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7月5日19時30分訊(記者 闕影)身份證號碼記錄了一個人的身份信息,每個數字都有有特定的意義,不能隨意更改,可近日,重慶市民譚某竟因為不滿孫子身份證號碼裡含有數字「4」,來到派出所要求更改身份證號。
6月30日下午,南岸區公安分局海棠溪派出所轄區居民譚某到海棠溪派出所戶籍窗口為其剛出世的孫子王某辦理新生兒入戶,戶籍窗口民警查驗了拿來的其孫子的出生證、其兒子媳婦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和準生證原件及複印件,待譚某填寫好《新生嬰兒登記常住戶口申請表》及提交所有材料原件及複印件後,戶籍窗口民警當場為其辦理了新生入戶手續,通過系統自動生成其孫子的身份證號碼,並將列印出來其孫子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出示給譚某核對,並告知其信息無誤後在「申報人」處籤字確認,譚某仔細核對後當場籤字,而後民警將其孫子的戶口頁列印出來交給了譚某,譚某隨即離開了派出所。
7月1日10時許,譚某再次來到海棠溪派出所戶籍窗口,一見到民警,譚某強烈要求民警更改其孫子王某的身份證號碼,原因是其孫子的身份證號碼最後一位是4,這個數字不吉利,並告訴民警稱她的兒子責怪她給孫子上戶口的身份證號碼不吉利,要求民警將其孫子的身份證號碼更改成吉利的數字。期間,民警向譚某解釋了身份證號碼的編碼原則,並告知譚某身份證號碼是由系統自動生成的,一旦生成不能再更改,並告知不要迷信。
再聽了民警的解釋後,譚某竟然向民警「建議」:將其孫子的戶口死亡註銷,然後重新為其辦理新生兒入戶手續。隨後,譚某的兒子也通過電話強烈要求民警更改其兒子的身份證號碼,並稱如果民警不為其更改,他將投訴民警。最後,經民警多次解釋,譚某及其親屬才表示理解。
民警提醒市民朋友,身份證號碼採用的是18位數字編碼方式,具有唯一性,現在是由電腦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動生成的,其中包含諸多信息,除了顯示出生年月日外,還有出生地信息、性別等,身份證號的最後一位為識別碼,這是由前面17位數字代入一個複雜公式計算出來的,其結果為1-10,但因為身份證號碼只有18位,所以當所得結果是「10」時,用「X」代替。
附:
號碼編碼原則:
1、前1、2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碼;
2、第3、4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碼;
3、第5、6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代碼;
4、第7—14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數字表示:所在地派出所代碼;
6、第17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7、第18數字是校驗碼:一般是計算機隨機產生的。校驗碼可以是0—10的數字,其中數字10用羅馬數字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