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做「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2020-12-20 界面新聞

文|顯微故事  楊佳

編輯|卡門

年輕人又把一家公司「買」上市了。

Pop Mart上市後,一則數據顯示,近20萬年輕人在購買盲盒上花費過萬。

和「盲盒」有關的搜索信息裡,人們都在詢問"入坑」和「出坑」的方法。而看到機會的商家,則借著熱風推出護膚盲盒、數碼盲盒……

打開盲盒的期待、未知,構成了盲盒生意的核心,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和博彩生意擁有著相同的邏輯和刺激。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買盲盒和賣盲盒的人,他們之中:

有的人一年花了20萬買盲盒、為了抽中隱藏款不惜10點守在商場「擦玻璃」、「端盒」;

有的人是見證了「炒盒組」和「改娃師」等盲盒衍生職業的暴富;

還有的人把盲盒作為了「割韭菜」的形式,通過在盲盒內放三無產品、回收手機以達到清庫存的目的。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靠盲盒「清庫存」,臨期化妝品、回收手機靠盲盒最好賣

運營 老K 29歲

盲盒熱後,各行各業都開始做盲盒,但大部分的盲盒都是「割韭菜」。

為了清庫存,商家會把賣不出去的東西放在盲盒裡銷售,再利用盲盒「售出不退不換」的規則,讓用戶投訴無門。

我在文化公司、數碼公司都做過運營,這兩家公司都推出過盲盒。但針對用戶群不同,玩法也不同。

文化公司的盲盒針對年輕女性,裡面多是一些護膚品、小商品。

護膚品多是來自廣州的代工廠,價格低到幾塊錢,甚至有的是三無產品。小商品則以眼罩、拼圖等小玩意兒為主,從義烏等地進貨,成本也只要幾元錢。

根據盒子大小,盲盒標價20-30元不等。我們對外說盲盒可能抽到大牌口紅、名牌包、手機,但其實我們都沒放進去過。

緊接著我們在網上放一些水軍,曬那些手機、口紅,吸引不明真相的女生前來購買,一度幫我們清了大量庫存。

由於銷量太好,許多商家都請我們幫忙清庫存,為此我們還開發了新的合作渠道和收入模式。

數碼公司推出的盲盒針對男性用戶,有200元手機盲盒、100元電子產品等多個價位的盲盒選擇。

手機盲盒肯定有手機,只是沒有值錢的新款手機。

盲盒裡的大多是回收來的二手機、翻新機——一臺功能完好的手機回收價格低至幾十元。

圖 | 我見過行業裡最"黑心」的賣家

而且利用盲盒去庫存,賣二手,很少有維權。就算有維權,補發一個快遞也依舊是賺錢的。

靠著這條門路,我們公司一年收入上千萬。

每次看到有用戶諮詢盲盒並小心翼翼許願(留言,希望有什麼)時,我腦子裡都會浮現那句話:買的不如賣的精。

「改娃師」年入百萬,被改成手機殼、掛墜的娃娃身價翻十倍

二手平臺運營 cc 24歲

我在一個興趣社區做運營。

我們平臺上可以交易和分享盲盒,每天都有玩家展示自己的「娃」,交流拆盒經驗。

用一個字形容這群玩家,那就是「壕」;如果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任性「。

我把這個成為「快樂經濟」,為了一時開心,他們真的願意花高價來換一時爽。

雖然盲盒大多是59元,價格透明,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除了隱藏款,開盒的都只買五折——少了開盒的過程,盲盒的價值就少了一半。

而那些隱藏款,因數量少,有的可以炒到近千元。

人人都愛隱藏款,一些炒盒黨為了限量款和隱藏款一箱箱買,還衍生了一個小眾詞語「擦玻璃」——商場10點才讓顧客進去,許多玩家會假裝成保潔說「擦玻璃",就為了搶首發或者大量囤貨。

