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我的《孫犁全集》

2020-12-13 孔網

  上世紀80年代初(或者是70年代末),單位要給孫犁安裝一部電話,而素來不願意把自己曬在公眾視野的孫老不讓他們安裝,他們說,現在家裡能公費安裝電話是一種待遇,更是一種級別的標誌。孫犁問是什麼級別啊,他們說,可能是局級吧,孫犁笑了,「哈哈,我兒子都X級了,我還要這電話幹嘛」(大意)。言外之意就是,我是一個作家,是文字工作者,我不需要用別的向別人證明什麼。

  是啊,孫犁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家,作家用作品說話,而不是用別的!雖然他的作品與當下的時髦的作家相比並不是很多,但是幾乎篇篇都是精品,比如《荷花澱》,《蘆葦蕩》,《囑咐》,《山地回憶》,《鐵木前傳》,《「藏」》等等,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孫犁開創了一個流派——「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是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22大流派之一。荷花澱派的得名源於孫犁以河北白洋澱地區取材的短篇小說《荷花澱》。《荷花澱》以白洋澱地區淳樸如畫的自然民風作背景,把殘酷的戰爭寫的清新明麗,又不失厚重,帶有濃鬱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這個流派的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等。是孫犁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發掘、培養的京、津、冀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著力追求詩情畫意之美,都吐露出華北的泥土和水鄉的清新氣息。」

  曬曬我的《孫犁全集》,是2004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精裝紅色的護封,共11冊定價480元,是2012年女兒參加工作的第一年給我買的,在北京中圖大廈,說是在書架最上層,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是請工作人員登高拿下來的。當時女兒要給我寄回來,我怕在路上有損壞沒讓,是後來回家一塊帶回來的,用布包了好幾層,放在行李箱裡。記得當時我擺弄摸薩了好幾天了還不捨得放書櫃裡,這也是迄今為止我的唯一的作家全集。

  2013年五一我去北京,專門在中圖大廈找了找,問工作人員說是沒有了。奇怪的是,書店裡沒有了,而當時網上卻在打折促銷。

  2016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又重新編輯出版了修訂版的《孫犁全集》,這次封面用素色的風格,迥異於以前的老版,定價比老版高了一大截,達780元。這個版本一出來,反倒助推了老版價格的瘋漲,以前打折的不見了,現在但凡品相好點的標價都是1000左右了,有800,1000,更有甚者標價1980了。

  其實《孫犁全集》無論什麼裝幀設計,它就值這個定價,那打折根本就是不正常的。不過我還是喜歡這個初版的版本(俗稱大紅皮本),我慶幸女兒給我買了這個版本,不過如果有地方放,再買一套新版也不錯,想想兩個版本的共22巨冊《孫犁全集》放在一起,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想了就有點激動!趕快去孔網看看去。

  順便說一句,社區好多噴子,他們一切都以自己的帶著功力目的的眼光看別人,以自己的境界為標準,什麼都以金錢利益來衡量,他們看到這個帖子可能又要噴了!還請你們繞道吧。

  我買書藏書就是為了需要時解惑答疑,閒時讀讀長長學問,受受教育或者不如是享受一下感動,最不抵嗅嗅那好聞的油墨香。實在無聊了拿出一本研究一下他的版本、裝幀,以至於版次、印量等等也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都說坐擁書城,坐擁書香,這個感覺是任何事物都給不了的!

  還是那句話,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並且我一直非常享受這個感覺!。

  

  

  

  

