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家」的味道!
華理關愛留校學子走心又暖心
央廣網上海2月4日消息(記者唐奇雲)臨近春節,華東理工大學的食堂裡已然掛起了一排排的紅燈籠,頗有過年的喜慶氣氛。正值寒假,記者在該校徐匯校區一食堂一樓看到,仍有許多學生前來就餐。這些選擇寒假留校的學生,有的是因為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有的是因為追逐夢想,在實驗室裡繼續科研;還有的是由於家鄉發生疫情,無法返鄉過年。
今年華東理工大學約有600名研究生在學校裡過春節,為了讓留校學生度過一個有溫度、有收穫、有意義的寒假,學校推出了一系列引領學生思想成長、豐富留校學習生活的舉措。
食堂吃出「家」的味道
過年,最想念的除了家人,還有「家」的味道。若能在學校裡吃上家鄉的味道,那一抹淡淡的鄉愁自會減弱不少。
華理紅燒肉、紅燒獅子頭、小雞燉蘑菇、凍豆腐白菜燉肉、剁椒魚、辣子雞、白灼蝦、粉蒸肉、把子肉……哪一款是你的家鄉特色菜?為了滿足學生不同的口味,在學校仍能吃到家鄉菜,華東理工大學根據留校學生的生源地情況,初步擬定了生源地較為集中地區的一些特色家鄉菜,並在線上開展「年味家鄉菜」徵集活動,根據師生投票和留言製作「家鄉味道」菜餚,以慰藉留校學子的思鄉之情。
不僅如此,生日面也華麗升級成了「年味面」。
據華東理工大學後勤保障處飲食服務中心主任裴文波介紹,華理免費為師生提供生日面的傳統由來已久,生日當天,師生可以憑有效證件在食堂領取一碗麵。今年春節期間,華理將特供年味生日面——由本幫爆魚和煎蛋組成的「年年有魚」面或由尋甸牛肉和煎蛋組成的「牛氣沖天」面。「加料又加感情,是學校送出的祝福面、溫暖面。寒冬臘月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生日面,那一刻,暖入心田。」裴文波說。
宿管阿姨化身「體貼媽媽」
「一針一線皆是情,愛心編織送溫暖」。前幾天,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留校研究生小戴同學,收到了宿管阿姨贈送的「暖心禮物」——一頂親手編織的帽子和一條圍巾,讓她感動不已。「系上圍巾、戴上帽子,身體暖暖的,心裡也暖暖的,謝謝阿姨,您辛苦了。」小戴同學說。
為了緩解留校學生的思鄉、思家之情,華東理工大學的10餘位宿管阿姨親手編織了100多件圍巾、帽子、手套等保暖物件送給學生,還化身為「體貼媽媽」,幫助學生整理內務,送去水果和牛奶。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頭,把學生的需求記在心間,在寒冬中給留校學生送上濃濃暖意,讓這個「特別」的寒假溫暖不孤單。
「孩子們在外求學不容易,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一樣。」 宿管阿姨宓菊婭說道。
多彩活動感受「就地過年」溫暖
讀書活動、徵文活動、座談會、遊園會、大禮包……華東理工大學相關部門和各學院心系留校學子,紛紛組織特色暖心活動,讓留校學子的寒假充實而愉快。
放假伊始,華理就舉辦「開卷有理」讀書活動,依託學校「閱百年徵程,品百本書香」所推薦書目,號召留校學生進行深入閱讀與交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校「習研會」開展了「守初心展百年風華,再出發頌時代強音」寒假主題徵文&文藝作品徵集;各學院將在春節前組織留校學生開展新春座談會、新春遊園會等活動,並為留校學生贈送新春大禮包。例如,理學院將在小年舉辦「有理有我,屬理最『牛』」新年慶祝活動,召集寒假留校研究生一起包餃子、剪紙、寫春聯、貼福字,視頻連線學生、家長和導師,互相拜年等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留校學生感受學校的溫暖。
此外,還有一大波福利已為留校過年的同學們配齊:在小年夜、大年夜,將向留校同學贈送水餃和年夜餐券;臘月二十三,在華東理工大學勞動育人實踐基地,邀請到來自校外的客廚同臺獻藝,和留校學生一起製作中西點心,讓學生在體驗勞動快樂的同時感受過年的氣氛。
細心周到的安排加上無微不至的關懷,讓這個特殊的寒假更添溫馨,從食堂可口的飯菜、暖心的宿管阿姨,到為留校學生準備新春大禮包、水餃、年夜飯,各類具有年味的活動,無不讓留校學子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