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式禮服、勳章、帽徽和大簷帽

2021-02-13 永遠的55

永遠的55——普及55知識,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增強愛國情懷!點擊標題下方藍字「永遠的55」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多與55式相關的延伸閱讀。

1955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實行了軍銜制、薪金制和義務兵役制(史稱「三大制度」)。這其中軍銜制最為老百姓們所熟悉,因為當時舉行過盛大的授銜儀式。而且軍銜制配合55式軍服中的禮服系列,使其成為後來幾十年中最漂亮的軍服。55式軍服、軍銜標誌等,現在成為很多軍迷熱衷的收藏品。

55式軍服和我軍當年首次施行的軍銜制密不可分。建國前,我軍一直沒有軍銜,簡單的軍服上也沒有幾種標誌。抗戰時期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後,為方便國共合作與交往,有極少數高級幹部接受了國民政府授予的軍銜。

抗戰初期和抗戰後,我軍也曾兩次醞釀實行軍銜制。新中國成立後,軍銜制不僅有了政治基礎,也有了物質條件。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授勳典禮正式拉開序幕。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為在京的將官授銜。上圖為毛主席給李貞授少將軍銜。

李貞少將

55式軍服中,女式禮服很少。因為解放後,大批女軍人復員或轉業,等到1955年授銜時,校級以上女軍官只有40餘人。而女將軍,只有一位——時任軍事檢察院副院長的李貞,被授予少將軍銜。因此這套女式將官禮服可以算獨一份了。

在推出50式軍服時,也曾醞釀實施軍銜制,但因抗美援朝停了下來。抗美援朝時期,沒有軍銜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在停戰談判中,敬禮、交談、報告時都因沒有軍銜,發生過尷尬。當時為了方便會談,只好臨時給談判代表下達一個軍銜。

1952年,朝鮮戰局基本穩定。當時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還有很多領導人,向中央建議實行軍銜制。當時蘇聯領導人也多次建議我軍實行軍銜制,史達林甚至還當面向中共領導人提及此事。

粟裕等大將

1953年,我軍正規化建設的步伐加快。中央軍委曾計劃當年7月實行軍銜制,後來決定等到軍隊組織編制確定、兵役法頒布,完成一系列法律制定、人員清退、審核評定等細緻周密的工作後,在1955年內開始實施軍銜制。1955年2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頒布實施,裡面就包括了軍官軍銜制。8月11日下達的「關於軍士和士兵評定軍銜的指示」,完善了這方面內容,全軍評定和授予軍銜活動正式展開。55式軍服也開始向全軍發放。

55式是第一次把軍服正式分為禮服、常服兩大類,改變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這套禮服配合55式軍銜,大大美化了我軍校以上軍官的軍容儀表,展示了國威和軍威。將帥禮服在細節和用料上自然是最講究,採用了純毛華達呢。

55式將帥禮服

大元帥禮服

大元帥禮服,袖口上方的元帥星有一圈松枝環繞,肩章上的元帥星也由一圈松枝環繞,而且肩章版面由純銅絲編織鍍金。這讓該禮服凸顯了大元帥這一軍銜的唯一性。

1955年採用軍銜制時,就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當時毛澤東自然是最符合這一軍銜條件的。但毛主席堅決不接收這個軍銜,而且認為「現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評軍銜為好」。因此大元帥成了我軍歷史上的一個空銜。不過在授銜之前,很多人包括不少民主人士,都一直在勸毛主席接受,因此大元帥禮服還是精心製作出來了,還參加了中央領導人審查軍銜服裝樣品的環節。當時毛主席走到身穿大元帥禮服的模特前,聽了些情況介紹後,詼諧地朝模特說:「大元帥,你靠邊站吧!」

羅榮桓、賀龍、聶榮臻元帥

顏色上,元帥禮服只有海藍色一種,將官禮服則是陸、空軍為海藍色,海軍為藏藍色。要區別陸、空軍將官禮服,可以通過帽牆的顏色,以及帽頂一圈和衣領邊緣的牙線顏色,都是各自的軍種色。

左元帥服 右女將官服

上圖是陸軍,牙線為紅色,海軍的牙線為白色牙線,空軍的牙線為天藍色。這樣的軍種色牙線在袖口、長褲兩側,也能看到。和以前的軍服比,55式禮服的上衣首次採用了西服式樣,大駁頭翻領,雙排六粒金色鈕扣。上衣下方左、右是有袋蓋的平口暗袋。

