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近年來,性侵兒童犯罪一直是關注焦點。
2019年3月2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在京發布《「女童保護」2018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據統計,2018年監測媒體報導案例共317起,涉及受害兒童超750人。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佔比為66.25%。
750名受害兒童中,受害者年齡最小的為3歲;14歲以下的兒童佔比為80%,14至18歲的比例為10.40%,有9.60%的受害人未提詳細年齡。
從案件發生地區分布來看,受害者為農村(鄉鎮及以下)兒童的案件有71起,佔比22.40%;受害者為城市兒童的案件有177起,佔比55.83%;另有39起發生在縣城,佔12.30%。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報告中的數據僅基於當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案例,並不等同於全年性侵兒童案例總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副教授童小軍說:
目前並沒有關於全國性侵兒童案例的公開數據與統計。由於諸多因素,被公開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據統計,317起案例報導中,熟人作案有210起,明確表述性侵者多次作案的有124起,佔總數的39.11%,呈高發態勢。
「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孫雪梅介紹稱,這一方面體現了性侵兒童案件的隱蔽性,另一方面也說明此類案件作案者多次實施侵害的情況嚴重,在沒有外界幹預的情況下,作案者不會自動終止。
值得提及的是,在210起熟人性侵案例中,師生關係案例達71起,佔比33.80%。
現在,我們來看一起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件!
2018年10月12日的新聞頻道《法治在線》節目關注了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這起案件的發生讓人非常痛心,因為受害者當時還不到12歲,而侵害她們的竟然是老師。
5年前,受到這起發生在校園內性侵案件的影響,學校從當地搬離。如今這裡只留下了一地的雜草,牆壁畫和桌椅板凳也褪去了顏色。然而曾經在這所學校裡的遭遇,卻成為多名女生無法抹去的傷痛。事件發生後,家長們反饋孩子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案件一審辦案檢察官馬會敏:
據家長反映就是有的孩子不願意上學了,有的就是在家裡,家長怎麼說也不去,有的就是從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晚上經常做惡夢,說睡到半宿,我這孩子就突然驚醒。
孩子為什麼突然對校園產生了反感?又是什麼樣的遭遇對她們的心靈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傷害?家長的這些疑問隨著公安、司法機關辦案的深入,答案逐漸清晰、更令人痛心。
案件發生在這所寄宿制鄉村小學,2012年10月的一個周末,來學校接學生的家長,無意中聽孩子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一名姓秦的老師和同學身上的「秘密」。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檢察官王海:這個案件案發,是一個不是被害人學生的家長,她聽說之後就告訴了被害人家長,被害人家長馬上就報案了。
當偵查人員詢問這名被侵害的女生A時,她說曾經把自己遭到班主任秦某性侵的秘密告訴過同班的幾名同學。而這個「秘密」像扔下了一顆炸彈。
班級裡的幾名女同學也對A說,秦老師也曾經對她們實施過侵害。就這樣,警方在偵查的過程中發現除了A,還有六名女生遭到秦某的侵害,她們都是秦某班上的學生,時間竟長達一年之久,而且在案發時,這七名被害人均未滿12周歲。
秦某甚至還利用家長對他的信任,以補課、帶學生看病等名義將女生A帶回他的家中實施強姦。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檢察官王海:被告人他也承認,在案發之前,和被害人及其家人的關係都不錯,也經常把這些女生叫出去談話,也帶到過家裡面。
這起案件讓人心痛,更該讓人警醒!!!
目前,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正大力推動落實性違法犯罪人員從業禁止、校園性侵強制報告等制度。可以看出,為預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我國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努力建設一個安全無害的校園環境。
在期待這些措施起到積極效果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校園性侵強制報告要求,教師在接到學生當面或郵件報告後,6小時內報告學校負責人。這項規定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學生主動告知老師。
除了在性侵案中,性作為不可迴避的要素必須出現在公共討論中之外,在大多數時間裡,對於性的交流都被默認為一種禁忌。因此,預防性侵案件發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從普及性知識開始,讓孩子從小就正視性,對性有正確的認知。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會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在第四場「部長通道」接受中外媒體採訪。這是最高檢院領導首次亮相「部長通道」。
最高檢副檢察長童建明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提問時表示:
去年最高檢向教育部發出了一份檢察建議,建議教育部加強對學校安全的管理,加強預防性侵兒童和中小學的工作;各級教育部門也正在落實性侵害未成年和兒童的教育保護制度,落實校園性侵強制報告、女童宿舍封閉管理等制度;檢察機關也在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加強了校園普法工作。
何為性盲?就是缺乏性生理知識、性健康知識、性安全知識、性道德知識、性審美意識的人。
知乎上有個提問:中國的性教育匱乏到什麼程度?那些回答,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閨蜜跟我講她第一次來大姨媽時,一覺醒來發現一床血,嚇哭了。她以為男女接吻和撫摸就會懷孕,第一次和男朋友接吻後,她躲在被子裡哭了一夜——怕懷孕。
●我的一個舍友,竟然認為生孩子是像拉粑粑一樣拉出來的。
●小時候問我媽: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媽說:大樹底下撿來的。我說:是不是有個阿姨不要我了,把我丟在了大樹下,你看著可憐就撿回來了。我媽說:你真聰明。我為這個事情鬱悶了好幾年。
.
