也是順利被醫科大學錄取,當錄取通知書到的時候,看到錄取的專業,小鵬卻開心不起來了,父母看了更是對他說原來,小鵬被錄取的專業對於小鵬來講真的是非常的尷尬,而且還非常的「難以啟齒」,竟然是助產專業。所以小鵬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是該聽從父母的意見復讀,還是去上這個大學。
  • 「我要跟媽媽結婚」,「不行」,兒童性教育10個難以啟齒的問題
    近些年發生的多起兒童被性侵事件讓父母們心驚膽戰,這些事件中受害的孩子們,普遍都缺乏性教育,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父母們深知性教育刻不容緩,但面對孩子們提出的那些令人難以啟齒的問題,父母還是會有些尷尬和心不從心。比如,孩子們會問,為什麼媽媽有乳房而爸爸沒有?為什麼男生和女生會生小寶寶?小寶寶是怎麼進到媽媽肚子裡去的,又是如何出來的?還有的孩子無意間撞見父母親熱,也會很困惑,爸爸為什麼要壓在媽媽身上「欺負「媽媽?
  • 懷疑自己抑鬱症,難以啟齒,如何委婉地告知父母想去醫院檢查?
    那就找個時間約父母談一談。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做到去找父母說這一步。再差的父母,對於孩子的病也不至於不管不顧甩一巴掌走人。首先,誠懇的告訴他們你病了,不是玩笑,需要去醫院,需要尋求幫助。建議告訴自己父母時,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正式場合坐下來談,天下父母都愛子,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誰也不想自己孩子因為抑鬱出什麼事或者耽誤了治療引起嚴重後果。相信你父母了解到你的想法後,如果他們不覺得你這有什麼問題。
  • 性教育啟蒙難以啟齒?這個話題不該和孩子尬聊
    這個問題真真是考驗父母的智慧積澱和臨場發揮了。是和孩子尬聊?還是一本正經地科普?還是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幫助孩子理解?真是一個類似to be or not to be 的選擇。性教育啟蒙難以啟齒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今天點媽想和大家分享一部印度的電影,叫做《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 這份性教育時間表,值得家長花2分鐘看看,擺脫難以啟齒困擾
    由此我們看到,80後90後做了父母,性教育還是處於:家長不說,學校不敢說,社會亂教。學生在性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嚴重的匱乏的階段。性教育就真的那麼難以啟齒嗎?是的, 80後的性教育專家王龍璽調查過孩童和老年人的性教育情況,發現不論地域、年齡、健康與否、受教育程度、工種,人們對於性的困惑往往很相似,常常難以啟齒,找不到正常的途徑和場合談論這些問題。
  • 教會孩子識別危險警報!這部防性侵動畫片,一定要給孩子看!
    4月15日,最高檢通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月全國起訴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數4151人,而這些案件數據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據統計,每發生7起兒童性侵案件,可能才有1起曝光,無數隱案還藏在黑暗之中。父母無法阻止這世界上所有的危險,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打一劑強有效的「兒童防性侵疫苗」!
  • 天津檢察官:未成年人遭遇性侵時該怎麼辦?
    近年來,媒體曝光了很多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被害人呈低齡化的趨勢,以8至14的孩子居多。據了解,該起案件中,黃某 30 歲左右年紀,離異。黃某與王某多次發生關係後,王某的家人從王某的微信聊天記錄中發現有些不正常,結合該段時間孩子成績下降、經常不回家、甚至夜不歸宿,感覺到情況異常,於是反映到學校,由此案發。黃某第一次與王某發生關係,是在黃某幫助王某輔導學習的時候。
  • 四川遭男老師性侵男學生發聲:「難以啟齒」,為何會成控訴底色?
    就如「四川遭男老師性侵男學生發聲」中所提到的「性侵羞恥」,其實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期,包括女性受害者,也會有這樣的心理認知。這就導致,在破解性侵案時,會錯失最佳的窗口期。但是,隨著社會主流認知對「男性侵害女性」的直面,導致女性受害者的心理負擔越來越小,所以,在發生性侵害時,主動報案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
  • 600分考上醫科大學,錄取專業「難以啟齒」,父母:咱們復讀吧
    今年的高考基本已經完事,各大高校有的已經開學了, 一年一季的開學季又要熱鬧起來了,學生們經過漫長的假期,想必也該想念大學校園的生活了吧!估計這會他們正在校園裡跟自己的老朋友相聚呢吧!更令人激動和羨慕的是補錄的考生,以低成績被補錄到高等學校,是多麼令人羨慕和激動,想必你們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吧,不知道你們對自己的專業還滿意嗎?
