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近一段時間,有小夥伴問我,孩子中小學英語應該怎麼學。我並不一定能給出特別好的意見,因為畢竟年代不同。但我願意分享自己中學學英語的經歷,僅供參考。
一、關於天賦說
我學英文20多年,做口譯和教英語均超過10年,如果說我不相信天賦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管是身邊一起學習的同學、同行,還是自己教過的學生,總會出現學得快和學得慢的。這其中的原因,有興趣、努力程度、後天家庭的教育環境,但天賦的影響也是不可否認的。有的人天賜超強記憶力,能一次記下5分鐘的VOA常速片段,並擅長邏輯和辯論,這就是非常有利於口譯的天賦。錢鍾書「照相機式」的記憶能力也是成就他英語能力的利器。
至於我有沒有天賦,我說不好是執念還是天賦。6歲時,家裡購買了《兒童英語》,那時便經常跟著磁帶朗讀裡面的內容,讀得津津有味。開始上初中時,初中英語啟蒙老師的口語非常好,說著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但是我那時就非常敏銳地感知到了磁帶裡老外的語音語調和中國人的不同,而且堅信,學好英語就必須要和外國人說得差不多,並且能夠準確模仿磁帶中的發音。這執念一直伴我走到今天,所以到現在我還在不斷打磨自己的發音。
對於今天的孩子來說,6歲才開始接觸英語似乎已經很晚了。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自身對某些學習有自身特別的執念,那麼不管他多晚開始都會走得很遠。至於這個執念是父母幫助他養成習慣還是他自身養成的,並不重要。如果他來自一個進取心非常強的家庭,當優秀成為他的習慣時,他自然而然地也會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
二、自學能力的培養
我的自學能力得益於我第一所就讀的高中。當年,家人為了鍛鍊我獨立生活能力,把我送到了老家縣城的一所省級重點中學學習。那所學校的老師並不推崇題海戰術,而是經常跟學生強調要自主學習,學習靠自己,改變命運靠自己,考試靠自己,老師不會幫你。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這也是「無為而治」的一種體現。有時候,你想得到的東西像沙子一樣,抓得越緊滑的越快。所以風聚沙,風似無形,但能把沙子聚起來。學校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良性競爭環境,老師便要引導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記得在高一下半年,教室裡的電視每到下午就會播放考起清華北大的一些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他們中有的是天賦型選手,讀書並不非常費力氣,但更多的是非常懂得時間規劃,知道自己在幾點該做什麼,而且經常把學習時間規劃精確到分的人。後來,我也開始模仿他們,從此之後,自身的學習成績也從班上的十幾名升到了全年級的前十名。而且每一科的學習都提前超越了老師的教學進度,每年到期末的時候,老師的教學剛好結束,但我已經複習完一輪。
不管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還是從那些考起清華北大的學長學姐來看,有一個共性就是,真正會學習的高手,依賴老師的程度很小。老師只要指明方向,他們就會自己精準地執行,而且自身的學習經常會超越老師的理解。
相反,如果給孩子填鴨式的學習,或者奉行題海戰術,反而會讓他產生依賴老師依賴學校依賴各種課外班的習慣。到了大學,沒有了中學的這些壓力,他們反而不知所措。
中學學習中,我並不偏科,除了數學不穩定以外,各科實力相對平均。英語一直是我的相對強勢科目,我在數學上花的時間是我英語的2-3倍,但每次碰到高難度的試卷,都拿不了高分。其他的強勢科目包括物理和生物。
我並不像其他同學一樣喜歡做英語試卷,但是喜歡聽聽力、讀課文和背單詞。我認為最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就是跟讀磁帶。現在做同傳的時候也經常想起來當年跟讀磁帶的場景,不就是影子練習嗎?
在高二的時候(大概是2005年),我購買了BBC和VOA常速的材料練習做聽力選擇題和填空題。由於每天跟著磁帶朗讀,當所有課文學完以後,當別人隨便抽出一句課文中的句子,我可以說出它的上句和下句,也可以背出整段的內容。背完課本中的內容以後,我覺得不足以支撐閱讀理解,所以我又背完了大學四級和六級詞彙。我背詞彙,也並不僅僅是把它記下來而已,而是把相關的例句也記熟,這樣也為作文提供了很多語料。
有人也許會問,我什麼時候學英語呢?前文提到,我在英語上花的時間只有數學的一半。我集中學習英語的時間就只是早自習和下午下完課之後。這兩個時間我一定會跟讀磁帶。跟讀的遍數多了,自然就把課文和單詞記下來了。這樣聽力、朗讀和閱讀都得到了鍛鍊。另外,每次考試完之後,我都會用糾錯本把做錯的題和閱讀理解裡所有的生詞記下來。糾錯本也是我英語早讀時必讀的內容。英語早自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到現在為止我每天都還堅持。只不過內容變了,現在每天都練同傳。
所以,哪裡需要什麼課外輔導班?上課認真聽講,早自習和晚自習前朗讀課文、練聽力,再準備一本錯題集記平常考試中的錯題和生詞,就足夠考試拿高分了。要實在覺得沒挑戰的話,可以買英語廣播材料磨耳朵,把裡面涉及到的生詞和例句都記下來,每天朗讀,反覆鞏固,這樣訓練的是能力,有了能力,加上學校組織的針對性考試和練習,自然可以把考試考好。
多聽多朗讀,才是攻克英語的利器,做題並不是。
本文作者:Chronus,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口譯專業研究生畢業;曾就職於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現為職業譯員,兼職中國外文局、北京外國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口譯講師,教授過不同年齡段、職業和背景的學生。有多年口筆譯實踐和審校經驗,為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中國公安部、交通部等國家部委、央視、喜馬拉雅等媒體、中國建設銀行、美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世界五百強企業、高校提供過口譯服務;已有合作譯著《英國向社會組織定製和採購公共服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