文:沂蒙山人1

相關焦點

  • 心想事成「撿」《書話》
    喜歡讀書話,也喜歡寫書話類文章。如不嚴格追究書話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在我出版的書中,《舊人舊事舊小說》《舊文舊史舊版本》《舊報舊刊舊連載》也應歸入書話類。 如今想來,鍾情於書話的閱讀與寫作,應該是受了唐弢先生的影響。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讀了唐先生的《晦庵書話》,便心生歡喜。或許唐先生認為書話「需要包括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氣息」的散文化寫作觀,恰恰暗合了我的讀書寫作興趣,於是自那時起,我便開始搜羅書話類書籍。
  • 孫犁《書衣文錄》的版本變化
    《書衣文錄》是孫犁的一部重要的散文作品,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書話史上的名著。顧名思義,就是將在書皮上題錄的文字整理刊錄而成的一部特殊散文集。它是孫犁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文體形式,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日記斷片。
  • 把「書話」文體傳承下去
    不過,這類書與詩話類體裁有別,更與近代的書話有很大不同。從嚴格意義上說,書話是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興起的,其中最為讀者熟悉的是鄭振鐸的《西諦書跋》、阿英的《阿英書話》、唐弢的《晦庵書話》。前年是鄭振鐸一百一十周年誕辰,中華書局重新編選鄭先生的書話文字,印成《漫步書林》,堪稱鄭振鐸書話精華。
  • 雋永的往事書話
    拜讀《歲月遺痕》之前,只知金濤是安徽人,北大地理地質系畢業,到過南極等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方採訪,以科普、科幻知名,曾擔任科普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歲月遺痕》使我得以略窺其青壯時期的人生脈絡,異日如果有人研究金濤(相信一定會有),該書無疑是最重要的史料。 《歲月遺痕》由學苑出版社出版,共414頁,分為「往事」和「書話」兩部分。
  • 孫犁和同口鎮
    □李增錄 孫犁先生,我國近代文學大師。他的小說《荷花澱》開創了我國近代文學史上的「荷花澱派」。而《荷花澱》的淵源,則和孫犁在同口鎮小學的執教生涯有關。 同口鎮,位於白洋澱南岸,這裡曾是組織抗日力量的烽火臺之一。
  • 「我想寫的,只是那些我認為可愛的人」——孫犁和他的小說人物
    1945年的一天,在延安工作的孫犁遇到了從白洋澱來的老鄉。他們給孫犁講起水上雁翎隊利用葦塘荷澱打擊日寇的故事,「他心中的白洋澱生活和人物,陡然活了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創作契機。孫犁說:「冀中平原來的同志向我講了兩個戰鬥故事,一個是關於地道的,一個是關於水澱的,前者我寫成一篇《第一個洞》,這篇稿子丟失了,後者就是《荷花澱》。」
  • 「世界讀書日」有獎徵文36號/劉光兵:《 結緣書話》
    初識書話,是緣於幾年前在中國青年報上讀到宋慶森先生的一篇《集藏書話》。在那篇文章中,宋先生談了他所集藏的一些書話作品及讀書話的感受。我讀後並不明白書話是什麼,以為書話就是像《讀書》雜誌那樣,對各種書籍的評論,所以並沒留下太深的印象。    一年暑假,我到南師大參加論文答辯。師大旁邊有一個舊書店。
  • 孫犁逝世十五周年|他把贈書給他的人一一記錄在書衣上
    但是,他那恂恂夫子的音容笑貌,卻永遠活在我的內心深處。孫犁先生一1980年代初,百花文藝出版社擬出版《孫犁文集》。該社的編輯與我的摯友張學正是同班同學,她約我們倆編選一本《孫犁評論集》,配合文集出版。這是孫犁從事創作以來,第一本有關他的創作的綜合性評論文章選集。
  • 孫犁:買《魏書》《北齊書》記 | 大家