女軍官的上衣款式和男軍官類似,但她的六粒紐扣中只有兩個是實用的,其餘四個是裝飾。

禮服是在重大禮儀場合或出國訪問時穿著的,因此有比較嚴格的穿著規定——內穿白色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戴統一配發的白手套。腳穿黑色皮鞋。

三軍禮服顏色中,海軍的藏藍色和陸空軍的海藍色比起來,鮮豔奪目的效果少了點。不過正是因為其顏色不那麼「華麗」,所以後來軍銜製取消後,大量海軍禮服被改成了西服樣式的日常服裝。再加上本來海軍軍官就少,造成如今55式海軍禮服存世量很稀少。

空軍將官與校官

左右分別是空軍少將和空軍中校禮服。校官禮服的面料是純毛譁嘰。軍帽上的區別本文第四、五部分有講。衣領上,他們都有嘉禾線、松枝裝飾,不過將官禮服多了一對金色五星。下面的袖口上,將官也多了金線刺繡的松枝葉圖案。你再看看最左邊的元帥禮服,袖口上方還多一顆金色的元帥星。禮服褲,將帥的一樣,兩側有粗粗的兩道紅色縱線,中間是一條軍種色牙線。而右邊的校官禮服上,兩側只有一條軍種色牙線。

現在,下面四條禮服褲你能分出來吧?(問題一,答案見文末答案一)

55式二三號禮服

55式禮服還曾分為三種,一號、二號、三號。一號禮服就是上面介紹的,二、三號則稍有變化,而且只配發將官以上軍官。

二號禮服又稱小禮服,是在出國、外事活動或其他不適宜穿著一號禮服的場合穿著。最大區別是元帥、陸軍、空軍的從海藍色改成了銀灰色。海軍將官的二號禮服顏色,當時的文件上寫的是設計為灰白色,但實際中,還是藏青色,只不過淺了一些。

左為陸軍大將一號禮服,右為空軍上將和海軍大將的二號禮服

你可以看到,衣領的嘉禾線裝飾、五星被取消,袖口的刺繡松枝葉圖案也沒了。

左空軍校官禮服 中右為空軍上將和海軍大將的二號禮服

整個二號禮服上衣的裝飾,比校官一號禮服還簡單。每套禮服都是量身定製的,配發時盛放在一個配鎖的紫紅色布面禮服箱內。裡面還有帽架、使用說明書等物品。

從左到右分別為為陸軍上將三號夏禮服、空軍上將和海軍大將二號禮服

三號禮服又稱夏禮服,用料改為純毛薄譁嘰,在夏季天熱,不適宜穿一號、二號禮服時穿用。衣領、袖口的裝飾都簡化了。而且此時要配淺色襪子和皮涼鞋。

二、三號禮服只用到1958年,就根據軍委決議取消了。1959年後只保留校級以上軍官一號禮服,而夏季禮服的需求,則以全白色夏常服修改而成。

注意這幾位的胸前,前面掛的那些勳章、獎章都沒了,變成了一條彩色橫槓。這是略章,代替那些勳章、獎章的,參見後面的具體介紹。

紐扣和帽扣

一號禮服大簷帽兩側固定風帶的帽扣

不同軍銜的禮服上,紐扣和帽扣(大簷帽兩側固定風帶的),花紋也不一樣。

左為一號禮服扣、帽扣,右為二三號禮服扣、帽扣

上圖是將官禮服的紐扣、帽扣,上有國徽圖案。一號禮服上的紐扣為金黃色,二、三號禮服上的紐扣為銀白色。

左為校官禮服紐扣、帽扣、右為尉官、文工團禮服上的紐扣、帽扣

左邊是校官禮服,圖案為八一和嘉禾。中右邊是尉官、文工團禮服上的紐扣、帽扣,只有八一圖案。

勳章、獎章和紀念章

1955年,也是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全軍範圍,向革命戰爭時期的有功之臣頒發勳章和獎章。勳章有三類,我們按下面這規律就很容易識別:八一紅軍十年,獨立抗戰八年,解放時期五年,金銀一二三;勳章掛獎章,還有一條小略章。它們也被稱為1955年的「三大章」。

