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生兒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臟病最多

2021-01-2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2月29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孫美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健健康康的,可即使現在的醫學技術再進步,出生缺陷總是存在,每年都有人不幸中招。

 

    前幾天,中國首屆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頒獎,浙江省有6個課題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中的一個一等獎,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林俊教授主持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體系創新、運用與推廣》。他研究的是:在浙江,哪些疾病是出生缺陷當中最常見的?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專門採訪了林俊院長,讓他來講講,準媽媽們在懷孕時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生出健康寶寶。

 

    唇顎裂等出生缺陷

 

    浙江每年都在減少

 

    每年,全省出生孩子的疾病情況,都會匯總到浙醫婦院。

 

    根據數據,先天性心臟病是浙江孩子出生缺陷當中最常見的,2015年的數字,發病率是每萬分之144.3;其次是多指(趾),發病率每萬分之19.4;第三名就是外耳畸形了,發病率每萬分之6.7。

 

    「但像唐氏症候群、神經管畸形、唇顎裂這些出生缺陷,浙江的數據每年都在減少。」林俊院長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這與浙江的爸爸媽媽們對婚檢、孕前檢查、孕期檢查越來越重視有關係。

 

    換句話說,大家如果做好孕前、孕中的各種檢查,也就能儘早發現問題。

 

    雖然婚檢已經不再是強制性的檢查,但這並不代表它就不重要,「如果檢查出風疹等這類感染性疾病,我們會建議夫妻過幾個月,治好了病再懷孕。」林俊說,如果這時候懷上孩子,那生下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有先天畸形,比如失明、心臟病、耳聾、小頭畸形等。

 

    再比如說最近曝光率很高的寨卡病毒,如果懷孕前就得了這個病,孩子也很有可能小頭畸形。

 

    胎兒心臟有沒有問題

 

    心臟彩超可以檢查

 

    在懷孕24到26周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心臟彩超檢查,這時候能有很大概率看到胎兒的心臟有沒有問題。

 

    還有最近幾年特別火的「三維彩超」,不是每個孕婦都要做的,可以先做二維的,讓醫生來做判斷。

 

    林俊說,三維彩超並不像大家想像中那樣,能看清胎兒的每一個細節,臟器有沒有問題、有沒有缺胳膊少腿,其實真要看清楚,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超聲科醫生專業的經驗和判斷,「超聲僅僅是影像學檢查,沒辦法做到100%準確,目前大約只有80%左右的畸形可以通過影像學手段得到確診。」

 

    「另外,『無創』等這類產前篩查也十分有意義,可以發現不少染色體問題。當然,有篩查高風險的人還需要羊水穿刺檢查來確認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

 

    林俊說,羊水穿刺是一種有創檢查,有可能會造成流產等風險,需要到有資質的醫院由具備資質的醫生操作。

 

