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了!留校過年也有「家」的味道~

2021-02-17 華東理工大學

感受「家」的味道!

華理關愛留校學子走心又暖心

央廣網上海2月4日消息(記者唐奇雲)臨近春節,華東理工大學的食堂裡已然掛起了一排排的紅燈籠,頗有過年的喜慶氣氛。正值寒假,記者在該校徐匯校區一食堂一樓看到,仍有許多學生前來就餐。這些選擇寒假留校的學生,有的是因為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有的是因為追逐夢想,在實驗室裡繼續科研;還有的是由於家鄉發生疫情,無法返鄉過年。

今年華東理工大學約有600名研究生在學校裡過春節,為了讓留校學生度過一個有溫度、有收穫、有意義的寒假,學校推出了一系列引領學生思想成長、豐富留校學習生活的舉措。

食堂吃出「家」的味道

過年,最想念的除了家人,還有「家」的味道。若能在學校裡吃上家鄉的味道,那一抹淡淡的鄉愁自會減弱不少。 

華理紅燒肉、紅燒獅子頭、小雞燉蘑菇、凍豆腐白菜燉肉、剁椒魚、辣子雞、白灼蝦、粉蒸肉、把子肉……哪一款是你的家鄉特色菜?為了滿足學生不同的口味,在學校仍能吃到家鄉菜,華東理工大學根據留校學生的生源地情況,初步擬定了生源地較為集中地區的一些特色家鄉菜,並在線上開展「年味家鄉菜」徵集活動,根據師生投票和留言製作「家鄉味道」菜餚,以慰藉留校學子的思鄉之情。

不僅如此,生日面也華麗升級成了「年味面」。

據華東理工大學後勤保障處飲食服務中心主任裴文波介紹,華理免費為師生提供生日面的傳統由來已久,生日當天,師生可以憑有效證件在食堂領取一碗麵。今年春節期間,華理將特供年味生日面——由本幫爆魚和煎蛋組成的「年年有魚」面或由尋甸牛肉和煎蛋組成的「牛氣沖天」面。「加料又加感情,是學校送出的祝福面、溫暖面。寒冬臘月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生日面,那一刻,暖入心田。」裴文波說。

宿管阿姨化身「體貼媽媽」

「一針一線皆是情,愛心編織送溫暖」。前幾天,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留校研究生小戴同學,收到了宿管阿姨贈送的「暖心禮物」——一頂親手編織的帽子和一條圍巾,讓她感動不已。「系上圍巾、戴上帽子,身體暖暖的,心裡也暖暖的,謝謝阿姨,您辛苦了。」小戴同學說。

為了緩解留校學生的思鄉、思家之情,華東理工大學的10餘位宿管阿姨親手編織了100多件圍巾、帽子、手套等保暖物件送給學生,還化身為「體貼媽媽」,幫助學生整理內務,送去水果和牛奶。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頭,把學生的需求記在心間,在寒冬中給留校學生送上濃濃暖意,讓這個「特別」的寒假溫暖不孤單。

「孩子們在外求學不容易,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一樣。」 宿管阿姨宓菊婭說道。

多彩活動感受「就地過年」溫暖

讀書活動、徵文活動、座談會、遊園會、大禮包……華東理工大學相關部門和各學院心系留校學子,紛紛組織特色暖心活動,讓留校學子的寒假充實而愉快。

放假伊始,華理就舉辦「開卷有理」讀書活動,依託學校「閱百年徵程,品百本書香」所推薦書目,號召留校學生進行深入閱讀與交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校「習研會」開展了「守初心展百年風華,再出發頌時代強音」寒假主題徵文&文藝作品徵集;各學院將在春節前組織留校學生開展新春座談會、新春遊園會等活動,並為留校學生贈送新春大禮包。例如,理學院將在小年舉辦「有理有我,屬理最『牛』」新年慶祝活動,召集寒假留校研究生一起包餃子、剪紙、寫春聯、貼福字,視頻連線學生、家長和導師,互相拜年等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留校學生感受學校的溫暖。

此外,還有一大波福利已為留校過年的同學們配齊:在小年夜、大年夜,將向留校同學贈送水餃和年夜餐券;臘月二十三,在華東理工大學勞動育人實踐基地,邀請到來自校外的客廚同臺獻藝,和留校學生一起製作中西點心,讓學生在體驗勞動快樂的同時感受過年的氣氛。

細心周到的安排加上無微不至的關懷,讓這個特殊的寒假更添溫馨,從食堂可口的飯菜、暖心的宿管阿姨,到為留校學生準備新春大禮包、水餃、年夜飯,各類具有年味的活動,無不讓留校學子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

