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之書:最初的故事,最好的故事

2020-12-25 騰訊網

節日之書

《白雪公主》中的邪惡皇后是小白雪的親生母親,《灰姑娘》中的壞姐姐為了穿上金鞋子不惜切掉腳後跟和腳趾,長髮公主在塔上懷了王子的孩子而導致腰圍變粗,孩子在屠宰場玩遊戲時扮演屠夫拿刀切開同伴的喉嚨、貧窮少年厭倦人世渴求死亡、頑固小孩專門和母親作對以致死後仍被抽打……1812/1815年第一版《兒童與家庭故事集》——後通稱《格林童話》——中的這些故事後來被逐漸刪除、修改、替換,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了二百年。

今天是聖誕節,為大家推薦一本曾經入選美國當年最佳聖誕策劃榜單的書——《初版格林童話全集:全註解本》,文末有聖誕禮物送給大家。

《初版格林童話全集:全註解本》

[德] 格林兄弟 著

[美] 傑克·奇普斯 注

安德莉婭 · 德索 繪

姚了了 譯

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文 | 雷以迪

2012年,初版《格林童話》誕生二百周年,英語世界仍沒有人將這第一版的故事集翻譯成英文。大多數讀者甚至不知道這部故事集自誕生以來曾有過七個版本,更不知道它在誕生後的45年裡遭遇基督教文化的激烈批評和格林兄弟的自我審查,被屢次刪除、修改、替換,增補大量道德故事,以致最後面目全非。為此,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德國與比較文學退休教授傑克·奇普斯倍感疑惑。他說:「如果沒有人來翻譯第一版的《格林童話》,就由我來完成吧。」

2014年,奇普斯教授的譯本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錄初版《格林童話》中的全部156個故事,包括格林兄弟為初版上下卷撰寫的兩篇《前言》和奇普斯教授撰寫的導讀長文:《重新發現格林兄弟的原始故事》。初版中的所有學術性註解被梳理、概述或再註解。紐約視覺藝術家安德莉婭·德索為其中的20個故事製作插圖,黑白剪影大膽呈現這些故事中的隱含意義。

作為初版《格林童話》的首個英譯本,奇普斯教授的譯本出版後備受關注,出版當年即入選英國《獨立報》年度最佳圖書、美國《環球郵報》最佳聖誕創意圖書等榜單。英國《衛報》等媒體評論稱:「首次以英文出版的初版格林童話全集,揭示了那些被講述了二百年的睡前故事匪夷所思的另一面。」該譯本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九久讀書人聯合推出中文版。而在此之前,我國的圖書市場上廣為流傳的絕大多數版本也都譯自1857年的第七版。

被基督教文化審查、

刪改的40—50個原始故事

奇普斯教授說,對比七個版本,最初的版本中大約有40—50個故事是被刪除或被進行很大修改的。「最初的原始故事不是講給孩子們聽的。初版故事的上下兩卷分別於1812年和1815年出版後,格林兄弟決定為中產階級家庭推出一個更短的版本(也就是傾向於以兒童和家庭為讀者對象的50個故事的縮印本,這個版本印刷了十次)。」此後,威廉·格林不停地自我審查並修改,刪除了所有可能會冒犯中產階級價值觀的故事,如《孩子們如何在屠宰場玩耍》;也刪除了精靈、仙女等角色,以示和法國童話區分。奇普斯教授指出:「記住,那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佔領了德國,因此在《睡美人》(初版中的篇名為《野薔薇》)中,精靈變成了智慧的女人;一隻螃蟹而不是青蛙對王后說:『你的願望馬上就會實現,不久會有公主降生。』」

奇普斯教授認為有必要強調的是,初版中的故事往往和「受傷的」年輕人有關,講述他們的故事是為了展示當時現實中的矛盾衝突,而這些矛盾衝突直至今日依然存在於我們的時代。比如初版故事經常描述青年主角與父母爭吵、兄弟競爭、姐妹爭奪、年輕人被榨取被壓迫、危險的掠奪者突然闖入、惡意的國王和王后濫用權力……這些故事不僅僅為孩子們而講,也不能將其視為真正的兒童故事。如果說有任何故事與孩子相關,那也應該說故事是「關於」孩子的。或者說,這些故事擁有一股孩子般的精神或氣質。

初版故事中還有著一種被奇普斯教授稱為「弱勢者」的視角。故事總是對濫用權力的國王、食人怪、女巫、巨人、下流的人和動物持有明顯的反對態度,而對無辜的、頭腦單純的主角,不論是男是女,是小矮人還是無助而勇敢的動物,都充滿同情。國王總是對自己的承諾出爾反爾,或者欺壓、利用國民,包括自己的女兒,最後這些國王不是被揭發、廢黜就是被殺。絕大多數主角都是無辜的,但無辜本身不足以讓他們被褒獎,還需經受考驗,證明自己是正直、善良或仁慈的。弱勢者聯合起來、最終獲得正義的主題在初版故事的講述中佔據核心地位。不幸的是,許多最好的故事在後來的多個版本中被排擠或迴避了。