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和獎章

1.八一勳章,授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且無重大過失的人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指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那時我軍叫中國工農紅軍。勳章的外廓其實為鈍角五邊形,但在每邊有明顯的凸出裝飾,因此可以把它看作10個角,正好代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十年。中心圓內的圖案是紅星和八一,對應著八一建軍紀年日。

2.獨立自由勳章,授予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勳章為八角形,代表抗戰八年。中心圖案是紅星和延安寶塔山。

3.解放勳章,授予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參加革命戰爭有功而無重大過失的人員。基本是五角形,代表解放戰爭的五年。中心圖案為紅星和天安門。解放勳章也被授予一些解放戰爭時期直接領導國民黨軍隊起義的人員。比如傅作義將軍率所部華北方面25萬國民黨軍官兵放下武器,使北平免於戰火,1955年9月27日就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三種勳章又各分三級,通過表面材質、顏色可以識別。勳章本體由銀質合金製作,正面鎏金區域大小不同:一級全部金色:二級是中間圓和邊飾紋樣為金色,最外邊為銀色;三級是中間圓為金色,其餘為銀色。在三級勳章之下,還有獎章。八一獎章為銀鎏金琺瑯工藝製造,獨立自由獎章和解放獎章為銅鎏金琺瑯。

上面那些是主章,每一枚55式勳章、獎章還有一枚略章,主要佩戴在常服,以及前面提過的二、三號禮服上。

略章為短橫條狀,顏色和勳章相對應:八一勳章為紅底黃槓,獨立自由勳章為綠底黃槓,解放勳章為黃底紅槓。一二三槓就代表一二三級,最下面是獎章略章。很多人會同時獲得兩三種勳章、獎章。為了佩戴方便,還為這些人配發了一種聯體勳略章,在更長的橫條金屬底版上,按順序固定著絲質略章圖案,還配一個有機玻璃防塵罩。

這套55年的「三大章」,是首次在全軍範圍頒發的。此前我軍也頒發過多種勳章、獎章,只不過沒這么正規。比如土地革命時期,紅軍在1933、1934年頒發過紅星獎章,其獲得者1955年幾乎都被授予將官以上軍銜。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獎章的製作和頒發沒有統一規定,師、團級都有。

解放許多大中型工業城市後,獎章變得精美。建國後,解放軍的獎章制度逐步走向統一。1952年確定由中央人民政府頒發全國性的勳章、獎章,而且先統一制發了一些戰功獎章、榮譽獎章、紀念章等。右邊順帶展示了四枚比較有代表性的獎章、紀念章。它們不算55式軍服系列裡的,可當時穿著新式軍禮服時,也會把它們戴上。

55式勳章、獎章從設計之初就備受重視,其設計者是當時中央美術學院的周令釗,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就是他繪製的。這套勳章、獎章,不僅整體造型莊重大氣,細節上還採用了一些中國元素裝飾,比如周邊芒星上的捲雲紋樣。

55式勳章、獎章在佩戴時,一般右胸為勳章,左胸為獎章、紀年章。沿下翻領邊緣從上往下,要按八一、獨立自由、解放的順序排列勳章,不能顛倒(和時期先後相對應的)。戴略章時,也是從右往左,一定要按順序排。勳章和略章不能同時佩戴。

東北人民解放軍勇敢獎章:獎章為銅質,上方鑲有紅色五星,周邊是紅黃藍三色琺瑯,中間是執槍戰士造型。這裡繪製的是一枚有些舊感的獎章。1948年解放隆化縣戰鬥中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就曾獲得這種獎章。

華北解放紀念章

華北解放紀念章:銅質,章面圖案是嘉禾、解放軍戰士、八一軍旗,後方遠景還有長城。獎章下方銘刻「華北解放紀念」六字,後面刻有「1950」字樣。它是建國後,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報請中央批准後頒發的。

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

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1949年建國時,大陸還有一些地方沒解放。11~12月我軍發動西南戰役,解放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四省,標誌著大陸上對國民黨軍隊的大規模作戰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紀念章

抗美援朝紀念章:1952年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頒發給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人員。不僅曾參戰的志願軍指戰員,當時曾到朝鮮為抗美援朝服務的醫務、鐵路、運輸、翻譯人員,還有民兵、民工、記者,作家、攝影等文化工作人員,都曾被授予該紀念章。

