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20-12-14 胖福的小木屋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它的提出者艾米·諾特幾乎少有人知,她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數學家,是現代數學之母、抽象代數之母,是可以和高斯、歐拉並列的數學天才,20世紀數學界有兩個人是無法忽略的,他們對20世紀以來的數學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一個是「數學之王」希爾伯特,希爾伯特最偉大的成就是培育了一大批數學家,可以說撐起了 20 世紀數學的半邊天,他提出的「希爾伯特」方案至今仍對數學研究的方向起到引領作用。

而另外一位就是諾特,諾特徹底改變了環、域和代數的理論,使抽象代數學真正成為一門數學分支,她允許學者們無條件地使用她的工作成果,也因此被人們尊稱為「當代數學文章的合著者」,她開創的諾特學派至今仍在影響數學界,被帕維爾·亞歷山德羅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讓·迪厄多內、赫爾曼·外爾和諾伯特·維納形容為數學史上最重要的女人。

然而諾特本人是不幸的,她的父親雖然是著名數學家,著名的「不等式之王」 高丹教授是父親的密友,在他們的影響下,諾特在數學上具有極大的天賦。

然而當時大學並不允許女生註冊,諾特只能作為旁聽生,後來大學允許女生上學之後,諾特考取了博士,成為第一位女數學博士,但是她還是沒有擺脫歧視,她雖然憑藉自己強大的科學成就成為了講師,卻沒有薪資。她只能從學生的學費中支取一點點薪金,來維持極其簡樸的生活。

左四希爾伯特

而後來希特勒上臺,作為猶太人的諾特被剝奪了教學的資格,她被迫乘船前往美國,卻又死於外科手術。去世的時候才 53 歲。

如果諾特沒有生活在那樣的環境,她的成就會更大,這是科學史上的遺憾。

諾特一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遇見了希爾伯特,這兩位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並沒有如牛頓萊布尼茨一樣針鋒相對交惡數十年,影響數學界數十年的發展。

希爾伯特與諾特亦師亦友。而在聆聽希爾伯特的講課之後,諾特受益匪淺,諾特一生深受希爾伯特的影響,而希爾伯特也十分欣賞她的才華。

也是因為有希爾伯特的幫助,她才能夠進行教學工作,當時希爾伯特想為諾特在哥廷根大學謀求一份工作,這樣,諾特也有一個安定的環境進行科學研究。

然而當時的哥廷根大學沒有專門的數學系。數學、語言學、歷史學都劃在哲學系裡,聘請講授必須經過哲學教授會議批准。希爾伯特的努力遭到教授會議中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極力反對,他們出於對婦女的傳統偏見,連聘為「私人講師」這樣的請求也斷然拒絕。

希爾伯特屢次據理力爭都沒有結果,他氣憤極了,在一次教授會上憤憤地說:「我簡直無法想像候選人的性別竟成了反對她升任講師的理由。先生們,別忘了這裡是大學而不是洗澡堂!」

雖然最終沒有成為講師,但是諾特被允許以希爾伯特的名義授課,1916年,諾特應邀來到哥廷根大學,以希爾伯特的名義講授不變式論課程。

1918年,她在希爾伯特等人的思想影響下,發表了兩篇重要論文。其中一篇,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諾特定理。

我們知道,物理學中有兩個著名的概念;守恆定律和對稱性。1748年7月16日,羅蒙諾索夫在寫給偉大的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的信中做出了首次闡述了守恆定律。

例如,他寫道「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失去多少,另一種東西就獲得多少。例如,如果某個物體增加了若干物質,另一物體必然有若干物質消失;我睡了多久,那我就必然少清醒多久,如此等等。」

守恆定律被譽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也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從物理、化學到地質、生物,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原子核內部,只要有能量轉化,就一定服從能量守恆的規律。

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這一規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類對各種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風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過能量轉化來實現的。能量守恆定律是人們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人們對於物理學中對稱性的研究其實很早,對稱性是現代物理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系統從一個狀態變換到另一個狀態,如果這兩個狀態等價,則說系統對這一變換是對稱的。或者說給系統一個「操作」,如果系統從一個狀態變到另一個等價的狀態,則說系統對這一操作是對稱的。

