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蚊子咋還這麼厲害?劉女士被蚊子叮咬後,腿上先出現一個小紅點,本以為叮個小包就完事兒了,沒想到撓了幾下,就腫起來了,後來竟鼓了個大包。「整個夏天,也沒見叮啥樣,現在蚊子來勁兒了。」劉女士納悶,這蚊子哪來這麼大毒性。
兇猛吸血的都是雌蚊子
別看蚊子小模小樣,它的種類多得超乎你的想像,世界上已經被人們認識並命名的蚊子約3500種。我們生活中所熟悉的蚊子,常見的成員分別隸屬伊蚊屬、按蚊屬、庫蚊屬。白紋伊蚊背部有一中央銀白縱條;埃及伊蚊背部上有一對括號型白斑;中華按蚊翅膀上具有斑紋,停落時尾部上翹;三帶喙庫蚊喙的中央具有白環,足的跗節具有白環。
立秋過後,蚊子異常兇猛。天氣轉冷後,很多蚊子才會進入室內。俗話說,「秋天的蚊子嘴開花」,這種「嘴開花」的蚊子是雄蚊。與雌蚊相比,雄蚊頭上有兩根羽毛狀物質,看起來像嘴開花。雄蚊子並不吸血,兇猛吸血的都是雌蚊子。
20℃至30℃最適合蚊子生長繁殖
最適合蚊子生長和繁殖的氣溫是20至30攝氏度,最適合的溼度是70%左右。「溫度太高或太低,蚊子都生存不下去。蚊子很喜歡下雨,因為雨後會有積水,積水越多,蚊子產卵的地方就越多。如果此時氣溫剛好適合,蚊子就會大量生長繁殖了」。
蚊子想要叮咬人,首先得飛得動。溫度對蚊子的活動有著直接影響。氣溫在20℃以下蚊蟲基本不活動;氣溫越低蚊蟲活動越少,隨著溫度上升,蚊子的活動也逐漸增強,但是氣溫高於35℃後蚊蟲的叮咬反而逐漸變弱。不是所有蚊蟲都吸血,蚊子分雌雄,只有雌蚊在產卵前需要吸血。也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喜歡或者有機會叮咬人,喜歡叮咬人並且有機會叮咬人的蚊子必然具有與人類活動偏好保持一致性。
秋天是蚊子最後的繁殖季節
秋天的蚊子與夏天的幼蚊相比,體格顯然壯實不少,而且吸血的都是雌蚊子,所以此時只是吸血量較大,而並非毒性大。一般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不食不動進入冬眠,第二年春天甦醒後又出來咬人。有些蚊子是以成蚊形式過冬,選擇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躲起來;有的蚊子是以卵的形式過冬,這樣的蚊子因為是最後一次吸血產卵,因此咬起人來格外兇猛。從蚊子繁殖發育的過程來說,秋天是蚊子最後的繁殖季節,並且吸血的蚊子都是雌蚊子,有著傳宗接代產卵的任務。為了生育下一代,為後代提供更多的營養,也為了更好地過冬,蚊子們也要大補一下,所以秋蚊的胃口會比夏蚊更大,叮人也更狠。
蚊子喜歡叮咬這類人群
很多人感慨「蚊子就喜歡B型血」,也有人認為「蚊子喜歡O型血」。蚊子還有根據血型來叮咬人的本領?實際上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不同血型對蚊子的吸引力有差異。不過蚊子在尋找叮咬目標時,確實需要一定的信息才能準確定位。
《科普中國》上有關防蚊的科普文章中提到,蚊子喜歡黑暗,那麼黑色就會首先成為蚊子進攻的對象,其次再是藍色、紅色等深顏色、這是因為在蚊子的頭部有很多小眼組成的複眼。它的眼睛不僅能分辨出顏色,還可以感受到光線的強弱。蚊子喜歡晝伏夜出,在光線弱的時候活動,具有趨暗的習性,因此,每當太陽快下山的時候,蚊子就會出來吸食人血。汗腺發達,體溫高的人,喜歡流汗的人,血液中的酸性較強,所以所排出的汗液會讓自己體表乳酸值偏高,這樣的皮膚會吸引蚊子。除此之外,蚊子的觸角對溫度很敏感,因為它的觸角裡面有一個受熱體,身邊所處的環境有一點溫度變化,它就能察覺到,流汗的人散熱快,這樣的人表麵皮膚溫度會升高,這也是蚊子喜歡叮流汗的人的原因。
