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執行盡顯威力
——人民法院執行信息公開工作紀實
2016-11-04 08:30:30 | 來源:人民法院報第一版 | 作者:劉婧
打開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正在實時滾動顯示。全國各地的失信被執行人姓名、法人或其他組織名稱、身份證號碼、組織機構代碼等查詢埠信息清晰地公布在頁面上。點開失信被執行人頁面,「失信將受到信用懲戒!」幾個大字赫然在目。
加強執行信息公開,為當事人和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執行公開服務,全面推進陽光執行,這是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兌現下決心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莊嚴承諾所採取的重要舉措。
執行情況實時查詢,一「點」就通
「現在只要在電腦上一點,就能看到我的案件的執行情況,省去了很多跑法院的時間,心裡也對自己的案子進展有了底。」來自烏蘭浩特的申請執行人方女士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查詢系統上輸入被執行人的姓名以及身份信息,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了案件的執行單位、執行依據文號、案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和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等相關信息。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於2014年11月正式開通,最高人民法院將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執行案件流程信息公開、執行裁判文書公開等信息平臺進行了有機整合。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提供的搜索功能,社會各界人士通過輸入失信被執行人姓名或法人單位名稱,就可以輕鬆查詢案件執行情況的相關信息。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16日,執行信息公開網已累計公布執行信息4487萬條。
公布失信名單,「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為查詢失信被執行人提供了一塊專門的分區。點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一頁面,全國失信被執行人的相關信息被一一公布。上了黑名單的失信者將無法乘坐飛機、高鐵、動車一等座等交通工具,禁止從事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融資信貸等經濟活動,在行政審批、政府扶持、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也將受到嚴格限制,並由徵信機構在徵信系統中予以記錄。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僅可以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進行查詢,最高人民法院還在微博、微信開設了「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與人民網聯合推出「失信被執行人排行榜」,擴大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傳播範圍,形成強大的信用懲戒威懾,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16日,人民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544萬例,採取信用懲戒措施674萬人次,51萬名失信被執行人懾於信用懲戒主動履行了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還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有關部門聯網共享被執行人信息,建成了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實現了網絡查控、遠程指揮等功能,同時連通3000多家金融機構,擴大信息查詢範圍,改變了傳統的「登門臨櫃」式的財產查找模式,織就一張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大網,對各種財產形式做到「一網打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豔濱在《中國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評估報告》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法院建立的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有效地限制了老賴,法院的執行能力有了明顯增加。
擠壓徇私空間,讓執行權在陽光下運行
執行信息公開是法院司法公開的重要內容。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進執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通過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最大限度擠壓利用執行權徇私的空間,全力打造陽光執行,讓執行權在陽光下運行。
今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與騰訊網合作,開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大型網絡互動直播活動,網絡全程直播了啟動活動及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起強制執行案件的全過程。執行當事人看得見的「用戶體驗」和執行公開,回應了社會各界對執行工作的關切,特別是倒逼執行規範、改進執行管理,對實現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的公開透明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強調執行公開是實現執行公正、塑造執行威懾力的關鍵,不僅便於院長、執行局長在網上實現對執行案件的直接管理和實時監督,更重要的是以執行公開平臺為載體,讓當事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執行公開帶來的直接參與和便捷,讓執行過程成為當事人「看得見的公正」。
深化執行公開使執行權在陽光下運行,全程接受各方面監督,擠壓了暗箱操作空間,督促廣大執行法官嚴格規範司法行為,時刻注意言行舉止,有力促進司法公正高效廉潔,遏制和預防司法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