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化到來,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也難倖免,普通學校學生如何自處?

2020-12-10 一葦說教育

#內捲化#「內卷」這一熱詞是最近在網上流行的,網上的解釋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內卷的最早出現卻是和大學生有關,是幾張重點大學的學生學習的圖片,這些圖片大概是這種的情況:有的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的人宿舍床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著電腦寫論文,而內捲化衍生的熱詞還有「清華卷王」等熱門詞語登上熱搜,並且相關的表情包也出現在了不少大學生的社交軟體中,這就能看到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在內捲化到來也難倖免於難。

內捲化產生的原因

在前面的解釋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內捲化產生原因是和中國的教育發展有關。在十幾年前,一個大學生真的是稀有,甚至說不知道的內情的人,都認為大學生是真的少。但是,隨著中國的教育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大學的擴建和擴招,大學生人數劇增,因此有人帶著玩笑的語氣說,滿大街都是大學生,甚至說大學生滿地走,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的大學生畢業生的就業難了。

也許,大家會說本科就業難,但是升學讀碩士研究生,就業應該是會不難了吧?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了考研的人數近幾年也開始劇增,今年因為國家為了應對疫情,對研究生的擴招,這就造成了研究生總體人數增加,比以往多出的研究生,他們被動地內卷。

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也難倖免

也許,大家會說內捲化只會對普通大學的畢業生,但是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對於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他們也同樣難以倖免。畢竟,內卷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清華學霸獨特的學習方式,後在大學生之間的廣為流傳。

再來看看近幾年,公務員考試,教師招聘,尤其是發達地區的教師招聘,對老師的學歷甚至是第一學歷,還有學校的級別,都是考核的標準,例如深圳某高級中學,招聘的老師,有名校研究生甚至國外的名校博士。還有公務員考試,都出現過一個職位幾百人爭,其中不乏高學歷者。

普通高校學生如何自處

其實,內卷的出現,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學生本身的焦慮,是一種消耗精力的死循環。雖然說,內卷是一種競爭和一定程度上的攀比心理,但是如果過度的話,會產生焦慮甚至迷失自我。

雖然,普通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學校可能不如211、985高校,但是普通學校的培養的學生體量大,白巖松曾說過:要多關注非985非211大學生,他們才是國家的基石!

因此,作為不管是普通學校學生,還是重點學校學生,大家要有意識去思考自己的未來,不要盲目與別人進行競爭,不要讓自己進入這個陀螺式的死循環中。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END