此外,初版中的學術性註解後來被抽出來以單行本出版,專為對故事來源及流變感興趣的讀者印刷。有些故事如《陷入饑荒的孩子們》是因太過陰森恐怖而被刪除,《藍鬍子》《奧剋羅》《穿靴子的貓》是因為源自法國口述傳統而被刪除,《笨蛋漢斯》是因為源自義大利口述傳統而被刪除。實際上,在1812/1815年的初版中,故事的種類和類別非常廣泛:寓言、傳奇、笑話、鬧劇、動物故事、奇聞異事……不但與當時的社會事件和講述者的個人經驗相關,而且種種奇蹟映射出現實世界中的是非曲直。

拿破崙戰爭與原生態的德國故事

格林兄弟的童年是在黑森州的小鎮上度過的,當時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對民間故事的與童話的興趣。像所有胸懷壯志的年輕人一樣,他們打算學習法律,從沒考慮過語言學或民俗學。

1802—1806年,格林兄弟就讀於馬爾堡大學法律系,受年輕的法律學教授薩維尼啟迪,他們將視野拓展至法律史、語言學、哲學甚至文學。薩維尼教授強調:要想充分理解現在,必須學習過去,跨學科地了解法律、風俗、信仰和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格林兄弟漸漸相信,只有語言而非法律才是團結德國人民的最終紐帶,於是轉而開始研究德國古代文學。

要理解格林兄弟的這一轉向,需了解當時的德國在歐洲的處境。1804年,拿破崙加冕為皇帝。1806年,他率領七個軍團和一支縱隊進入普魯士,結果僅用第三軍這一個軍團就單獨擊敗了普魯士國王親率的七萬普軍。勝利來得如此容易,連拿破崙本人都大吃一驚,以為消息有誤。這場教科書式的勝利之後,普魯士失去了一半領土,並支付大量賠款,軍力也被限制。正如德國詩人海涅後來所說:「拿破崙呵口氣,吹掉了普魯士。」

格林兄弟受薩維尼教授影響,試圖在德國人心中樹立共同體意識。他們搜集舊書、小冊子、記事簿、手稿,編輯並學術性地收集古代英雄事跡和傳說。他們用「自然的詩歌」來形容令人敬畏的古日耳曼語及斯堪地那維亞文學,來復興德國人民的真實天性。他們認為當時的現代文學都顯得矯揉造作,不能表達真正的「人民」的核心文化。他們相信文化最自然、最純粹的形態是語言,而且存在於過去。在初版第一卷《前言》中,他們寫道:

長久以來,故事為我們帶來這麼多歡樂與感動,它們講述道理,其光輝從不朽的源頭不斷折射著,滋潤人生,就好像捲起的葉片上的露水,即使只是小小一滴,也會在破曉時分閃閃發光。

這些恰恰是古老、最好的故事。我們沒有添加任何情節,也沒有做任何潤飾與改編,儘可能避免擴充這些故事,因為他們本身所蘊含的就已經非常豐富,有著自身的類比性與相似性。這些都是不可能虛構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在德國尚未出現像我們這樣的故事集。

1812年,初版第一卷的86個故事出版後遭遇批評,一些人認為故事太過殘忍,學術性的註解也成了閱讀負擔。也有人認為這些故事沒有價值,閱讀它們完全是在浪費時間。還有人認為格林兄弟太過理想主義,對文學性故事和現代文學的評論過於悲觀。但格林兄弟仍然堅持最初的宗旨,那就是:拯救歷史,拯救過去的遺產。為此,他們通過信件往來進行辯論:

我堅定地相信,在我們的故事中,每一個故事中的細節都無一例外地早在幾世紀前就被講述過了。很多美好的東西都是被逐漸剔除掉的。從這個角度上說,所有的故事都經歷了長時間的修改,他們仍不時地出現在無窮的變體中。換言之,他們不會自發地修改。這些變體和種類繁多的方言類似,都不應受到任何幹擾。

凡是可以通過出版的、傳統的教導和格言中掌握的東西,既能被老年人接收,也能被年輕人接納。兒童若無法理解,它們便從他們的腦中滑過,等到有一天他們準備好了,自然可以理解、接收。所有那些能點燃、照亮一切現有的和已知的、真正的教誨,從來都是如此。沒有什麼教誨是兼任火柴和火把的。