來個小測驗:右邊三位的軍種,佩戴的勳章、獎章,你能認出來嗎?(問題二,答案見文末答案二)

帽徽

55式軍服的帽徽有一個基礎圖案:八一五星,外圍麥穗和齒輪。陸軍就是這樣,海軍就在八一五星後面加壓一個鐵錨圖案,空軍則是加壓飛翼圖案。

20mm船形帽帽徽

船形帽是55式軍服中很獨特的一種,配發給陸空軍士兵。由於它比大簷帽,乃至解放帽等其它軍帽都小,因此採用這種直徑20毫米的小帽徽。

30mm初期綠底船形帽帽徽

陸軍在初期採用上面這種綠色底的船形帽帽徽。海軍水兵穿水兵服、戴水兵帽,都用30毫米帽徽。海軍岸勤部隊的士兵如果配發船形帽,應該有海軍船形帽帽徽。但迄今沒見過有關它的實物或圖片,也許是因為岸勤士兵的夏常服,配發與海勤士兵一樣的水兵服,沒有船形帽。

30mm士兵常服、解放帽上的帽徽

上面這種帽徽直徑30毫米,最初沒有,後來主要用在士兵的常服軍帽上,以及解放帽上。

35mm軍官常服及校尉禮服帽徽

上面是直接35毫米的帽徽,用於軍官的常服軍帽,從尉官到元帥。而且尉官、校官的禮服上也用這種帽徽。

35mm志願軍帽徽

1955年授銜時,志願軍還沒有從朝鮮全部撤回,所以為他們專門設置了志願軍軍銜標誌,形制和陸軍基本相同,但把所有五星中的「八一」字樣都取消了。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帽徽。

公安軍帽徽

1955年授銜時我軍共有五大軍種,除了陸、海、空三軍,還有防空軍、公安軍。防空軍的帽徽和陸軍一樣。公安軍帽徽早期也和陸軍相同。1963年改稱「中國人民公安部隊」後,啟用了新帽徽,在八一五星後加壓了一個盾牌圖案。

1959年為了配合鋼盔上佩戴,還有了一種鋼盔專用的薄型帽徽,直徑29毫米。

35mm將帥禮服帽徽

將官、元帥的禮服軍帽,在35毫米帽徽的基礎上添加金線編織的松枝葉圖案,變得非常醒目。

55式帽徽採用衝壓式工藝,正面銅鎏金琺瑯裝飾,背面焊接銅質穿鼻。佩戴時用銅條或銅絲別於軍帽上。

看完上面的介紹,是否能不看肩章(後續會專門推出一篇肩章的介紹,歡迎關注本公眾號:永遠的55),看出下圖左右軍官的差別嗎?

根據衣領、帽沿上的紅、藍色牙線,你應該能認出:男軍官是陸軍校官,右胸戴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左胸戴東北人民解放軍勇敢獎章、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女軍官是空軍校官,佩戴三級解放勳章,抗美援朝紀念章。

看完上面兩位校官,我們再來看看這位。這位女軍官是將官。衣領裝飾是區別之一,另外還可以通過軍帽來區分,特別是上面的帽徽。

大簷帽

大簷帽在50式軍服已經有了,到55式軍服時更加美觀,特別是將帥的禮服大簷帽。

左為元帥和陸軍將官、中為海軍將官、右為空軍將官禮服大簷帽

上圖為元帥和陸軍將官、海軍將官、空軍將官的禮服大簷帽。主體顏色和軍服一樣。帽頂和帽牆上的一圈牙線為軍種色,紅、白、藍。陸空軍的帽牆也是軍種色。帽沿上方配金屬線編織的風帶。

上圖為陸空軍的二號禮服,顏色跟隨衣服從海藍色變成了銀灰色的。帽徽也改成無松枝葉圖案的35毫米帽徽。

陸海空校官禮服大簷帽

和上面將官的相比主要有三點區別。一是帽徽,二是帽牆顏色沒有跟隨軍種色,和帽體顏色一樣。三是帽沿上方的風帶,為黑色皮質。

另外,海軍各級軍官的深色大簷帽,都配有一個白色帽罩。因此我們會見到軍服一樣,帽子顏色卻不同的現象。

其它禮服

受當時國家經濟條件所限,55式中禮服基本只配發給校級以上軍官。但軍隊中也會有一些經常出席禮儀場合,或擔負外事活動的單位,比如軍樂團、儀仗隊、文工團、體工隊等,也配發了禮服。不過和前面介紹的禮服不同,他們沒有那麼多裝飾物,樣式和常服類似,只在用料和某些細節上稍有不同。