相關焦點

  • 在南科大留校過年是怎樣的體驗
    同時,今年春節學校為留校師生提供了許多保障,也讓更多老師同學選擇寒假留在實驗室,實驗室熱鬧了起來,這樣的氛圍裡自己每天在實驗室裡工作也覺得非常開心。希望牛年裡,我們實驗室可以作出更多突出科研成果,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南科人應有的貢獻。
  • 留校HEUer這樣過年
    在美食城,校領導參觀了剛剛布置完成的除夕夜留校師生聚餐現場,並詳細詢問了餐飲供應、食品安全等方面情況。姚鬱對餐飲員工舍小家、顧大局,在假期和春節期間為留校師生提供優質服務表示感謝。並強調食堂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部位,後勤部門要把疫情防控常態化抓細做實,確保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 「留校學生翻兩番」,各高校花式出招過年
    因疫情防控,部分大學生選擇推遲返鄉或者在校過年。針對這一情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留校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保障,讓他們過一個溫暖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中石大為留校學生組織豐富的學術報告和交流活動。採訪對象供圖據教育部數據,今年留校過年學生人數跟往年相比幾乎翻了兩番。
  • 大學生的多彩中國年:支教、留校過年、與家人出遊
    大學生的多彩中國年:支教、留校過年、與家人出遊 原標題:   村裡的親戚家都已經安裝了無線網絡,可以隨時隨地上網,但是家裡的電腦卻不常用,他們更喜歡看電視和刷手機。在手機發紅包日益流行的今天,丁嫻回鄉後便成為智慧型手機的顧問,她教家裡的長輩如何下載歌曲、如何視頻聊天、如何發紅包。「教長輩們玩手機很難,經常剛教完,他們就忘了,需要很大的耐心。」  在丁嫻的記憶裡,看花燈大戲是村裡過年必不可少的節目。
  • 北京郵電大學為春節期間留校生發壓歲錢「提前過年」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麗霞)「包餃子、發壓歲錢……」1月20日中午,伴著新年音樂《春節序曲》,北京郵電大學在學生一食堂為留校過春節的300多名學生「提前過年」。「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現場,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過年吃餃子的典故。
  • 北京高校7萬留校學生過暖心年
    校園年夜飯做出「家」的味道「爸爸媽媽,快看,這是我們的團圓飯!」大年三十兒中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留校學生王子興迫不及待地舉著手機,給在石家莊家裡的父母展示學校豐盛的自助餐,「這是『牛氣沖天』,這道擦叫『紅紅火火』,還有『年年有魚』。好吃,有家裡做得味道!」
  • 川內一高校學生獨自留校過年,被整個學校「寵」,是一種什麼體驗?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一個學生獨自留校過年,還要被一整個學校「寵」,這是一種什麼體驗?今年春節,不少人選擇「原地過年」,當同學們陸續離開,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桑廣策發現;他是該校唯一一名留校過年的學生,簡稱「獨年人」。
  • 不少大學生放假選擇留校 過年他們為什麼不回家?
    東莞理工學院開展留校同學茶話會,製作剪紙等春節前,大部分學生返鄉休假,與家人團圓,往日熱鬧的校園也逐漸冷清下來。然而總有那樣一群人,為堅守夢想仍在校園裡奔波忙碌。他們有的在學校埋頭苦讀,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有的做起了兼職,減輕家庭壓力又能積累社會經驗;有的在實習崗位上踏實體驗,為未來儲備力量……勤工儉學,歷練自我期末考試結束後,大部分學生都回家了,家在廣東汕頭的陳曉展卻選擇留在學校進行勤工儉學,變身「校園衛士」,在校園執行執勤、巡邏等任務,為寒假期間校園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 中國青年網:「原地過年」,小家更有大情懷
    近日,多地發布通知,倡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在務工地點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最走心的節日,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具禮儀感的習俗文化。經歷了去年疫情之下的特殊春節,不少人期待渴望著今年的春節。
  • 中青網評:「原地過年」,小家更有大情懷
    近日,多地發布通知,倡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在務工地點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最走心的節日,回家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具禮儀感的習俗文化。經歷了去年疫情之下的特殊春節,不少人期待渴望著今年的春節。
  • @廣外佛外留校過年的教職工們,佛山市總工會給你們送大盆菜來啦!
