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開展首例腹腔鏡婦科手術 德陽援若傳幫帶醫生現場教學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日訊(石依璇 記者 周鴻)「感謝德陽好門巴!」4月2日,一名29歲的藏族牧民向李俊星醫生表示感謝。

  3月27日,這名藏族牧民因腹痛到若爾蓋縣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後,德陽市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傳幫帶支援若爾蓋縣人民醫院醫療隊隊長李俊星診斷其為宮外孕。因腹腔內大量積血,需要手術進行清除和止血治療,否則病人會有生命危險。

  李俊星介紹,按照當地醫院的條件,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開腹手術,而在很多醫院都可以用現在主流的微創手術進行治療,減少開腹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恢復起來也快。

  於是,李俊星指導當地醫院的醫生維持病人的生命體徵。同時,德陽市人民醫院援若隊員、產科副護士長張姍姍帶領護士們執行醫囑,緊急做好手術前的準備。

  作為對口支援醫生,在搶救患者生命的同時,李俊星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還肩負著「傳、幫、帶」的責任。他向手術室了解腹腔鏡設備的配備情況,原來目前若爾蓋縣人民醫院有腹腔鏡設備,只有外科在使用,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還是空白。婦產科醫生也非常希望能使用腹腔鏡治療婦科疾病,但是沒有人會用。

  有設備,就有了底氣。「把婦科腹腔鏡技術傳給當地醫生。」李俊星立即決定,他要在搶救仁真納麼生命的同時,用目前先進的技術讓她得到最好的治療,減少手術給本就失血的身體帶來的影響。

手術中

  手術開始了,若爾蓋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醫生都趕到手術室來觀摩學習。從麻醉方式,病人體位,消毒範圍,切口位置標示,手術器械準備,李俊星一邊操作一邊示範講解。

  作為助手的當地醫生之前沒有接觸過腹腔鏡手術,進腹後掌鏡子的方向感很差,總是找不到器械和手術部位,增加了手術難度。李俊星一邊指導助手固定鏡子,一邊細緻地操作。手術順利完成,創面沒有出血。