  • 7歲男孩被老師性侵半年:隱藏在孩子身邊的「危險」有多可怕
    每當看到兒童被性侵的新聞,很多父母會抱有這種僥倖的觀點去教育孩子。男孩被性侵的另一個原因,源自於父母的忽視!在父母的眼中,認為男孩比女孩更加安全,甚至不會相信男孩子會受到性侵的傷害。他們不會想到,男孩一旦被性侵後,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曾經的噩夢,甚至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 虐童、性侵何時了,幼兒性教育迫在眉睫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一幕幕還在腦海裡揮之不去,一切都還未平息,可是災難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又爆出紅黃藍虐童性侵事件,性質極其惡劣,讓人髮指,而兩者最終的受害者都是那些無辜,可憐,天真無邪的孩子,試問那些人渣,你們於心何忍?
  • 兒童性教育難以啟齒?保護孩子、科普性知識,從這套動畫開始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丁丁豆豆成長故事兒童性教育動畫,給孩子普及性知識,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全套資源免費下載。  近期發生的多起兒童猥褻事件,使性侵兒童這個話題備受關注。我們已經對戀童癖、猥褻、性侵這些詞彙不再陌生,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推送,我們做家長的又生氣又難過又痛心。
  • 兒童性教育難以啟齒?保護孩子、科普性知識,從這套動畫開始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丁丁豆豆成長故事兒童性教育動畫,給孩子普及性知識,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全套資源免費下載。近期發生的多起兒童猥褻事件,使性侵兒童這個話題備受關注。我們已經對戀童癖、猥褻、性侵這些詞彙不再陌生,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推送,我們做家長的又生氣又難過又痛心。父母沒辦法時刻待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所以教會他們保護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 爸爸給女兒科普生理期,「難以啟齒」的性教育,這回答絕了!
    爸爸給女兒科普生理期,"難以啟齒"的性教育,這回答絕了!曾經有一檔節目調研了爸爸是否給女兒講過"月經",得到的回答90%都是否定。在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與父親相依為命,但礙於許多問題無法溝通,導致與父親的關係一直比較尷尬,其中就包括第一次來月經。
  • 遭男老師性侵男學生集體發聲,別覺得幸虧孩子是男孩
    ,強行灌醉後趁孩子睡著後多次實施猥褻;2013年7月,湖北武穴彭女士7歲的兒子被老師性侵半年之久,孩子最後被查出患上性病。每當看到兒童被性侵的新聞,很多父母會抱有這種僥倖的觀點去教育孩子。男孩被性侵的另一個原因,源自於父母的忽視! 在父母的眼中,認為男孩比女孩更加安全,甚至不會相信男孩子會受到性侵的傷害。
  • 兒童屢遭性侵,父母應做沉重反思
    >不少家長以為,身體上的傷害才叫性侵,其實不然,利用網絡作案,同樣屬於「性侵行為」① 向兒童傳遞色情圖片、影像、小說。只要家長們掌握了正確「性教育」方法,和懂得藉助外力,「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話題,也會變得很簡單。
  • 家庭關係:當自己的隱私被孩子發現了,父母該怎麼辦?
    家庭成員之間需要進行強調隱私的重要性,尤其在親子關係中,更是要著重的教育此事,因為它關乎孩子的未來價值導向。那麼,當自己的隱私被孩子發現,父母該怎麼辦呢?如下三點應對措施:1、切忌惱羞成怒、小題大做,藉機加強引導教育;2、強調隱私的重要性,給孩子普及何謂個人隱私;3、持續觀察孩子的後續言行舉止,適時糾正引導;接下來,會針對這三點注進行詳細闡述,並給出合理建議,相信你會得到該有的收穫。
  • 兒童性侵的背後:有多少中國父母,親手將孩子推給了「戀童癖」?
    不是九叔我說如果孩子們第一次認識性就是這麼糟糕的體驗那長期積累的這種創傷造成的負面影響簡直難以想像我們常教導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然而性侵兒童很可能不是那個大街上吊兒郎當的「臭叔叔」>而極有可能是孩子的老師、繼父、醫生和鄰居那些看上去最安全的存在比如老師可以通過單獨輔導等藉口將孩子帶到辦公室或者家裡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 7歲男孩被老師性侵半年,檢查報告令人震驚
    7歲的兒子被老師性侵半年之久,孩子最後被查出患上性病。每當看到兒童被性侵的新聞,很多父母會抱有這種僥倖的觀點去教育孩子。男孩被性侵的另一個原因,源自於父母的忽視!在父母的眼中,認為男孩比女孩更加安全,甚至不會相信男孩子會受到性侵的傷害。他們不會想到,男孩一旦被性侵後,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曾經的噩夢,甚至會留下一輩子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