蚊子也比較喜歡叮咬肺活量大的人。那些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就很深長,排出的二氧化碳就會高,蚊子嗅到之後會一群一群的來。二氧化碳的濃度比較高的話,在蚊子的視野裡所呈現的「圖像」就會比較清晰,這樣的人容易被蚊子「跟蹤」,因此,這樣的人容易被蚊子叮咬。
如果一些人身上有香味或者是化妝了,那他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就會增加。有一項研究表明,化妝品裡面有吸引蚊子的成分,因此化妝的女性比那些不化妝的女性更受蚊子「喜歡」。美國科學家利用嗅覺器對3900多種生物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化妝品對蚊子很有吸引力。這是因為化妝品裡含有一種脂肪酸,因為蚊子喜歡酸性,所以化妝品會對蚊子有吸引力。總結上述所說的可以看出,蚊子叮人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光線、氣味。
叮咬後起包是被蚊子「吐了口水」
果殼網友闡述:吸血蚊子有刺吸式口器,但不是簡單的一根「管子」,而是包含6根長針狀結構——上唇、一對上顎、一對下顎和舌。一旦找到了血管,通過唇泵和咽泵兩大「動力機器」,把新鮮血液從那些倒黴蛋的血管美美地送進自己的胃。為什麼通常被蚊子這番虐戰都沒有覺察?是因為蚊子吸完你血,還朝你吐口水了。
被蚊子咬後會起包,是因為蚊子吸血時會將含有抗凝血劑、消化酶以及多種未知蛋白質的唾液注入人體,引起了人體的過敏反應,所以起了包。專家表示,起包現象因人而異,過敏體質的人會腫得特別大,而且還不容易消退,必要的時候還要用點藥膏。蚊子沾染酸性的東西比較多,一旦人的體質比較敏感,就容易引起過敏,無需過於緊張。被蚊子叮咬後,不要抓、撓,只需要用點肥皂水、風油精等鹼性液體擦拭即可。如果出現紅腫等症狀,建議局部消炎。專家介紹,一般特殊體質的人,被蚊子叮後才會出現相對嚴重的反應。如果是小孩,由於外用藥含激素,用藥需慎重,尤其是小孩的面部不要隨意擦藥。
家中滅蚊關鍵要清理積水
不少住在高層小區的居民,會覺得蚊子實在太厲害了,居然能飛到十幾、二十幾層的高樓上。其實,蚊子能飛多高,主要取決於它站在誰的肩膀上。比如在高層住宅區,蚊子會藉助電梯上樓,而有些居民家裡種點花花草草或有些積水,蚊子就會在這些地方產卵,於是其後代就有了一個「高起點」。
有些蚊卵能在無水的情況下存活長達一年,少量積水足以讓蚊卵發育成幼蚊,因此源頭防控、清理積水就顯得格外重要。消滅蚊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清理積水。蚊子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蚊子卵需要排在水中,幼蟲生活在水中,變成蛹後依然在水中,羽化成蚊也是從水中飛出,如果沒有積水,蚊子便無法成活。大家平時要及時將家中盆盆罐罐裡的積水清理掉,冰箱接水的水槽及時倒,洗完澡後立即清理乾淨,種養花草的容器也要時常清理,使其保持清潔,讓蚊子無處孳生。此外,睡覺時最好使用蚊帳,還應使用紗窗或關閉門窗防止蚊子進入室內。
出門在外,儘可能別讓皮膚暴露在外,穿著淺色、長袖、稍顯寬鬆的衣褲、衣物面料較為緊密最為理想。這是因為蚊子更容易被藍色、綠色、黑色等深色吸引,緊身且面料稀疏的衣物仍然讓蚊子有可乘之機。可在皮膚或是穿著的衣物上使用驅蚊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兩個月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驅蚊產品。
本報記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