當然這是現代物理學的解釋了,物理學中最簡單的對稱性例子是牛頓運動方程的伽利略變換不變性和麥克斯韋方程的洛倫茲變換不變性和相位不變性。

德國數學家外爾是把對稱性運用到物理學中並意識到規範對稱重要性的第一人。由此也為後來的規範場論奠定了基礎。外爾在自己的專著《對稱》中對對稱性有一個簡單明了的闡述:如果你對一個物體進行某些操作,在這些操作完成之後,它看起來和之前是一樣的,那麼這個物體就是對稱的。例如,球體是完全對稱的:無論你朝哪個方向轉動球體,它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同樣地,對稱性也普遍存在於物理學定律中:物理方程在時間或空間的不同位置不會改變。

而系統規範地提出對稱性這一概念的還是 1918 年諾特提出的諾特定理,諾特定理可表述為:對於力學體系的每一個連續的對稱變換,都有一個守恆量與之對應。對稱變換是力學體系在某種變換下不變。

簡單來說如果運動規律具有一種對稱性,必相應地存在一條守恆定律。諾特定理聯繫了物理學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對稱性和守恆。

由諾特定理,能量守恆來自於時間的平移對稱性。比如火箭發射會將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由於時間的對稱性,因此總能量保持不變,也就是無論你今天發射火箭還是明天發射火箭,你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不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再比如我們把水提升到蓄水池中,所需要做的功是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不可能說今天重力就變弱了,把水提升到蓄水池中,所需要做的功就會變少。

同樣地,動量守恆源自於空間中的平移對稱性。例如,在牛頓擺中,當一個球擊中另一個時,另一端的球會向外飛,保持動量守恆。這是為什麼?因為空間的對稱性。打一個比方,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舉 100 KG 的石頭,舉不舉得起不會因為空間的變換而改變,這就是空間的對稱對稱性,而也不會因為空間的平移受到的力會改變,動量是守恆的。

而角動量守恆則是從旋轉對稱性(即物理規律在空間旋轉時保持不變)中出現。而當一位溜冰者把她的手臂收起時,她的旋轉速度會加快。這是因為總的角動量必須保持不變,而這要歸功於旋轉對稱性。

所以在經典力學體系下,諾特定理中能量守恆對應時間平移不變性,動量守恆對應空間平移不變性,角動量守恆對應於旋轉不變性。

也就是說物理規律在時間、空間和旋轉上都是對稱的。根據諾特定理,這些對稱性表明能量、動量和角動量是守恆的。

後來,諾特定理深入到量子力學,也就是微觀領域,一個基本粒子與它的「鏡像」粒子的所有性質也完全相同,除自旋方向外它們的運動規律也完全一致,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則被稱為宇稱守恆。「宇稱」,粗略的說,可理解為「左右對稱」或「左右交換」。

宇稱守恆都符合粒子的三個基本的對稱方式:

1、一個是粒子和反粒子互相對稱,即對於粒子和反粒子,定律是相同的,這被稱為電荷(C)對稱。

2、一個是空間反射對稱,即同一種粒子之間互為鏡像,它們的運動規律是相同的,這叫宇稱(P)。

3、一個是時間反演對稱,即如果我們顛倒粒子的運動方向,粒子的運動是相同的,這被稱為時間(T)對稱。

宇宙中有四大力,弱力、引力、電磁力都符合宇稱守恆,只有弱力不符合,也正是這一點點的不對稱,才誕生了這繽紛多彩的宇宙,而楊振寧與李政道也因為發現了弱力不守恆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諾特定理可以說揭示了自然界最深層次的奧秘,並且它還成為了理論物理的中心結果之一,諾特定理和量子力學深刻相關,因為它僅用經典力學的原理就可以認出和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相關的物理量(譬如位置和動量)。可以說諾特定理是罕見適用於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的偉大定理之一,因為我們知道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的研究領域並不相同。

到了20世紀下半葉,諾特定理成為了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基礎。標準模型描述了微觀尺度的世界,並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因為對於宇宙大一統理論的研究,以及標準模型的構建,離不開規範場論,規範場論是基於對稱變換可以局部也可以全局地施行這一思想的一類物理理論。

在發現守恆定律的任何地方,物理學家都在尋找對稱性,反之亦然。比如人們就在電磁力中成功發現了電荷守恆,而對於諾特定理的研究、深入、擴展,也讓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得到不斷的發展。

諾特定理是發展量子引力的潛在理論的必要工具。量子引力,又稱量子重力,是描述對重力場進行量子化的理論;主要嘗試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為當前的物理學尚未解決的問題。它想要把廣義相對論量子化,進而統一包括引力在內的四種基本力。諾特定理則幫助科學家理解在這樣一個統一的理論中可以出現怎樣的對稱性。

