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場才能逛免稅店?這一印象即將被改變。近日,記者獲悉,長嘉匯彈子石老街已籤約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將開設中服免稅店,預計年底開業。如今,人們的購物渠道日漸多元,不僅可以在百貨和購物中心的專櫃中挑選商品,還可以通過代購、跨境電商等線上方式進行購買。隨著商圈免稅店來到重慶,將為市民帶來又一購物新選擇。
市內免稅店價格優惠20%到30%
據了解,中服免稅店位於長嘉匯彈子石老街商場2樓,目前已進場裝修,預計年底開業。此前,中服免稅店入駐上海、大連等城市的商圈時,都曾引發過市民的排隊熱潮。
根據公開信息,位於長嘉匯彈子石老街的中服免稅店橫跨了商場一整層,品類上囊括了化妝品、香水、箱包、首飾、太陽鏡等。與專櫃商品相比,免稅店商品的價格一般優惠幅度在20%到30%,同時在重大節日,免稅店也會推出促銷活動,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既然價格如此優惠,要到市內免稅店購買商品,需要哪些條件呢?商場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和其他免稅店一樣,需要消費者持有護照,並且籤證要在有效期內。」
記者了解到,按照上海中服免稅店的要求,180天內有(非港澳)出入境記錄的中國公民,才可在市內免稅店購買免稅商品。這意味著,前往市內免稅店購物也有一定的門檻,並非所有人都有購買資格。
不過,該工作人員還透露,由於目前處於疫情期間,尚未開放出入境遊,對籤證有效期的要求可能會有所放開。「從上海等地的情況來看,一年之內有出入境記錄的消費者都可以在市內免稅店購物。由於重慶的這家中服免稅店要年底才開業,具體的放寬條件有待之後公布。」
市內免稅店數量或將繼續增長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堅持服務境外人士和我出境居民並重,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具有免稅品經營資質的企業只有8家,分別為中免集團、日上免稅行(中免控股51%)、深免集團、珠免集團、海免集團(中免控股51%)、中出服、中僑(中國港中旅控股70%),以及近期剛剛獲批的王府井。
其中,此次入駐長嘉匯彈子石老街的中服免稅店就屬於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中出服擁有我國唯一的市內國人免稅店經營資質,同時具備口岸進境與出境免稅牌照。根據天眼查數據,中出服旗下擁有17家免稅店,其中包括在北京、大連(市內和機場各1家)、重慶(市內和機場各1家)等15家境內店,在杜拜和日本東京2家境外店。
而自今年7月1日,海南推出新的離島免稅政策以來,免稅概念更是持續火熱。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經有百聯股份、嶺南控股、鄂武商A、大商股份、歐亞集團、南寧百貨、友阿股份、中百集團、步步高、東百集團等十餘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先後宣布申請免稅品經營資質,免稅概念股迎來了一波上漲。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疫情對出入境旅遊造成了影響,但人們對免稅店消費的需求仍在。再加上國家政策向好,以及越來越多的企業爭取免稅牌照,市內免稅店數量還會繼續增多。而從長期來看,免稅經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購買優質商品的優惠渠道,並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在促進內需循環的大背景下,免稅經濟的熱度還將持續。
對百貨和購物中心等渠道有何影響?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具有價格優勢的免稅店來到市區,無疑增加了一個購買優惠商品的渠道。而相較於百貨和購物中心,市內免稅店在同等商品的情況下價格更加便宜;相較於代購、跨境電商,市內免稅店可以親自挑選、即時拿到。那麼,免稅店來到商圈,是否會對其他方式帶來衝擊呢?
對此,重慶零售商協會秘書長王巧玲告訴記者:「由於疫情的影響,當前有出入境記錄的消費者偏少,客群相對狹窄。另外,商場和購物中心主要優勢在於服務、體驗。考慮到價格,消費者前期可能會關注市內免稅店,但長期購物的話,消費者會考慮到區位、服務、便利等更多因素。整體來看,對商場和購物中心的影響不會太大。」
她認為,對於代購、跨境電商等渠道而言,市內免稅店會帶來一定衝擊。「這幾個渠道銷售的大多是海外進口的商品,從價格來看,優惠力度較為接近。區別在於產品種類可能有所區別,代購更為定製化,跨境電商的商品較為全面,這就需要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對產品種類、運輸時間等需求去選擇。」
而在重慶資深零售專家李運楊看來,市內免稅店、跨境電商、百貨等滿足的是消費對產品和服務不同的需求。「免稅店主要面向的是出入境的遊客,在市區開設免稅店,為的是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助力消費回流。」
他表示,隨著商品價格透明化,消費者越來越理性,通常會傾向於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一種方式。市內免稅店是否具有競爭力,要依據其消費的限制條件、免稅限額都等方面的情況。「如果按照以往的限制條件,市內免稅店在今年疫情的背景下競爭力不強。如果能夠在條件上適當放開,提升免稅額度、豐富產品類別,可能會提升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