文工團員、尉官的禮服顏色和常服一樣,陸空軍為棕綠色,海軍岸勤部隊為藏青色,艦艇部隊是白色。男上衣為小翻領,單排五粒金黃色鈕扣,四個暗袋。女上衣為單排三粒扣,兩個暗袋。

文工團團員禮服

這兩位是文工團團員,禮服的面料高於同級常服,有特製武裝帶、外腰帶。女團員扎領結,配發高筒長靴。順便看看他們倆胸前的勳章、紀念章,你能認出來嗎?(答案詳見文末答案三)。(更多文工團服裝(完整版)詳見連結:文工團服裝及標誌)

海軍是國際化色彩比較多,對外交往也比較多的軍種。

穿55式禮服的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大將

55式海軍軍官白色艦艇禮服

在50式軍服中沒有完整的禮服系列,但也為海勤幹部戰士配發了改進紐扣、腰帶的禮服。到了55式軍服,也為海勤艦艇部隊的尉官、水兵配發了禮服。整體樣式還是與常服相同,但色調全部改為全白。(更多海軍服飾詳見連結:人民海軍軍服及標誌(完整版))

左為50式水兵服,右為55式水兵服

55式海軍水兵禮服,其樣式和常服一樣,改為上下全白。而且55式的水兵服和50式有兩處比較大的差別。第一,50式水兵無簷帽黑紗帽牆上是「中國人民海軍」,55式水兵無簷帽黑紗帽牆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50式V字領和袖口的白色條紋有3條,55式V字領和袖口的白色條紋有4條。

對於陸、空軍尉官,只有部分駐外使館武官或出訪的軍事代表團中,給他們配發過禮服,因此現在只能從一些照片上看到。

尉官禮服的款式也和常服類似,有兩個明顯區別。一是衣領上繡了一條金色的松枝圖案,代替常服上的領章。二是在衣領、袖口和褲腿兩側,裝飾有軍種色牙線。這點裝飾讓其比常服美觀不少。

由於女軍官被派駐國外的極少,出訪的機會也不多,因此女尉官禮服更加罕見。目前只見過文字描述和彩繪圖片,有可能從未得到機會實際配發。

這三名尉官通過軍服顏色,帽頂、衣領、袖口的牙線顏色,可以分辨出是陸軍女少尉、海軍中尉、空軍女上尉。左邊倆人的左胸有解放獎章略章,空軍上尉則戴有三級解放略章。

文中問題的答案:

答案一:左上陸軍將官禮服褲子,左下海軍將官禮服褲子;右上陸軍校官褲子,右下空軍校官褲子。

答案二:左邊為海軍中將,佩戴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間為陸軍女大校,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華北解放紀念章;右邊為空軍上將,穿二號禮服,胸前改配略章,分別是二級八一、一級獨立自由、一級解放。

答案三:兩位都是陸軍文工團,男團員戴解放獎章、抗美援朝紀念章,女團員戴抗美援朝紀念章。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本系列往期文章

1.那些年,我們戴過的武警標識

2.人民海軍軍服及標誌

3.人民空軍軍服及標誌

4.人民軍隊軍服簡史

5.人民軍隊禮服發展史

6.文工團服裝及標誌

———— / HOT / ————

本公眾號熱門文章

1.那些年,我們戴過的武警標識

2.人民海軍軍服及標誌

3.1955年授銜評定標準

———— / FOR SALE / ————

五五影視道具

1.全套55符號(原廠老師傅原工藝)