囤貨是有技巧的,最好出手的是節日限定,在特殊節日大量買入後轉賣,可以賺一些錢,一個盲盒能多賺幾十塊。

但萬一沒賭對砸手裡,就只能賤價甩賣了。

圖 |改娃師的日常

還有些高端玩家熱衷於「改娃」——將娃娃改裝成手機殼、把娃娃零件互換做成新的娃娃、或者自己噴漆上色,現在都有專門的「改娃師」了。

曾經有個改娃師,一天能改接近5隻娃娃,光改造費就是200起,算下來每個月輕鬆過萬。而被改過的娃娃身價翻10倍,直接漲到200多元。

盲盒也有鄙視鏈。進口IP鄙視國內IP,鄙視盜版抄襲。很多不知名的商家聽聞盲盒銷量好,推出了9.9元包郵盲盒,最後卻賠掉底褲。

說到底,盲盒也是一種消費文化,文化就是需要培育的。

一年花20萬拆盲盒,每天10點在POPMART門口「擦玻璃」

小Q 上海 27歲

盲盒太適合我這種收集癖和強迫症了。

當聽說POP MART上市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和我一樣的人還真不少。

我從小就愛收集東西,彩妝、馬克杯、包包,為了收集各種珍藏版花費近20萬元。我媽看我有收集癖,還專門給我騰了個房間放這些寶貝。

前幾年,我開始發現同事桌上總有幾個不同造型的手辦娃娃。有次我還圍觀了她拆盒,桌上堆滿了包裝一樣的盒子,大家都得想知道裡面是啥,能不能開到限量版。

尤其是工作後,每天枯燥重複的工作更讓人急於尋求一些新鮮感和刺激。圍觀她拆了幾次盲盒,我也忍不住去POP MART買了一些,就這樣入坑了。

不到4個月時間,我就通過門店和網上購買擁有了180多個娃娃,還買了專門的架子來收納這些娃娃。

圖 |亞克力盒子價格要200多元

某些款特別難抽,還容易抽到重複的娃娃,所以我開始買二手娃和「明盒」。

盲盒有許多專屬交易平臺。在上面,普通娃價格低,隱藏娃娃會炒到高價。我一般查漏時買普通娃娃,有時能用半價收到想要的款。

圖 |明盒娃娃價格是盲盒的2倍

但這樣也失去了玩盲盒的新鮮感。知道自己會收到什麼,開盒時完全沒有緊張感,有時快遞到了都懶得拆。

這時,圈裡的娃媽教了我新玩法「端盒」——整個系列一鍋端。這樣不僅不會抽到重複的,也能體會到的拆盒的樂趣。

我第一次體驗端盒是購買的點心labubu系列,一共12個款一次性端走,在拆開的時候享受了「不知道這個會拆出什麼」的刺激感。

圖 | 我買過的端盒系列

「端盒」讓我體會到財大氣粗的感覺,我還將端盒當作生日禮物送給朋友。

最多的一次,我端了12盒送給朋友,還下單了幾個隱藏款、購買了放置娃娃的產品架,花費接近上萬元,就為了打造屬於娃娃們的樂園。

沒玩過盲盒的永遠無法理解,對於我們這些「打工人」來說,在娃娃的世界我們才是真正的主宰,那是我的另一個寧靜天堂。

相關焦點

  • 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我在文化公司、數碼公司都做過運營,這兩家公司都推出過盲盒。但針對用戶群不同,玩法也不同。文化公司的盲盒針對年輕女性,裡面多是一些護膚品、小商品。護膚品多是來自廣州的代工廠,價格低到幾塊錢,甚至有的是三無產品。小商品則以眼罩、拼圖等小玩意兒為主,從義烏等地進貨,成本也只要幾元錢。
  • 少則幾百元高至上千元 改盲盒成為新...
    每日商報訊 泡泡瑪特的上市創造了一個新的「千億市值」神話,也讓國內市場衍生出「改娃師」「盲盒散貨批發」等新職業、新玩法。這個貼近年輕人的盲盒經濟千變萬化,裡面的名堂不禁讓人屢屢驚訝——原來盲盒還能這樣玩?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去年有近 20 萬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超過 2 萬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擲百萬。跟之前的球鞋圈一樣,盲盒的火爆讓潮玩手辦這種小眾愛好開始出圈,甚至被賦予了金融屬性,不少人將盲盒當成理財產品一樣炒賣。▲圖片來自:Sonny angel現在國內最火的盲盒銷售商泡泡瑪特,在 2015 年嘗試經銷 Sonny angel ,結果第一年就賣了 20 多萬個,帶來了 3000 多萬收入,佔到了公司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 六七十元買的盲盒卻花一兩百塊改了它!是原版不香還是改娃太甜?