    為答謝教職工的辛勤付出,向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而選擇就地過年的外地教職工及家屬送去溫暖,佛山市教育局、總工會聯合廣外佛山外校工會於2月4日(小年)在校內舉行豐盛午宴。飯菜飄香,歡樂盈耳,年味就這樣瀰漫開來,交織成一首新春歡快的樂曲。2月4日上午,佛山市教育工會主席黎嘉浩、高明區教育局副局長鍾國幀一行來到我校,並且帶來了由佛山賓館精心製作的大盆菜。
  • -留校,年夜飯,255...
    滬上各高校準備了豐富而暖心的年夜飯和過年活動,讓寒假留校的同學們也能熱熱鬧鬧地迎新年!快跟著小布一起看一看各大高校給同學們準備的豐盛大餐吧!同時,學校在農曆大年三十晚上、大年初一全天,為留校過節學生提供免費愛心餐服務,學校送上的濃濃暖意讓每一位留校過年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 過年的味道(孔一露)
    過年的味道(孔一露)作者:孔一露煙臺學習平臺如果一年的日子是本書,春節就是色彩斑斕的封面。封面上畫著千家萬戶喜氣洋洋的笑臉,畫著大街上鑼鼓秧歌的喧鬧,畫著煙花爆竹綻放的絢麗,更畫滿了中國人豐富多彩的年味。過年有童年快樂的味道。
  • 「「年的味道」徵文」過年的味道
    錢江晚報「年的味道」學生徵文《過年的味道》杭州天地實驗學校五(6)班對於我這個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小孩來說,過年並沒有感到大人所說的那麼熱鬧,反而讓我覺得冷清。平時路上到處堵車,過年路上空空蕩蕩;平時小區車位想停也停不進,過年車位空了一大半,想停哪兒都沒問題;平時快遞小哥無處不在,過年快遞小哥一下都不知去哪兒了,不見了蹤影……城裡人過年的味道到底在哪裡呢?
  • 溫情洋溢就地過年
    他的留校原因是因為父母分別在河北和北京工作,而這兩個地方當時都被確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放假前的早些時候,學校和老師本著關心同學、確保安全的原則,向同學說明了學校的明確態度——鼓勵家在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留校過年。這位信工學院大二男生很是聽話,立即就答應老師,這個牛年春節,即便有親戚在廣東也不去了,就留在美麗番職過年。
  • 讓留校學生暖心過大年,北京高校「花式」寵學生
    為了讓留校學生暖心過大年,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推出新春大禮包、免費年夜飯等多項舉措,「花式」寵愛留校生。線上春晚、新春大禮包營造春節氛圍清華留校學生收到的新春福袋。「今天來看大家,代表學校給大家拜年!」近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親自為留校學生發放新春大禮包。那些沒收到校長親手遞送禮包的同學,一覺醒來發現,宿舍門前已經擺上了新春福袋。
  • 河北籍留校大學生得到多方關注 感受到家的溫暖
    留校姐妹花,書寫同窗情「大半年的時間在學校備戰考研,原本終於可以好好回家過年了,沒想到正好碰上了家鄉的疫情,火車票只好退掉了。」不過,程絲楠的叔叔家住青島市城陽區,了解到河北疫情狀況,叔叔第一時間邀請程絲楠到家裡過年,但程絲楠放心不下室友,決定假期留在學校裡陪剛夢秋一起度過。「大學四年我們一直形影不離,考研時我們就一同報考了北京化工大學,備考期間,每天早晨7點起床,晚上10點半離開自習室,相互鼓勵一起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現在我們又面對新的考驗,我們會繼續並肩作戰,渡過難關。」
  • 過年的味道你還記得嗎?它們能勾起你兒時的記憶嗎
    過年的味道你還記得嗎?它們能勾起你兒時的記憶嗎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客廳總是擺著各種糖果、巧克力、堅果,平時父母不讓多吃,只有在過年時能夠小小的「任性」一把,口袋裡揣著糖果那種甜蜜滋味至今都無法忘懷。當我們長大了才發現,還是小時候過年最有年味,你覺得呢?那春節,你吃到什麼食物才能體會到年味?網友的回答太「走心」了。柿餅。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辦寒假留校同學新春聯歡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1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1月1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寒假留校的同學舉辦新春聯歡會。該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教授、校長包信和院士到會並講話。舒歌群書記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參加聯歡會的師生致以新春的祝福。
  • 別人家學校!高校慰問留校生,每人一份零食大禮包和200元紅包
    其中,有的學生是在買票高峰期沒能搶到回家的車票,從而耽誤了行程,不得不多留校一段時間,有的學生則是由於自身的原因,不得不晚點回甚至不回,或者是需要留校備戰考試,學校的學習氛圍更好一點,或者是想趁著寒假的時間打短期工掙點錢補貼家用。看著別人一個個都回家過年了,這些留校的同學或許心情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