可以說,諾特定理涵蓋的對稱性與守恆性兩大概念,是已知物理學的基礎。也是指導現代物理學發展的最重要的數學定理之一,對於實現宇宙大一統、統一四大力則更缺少不了諾特定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蘭克·維爾切克說:「諾特定理一直是20世紀和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

而諾特定理除了應用於數學領域,是奇異積分方程的基本定理。它並不限於柯西型核的奇異積分方程。

愛因斯坦曾說:「艾米·諾特是數學界的雅典娜,如果沒有她,現代數學和它的教學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所得到的成果是這一代傳給下一代最珍貴的貢獻」。

諾特定理是諾特獻給數學界、物理界最偉大的財富,它不會被時間所湮沒,相反,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它的作用與意義將會愈加凸顯,更加熠熠生輝。

相關焦點

  • 世上最偉大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20世紀前半期,物理學史上的女性科學家並不多見,我們熟悉的也就只有居裡夫人、吳健雄等幾位。其實還有一位,她與居裡夫人、吳健雄不同,搞的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在數學與物理學上作出了絕對重要的貢獻,被譽為「現代數學之母」,卻因為受到了科學界過於沉重的女性歧視而默默無聞地奉獻了一生,她就是偉大的德國數學家艾米.諾特。
  • 「現代物理學基石趨於完善」
    希格斯玻色子對整個物理學大廈的構建有何價值?記者就此採訪了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原美國猶他大學物理天文系終身教授吳詠時。他表示,這是一個應該能獲諾貝爾獎的發現,隨著希格斯玻色子的現身,現代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已趨於完善,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終於找到了。據吳詠時介紹,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中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基本粒子。
  • 簡說諾特定理與對稱性
    接到一些朋友的邀請,想簡單的了解一下諾特定理與對稱性的關係。恭敬不如從命,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嚴格論證需要較多的數學工具與術語,文章性質所限,這裡只突出必要的部分以幫助了解相關信息)艾米·諾特(Emmy Noether,1882-1935)是一位德國的女數學家,據說沒有接受過成體系的正規數學訓練(看到這是不是有點興奮?)
  • 愛米·諾特和對稱的力量
    經過數學計算,他們得出結論,這個方程式無疑是正確的,但他們認為只是在空洞的沒有任何物理意義的情況下,它是正確的。作為一個(簡單的)類比,想想方程x-x=0。這總是正確的,但因為沒有告訴我們關於x的任何信息,因此它也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希爾伯特提出,能量守恆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情形不同於在其他理論中,這一事實是愛因斯坦理論的一個特徵。
  •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你知道不?
    這仍然是現代物理學的最大謎團之一。我們不知道在我們背過身時的量子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們知道量子力學能準確地描述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我們想讓所有其他的物理理論都與之相容。我們稱這些新的理論為量子理論,而不包含量子力學的理論則稱為經典理論。
  • 物理學中最深刻的聯繫之一——對稱性與守恆定律之間的關係
    作為諾特定理的結果,守恆定律「與底層物理中的對稱性有關」。換句話說,對稱性和守恆定律是緊密相連的。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理察·費曼在他的物理學教科書《費曼的物理講義》中引用:"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對稱性? "首先,對稱對人類的大腦來說是迷人的,每個人都喜歡某種程度上對稱的物體或圖案。」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在去世之前做過一次演講,題為「哥德爾與物理學的終結」。他在演講中說道,「這和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非常相似……根據實證論科學哲學,一個物理理論乃是一個數學模型。因此如果有數學命題不能證明的話,那就有物理問題不能預測。……現在我很高興我們尋求知識的努力永遠都不會達到終點,我們始終都有獲得新發現的挑戰。」
  • 我國物理學的發展與挑戰
    物理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界的基礎,是揭示和闡述物質世界基本構成及其運動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科學。當今物理學已是現代科學的基石,也是現代前沿技術的先導和源泉。西方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成功建立表明,以揭示客觀世界未知規律或以求知為目標的理性探索和普遍規律的概括以及實證的、定量研究的方法,孕育和推動著現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物理學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變革。
  • SOHO,現代太陽物理學的基石,提供了大量令人驚嘆的太陽圖片
