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南省駐馬店實驗小學,樹木青翠挺拔、花朵絢麗多姿、環境整潔優雅、人人意氣風發,一樹一草都成景,一磚一瓦皆育人。 「中華經典誦讀」「爭新時代好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一個個主題鮮明的實踐活動,在潤物無聲中讓道德種子在孩子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文明天中載德而行,道德航船揚帆致遠。近年來,河南省駐馬店實驗小學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為抓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建立三位一體德育體系,拓寬德育載體,運用榜樣力量引領、傳統文化滋養、良好環境薰陶、加強行為引導等舉措,著力構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高地,用文明描繪校園最美底色。
強化榜樣標杆引領 學習雷鋒活動常態化
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迎面即可看到雷鋒塑像、歷屆國家領導人為雷鋒同志的題詞,「像雷鋒那樣生活」的宣傳版面,雷鋒文化主題長廊、「身邊的小雷鋒」這些立體、無聲的雷鋒精神符號,引導規範著同學們的行為。
開展「學雷鋒活動月」活動。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搭建載體,傳遞人間大愛。2014年,首屆「暖冬行動•愛心義賣節」活動正式啟動,時至2020年,同學們籌集義賣款已近30多萬元,他們把義賣款全部變成了書籍、衣物、學具等飛到了福利院、偏遠貧困地區的學校,與那裡的孩子手拉手,籌建圖書館,共享閱讀快樂;飛到了新疆、西藏孩子的手中,送去漢族孩子的愛心,傳遞著民族團結的期望。全校師生先後為邊遠地區和困難學生捐款50萬餘元,白血病患者宋督、受傷工友高梅英、汝南縣水屯鎮鐘樓村困難群眾、確山縣朱古洞鄉柴坡小學……在他們遭遇困難,尋求幫助時,無不接收到實小師生的愛心捐贈。
開展「暖冬行動•愛心義賣節」活動。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小雷鋒」們所去最多的地方是驛城區福利院和駐馬店市兒童福利院。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智障、身殘、沒有親人的孩子和孤寡老人,同學們顯得很震驚。多才多藝的師生為他們準備了生日蛋糕,過個集體生日,並獻上了同學們精心準備的獨唱、葫蘆絲等才藝表演,之後,同學們又送上了愛心小禮物。該校團員教師定期走進市殘疾幼兒園,與孩子溫情互動,童話劇、繪本故事、繪畫、音樂課獻上了駐馬店實驗小學志願者們滿滿的愛心。
小志願者們走上街頭開展義務勞動。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該校把每年3月份定為「學雷鋒活動月」,開展「和雅少年學雷鋒」系列活動。每年,有10多個班次走進福利院、敬老院、社區、圖書館為老人送去溫暖、開展義務勞動;有20多個班次舉行「手拉手」活動,為西藏新疆等貧困地區學生送去書包、書籍、新衣。此外,先後組織了「我為春天添份綠」植樹護綠活動、「誰的媽媽最幸福」感恩活動、「同在藍天下」 幫扶活動、「我愛驛城」清理家園等一系列活動。2020年疫情期間,駐馬店實驗小學黨員老師、學生為武漢捐款捐物8萬多元,更多的則是默默捐助,不留姓名。不少家長自願申報,堅守在抗疫的第一線。團員教師李夢珂在老家隔離期間,積極報名志願者,為當地政府排查、勸導返鄉、外出人員工作作出自己的貢獻。
學習雷鋒,與愛同行。該校把學雷鋒活動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載體,形成了常態化的活動機制。目前該項活動成為駐馬店實驗小學的一張德育名片,被授予「河南省學雷鋒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強化傳統文化滋養 築牢道德教育之根
近年來,該校開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孩子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在點滴積累中弘揚美德,打好人生精神底色。
「讀經典的書 做有根的人」名家領讀計劃駐馬店站啟動儀式。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該校堅持引導學生讀經典的書,以培養有根的人。2015年組織編印校本課程《晨誦讀本》,每天為時三十分鐘的晨誦午練,用美妙的詩歌開啟孩子們生命的黎明,在一撇一捺中感受漢字之美!每周兩節的閱讀課,孩子們與經典相遇,與名家相約;每年的十月,「經典誦讀大賽」,同學們在淺誦低吟中重溫古聖先賢的詩意棲居、幸福勞作;在慷慨高歌中領略了文人墨客的如歌行板、千古絕唱。先後邀請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動物故事大王」沈石溪、「陽光姐姐」伍美珍、秦文君等知名作家與學生面對面,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傳授寫作技巧。2017年4月21日,由全國少工委牽頭的「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名家領讀計劃駐馬店站啟動儀式由該校承辦。這些豐富有趣的閱讀活動,引領孩子們走進經典,涵養品行,弘揚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該校圍繞春節、清明、端午等重要傳統節日,挖掘節日文化內涵,大力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固牢道德教育的中國根。寒假期間,學校開展「和雅少年過大年」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組建愛心志願隊的形式,開展「愛暖寒冬」微行動,過個文明年;開展「購年貨,包餃子、煮元宵、寫春聯、習俗小調查」等實踐活動,過個中國年;在走親訪友享美食的間隙帶上幾本書,品味書籍的馨香,過個書香年。