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額
1.1定額的含義
定主要指規定,額泛指額度和限度,也可以理解為量的標準或尺度。合起來,定額就是規定的額度及限度。
建設工程定額就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完成單位和各建設產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及資金消耗的數量標準。
1995年12月15日建設部編制頒發了《全國統一建築工程基礎定額》(土建工程)和《全國統一建築工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2003年又頒發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真正實現了「量」「價」分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2定額的特徵
真實性和科學性
系統性和統一性
穩定性和時效性
1.3定額的分類
按定額內容分為:勞動消耗定額(勞動定額)、機械消耗定額(機械定額)、材料消耗定額(材料定額);
按定額使用範圍分為:施工定額、預算定額、概算定額、概算指標、投資估算指標;
按適用的目的分為:建築工程定額、設備安裝工程定額、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定額、工器具定額、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
其中間接費用定額是至於建築安裝工程施工生產的個別產品無關,而為企業生產全部產品所必需,為維持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所必需發生的各項費用開支標準;
現場經費定額是指與現場施工直接相關,是施工準備、組織施工生產與管理所必需的費用定額;
其他直接費用定額是指預算定額分項內容之外,而與建築安裝施工生產直接相關的各項費用開支標準。陳琦
2.施工定額
2.1概念
施工定額反映企業施工水平,一般根據專業施工的作業對象和工藝過程制定,是企業定額。施工企業一般根據企業自身條件和可能挖掘的潛力,根據市場競爭需要及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範制度,編制能夠代表企業個別成本水平的定額。企業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實力,往往將施工定額對外作為商業秘密,而得到高度重視。
2.2施工定額作用
是企業計劃管理的依據;
是組織和指揮施工生產的有效工具;
是計算工人勞動報酬的依據;
有利於推廣先進技術;
是編制施工預算、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基礎。
2.3施工定額水平
定額水平是規定在單位產品上消耗的勞動、機械和材料數量多少,指按照一定施工工序和工藝條件下規定的施工生產中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水平。
定額水平直接反映勞動生產率水平,並與其變動方向一致;同時也反映勞動與物質消耗水平,但與其變動方向相反。說明,勞動生產率水平越高,施工定額水平也越高;勞動與物質消耗數量越多,施工定額水平就越低。
確定施工定額水平,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有利於提高勞動工效,降低人工、機械和材料消耗;
有利於正確考核和評價工人的勞動成果;
有利於正確處理企業和個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平均先進水平,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大多數施工隊組和工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和超過的水平。低於先進水平,而略高於平均水平。
2.4勞動定額
勞動定額也稱人工定額,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術組織條件下,為完成一定數量的合格產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勞動消耗量標準。根據不同的表現形式,勞動定額可以分為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
時間定額是指工時消耗定額,產量定額是工時定額的倒數。
時間定額以單位產品的工日數表示,便於計算完成某一分部(項)工程所需的總工日數,便於核算工資、便於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和計算分項工期;產量定額是以單位時間內完成的產品數量表示,便於小組分配施工任務,考核工人的勞動生產效率和籤發施工任務單。[例3-1,2].
