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在2020年基本實現貫通開放。目前,普陀區已有不少岸線完成貫通和景觀美化提升工程,陸續對外開放。
在這些升級後的優美岸線上,增添了眾多休閒設施,在提升蘇州河岸宜居環境的同時,增強河岸小區居民們的幸福感。地處蘇州河南岸的半島花園小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岸線貫通及景觀美化提升工程後,近700米的沿河步道煥然一新。此外,兒童樂園、生態廊架、綠化植物、戶外座椅等大量設施得到更新或新建,成為居民們日常「遊憩寶地」。
然而這段工程啟動之初,半島小區內的居民存有異議,工程推進一度舉步維艱。他們認為這是屬於小區的私有岸線,一旦貫通了之後,等於把私有的東西公有化,讓自己的利益蒙受損失。針對小區居民的顧慮,普陀區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多輪溝通,就他們關心的權屬問題、貫通後物業管理範圍以及貫通後整個小區的安防措施的提升都一一給予了溝通和解答。最後,雙方達成了共識,使得貫通工程順利進行。
「我們希望能藉助整個貫通工程,使蘇州河岸線環境得到提升的同時,讓居民們也能切實感受便利。」普陀區建管委建設科科長徐毅潔說。因此,在景觀提升工程上,建設方集中精力重塑地塊功能和活化更新,重點對舊有設施翻新改造,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成果。
「以前半島花園這一塊有個廊架,因為時間比較久遠和雨淋的關係,已經腐爛了。我們結合半島花園點位整體景觀提升,特意做了一個新式廊架,為居民和行人提供一個休息的場所。在兒童樂園這一塊設施,原先也是木頭地板,全部因時間長而腐爛。在進場施工以後,我們把這一塊改造成親子設施,讓兒童可以體驗爬小山、鑽小洞的樂趣。另外,旁邊原先廢棄的噴泉,也改為了現在供人行走的步道。」普陀市政建設養護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廖劍岷介紹。
此外,普陀以這次貫通項目為契機,同步完善小區內的半島平臺、門楣、智能安防系統,使開放後的小區安全得以保障。隨著岸線環境的日益改善,居民們逐漸認可了貫通工程的實施。在環境美化提升後,針對蘇州河岸線長,遊人多的特點,普陀區相關管理部門將採取多管齊下的綜合管養模式,定期維護保潔步道和設施,實現高標準的常態化管理。「現在,我們採用綜合管養模式,涵蓋綠化市容管理、設施設備管理、人員安全管理,還有執法管理。通過監控室的探頭,隨時監控蘇州河兩岸的情況,做到定時、定人、定崗,實現動態巡檢。」 蘇州河貫通工程推進組副組長顧愉介紹。
目前,蘇州河南岸線已基本貫通,局部岸線還在做景觀品質提升,預計在今年10月前,待全部工程完工後,將正式對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