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orth.com.cn 2012-05-19 12:25
內容提要: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紅橋區實驗小學的校園小記者們專程探訪了三條石歷史博物館,參觀了福聚興機器廠舊址復原陳列展品,直觀地了解了天津民族工業發展的歷史。
小記者們在參觀三條石歷史博物館。本報記者 王琛 攝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紅橋區實驗小學的校園小記者們專程探訪了三條石歷史博物館,參觀了福聚興機器廠舊址復原陳列展品,直觀地了解了天津民族工業發展的歷史。
三條石地區曾是天津鑄鐵業和機械製造業最為集中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民族工業的搖籃」。福聚興機器廠舊址是三條石地區唯一保留下來的反映天津機器製造業形成、發展進程的歷史遺存,也是天津現存較為完整的工業遺產之一。
校園小記者們一進門就被豐富的展品所吸引,一邊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一邊在採訪本上認真地記錄,幾個小記者還不停地相機拍攝。參觀「三條石地區機器、鑄鐵業變遷史」陳列後,小記者們還通過觸控螢幕、多媒體影像設備等高科技手段,詳細查找和了解了相關文物文獻資料。
隨後,在三條石歷史博物館李鍵館長的引導下,小記者們穿過陳列室,來到後面的院落。這裡是落架大修的福聚興機器廠舊址復原陳列,保留了機加工車間、鍛工棚、櫃房和庫房等;「反省十二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機器廠的企業文化;20世紀初機器廠生產的木架織布機、手搖切面機、手搖鼓風機等展品,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面積約90平方米的機加工車間是當年福聚興機器廠中最主要的部分,主要特點是「天軸皮帶」傳動,13臺機器全部由一個安裝在空中的軸來傳動,再現了當時的機械工業特徵和高超的生產水平。
參觀過後,小記者們圍住李館長,提了很多關於三條石博物館的問題,李館長耐心地逐一作答。三年級的小記者張語童說:「博物館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由周總理題寫的『天津市紅橋區三條石博物館』館名,據說周總理只題寫過兩次館名,這是其中之一,因此非常珍貴。」四年級的小記者王瑋琪在採訪本上寫道:「撫摸著帶有當年車轍印記的三條石,仿佛能夠觸摸到歷史的厚重,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記者袁文瑞通訊員何文暉郝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