傳承革命精神,增強愛國情懷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您若喜歡,為我們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共和國海軍55式軍服
    經國務院第18次會議批准,人民解放軍繼50式以後的一套全新的軍服在這一年的國慶日正式推行。根據頒行的時間,這套軍服被簡稱為55式軍服。55式軍服從設計一開始,就著重強調了服裝正規化等要求,主要以當時的蘇聯軍服為模本,參考中國各時期軍服和世界各主要國家軍服,同時要求體現一定程度的民族特色,無論是服裝種類的豐富程度,還是美觀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55式海軍的軍官服包括禮服、常服兩類,其中禮服按照軍官的軍銜不同有所區別。
  • 關於美軍大簷帽的趣事
    有人說買美國陸軍帽子是個無底洞,其實我倒認為,美軍的帽子中除了禮服帽子(也就是現在的ASU常服)兵種比較麻煩之外,真正基本的東西並沒有太大改變。我收藏的大簷帽涵蓋了美國陸軍制服半個世紀的發展史,要弄清楚這個,就得先說說美國陸軍制服的變化。
  • 中國人民警察警帽發展史(55式-99式)
    【55式警察大沿帽】在建國之初,由於經濟急需恢復,在這一階段,還無力為警察隊伍設計自己的警服。與此同時,當時的警察隊伍也是剛剛建立,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在1950年,我國警察隊伍開始擁有了自己的警服。其實,50式警服和當時的軍服幾乎一樣,採用了同樣的布料和樣式,僅僅是帽徽和臂章不一樣。
  • 國慶60周年閱兵:解放軍07式新軍服大展示(圖)
    受閱的海軍方隊,幹部戴白色大簷帽,扎白色腰帶;戰士戴白色水兵帽,腦後飄動著兩條黑色緞帶,身著藍白相間的海魂服。空軍飛行員身著飛行服駕機受閱。受閱的女兵則穿著黃色的連衣裙。國慶1周年閱兵50式軍服首次統一軍服制式和標準1950年1月,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實行統一的新軍服方案,簡稱50式軍服。
  • 集結號丨我軍文工團演出服沿革——最早的演出服是蘇式套頭衫
    解放軍歌舞團女合唱隊員威武、神氣的55式文工團禮服1955年,為配合實行軍銜制,全軍換裝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這套軍服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第一次設置了禮服和常服兩大類軍服。三軍文工團員也配發禮服,樣式、顏色與軍樂團、體工隊禮服相同。
  • 中國警察一直使用大簷帽,1997年,為何開始佩戴貝雷帽?
    再加上經濟能力有限,因此,當時的警察沒有自己的警服,而是和軍隊採用了一樣的制服,僅僅是帽徽不一樣而已。到了1950年,我國警察隊伍開始換發50式警服。認真的說,50式警服僅僅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採用了和陸軍一樣的布料,僅僅是在設計上不一樣。當時,50式警服雖然已經推出了大簷帽,但真正裝備大簷帽的警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警察仍佩戴傳統的解放帽。
  • 中國警察隊伍,最近幾年時間,大簷帽上為何出現了帽花?
    1950年,中國警察隊伍換發了50式警服,50式警服與50式軍服的設計類型,都採用了大簷帽的設計,但帽徽並不一樣。50式警服的設計非常簡單,與其他國家的警服相比,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在進入5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經濟的逐步好轉,我國警察隊伍換發了55式警服。55式警服與同時期的55式軍服不同,55式警服採用了白色的上衣、藍色的褲子,寓意清清白白為人民服務。
  • 07式軍服保養常識(圖)
    葉浩鵬繪  從8月1日起,全軍官兵換穿07式軍服,如何保持新軍服的挺括俊美,這裡為戰友們介紹一些小知識。  軍帽  大簷帽拆卸安裝時,帽圈翹度要與帽頂翹度一致,帽圈接口對準帽子後縫線。海軍大簷帽、水兵帽拆卸帽套時,先將帽圈取出,再將帽套拆下;安裝帽套時,先捏住左、右帽牆,將帽套和帽胎前、後縫線對正套好,再將帽圈放入帽內。卷簷帽使用時不能將卷簷翻下,以避免帽簷變形;海軍卷簷帽拆卸帽套時,應先將帽牆帶或帽風帶拆下,再將帽套取出。
  • 士官婚禮可以穿軍官禮服嗎?「07」式美觀大方 備受稱讚
    07式軍服共有四大類644個品種,具體由禮服、常服、作訓服、標誌服飾系列組成,整個軍服系列更加完整、配套,「07」式軍服與「87」式軍服相比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服裝顏色做出了較大的調整,而且在樣式結構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進,材質量和製作工藝水平與87式相比,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並通過標誌服飾對軍服的識別功能進行了拓展,並對冬服保暖量和軍服號型標準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