    總體來說,孕中期的檢查很重要,如果這時候發現孩子得的是無腦症、神經管畸形、唐氏症候群等,按照法規是可以選擇引產的。

相關焦點

  • ...海口新生兒出生缺陷逐年上升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唇顎裂排前三位
    海口新生兒出生缺陷逐年上升  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唇顎裂排前三位醫生提醒孕期婦女要重視產前診斷
  • 江蘇新生兒缺陷中 先天性心臟病佔的比重最大
    隨著全面 " 二孩 " 政策實施,高齡孕產婦比例的上升,出生缺陷比例也在逐漸增高。出生缺陷中,什麼疾病佔的比重最大?9 月 12 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2016 年出生缺陷順位分別先天性心臟病(62.10%)、多指 / 趾(18.53%)、總唇裂(6.97%)、指(趾)(6.07%)、馬蹄內翻(6.00%)、尿道下裂(4.99%) 、腦積水(4.50%) 、小耳 (3.06%)、肢體短縮 (2.93%)、 直腸肛門閉鎖或狹窄(2.59%)。
  • 我國今年啟動「雙指標法」篩查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國家級項目辦公室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孟竹) 7月30日,我國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在北京啟動,為幫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司在上海、河北、山西等24個省(區、市)利用雙指標法為出生後6-72小時的新生兒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
    1月2日,總臺央視記者從成都市衛健委獲悉,為強化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實現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早發現、早診斷和及時治療,2021年1月1日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實施內容。據監測數據顯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是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導致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由全市助產服務機構免費進行初篩,初篩異常者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轉診至定點診斷機構進行免費診斷。
  • 四川成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免費篩查項目
    為強化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實現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早發現、早診斷和及時治療,2021年1月1日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我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實施內容。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由全市助產服務機構免費進行初篩,初篩異常者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轉診至定點診斷機構進行免費診斷。
  •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在京啟動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國家級項目辦公室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杜燕)為幫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司今年在上海市、河北省、山西省等24個省(區、市)啟動實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利用雙指標法為出生後6-72小時的新生兒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在全國24個省份啟動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俠克、王賓)先天性心臟病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出生缺陷疾病,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幫助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司近日在上海市、河北省等24個省份啟動實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
  • 成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免費篩查項目
    據成都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消息,據監測數據顯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是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導致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強化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實現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早發現、早診斷和及時治療,2021年1月1日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實施內容。
  • 杭州全面啟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
    新華社杭州5月9日電(記者黃筱)記者8日從杭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至4月底杭州市所有55家助產醫療機構均已開展新生兒先心病篩查項目,共篩查新生兒6313例。據了解,先天性心臟病是中國發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疾病,也是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杭州市2017年、2018年兒童先心病發生率分別是12.03‰、19.08‰,佔各類先天性缺陷疾病之首,20%至30%的先心病患兒在新生兒和嬰兒時期出現休克、心力衰竭、反覆肺炎等併發症,未及時診治可導致死亡,是引發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舉辦臨沂市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工作培訓班
    全市各縣區衛健局婦幼科科長、婦幼保健院分管院長和社保科科長、從事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共計300餘人參加培訓。開幕式上,黃玉強副院長指出,先天性心臟病作為主要且複雜的出生缺陷,早發現、早治療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提升患兒生存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 Nat Commun:先天性心臟病和新生兒腎臟缺陷存在遺傳關聯
    圖片來自:www.kidneydiseasetreatment.space2016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新生兒中,腎臟和泌尿道的結構性缺陷的比例在0.5%。該缺陷被認為是晚期腎臟衰竭的首要原因,但該缺陷的遺傳病因還不是很清楚。美國馬塞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模型的研究發現,引起先天性心臟病的遺傳突變也會造成腎臟的結構性缺陷。他們還發現了,先天性心臟病和腎臟結構缺陷在同一個體身上出現的概率較高。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新增3項免費檢查項目 浙江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全程政府買單!
    浙江發布為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於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做好出生缺陷預防項目工作的通知》,向全省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公平可及、優質普惠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全程服務。《通知》明確在出生缺陷預防「六免」政策(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補服葉酸、母嬰艾梅乙阻斷、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基礎上,新增免費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 關於開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的通知
    工作實施方案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位居新生兒出生缺陷疾病的首位,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為進一步做好我區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使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能夠得到早發現、早診斷和及時治療,提升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生存和生活質量,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工作方案》、《江蘇省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和《連雲港市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工作實施方案》,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 路橋區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穩步推進
    2019-05-27 10:2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潘璐萍「通過初步檢查,你的孩子可能存在心臟室間隔缺損(幹下型),需要進一步檢查。」近日,一對夫妻來到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超聲科,為他們剛出生的孩子進行超聲檢查,該科室的主治醫師範天兵告知了檢查的初步結果,並在浙江省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信息平臺上傳了篩查結果,建立了電子檔案,為該新生兒後續治療提供醫療信息支持。
  • 「醫說」為什麼要進行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德城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陳磊先天性心臟病目前是我國最常見的出生缺陷疾病, 是造成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和嬰兒死亡率。德城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陳磊告訴大眾網記者,重症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會出現缺氧、肺炎、脈動脈高壓、休克、心力衰竭等併發症,嚴重的會導致死亡或殘疾。為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使患兒得到及時治療,降低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率,開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非常關鍵。「早期發現、及時診斷、合理治療、改善預後,這十六字『真言』大家要記牢。」
  • 德國研發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缺陷篩查新技術
    據德國教研部發布消息稱,用一條被稱為「脈搏血氧篩查儀」的細小線圈測量新生兒腳趾的血氧含量,可準確推斷出是否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缺陷,從而採取必要防治措施。自2017年以來,德國醫療部門已將篩查心臟缺陷作為產後常規預防檢查(U1/U2)的固定項目,新開發的脈搏血氧篩查儀也從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德國教研部介紹說,將脈搏血氧篩查儀納入產後常規檢測目錄可追溯到對肽核酸(PAN)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由德國教研部資助,小兒心臟病醫院、兒童醫院和兒科心臟病診所等遍布全德的相關研究機構和醫院組成的「先天性心臟缺陷能力網」共同承擔。
  • 江西每100例新生兒中有1.1個缺陷兒 先天性心臟病居發病率首位
    然而,記者從南昌市社會福利院了解到,目前該院收留的棄嬰中,絕大部分都存在生理缺陷,其中以智障和肢殘為主,有些孩子甚至在剛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遺棄。  隨後,記者從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根據全省31家醫院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孕滿28周至出生後7天的圍產兒缺陷發生率為114.1/萬例,這也就相當於每出生100例新生兒中就有1.1個缺陷兒,而先天性心臟病則一直居於發病率首位。
  • 寶寶出生42天要做的這項檢查,或可發現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胎兒期心臟及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流調數據顯示,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在活產嬰兒中為6‰~10‰。估計我國每年約出生15萬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如未經治療,約1/3患兒在生後一年內可因病情嚴重和複雜畸形而死亡。
  • 湖南省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在我縣啟動
    12月16日上午,湖南省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在我縣正式啟動。省兒童醫院院長趙衛華,副縣長餘建新、左嘉參加。 據了解,湖南省兒童醫院是全省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唯一指定救治機構。此次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對象為湘陰全境內所有0~14歲適齡兒童,包括剛出生的新生兒在助產機構內進行篩查登記並上報,已出生適齡兒童,將採用聽診器、超聲精準篩查和經皮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等方式進行篩查。同時對11類患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實施免費救治。【來源:湘陰縣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常見症狀: 1、青紫。一般是出生後持續存在,也有可能是在出生後三至四個月逐漸顯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