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理盧先生
有些人看你幸福,看你開心他就會不快樂,同時還會各種的打壓,只要你的情緒消沉了,他的內心就會舒適了。
這跟我們的原生家庭有關,父母被上一輩打壓後,他就會認為快樂是不對的,更會把這種形式傳給自己的子女身上,或者帶給周邊的人。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他家的孩子玩得很開心,雖然聲音有些大,但孩子是快樂的,可是這個時候他的爸爸卻說:作業寫完了嗎?在預習一遍去,隨後露出了惡狠狠的眼神。
孩子歡快的聲音戛然而止,情緒很低落地回到自己小房間去看書了,但是孩子的心一定沒在書上。
還有一次孩子考了全班第三,拿著獎狀興高採烈的來到父母面前想得到鼓勵,或者是支持。
可是他的父母卻說:你這點算什麼能耐?比你學習好的有的是,人家考第一的都沒像你這樣。
孩子崛起了小嘴,眼睛紅紅的,背起書包默默地回屋了。
後來我問他的父母,你為什麼總是喜歡打壓孩子?
他的父母說:我這並不是打壓,我是怕孩子驕傲。
很多父母就是這樣,生怕孩子有了點成就後就會驕傲,不管孩子有多努力,多優秀,他們總是能拿出比你更優秀的案例來打壓你,試圖用這種方式讓你知道人外有人。
但是,這種挫折式教育方式,會摧毀孩子的一生,孩子有了出色的成績後,希望的是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
如果你打擊了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否定自己,同時也會認為自己不是優秀的人,長此以往下去,孩子會失去信心,越來越沒自信,變得很自卑,長大後,一個自卑的成年人,不管是在社交還是感情方面,都會受到一些傷害,或失去某些機會。
以前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過一個視頻。
女兒對爸爸說,爸爸,你有一個缺點,總是讓人不開心,總是喜歡打擊人家,你就不能改改嗎?
爸爸斬釘截鐵的說:不能,就是不能讓你開心驕傲,要不然你步入社會後會栽大跟頭。
女兒可憐的說:可是經常讓我不開心,會得不開心的病,我會變老啊。
可憐,看到視頻的第一感覺,就是感覺孩子可憐。
雖然父親不希望孩子驕傲,希望通過磨練的方式讓孩子堅強,但他那句斬釘截鐵的不能,反應而出的卻是悲哀,
這跟上一輩的父母家庭教育有關,如果父母的童年在感知上缺乏快樂,不停地被父母打壓,那麼他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也應該對自己的孩子這麼教育。
不允許孩子開心。
不允許孩子自豪驕傲。
不允許孩子滿足。
反正我的童年就是這樣被你爺爺教育的,所以我也得這樣教育你,這是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而且是一個死循環,會一輩接一輩的循環下去。
同時,潛意識裡還有種私心在作祟,我的童年不快樂,那麼兒子,你的童年也別快樂了,應該跟爸爸媽媽一樣才對。
這就好比,一個孩子是在家暴中長大的,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他也會用同樣的暴力方式教育他的兒子,因為他覺得,沒有什麼比一個大嘴巴子,來的效果更快了。
在挫折式教育長大的孩子,同樣會把這種習慣帶給他人。
比如,你為了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每天只睡6個小時,並且為了自己努力過得成就感到滿足時。
然後你對你最信任的愛人說,我一定會成功地,說出口了,就是希望愛人能認可你,給予你鼓勵,這樣你會更加的有信心。
然而他不但沒鼓勵你,反而說:你這算啥?比你努力的有的是,有的人一天只睡3小時,甚至不睡覺,你怎麼不跟他們比比?