2.5材料消耗定額
根據施工生產材料消耗工藝要求,建築安裝材料分為非周轉材料和周轉性材料兩大類。
非周轉性材料也稱之為直接材料,一般專指一次性消耗並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周轉性材料則是指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多次使用、周轉的工具型材料。
一次性消耗並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又稱之為材料的淨耗量,而不可避免的施工廢料和施工操作損耗則稱之為材料損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淨耗量+材料損耗量
材料損耗率=
材料消耗量=
例題:
(1)每m3磚砌體材料消耗量計算:
磚淨用量(塊)=
磚消耗量=磚淨用量/(1—損耗率)
砂漿消耗量(m3)=(1—磚淨用量×每塊磚體積)×(1+損耗率)
註:①每塊磚體積=0.24×0.115×0.053=0.0014628m3;
②灰縫厚度=0.01m
③損耗率=1%
④牆厚磚數與牆厚對照表如下:
牆厚磚數1/23/413/22
牆厚(m)0.1150.1780.240.3650.49
(2)100m2塊料面層材料消耗量計算:
面層淨用量=
面層消耗量=面層淨用量/(1—損耗率)
(3)材料攤銷量(中高級造價員要求掌握)
2.6機械臺班消耗定額
機械臺班消耗定額的表現形式有: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兩種。
3.預算定額
預算定額,是規定消耗在合格質量的單位工程基本構造要素上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數量標準,是計算建築安裝產品價格的基礎,也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建立經濟關係的重要基礎。基本構造要素——分項工程和結構構件。
3.1預算定額的用途和作用
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確定建築安裝工程造價的基礎。
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
預算定額是工程結算的依據。
預算定額是施工單位進行經濟活動分析的依據。
預算定額是編制概預算定額的基礎。
預算定額是合理編制招標標底。投標報價的基礎。
3.2預算定額的編制原則
按社會平均水平確定預算定額的原則。
簡明適應的原則。
堅持統一和差別性相結合的原則。
3.3預算定額編制方法。
3.3.1人工工日消耗量
是由分項工程所綜合的各個工序勞動定額,包括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兩部分。
基本用工是指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技術工種用工,按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應的勞動定額進行計算。
其他用工通常包括: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即預算定額與勞動定額的差額,是指在勞動定額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況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難準確計量的用工和各種工時補貼。主要包括:
(1)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業相互配合或影響所發生的停歇用工;
(2)施工機械在單位工程之間轉移及臨時水電線路移動所造成的停工;
(3)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的影響;
(4)班組操作地點轉移用工;
(5)工序交接是對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正用工;
(6)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計算公式:人工幅度差=(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基本用工)×人工幅度差係數(一般為10%~15%)
4.概算定額、概算指標和估算指標
4.1概算定額的作用
概算定額是編制概算的依據。
概算定額是設計方案比較的依據。
概算定額是編制概算指標和投資估算指標的依據。
實行工程總承包時概算定額也可作為投標報價的參考。
4.2概算指標及其作用。
概算指標是比概算定額綜合和擴大性更強的一種定額指標。它是以每100㎡建築面積或1000m3建築體積。構築物以座為計算單位規定出人工材料機械消耗數量標準或定出每萬元投資所需人工材料機械消耗數量及造價的數量標準。
概算指標和概算定額。預算定額一樣,都是與各個設計階段相適應的多次計價的產物,它主要應於投資估價。初步設計階段,其作用為:
概算指標是編制投資估價和控制初步設計概算。工程概算造價的依據。
概算指標是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衡量設計水平。考核投資效果的標準。
概算指標是建設單位編制基本建設計劃。申請投資貸款和主要材料計劃的依據。
5.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
5.1工程量清單與計價
工程量清單是由招標人提供、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一經中標籤訂合同即成為合同的有效組成部分。其編制人一般是招標人或由其委託的工程造價諮詢的中介機構。清單計價則是指投標人針對招標人提供的清單完成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和規費、稅金。
5.2工程量清單計價法特點
工程量清單充分體現市場性。
工程量清單計價充分體現了競爭性。
工程量清單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有利於工程款的撥付和工程造價的最終確定。
有利於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
有利於業主對投資的控制。
5.3工程量清單計價法的作用
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符合我國當前工程造價體制改革中「逐步建立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的目標。
採用工程量清單招標有利於將工程的「質」與「量」緊密結合起來。
有利於業主獲得最合理的工程造價。
有利於標底的管理與控制。
有利於中標企業精心組織施工,控制成本,充分體現本企業的管理優勢。
5.4《計價表》的作用
指導招投標工程編制工程標底。投標報價和審核工程結算。
企業內部核算。制定企業定額的參考依據。
一般工程(依法非招標工程)編制和審核工程預算和結算的依據。
編制建築工程概算定額的依據。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調解工程造價糾紛。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