有小學試著推行性教育課本。課本內容很不錯,比如,關於出生教育。
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媽媽答:你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
孩子問:那我是怎麼從媽媽肚子出來的啊?
媽媽答:你是從媽媽兩腿之間一個叫陰道的地方出來的。
孩子問:那我可不可以看下你的陰道?
媽媽說:不行,這是我的隱私部位,不能給別人看。同樣,那裡也是你的隱私部位,也不能給別人看或者給別人摸。
你看,既解答了「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教會了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多好啊!但這樣的課本,卻被一些家長舉報了:「怎麼能傳播這樣下流的東西,太噁心了。」於是,學校只好收回課本。不讓學校教,那家長自己教了嗎?
缺失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長教育,性教育不足亟待被重視。
為什麼家長羞於談、不敢談性教育呢?源於四大誤區。
認為性是骯髒的,只能暗地裡做,不能拿到檯面上說。某法學博士曾講過一件事:「遠房姑媽領著閨女來到我家,見到我,就指著她閨女大罵:這個該死的玩意在外面被別人搞了。還非說是自己自願的,不能報警。你一定要幫你妹討回公道。」她問了一下表妹,發現她確是自願的。就說了一句:「以後做這些事要記得戴套,懷孕做人流對身體傷害很大。」姑媽一聽,拉起閨女就走,出門時,衝著她大罵:「不要臉。」你看,正正經經談性卻成了「骯髒」。
「孩子小,還是不談性為好。書上這樣露骨的描述,會不會引起小孩的好奇心,從而催發孩子性早熟。性教育結果變成了性教唆。」
「性知識哪裡用得著教啊,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
「我擔心孩子過早知道什麼是性行為。」很多家長以為性教育就是性行為教育,其實,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衛生教育、性安全教育、性審美教育。
只有全面了解了這些性知識,才能建立正確的性認知和性審美。
婦科醫生李琳留言說:「最近接診了一個小姑娘,零零後,14歲,雙胎妊娠,孕周14+了,要求墮胎。」
這個14歲少女,經常感到肚子痛,她以為是肚子裡生了蛔蟲,就和媽媽一起到醫院開打蟲藥,沒想到一檢查,竟然是懷了孕。媽媽抓著她頭髮,使勁抽她耳光:「你才14歲啊,真是不知羞恥。」
到婦幼保健院墮胎的未成年少女很多,「大部分父母都責罵她們不知羞恥,很少有父母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最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是中國父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是子女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父母教起來最方便,孩子也最容易接受。」
其次,父母是性教育的第一監護人。「只有父母鼓勵和支持性教育,社會性教育和學校性教育才能推廣普及。」
我們的父母,沒有接受過真正的性教育,全靠自己摸索著長大。所以到了我們這裡,他們拿出了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
性教育一點都不可恥,大大方方告訴孩子。
性教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你若真的疼愛你的兒子和女兒,那麼請不要,請不要欲說還羞。
如果孩子遭到性侵犯,怎麼引導?
現在的家長,已經逐漸意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們千萬別以為傷害離孩子很遠!在性騷擾、性侵犯問題上,我們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呵護他們的身心安全呢?
對於兒童性侵害,我們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兒童遭受侵犯讓公眾憤怒、心痛,更給所有家長敲響警鐘,如果你還沒有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如果你還沒有告訴TA面對侵犯時如何保護自己。下面這幾本書,希望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讀,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願純真的笑臉永遠綻放
大家都在看
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加拿大遭綁架!
500元加班費,牽出了一起貪腐案!
劍橋大學承認中國高考成績!分數要達到這個水平…
責編:楊鴻光 | 編輯:張素玲
來源: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