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這些年經常被客戶問到,比如:能不能仿這個網站,然後發個網址,多少錢,然後就沒別的信息了。
仿站是一種網站建設的方式,也是一種甲乙雙方偷懶的方式,大家都以為這是一種高性價比的方式,但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問題。
一般參考的網站都是「大網站」,這裡的大值只的是「信息量大,層級深」,不好的網站也不會參考,而且多數是英文網站。比如這個網站有ABCDEF 6項特點,甲方可能只看到了A和B,其他項可能都沒察覺。
乙方看到了ABCD,其中C和D可能是高級的東西,報價會超A和B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但C和D也許不是甲方需要的。
甲乙雙方都漏掉了E和F,可能是不容易看到的東西,或者根本看不到,只有網站主和他們的技術人員才了解,E和F如果在甲乙雙方籤合同前發現了,這還算幸運,如果在建站過程中發現了,就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E和F做不做?如果做成本算誰的,至少會產生大量溝通成本。
所以做「仿站」,一定要溝通清楚,而且這個溝通成本可能會很高,來來回回的。仔細分析、研究、溝通後的價格可能會遠超過甲方預期,一般做仿站的客戶都是衝著性價比來的。
我不做仿站主要原因是:那個參考網站不是「我的世界」,不熟悉的東西。
我的方法是,在「自己的世界」展開,把能做的效果(成品網站)、價格和工期告訴乙方。不是仿別人的站,而是提供給客戶一批成品網站。
以某個成品網站為基礎,在上面做修改,比如網站欄目菜單改成客戶想要的,每個頁面呈現出來的樣子都讓客戶看到,在這個基礎上修改(排版內容和圖片)。比如首頁怎麼改、產品詳情頁怎麼調整、幻燈片如何調整,在成品網站上「指點江山」,而不是空談。
這個尋找成品站的過程、提修改意見的過程,甲方會逐漸清晰的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網站。這份工作對於甲方來說,早晚要做的,比如決定「網站設計風格」,確定網站欄目,甚至準備網站內容。
題外話:我說的都是小網站,那些幾十萬、上百萬的品牌網站不適合這種方法,那種甲方有很多廣告公司、創意公司、傳媒公司陪著,那是另外一個故事。
如果甲方能接受(網站外觀、欄目、內容排版等),就可以合作,甲乙雙方各司其職,雙方成本降到最低,特別是溝通成本,對雙方都有利,也有效率。
不談論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因為誰的預算都是有限的,把錢花到刀刃上。如果客戶想要一個產品篩選功能,但成品網站裡沒有,那乙方要找解決方案,能不能做,做成什麼樣,優點缺點都說,多少錢,多少時間,直接報給乙方。合作前期、中期、後期,雙方都做到心中有數。
(完)
BTW:最近一直有個想法,持續分享一些網站建設相關的經驗,因為從事建站這麼多年,積累了不少「有的沒的」,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的腦子也能騰出一些空間。
初步把這個系列叫《achair網站建設經驗談》,今天這是第一集,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們下次見。
achair 2020年12月14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