你瞬間無語,感覺自己的鬥志瞬間洩氣了。
打壓你的人,可能是你的愛人,也可能是你的親人,或是好朋友。
他們想的是,總之看到你沒這麼沾沾自喜,我就放心了,內心最深處的一面是,怕你超過他,你高興了,我就不舒服。
於是有些人打著為你好的名頭打擊你,比如,我是怕你驕傲,只是希望你更努力。
再比如孩子興高採烈的時候,你瞬間就不舒服了,直接來了句,嘚瑟啥,趕緊學習去。
額,我就遭遇過,看我幸福了,我的父母就會很失望,小時候很不解,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有一次我數學考了98分,我滿心歡喜地拿著考試卷跑到父母面前,想著父母開心快樂的表情,沒準晚上還能給我做好吃的呢。
可是父親卻潑了我一盆冷水,他說:98分就這麼知足啦?離100分還差2分呢,再接再厲,下次努力考100分。
當時我的心情比吃了蒼蠅還難受,心裡想的是,你們怎麼這麼不知道滿足,同時又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心情很沮喪,很洩氣。
這種快樂被終止的感覺,讓我長大後也體會不到快樂。
在父母眼裡只有學習成績,哪怕買幾百的學習機,也不會給我買2塊錢的溜溜球,因為他們不允許我快樂,怕我得意忘形,怕我高興得忘了學習。
甚至有些父母跟孩子對著槓。
孩子往東,父母讓他往西。
孩子想吃冰淇淋,偏偏要往孩子嘴裡塞大米飯。
長大後,也總是有些人跟你抬槓,你這麼做,他偏要那麼做,並找出一堆藉口,證明你的做法是不對的。
父母潛意識裡認同的挫折式教育,將摧毀孩子的快樂,也間接的摧毀了孩子的一生。
當我快樂玩耍的時候,父母讓我去做家務。
當我做完家務,很有成就感的時候,父母又讓我幫他們其他忙。
你們一次又一次地阻止我開心,阻止我快樂,這是為什麼?
請問,你們是不是跟我有仇。
讀者們,你可能會問我,怎麼可能摧毀孩子的一生?誇張了吧,孩子長大後,是不會自己吃飯了,還是不會自理了?
我們不讓孩子快樂也是為了孩子好,我們不能讓孩子驕傲,這樣孩子長大後就會目中無人。
是啊,可是你的挫折和打擊,卻讓孩子認為快樂是有罪的,鬱悶才是正道......
直到他們成人後,遇到喜歡的人不敢追。
遇到機遇了抓不住。
每次快樂的時候,會自動中斷潛意識的感受,因為你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覺得,快樂是不對的,痛苦才是正道,我不允許自己快樂。
孩子長大後變成了這樣,這是多麼悲哀的人生。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的教育方式會刻在孩子們的潛意識裡,你不讓他快樂,他就會認為痛苦才是歸宿,才是正確的。
正確的教導方式,應該給予鼓勵,當孩子考98分的時候,你應該說,做得不錯,我相信你下次會更好,而不是說還差遠了,別得意。
當孩子快樂玩耍的時候,你應該讓孩子享受完快樂的過程,然後再去指使孩子做別的事,而不是說,嘚瑟啥,來幫媽媽個忙。
即使是成年人也是需要鼓勵的,當你愛人為了事業拼命努力,每天只能睡6小時的時候,你應該說,親愛的,我相信你一定行,你是我見過最棒的年輕人,這麼有上進心,但也要注意休息。
而不是說,你這點努力算得了什麼,那誰誰努力了3天沒睡覺,比你還努力。
你的打擊,不管是對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將讓他們失去信心。
經常打擊並不能讓一個人越挫越勇,反而會讓他們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甚至放棄努力,孩子也會放棄探索快樂的能力。
給孩子快樂,讓他去享受快樂,這樣孩子才會健康成長,同時你也會被孩子的童真所感染。
給周邊的愛人肯定與支持,你的相信與鼓勵,會加倍他努力的動力,也會持續增長信心。
有信心,一切有可能,沒信心,回家種地!
說了這麼多,看看你的孩子,看看你的愛人,你是否打擊過他們,如果有,請你終止這種行為,如果沒有,請你繼續鼓勵他。
怕孩子或你的愛人得意忘形,提醒他們就好,而不是直接打壓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