    從Molly到香奈兒Molly、老佛爺Molly,這個過程就叫——改娃。 改這兩個娃娃的叫言吾豪,90後創意設計總監, 2019年3月初開始接觸盲盒,之後開始第一次改娃,因為「改娃」上過報紙、做過演講,最近又因為通過「改娃」讓潮流玩具與High Fashion做了結合引發話題,是網絡上很紅的「改娃」達人。
  • 都2020了,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當那些「瘋狂炒鞋月入百萬」、「盲盒最高可賺39倍」等消息不斷出現時,聰明的朋友已經開始在喧囂中嗅到了一絲「韭菜」的芬芳……進入2020年,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顯然,很多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在2019年和2020年交接之際,無奈地成為了炒物經濟的接盤俠。擊鼓傳花的遊戲,在這個新年終於將紅花扔在了「最晚入場的人」手裡。只想簡單賺點兒錢「我本身都不愛打籃球,更別說喜歡球鞋了。」
  • 臺媒:大陸興起"改娃師" 替洋娃娃換裝月薪超萬元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臺媒稱,中國大陸興起給洋娃娃改妝的行業——「改娃師」,近來吸引不少年輕女性投身此一行業。浙江師範大學一年級女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幫洋娃娃換妝,最高月入人民幣上萬元。據臺灣「中央社」6月15日援引大陸媒體報導,浙江師大經濟與管理學院孫姓女學生是一名「改娃師」,普通版本的小布娃娃經她一改,風格迥異。雖然她堅持走親民路線,但收入不菲,寒暑假靠替洋娃娃換妝可賺上萬元。孫姓女學生說,給洋娃娃穿衣服、做髮型,剛開始停留在自娛自樂的階段。
  • 80後美術教師成"改娃"師:替娃娃"微整形"月入上萬
    廣西南寧市80後中學美術老師黃思林在網上自學「改娃」,並成立工作室,成為了一名獨立改娃師。5年來,經她改妝的娃娃已有上百個。黃思林14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改娃」的妝費平均每個收費從1000到2000元不等,憑藉此,她每個月都能輕鬆收入上萬元。
  • 改娃師:洋娃娃千面魔術手
    這款玩偶英文名叫Blythe,1972年誕生於美國,最早的中國玩家大都是海歸。「小布」四肢短小,頭部和眼睛偏大,拉動後腦勺的拉環可以睜眼、閉眼。富有創意的玩家熱衷於給娃娃「換臉」,帶著它們旅行、拍照。於是,一種專門給「小布」改妝的改娃師應運而生。經過改娃師巧手改造後的「小布」面部表情豐富,可以微笑、嘟嘴、流淚。
  • 「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iwangshang / / 2020-12-18 摘要:Z世代佔玩家總量四成,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
  • 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的「低投入、高回報」麼?
    後來才知道一個娃娃也就值十來塊錢,進得多才五六塊。這肯定是門好生意。投資小,毛利高,往商場一擺,沒有技術壁壘也不用幹活,懶漢都能發大財。可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買賣?這一次,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家熱火朝天的商場和門店,採訪了多位業內主流品牌和從業者,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低投入、高回報、能躺賺」的創業項目——真相殘酷又現實。
  • 「低投入、高回報」背後的殘酷真相: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能躺...
