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近期,矽谷知名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投資了一家於2019年6月創立、定位「去性別化」的美國服裝品牌Re-inc。該品牌由四名獲得2015年世界盃女足冠軍的美國運動員——Christen Press、Megan Rapinoe、Tobin Heath和Meghan Klingenber創立,創始團隊表示選取「Re」作為logo,代表著一種「重新定義現狀」的設計理念。
圖| Re-inc品牌四位創始人
實際上,在創立品牌的同時,四名創始人正聯合美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對美國足球提起性別歧視訴訟,指控足球聯合會在女足贏得了更多的比賽情況下,提供給女性的報酬遠遠低於男性。Re-inc品牌嘗試將權利平等的思想融入更具包容性的服裝和產品中,而許多其他時裝公司也開始加入其中。
Re-inc品牌官網取消了傳統的「男裝」、「女裝」入口,而選擇了用「系列」作為類目分區,目前有 「雪糕」、「黑白」和「RWB」 三個系列。同時,所有的款式均為男女同款,碼數跨度較大,覆蓋從XXS至XXXL的範圍。Kleiner Perkins負責人Annie Case表示投資Re-inc的原因是「時尚的概念和人們效仿的榜樣在發生轉變,他們有機會引領無性別服飾的風潮」。
圖| Re-inc品牌「Popsicle」雪糕系列服裝
其實,在過去一年裡有許多奢侈品品牌如Gucci、Burberry等都在陸續推出無性別風格的服飾,將顏色更為鮮亮、豐富的元素融入到男性服裝中,同時也將裁剪寬大的設計融入到女性服裝中,從而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對時尚的認知,並嘗試逐漸模糊男裝和女裝的界限。Gucci曾找到年齡在15至25歲、來自不同國家的13個人,拍攝一則「未來是流動的」短片,以探索全球範圍裡Z時代(出生於1995至2005年間的人群)的消費者如何看待沒有性別界限的未來。短片中的年輕人表示未來的世界將是自由而沒有限制的,人們會更加注重個人價值的追求。
在中國,也有一些新銳服裝品牌抓住了「無性別化」的趨勢。例如Bosie Agender品牌就推出了一系列設計師系列的男女同款服裝,從2018年6月開設天貓店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開出7家線下的「無性別時裝實驗室」實體店。店鋪的裝修風格同樣融入無性別主義元素,比如服裝以色系和系列作為分區,並把試衣間裝飾成地鐵、泳池主題,提供給消費者拍照宣傳。
圖| Bosie品牌線下店鋪
去年 4 月,Bosie Agender品牌獲得青山資本、迭代資本數千萬元人民幣的 A 輪投資。目前,該品牌旗下有石津川 、GRAY、BLUE、BLACK 四個系列,並拓展了童裝系列Bosie Kids和寵物系列Bosie Pets,與成人系列組成「親子」產品線。
「無性別化」指的是將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避免了在政策、語言等方面將性別作為區分標準。這意味著許多品牌定位將跳脫開傳統意義上男裝和女裝的區分,而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時尚認知概念,未來可能將出現越來越多更具包容性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