  很快,這名藏族牧民甦醒了。換藥時,她看到自己的腹部並沒有長長的傷疤,覺得很神奇,感激地朝李俊星和張姍姍豎起了大拇指。

  這臺若爾蓋縣的首例腹腔鏡婦科手術,也給當地縣人民醫院婦產科的醫生們帶來了信心。當地醫生表示,要跟李醫生好好學腹腔鏡技術,減少患者的痛苦。(圖由德陽市人民醫院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北京援疆醫生指導受援地開展首例全腹腔鏡下兒童腎盂成型手術
    圖為援疆醫生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開展首例全腹腔鏡下兒童腎盂成型手術。王民供圖 人民網和田4月18日電(許珠珠)4月13日,在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醫生王民(北京老年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劉佳(北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的指導輔助下,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西院區泌尿外科成功完成受援地首例全腹腔鏡下後腹腔鏡小兒腎盂成型手術,填補了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西院區一項腹腔鏡微創技術空白。
  • 毓璜頂醫院幫助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手術
    徐安利醫生指導開展腹腔鏡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煙臺報導  聶拉木的冬天,天空湛藍、雪山耀眼。12月7日,援藏醫療隊徐安利醫生主刀完成了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首例腹腔鏡輸卵管絕育手術。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微創手術日益普及,遠在邊陲的聶拉木縣人民也希望享有新技術帶來的便利與福祉。震後的聶拉木縣人民醫院百廢待興,醫療設備短缺,相關技術空白。
  • 煙臺毓璜頂醫院幫助西藏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手術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微創手術日益普及,遠在邊陲的聶拉木縣人民也希望享有新技術帶來的便利與福祉。震後的聶拉木縣人民醫院百廢待興,醫療設備短缺,相關技術空白。今年8月,作為對口幫扶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為縣醫院捐贈了一套價值87萬元的腹腔鏡設備,並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調試,日前終於達到了使用標準。
  • ...手術 肚臍小孔來完成名山區人民醫院開展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日,一名年輕女士因異位妊娠在名山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就診,主管醫生李雅玲為其成功實施醫院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患側輸卵管切除術,沿肚臍作一笑臉型小切口,為瘢痕穿上一件美麗的「隱形衣」,開啟了區人民醫院婦科微創手術的新時代。
  • 丹東婦科「小身材,大本事」——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蔚然成風
    腹腔鏡手術在過去的20年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婦科疾病治療的主流方式。相對以往的開腹手術,由於其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勢,讓很多女性在面對二者的選擇時,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腹腔鏡手術。
  • 國內首例!聊城東昌婦幼成功開展宮腔鏡經肛門手術
    手術的國內首例。、腹腔鏡微創手術,已有數十年豐富經驗,技術高超,遂來院就診。婦科團隊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制定了宮腹腔鏡聯合微創手術方案。困難異常大,按照以往經驗,若運用腹腔鏡婦科科研團隊通過檢索文獻,發現國外也未曾有過此種取環方式,該病例是國內首例宮腔鏡經肛門手術。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東三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手術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張頤主任團隊成功完成機器人單孔腹腔鏡下卵巢腫瘤核除術,是東三省首次應用達文西機器人單孔腹腔鏡技術開展婦科手術。單孔腹腔鏡是利用臍部的天然皮膚皺褶隱藏手術切口疤痕,達到令患者滿意的美容效果。
  • 鏡善盡美:善谷醫院婦科成功開展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外科主任郭晏同的共同協作下完成我院第一例經臍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切除術,為患者解除痛苦的同時,不給病人增加負擔,也為瘢痕穿上了「隱形衣」,開啟了善谷醫院婦科微創手術的「無痕」時代。
  • 德陽35噸「愛心蔬菜」抵達若爾蓋
    2月23日下午2點,德陽捐贈阿壩州若爾蓋縣的35噸「愛心蔬菜」順利抵達若爾蓋。今(24)日是藏曆新年,若爾蓋縣的藏族同胞可以吃上來自德陽的新鮮蔬菜。連日來,受疫情防控影響,若爾蓋縣蔬菜緊缺,在德陽市對口幫扶若爾蓋縣前方指揮部的多方聯繫協調下,什邡、綿竹的菜農積極獻出愛心。2月22日下午,在什邡市洛水鎮漁江村,愛心菜農們忙著將剛剛採摘的新鮮蔬菜放到貨車上,什邡市的黨員先鋒隊志願者和現役、退役軍人志願者也放棄周末休假時間,一起加入到蔬菜的搬運隊伍,終於將35噸新鮮蔬菜順利裝車。
  • 感動昌江|鄒放軍:將婦科微創腹腔鏡手術帶到昌江 造福患者
    兩年來,鄒放軍帶領的昌江醫療集團婦產科團隊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派駐專家密切交流合作,成功將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和產科分開,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將微創腹腔鏡手術技術帶到昌江。如今,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一年的微創腹腔鏡手術量達500餘臺,該院實現了婦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目前已完全達到海南省級醫院的水平。
  • 山東煙臺援藏醫療隊幫聶拉木縣人民醫院完成首例腹腔鏡手術
    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援藏醫療隊的幫助下,聶拉木縣人民醫院完成了首例腹腔鏡手術。 張振宇 攝  冬日的西藏聶拉木,天空湛藍、雪山耀眼。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援藏醫療隊的幫助下,聶拉木縣人民醫院完成了首例腹腔鏡手術。
  • 讓農村婦女家門口就醫不再難——北京援蒙醫生賈麗華的扶貧情
    新華社發(白俊華 攝)腹腔鏡微創手術,這種城裡司空見慣的「小手術」,卻是一直以來難倒貧困地區的「老大難」問題,這也是賈麗華千裡迢迢來此的原因所在。2019年9月,接到北京市通州區委組織部、衛健委的援蒙號召,通州區婦幼保健院婦科二病區主任賈麗華第一時間報了名。
  • 我院完成首例高難度雙側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
    因為手術部位解剖結構精細,祈福醫院婦科主任曹培勇親自為李女士進行了這個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輸卵管吻合術,僅一小時便順利完成這一在祈福醫院尚屬首例的手術。目前李女士已經康復出院。手術歷時一小時,出血僅2毫升曹主任說,像李女士這種情況,手術一般有兩種選擇:經腹手術或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經腹手術難度小,但患者手術時間長、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難度大,但創面小、出血少、恢復快。綜合考慮之下,經驗豐富的曹主任還是決定為李女士進行腹腔鏡下輸卵管吻合術。
  • 和平醫院開展「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於是,由衷地感謝婦科全體醫護人員,尤其是邊肖海醫生。術後第二天,她痊癒出院。 據了解,傳統的腹腔鏡手術是在患者腹部打三到四個小孔,切除病灶的同時可避免既往開腹手術所留下的巨大瘢痕。
  • 3D腹腔鏡手術中引進智慧機器人臂輔助
    去年,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脾甲狀腺外科成功完成佛山地區首例智慧機器人臂輔助3D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智慧機器人臂的使用,意味著順德地區臨床智慧機器人時代已來臨。藉助高新醫學手術儀器和設備,肝膽脾甲狀腺外科完成了多例高難度的腹腔鏡手術,其高超技術也得到同行的高度認同。
  • 五蓮縣人民醫院開展宮、腹腔鏡聯合手術
    李某某,女,46歲,查體發現子宮肌瘤10+年擬行手術治療,入住五蓮縣人民醫院婦科。入院後複查彩超示:子宮肌壁間肌瘤9.88x6.96x7.94cm,子宮黏膜下肌瘤約2.8x2.5cm。病人有強烈保留子宮的意願。
  • 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成功實施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通訊員 吳浩然)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普通外科主任張克蘭的指導下,副主任羅韜帶領普通外科二病區團隊完成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在完善三維重建後,發現患者存在替代肝左動脈的血管變異,左側半肝的引流膽管均明顯擴張,為徹底根治病灶,需行標準的解剖性左半肝手術。為此,羅韜和團隊經過充分的討論,決定使用該院最新購置的Stortz高清螢光腹腔鏡來實施病灶的精準切除。
  • 濟南婦兒醫院實施首例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
    儘管腹腔鏡手術已在婦科廣泛應用,但對患者來講,術後腹部留下的3-4個手術疤痕,仍然給很多愛美女性帶來困擾,成為她們手術選擇的顧慮。9月14日,濟南婦兒醫院王秋燕院長帶領科室團隊完成了一例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為患者成功實施單孔腹腔鏡下左側卵巢巧克力囊腫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瘤射頻消融術。
  • 微創腹腔鏡手術再升級 術後腹壁「天衣無縫」
    日前,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將微創腹腔鏡手術再次升級,利用人體自然腔道——陰道,置入腹腔鏡,為患者實施了經陰道單孔腹腔鏡(V-NOTES)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實現了術後腹部完全無瘢痕。該術式填補了我院乃至區域內婦科領域上的空白,被譽為「天衣無縫」的手術。
  • 獨家:青島首例腹腔鏡下宮頸環扎術患者順利分娩
      半島網11月6日消息 記者從青島市婦兒醫院了解到,近日,青島市首例接受了腹腔鏡下宮頸環扎術的延女士在醫院順利分娩,通過剖宮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嬰。醫生表示,如果沒有這項尖端技術,她恐怕就沒有 機會當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