    可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買賣?這一次,蛋解創業編輯部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家熱火朝天的商場和門店,採訪了多位業內主流品牌和從業者,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低投入、高回報、能躺賺」的創業項目——真相殘酷又現實。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早些年,它是一家做潮流小百貨的公司,正如它的英文名Pop Market。產品包含玩具、服裝、文具等,有HelloKitty、ZUNY、NICI等知名IP玩具。主要面向15-30歲的年輕人,女性佔到7成。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讓年輕人剁手不止的盲盒到底有多暴利?
    每一個受人追捧的賽道裡都塞滿了玩家,盲盒也是。   有泡泡瑪特這種賺足了眼球和金子的頭部選手,有酷樂潮玩、52TOY這種踩在潮玩的土地上長大順勢分一杯羹的原住民,有名創優品這種跨界玩家,靠著優質卻只有19.9元的平價盲盒在這條跑道上也闖出一片新天地。
  • 星巴克們的「快過期零食」,有人靠它年入百萬
    星巴克們的「快過期零食」,有人靠它年入百萬 2020-11-30 10:26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 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Z世代佔玩家總量四成
    充滿未知性的盲盒,成就了「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閒置市場,盲盒經濟同樣火熱。最新數據顯示,閒魚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盲盒二級市場。閒魚潮玩負責人稱,當前閒魚上有超44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11月閒置盲盒交易額超過了1.2億元,同比增長超70%,平臺一年盲盒交易額接近泡泡瑪特一年營收。
  • 「娃」坑深似海,誰為盲盒狂?
    21歲的郭錦瑞是今年初才迷上了盲盒,入的「娃坑」。現如今,自己拿下的娃娃,郭錦瑞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300多個。粗略算來,這位95後妹子竟在這些玩具上投入了3萬塊錢左右。王普早自2015年就開始收藏Moly,那時的娃娃還沒被裝進盲盒裡。就在盲盒娃娃日漸火爆之時,王普決定退坑。不久前,他把收藏的Moly賣了,價值近30萬元,也是在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為這個娃娃花費了多少錢與精力。一入「娃」坑深似海,只看錢包夠不夠滿。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成為王普、郭錦瑞們的真實寫照。
  • 朋友,盲盒不值錢
    2019年,盲盒忽然風靡,「學生抽盲盒,月砸數萬」「炒盲盒溢價40倍」的報導鋪天蓋地。緊盯年輕消費市場的炒家,迅速被撩撥起鬥志,甚至還沒弄清盲盒背後的消費心理,就揣上錢去聯繫製作工廠,生怕錯過風口。三哥也不懂這個市場,他是在翻看潮玩、盲盒的分析文章時,被頻繁出現的「賭徒心理」抓住了眼球。
  • 臨期食品有多暴利 有人靠它身價千萬,有人擺攤日賺2000
    這些被降價處理的產品就是今天二姐要說的臨期食品,一起跟著二姐看看臨期食品的背後故事。因為臨期食品的利潤太大了,所以這幾年專業做臨期食品的越來越多,從業人員稱之為「暴富項目」。前兩天跟好友去北京實地探訪了兩家做臨期食品的店,倉庫裡商品琳琅滿目,有零食、紅酒、日化等等。倉管管理員調侃說,在這裡隨便配點貨就能開個超市。
  • 閒魚上的盲盒經濟:最受追捧的盲盒狂漲39倍
    分析認為,第一、盲盒作品來是大眾易於接受的可愛形象,從來沒了解過盲盒的路人看到也會感興趣,加之各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粉絲基礎來買單,受眾群體廣。第二、盲盒的價格親民,幾十元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承受的價格。第三、盲盒有固定款和隱藏款之分,而且有的隱藏款出現的概率極低,隱藏款這個設定很好地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大家都想試試自己的運氣,一旦抽中隱藏款,在閒魚上的交易價就能翻上好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