我是一葦,關注教育動態,分享教育感悟。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相關焦點

  • 重點大學用改變命運吸引學生,普通大學用什麼吸引學生?
    重點大學用改變命運吸引學生,普通大學有什麼吸引學生的?教育改變命運也好,高考改變命運也好,無外乎是這所大學能夠給你與自己父母不一樣的職業。普通大學對於他們的子女來說幾乎無法再&34;他們的職業,所以他們會不遺餘力地支持自己孩子去努力爭取進入重點大學,甚至有的進入不了北大清華就意味著&34;了。對於經過貧富分化之後成為底層的家庭來說,普通大學也很難讓他們的孩子命運變好。
  • 「誤讀」與「出圈」:「內捲化」如何從學術界走向大眾社會?
    而2020年,則逾越學術圈,為大眾媒體和普通民眾所熟知。在2020年結束之際,筆者梳理了內捲化這一概念的創造、使用、移植及其內涵變化等過程。與此同時,一個疑問也橫亙在每個人面前:如何在各個領域去內捲化?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這是中國人必須嚴肅對待和思考的問題。
  • 「內捲化」——教育過度競爭,破除「教育內捲化」的可能!
    #內捲化#我國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一個比較顯著的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為此,我國政府對「學生減負」問題予以了高度重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國對學生「學生減負」歷程的探索相繼經歷了四個階段。但即便「減負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實質上學生的學業負擔並沒有得到緩解,相反的是學生的書包「越背越大」,出現了課業負擔加重的情況,改革本身也陷入了這樣一個減負——反彈——再減負——再反彈的惡性循環。減負難的根源也是在於我國教育體制競爭機制的作用。
  • 學生通過專升本考上揚州大學,那他算不算重點大學畢業生?
    和考研一樣,每年參加專升本的學生也是越來越多,不少同學因為專升本改寫了自己的專科學歷,搖身一變成為了重點大學的一名畢業生。既然能通過專升本考上重點大學,說明該生的知識基礎還是非常雄厚。第一:專升本上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算是名校畢業生嗎?第二:專升本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和參加高考的二本高校學生哪個更有優勢?
  • 在學歷越來越不值錢的當下,我們該如何自處?
    筆者查了一下曾經所在高中老師的招生要求,發現碩士畢業生已經是硬性要求了。要知道,筆者的母校只是一個位於名不經傳十八線小城市的高中。以前筆者的老師,很多都是普通師範院校的本科畢業生,還有一些是二本畢業的。但是按照目前這個發展趨勢,以後對於教師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這就牽扯到一個學歷貶值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體現在教育界。
  • 內捲化困境,酒店業該如何破局?
    而「內捲化」作為熱詞「內卷」的出處,原本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確定的形式後,這種模式便停滯不前,難以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換言之,就是遭遇瓶頸,無法產生新的突破。「內卷」的現象出現在酒店業其實不足為奇,尤其是中國的酒店業,早就進入了「內捲化」時期。
  •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考公務員.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人長得挺漂亮的,家裡也有錢,不過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是不喜歡學習,還和學校裡面的那些混混談戀愛。上高一的時候班上有個女同學,那個女同學的身高特別的高,後來這位同學高考的時候考上的是省內的一所普通二本師範學院。大學畢業以後,她考上了我所在地級市郊區鄉鎮的小學老師。因為這位女同學的身高比較高,所以找對象比較難的,後來他也就降低了要求,找了一個在市內銀行上班的小夥子結婚,現在他的工作關係好像已經調到了市區周邊小學。
  • 清華北大博士畢業生應聘中學老師,竟比進重點大學當老師還要難
    如果你看過人民大學附中的招聘計劃,你可能會以為這是某所大學的人才引進計劃。對學歷要求之高甚至超過許多211工程大學。在人大附中、北京四中這些頂尖重點高中裡,最近幾年招聘的老師主要來自頂級名校的博士畢業生。從人大附中2016年招聘的教師名單中,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什麼是頂級名校。
  • 省級重點優質化高中 ---九中歡迎優秀學生的到來!
    南運河畔、彩電塔旁,鑲嵌在金廊核心地帶上的優質教育資源---九中,歡迎優秀學生的到來!瀋陽市第九中學,正式成立於1948年,1994年被瀋陽市政府命名為首批市級重點高中,2011年順利通過了瀋陽市標準化普通高中的評估驗收,2012年成功晉升為省重點高中同批次錄取學校。
  • 作為代課老師,在學校裡如何自處?
    對比之後大家發現臨時代課老師,待遇是最不好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哪種身份的老師在學校裡,工作的任務量都是一般大的,沒有因為身份的不同,所承擔的工作量,就有變化,所以說,臨時代課老師,工作量一樣大工資卻是最低的。這種現象確實讓人覺得不公平,那作為臨時代課老師,在學校裡應該如何自處?
  • 985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好,多數名校生四大選擇,普通學生可借鑑
    首先,985院校都會有一些國內大型企業有校企合作,很多專業成績優異的人在大四時就已經被公司「預訂」,畢業後就可以直接入職,減少了學生畢業後自主就業的麻煩。其次,由於985學校畢業的學生更加容易獲得企業的認可,在學生初次踏入社會時,重點大學畢業的光環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
  • 初中畢業生如何選擇中職類學校?如何避免踩坑?
    如何選擇中職類學校?讀中職就無法考大學了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概念和知識!1、普高和中職是國家教育體制和學歷教育的表現形式,兩個都非常重要。 普高的教學重點是為上一級學校選拔優秀人才(升學是重點)。
  • 普通高中學生如何考取謝布魯克大學?
    謝布魯克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語的M.B.A.專業,現在它設在工商學院耗資210萬美元建成的大樓裡。學校非常令人敬重的醫學學院在魁北克是第一座,在加拿大是第二座引進所謂的問題針對學習法的醫學院。近幾年來,學校已經在工程學和護理專業採用了相似的模式。那麼,普通高中學生如何考取謝布魯克大學?
  • 上海這4所普通大學,畢業生薪水吊打多所211大學,可重點關注
    許多學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會著重考慮地域因素。就拿考研來說,北京、上海地域高校的報考率一騎絕塵,高得離譜。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報考的學生也就越多。可以說,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地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可想而知,北上廣的高校的錄取分數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一些北京上海的普通一本院校分數竟然比一些地區的985、211院校分數高,選擇了經濟發達的地區不僅是就讀的一所學校,更是一個氛圍。
  • 大學畢業就業難!職業學校就業率是如何達到95%的?
    與大學生們的就業難相比,學歷並不高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卻能夠輕鬆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薪資頗高。每年近千萬的職業畢業生在就業率上超過了普通高等院校,並呈逐年上升之勢。秘訣究竟在哪?說就業難,職校生笑了2018年6月份,教育部副部長介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中國每年有近千萬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其中中職就業率在95%以上,高職在90%以上。他們年平均收入約3-5萬元,最高的達10萬-20萬。在目前就業越來越難的情形下,職校生成功逆襲。
  • 2020年「雙非」高校排名,普通一本學生,可以重點考慮
    我們通常把非985工程、211工程的學校稱為「雙非」高校。這樣是為了容易區分兩者的區別。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雙非」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超越擁有政策和資源優勢的部分211高校。根據校友會版的數據統計,我國已經有18所「雙非」高校已經進入全國100強,實力已經達到211高校的水平,可以值得普通一本的學生關注。具體的「雙非」高校排名如下。
  • 清華北大畢業生和普通大學畢業生考上公務員,有什麼差別?
    同樣是考公務員,北大清華畢業去考公務員,和普通大學畢業去考公務員,如果都考上了,有什麼差別呢?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捋一捋吧。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什麼學校畢業,不管是重點大學畢業生還是普通大學畢業生,只要大家的學歷起點一樣,大家在體制內的行政級別,起點也是一樣的。那麼,這兩種大學生的仕途,到底會呈現出哪些方面的不一樣呢?
  • 諾獎得主:中國教育陷入嚴重內捲化
    王育琨手記2020.10.25閱讀精選:「內卷」是一種自我鎖死內捲化的根因與化解華為熱文| 什麼叫內捲化?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University)和延世大學( Yonsei University)總稱為「SKY」,韓國最大規模企業的總裁們,70%是這三所大學的畢業生,而80%的司法機構公務員來自這三所大學。
  • 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都是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
    普通本科畢業生很難找到好工作,重點本科相對較好,於是很多普通本科畢業生選擇採用考研或考公務員。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同樣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第一:文化素養我講的是大概率事件,我不否認再牛的大學,也有很差的學生,再渣的大學也有很牛的學生。
  • 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抱怨校招全是小企業?網友:重點院校都很難!
    儘管距離畢業還有半年多時間,但由於就業市場不景氣,各大高校也是提前謀劃,組織起各種校招活動,希望儘早確保學生籤約,一方面為學生解決就業難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美化學校的就業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