1815年,初版第二卷的70個故事出版,顯示了格林兄弟對各方批評並沒有妥協。他們在第二卷的《前言》中說得非常明白,稱將會延續第一卷的思路,並再次強調他們的初衷:

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有些故事不適宜讓孩子們閱讀,甚至可以說是道德低下,讀來使人尷尬,家長們不會願意讓孩子們接觸到這些。……自然界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它允許各種各樣的花朵樹葉長出不同的顏色和形狀,不論對人類是否有助益或任何用途。若是沒有用,只管無視它走過去便罷,卻不能要求花草按照人類的需求生長。

時移世易,格林兄弟在之後的45年裡終究對初版故事進行了刪除、修改、替換。這與時代變遷不無關係:1812/1815年初版故事誕生時,德國人仍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尚未形成統一的聯邦。而到了1857年,在俾斯麥的鐵腕下,一個嶄新的地區性強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即將完成統一。

無可置疑的是,「自然的詩歌」、原生態的故事,才是1812/1815年初版故事集的精髓,這些早在幾百年前就流傳的古老故事就像寶石,是流傳在德國民間的歷史遺產。每個故事都擁有奇特的不同風格,並因其簡潔直白的特質而值得被記住。很多故事本身都自帶精神與觀念的象徵,比如《好玩的保齡球與撲克牌遊戲》的開頭:「一個貧窮家庭的年輕人想:『我不妨冒險一試,反正我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如果成功,獎勵卻那麼豐厚。那還猶豫什麼?』」正如美國《現代世界文學》對這部重新出版的1812/1815年初版故事集的評價:「如在引誘魔鬼來重讀這些童話故事,震驚於英雄主人公的厚顏潑辣。」 從很多角度來說,初版全集中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原始故事,現在讀來甚至像是「新的」故事,它們比1857年擁有210個故事的第七版更接近口述故事的傳統。

MERRY

CHRISTMAS

聖誕好禮:

留下你的節日願望或祝福,我們將抽取五位讀者送出這本《格林童話初版全集 : 全註解本》。

留言統計截止到2021年1月1日。

◆被譯成150多種語言,世界級教育入門讀本。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註解本,英語世界恢復格林童話原貌「了不起的版本」。