清明時節,以主題隊會和體驗實踐為主要途徑,組織團員教師、隊員到竹溝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祭掃,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參與網上獻花、抒寫感言、寄語;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利用班會,宣傳清明節的歷史淵源與當代意義,組織開展清明詩文朗誦會、紅歌傳唱活動,引導未成年人緬懷先輩、學會感恩,銘記責任、嚮往未來。「融融端午節,濃濃家國情」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融融親情中體驗家國情懷,在主動參與中塑造中國靈魂。
大力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此外,還組織了迎中秋詩詞朗誦,「菊花飄香又重陽」,「冬至節裡話冬至」等活動,讓一個個優雅古典的節日,綻放出璀璨耀眼的時代光芒,讓民族自信植根於孩子心中。
強化校園環境薰陶 營造勵志濃厚氛圍
走進校門,迎面是核心價值觀和中小學生守則的巨幅宣傳版面;校訓高高矗立在最顯眼的地方,提醒著每一個人去悅讀,慎思、養習,篤行;為師、為學的大型浮雕,樸素大氣;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傳達著實小心繫祖國,放眼世界的期望。環顧校園,圖說核心價值觀、全國道德模範、文明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等宣傳版面觸目可及。
走進班級,班級文化建設精彩紛呈,一班一個性、一室一風採。學生閱覽室,嶄新的書櫃、精緻的書桌、豐富的藏書,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造了條件。
校史館裡展示了學校50年勵精圖治。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走進校史館,感受學校50年勵精圖治,追求卓越的厚重的歷史,看到從實小走出著名科學家施一公、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閻楠等優秀學子,師生更是備受鼓舞。
強化行為習慣引導 樹立重德修身理念
該校一直把養良好行為習慣,作學校德育的抓手,多措並舉,培養形態優雅,舉止文雅,情趣高雅、氣質儒雅的和雅少年,築牢道德品質、素養的「習慣之基」。
該校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和文明禮儀普及為突破口,以愛國教育、公德教育、誠信教育、生命教育為主要內容,利用周一升旗、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和文明知識培訓。
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圖片來源:駐馬店網
2015年8月以來,該校與華中師範大學籤訂「習慣養成」方向的項目指導,啟動「實驗小學名家大講堂」項目,邀請「養成教育」方向的專家組,以專家報告為開端,以實驗小學教師論壇為節點的培訓形式,以與專家面對面座談為跟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保障學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實施。學校開發《和雅少年讀本》,為和雅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供生動、明確、序列化的教育載體。各年級開設了「和雅少年養成教育」的校本課程,將養成教育納入課時計劃,每周一上午第四節班會課,由班主任進行授課。學期開學第一周,學校整合各科教師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路隊、課間操等7個方面的行為習慣的導引與訓練。各班級建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班級管理模式,在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培養寬容、感恩他人的品質和行為習慣。
該校開展「日行一善」活動,設計「和雅少年日行一善記錄表」,每天記錄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培養了孩子們的善心、善言、善行;每月確定一項文明習慣訓練主題,各科教師齊抓共管,反覆糾正,固化習慣;「一月一事」,涵養學生道德內涵,孩子們一步一步走進優秀,變得善良和詩意,優雅和平和。
該校還堅持開展文明餐桌活動,倡導節儉用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健康用餐,把儉以養德、儉以養性、儉以養身的理念變成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
文明,是一所學校最美的風景。
如今,在駐馬店實驗小學的花圃中、操場上、板報上,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語、經典詩篇、公益宣傳畫,讓濃厚的文明氣息流淌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文明的觀念潛移默化地滋潤人心。
春風化雨,蔚然成風。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勞動及社會實踐活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紛紛在該校各個校區展開,讓廣大學生從中放飛夢想,快樂成長,並以實際行動在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舞臺上精彩亮相、追夢圓夢。
(駐馬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