    「SOHO是現代太陽物理學的基石,推進了許多事業,包括我自己的事業,」愛爾蘭都柏林鄧辛克天文臺主任、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天體物理學主任彼得·加拉格爾教授說。「25年後,我的研究小組繼續使用SOHO數據。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使命。」 作為證據,近6000篇科學論文是基於SOHO數據發表的。 SOHO於1995年12月2日推出,最初設計的壽命只有兩年。但這艘宇宙飛船證明了它是一匹馱馬,這次任務非常成功,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決定多次延長它的壽命,批准了幾次的延長任務。
  • SOHO——現代太陽物理學的基石,提供了大量令人驚嘆的太陽圖片
    「SOHO是現代太陽物理學的基石,推進了許多事業,包括我自己的事業,」愛爾蘭都柏林鄧辛克天文臺主任、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天體物理學主任彼得·加拉格爾教授說。「25年後,我的研究小組繼續使用SOHO數據。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使命。」作為證據,近6000篇科學論文是基於SOHO數據發表的。
  • 2000年來最偉大女數學家,成就與愛因斯坦並列,卻因性別飽受歧視
    提到 20 世紀數學的發展,哥廷根學派是無法忽略的,哥廷根學派在 20世紀世界數學科學的發展中長期佔主導地位,對20世紀以來的數學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1900年到1933年,哥廷根學派的起源地哥廷根大學成為世界數學的中心。
  • 為什麼有人說:最近100年物理學的突破放緩了?
    常常會有人說,現代物理學的發展速度好像放緩了。那有沒有什麼證據呢? 其實也有,我們會發現,學自然科學的專業的許多同學,在畢業之後,很難再繼續從事本專業的研究,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到了瓶頸。那是不是這就意味著物理學的發展放緩了呢?
  • 物理學的憂傷
    ,卻是半個世紀以來最經得起任何實驗挑戰的一個定理,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實驗結果違背了這一條定理。這個理論不僅反覆被實驗證明,人們甚至根據該理論製造出了現代資訊時代的基礎性科技產品二極體。量子力學以光子(也就是光的量子)為例,認為弱作用力和強作用力是源於能量量子的交換,並稱之為「楊-米場」,這是楊振寧和他的學生米爾斯於1954年發現的理論。
  • 諾貝爾物理學獎:1990年至今,這就是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史
    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物理學獎將頒給「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除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外,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都頒發一次。以下是近30年來獲獎者的完整名單。
  • 物理學發展的意義何在
    坐觀物理學發展史,人類從誕生之初就有了追求事物真理的好奇。只有從認識出發,才會有進一步的變革,探索才是人類進步的本質,才是人類有如此智慧的基石。正是因為人類的智慧,才會有對萬事萬物的探索,探索事物本質與發展方式一直存在人們心中。
  • 【通惠學堂】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支柱
    ,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有關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2017年諾獎:百年現代物理學,今天做了個了斷!
    這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個特殊的意義:百年的現代物理學,今天終於做了一個了斷!現代物理學建立的標誌當然是一百年前建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而相對論理論的建立儘管也有多位物理學家的貢獻,但是愛因斯坦的貢獻不但傲立群雄,而且即使說是愛因斯坦以一己之力建立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尤其是廣義相對論的建立更是人類理性思維和科學發展的一個高峰!
  • 從伽羅瓦到諾特,看抽象代數的誕生與發展
    是現代數學理論三大支柱之一,抽象代數學對於全部現代數學和一些其它科學領域都有重要的影響。並且隨著數學中各分支理論的發展和應用需要而得到不斷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抽象代數的發展史。諾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數學家,她憑藉著一己之力創建了完整的實數理論體系。1920年,她已將「左模」、「右模」的概念引入抽象代數體系。1921年諾特寫出的《整環的理想理論》是抽象代數發展的裡程碑。愛米·諾特引進了抽象的理想概念。她通過具體環的實例的考察,抽象出來其共同特徵,研究其中最重要一類環,即每個理想都滿足升鏈條件。後來這種環稱為諾特環。
  • 物理學第一原理,300年來幾乎導出了所有物理定律!
    1744年,莫培督在總結各類其它極值現象之後,首次指出了作用量在極值現象中的重要地位。莫培督給出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指出,對於所有自然現象,作用量會趨向於最小值(實際應為極值,包括最大值)。例如運動物體的作用量被他定義為動量p與運動距離s的乘積,物體的運動必須使ps為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