◆「很多美好的故事都是被逐漸剔除掉的。」重新發現格林兄弟未經西方文化審查的原始故事。

◆更絕妙,更變換,還原辛辣、生猛、天真的原味,這才是真正的格林童話。

◆涵蓋動物故事、荒誕故事、寓言、傳奇、軼事及魔幻故事。

◆資深童話學者為原注作註解,紐約藝術家獨家繪製全新版畫。

相關焦點

  • 傳統節日故事書
    01學校老師推薦與教材同步書目小學生一直有傳統節日的課程和作業這套《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共四本,是教育部小學教材推薦的必讀書目之一。自教育部語文教材改革以來,書中關於傳統文化的內容被愈加重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套書以一個名叫「吉祥」的小男孩和爺爺對話的形式,直接將孩子帶入到書中的情境裡。比如在春節的時候,吉祥問:「春節是怎麼來的呀?為什麼是正月初一呢?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2020-01-25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小年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小年的故事 2020-01-26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七夕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七夕的故事 2020-01-31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二月二的故事
    story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小小故事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馬姐姐,感謝新華書店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今天呀!小馬姐姐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二月二的故事》,好了,接下來就進入我們的故事時間吧!二月二的故事相傳,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自己做了皇帝,惹得玉帝大怒。
  • 故事會|樂樂趣節日體驗翻翻書《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青青粽葉,悠悠我思|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小男孩兒期待端午節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圖畫書《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奶奶的絲線爺爺的船》,用極專業又極親和的文字,伴著極奇特又極溫馨的插畫,為現在的孩子們緩緩講述了一段濃濃純純的端午故事。如果想知道故事最激動人心的場景,還是親手打開書頁,邊吃粽子,邊來讀讀吧!這本書語言靈動,想像力縱橫馳騁,端午節的由來——詩人屈原的影像通過小男孩兒奶奶點燃的祈福香嫋嫋勾勒,避開大多節日圖書的科普性,不枯燥,不刻板,以一幅幅鄉間生動鮮活的節日情景為脈絡,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豐富溫暖的端午故事。
  • 傾聽「最初中國」的故事
    與臨汾攜手這是秦漢胡同文旅文化教育板塊邁出的重要一步與臨汾攜手和這份綿延亙古的文化基因一起講述「最初中國」的故事踐行「讓世界柔軟」的理念講述最初中國的故事其中,有一座都城,經歷千年的風雨,講述「最初中國」的故事,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居平水之陽,別名平陽。這,就是臨汾。
  • 傳統節日故事《端午節的由來》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端午節的由來》1、《端午節的由來》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端午節就是用來紀念屈原的,屈原生於亂世,空負絕世才華和救世之志,卻只能感嘆報國無門,在一次次的打擊和流放中體味憂世、憂生、憂民的精神之痛。端午節是中國重大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確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讓孩子從小愛上中國文化,做地道的中國人!
    今天,小編給您推薦一套廣受學校推薦、家長好評、孩子喜愛的—《中國傳統節日故事》。可以說,這是一套中國孩子的必讀書籍,也是一套中國孩子不可不知的傳統節日故事。但如果老師讓孩子學習節日的由來和習俗時,家長只是給他百度,這就極大削減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把有趣變得無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套書以一個名叫「吉祥」的小男孩和爺爺對話的形式,直接將孩子帶入到書中的情境裡。
  • 【聽小樹媽講故事】《七夕的故事》(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點擊免費領取☞520本經典繪本圖畫書(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
    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裡,作者汪培珽告訴我們,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兩個孩子一路走來,在英語上的斐然成績,全依靠媽媽讀故事書,僅此而已。汪培珽老師把自己英語啟蒙的理念和方法都寫入了《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全書讀完,豁然開朗的發現,英語啟蒙可以通過讀故事書完成,我們何必那麼累。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
    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裡,作者汪培珽告訴我們,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作者汪培珽,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女兒,十二歲開始用英語寫小說,15歲完成了八本英語小說的創作,超過五十萬字。她的兒子十四歲時,完成的英語課指定閱讀作品得了滿分。
  • 兒童故事書
    寶寶應該看哪些故事書?給寶寶選故事書的6原則  1、選擇與孩子熟悉的生活經驗有關的書  如表現自已周圍的人、物體、環境、生活裡的各種活動的書,孩子在書裡能看見,在生活中能有所體驗的事,容易更深刻的印象。
  • 最適合小學生的經典英文睡前故事書推薦!!
    但,哪些故事效果最好?英國孩子在睡前會讀哪些故事書?小編就來推薦最適合小學生讀的睡前故事!Downthe Back of the Chair在椅子後面… 一本充滿想像力的故事書!The Star Tree一起進入小女孩的夢鄉,乘著她的夢境開啟想像力之旅。月夜中,夢旅人——小女生的冒險旅行。
  • 國外節日《聖誕節》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聖誕節》1、《聖誕節》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在聖誕節這天,大雪停了,厚厚的雪壓著樹枝,房屋上到處白雪皚皚。在西方,過聖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紅黃彩球、玩具、聖誕鍾、心型餅乾、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 讀書筆記《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但是,我想傳達這些教育理念的最初動力,是因為我自己的教養孩子的路上,在為孩子付出愛的同時,也深深感覺自己得到了愛,而這份一直在我心中不期然出現的滿足和快樂,才是我真正希望全天下父母都能得到的東西。所以,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把握著每一天,盡情享受屬於我和孩子的幸福快樂。
  •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餵故事書成長的父母
    所謂「餵故事書」其實不是指家長給孩子念故事書,一字一字念給孩子有多少父母會為孩子念故事書,問題不在你會不會念而是你有沒有熱忱和渴望,幫孩子做這件事。故事書的插圖,是美育的最佳範本,經典故事書的插圖,就像一座「書本美術館」。欣賞繪圖,展開想像,這個階段讓他們有欣賞美的東西。感受美是發自內心。扔石頭,看螞蟻,玩樹葉,達到忘我境界,這都是美育。這就是孩子的生活。
  • 你不知道的春節故事!壓歲錢最初並非是「錢幣」,而是闢邪物件!
    壓歲錢最初是真的具有購買能力的錢幣嗎?針對這些問題,小編今天會幫大家一一梳理。關於壓歲錢的故事,在《中華文化習俗辭典·文化習俗》一書中有相關介紹。傳說在古代有一隻叫「祟」的小鬼,每到除夕之夜便會出來危害村裡的小孩子,凡是被「祟」摸過腦門的孩子第二天都會害病,輕則發燒頭痛,重則變得瘋癲痴傻。大人們為了保護孩子往往整夜點燈,不敢睡覺。
  • 適合胎教的故事書推薦
    適合孕婦閱讀的書籍,在選擇上沒有年齡段的限制,在體裁上也可以豐富多樣、不拘泥任何一種形式,但總的來說,應當是能讓心情安逸、陶冶情操、帶來美好感受的讀物;最好,是可以激起母愛、喚起女性溫柔情感的作品;並且,考慮到孕婦的身體因素,這個時期閱讀的書籍最好是可以隨讀隨放,長短由心,不受太多的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