    甚至說:「我後世身名在卿手,勿謂我不知。」我們知道,魏、齊的那些皇帝,都是什麼人物。在這種環境下,魏收能把這部著作,終於完成,也可以說是夠堅韌的了。他所處的境地,皇帝給他的待遇,也不外是司馬遷所嘆息的「倡優畜之」而已。這部《魏書》,雖被有惡名,然終不能廢,也沒有別人的著作,能把它代替。列於諸史之林,堂而皇之,不稍遜色。這是因為時過境遷,朝代更替,利害的關係,感情的作用,越來越淡漠了。
  • 魏鋒讀書隨筆《微風軒書話》出版
    青年作家魏鋒讀書隨筆《微風軒書話》近日出版發行,著名畫家盛萬鴻根據魏鋒「書緣」故事創作的《微風徐來
  • 志雄周末書話第十四彈|在臺灣夜市好好吃一碗意面
    我母親,我貧窮的母親拼了命讓我補習,卻不知兒子那麼沒出息,從未好好上課,成天苦悶,只想好好吃一碗意面。」我去年「五一」在鹿港小鎮品嘗了牛舌餅,味道很好啊。臺灣牛舌餅分宜蘭、鹿港兩派。宜蘭為薄餅,口感像餅乾;鹿港為厚餅,吃起來介乎麵包與燒餅間。兩者的材料皆以麵粉、砂糖、蜂蜜為主,鹿港牛舌餅形狀稍寬,短,厚,口感酥中帶軟。
  • 孫犁《白洋澱紀事》中的中國文化精神
    但是有一部作品例外,這就是孫犁的短篇小說集《白洋澱紀事》。孫犁是我國現代著名小說家,籍貫河北衡水,「孫犁」是1938年抗戰開始後作者使用的筆名。1944年,孫犁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先後發表《荷花澱》、《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風格被稱為「詩化小說」,在解放區、國統區、香港等地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得到了毛澤東、茅盾等人的肯定。
  • 吉水籍著名作家江子榮獲「孫犁散文獎」!(附獲獎作品全文)
    中國江西網吉水訊 李強報導:日前,第二屆「孫犁散文獎」雙年獎頒獎典禮在河北省安平縣舉行。吉水籍作家江子的長篇散文《高考記》脫穎而出,成為獲獎的十篇佳作之一。  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喬葉,原安平縣委書記李哲民為江子頒獎  孫犁散文獎  河北安平是著名作家孫犁先生的故鄉,為繼承和發揚孫犁先生的文學精神,安平縣從2012年開始創辦「孫犁散文大賽」。
  • 王寧:晶瑩剔透與珠圓玉潤的完美組合——孫犁《荷花澱》賞析
    1944年,孫犁到延安,在魯迅文學藝術學院工作和學習。此後,他藝術上的成熟期到來了。在延安的窯洞裡,他追憶多年生活、戰鬥過的白洋澱地區的風光與人事,創作了《荷花澱》《蘆花蕩》,堪稱進入藝術化境的作品。《荷花澱》是孫犁「荷花澱」風格的作品中最晶瑩剔透的,空靈、悠遠,也是最珠圓玉潤的,傳統的美與時代的感召達成了完滿的結合。晶瑩剔透的一面與珠圓玉潤的一面最突出地體現在「女人」的身上。區別於孫犁小說中的「少女們」(散布於《吳召兒》《山地回憶》等篇),《荷花澱》中的「女人」具有溫柔賢德的品性,而這種品行恰恰成就了政治話語。
  • 《徐志摩全集》的編纂方略:步步為營,志在必勝
    《徐志摩全集》的編纂方略【光明書話】用「方略」這樣的詞,顯得口氣太大了,好像真的跟打仗似的,講究韜略,以求出奇制勝似的。聽說我在寫「徐傳」,天津人民出版社託人問我,願意不願意為他們編一套《徐志摩全集》。揣想其思路,該是,既然在寫「徐傳」,定然已掌握許多徐志摩作品的原本,編一套新的全集,該不是難事。確也是的,此前我已去北京圖書館、山西圖書館查找複印過好多資料。徐志摩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論文,也託朋友複印回來。像《晨報副刊》影印本,乾脆就買了回來。
  • 2021備考小說閱讀專練:孫犁系列
    孫犁這天,從家鄉來了一個人,談了半天家裡的事,我很快樂。我很惦記家裡的生活問題,他說一切很好。我高興地要請他吃飯,跑著各家去買雞蛋,走到一個人家,一個年輕的女人正坐在炕沿上,哭喪著臉,在她懷裡靠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子。我說: 「老鄉,有雞蛋啊,賣給咱幾個?」     她立時很生氣地喊叫起來: 「沒有!還有什麼雞蛋?」
  • 謝其章︱姜德明書話裡的舊書價錢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不妨從手邊比較齊全、生動的姜德明書話說起。姜德明書櫃,打開櫃門的全是珍本舊書姜德明先生的淘書史比所有的愛書者似乎都早。他在《我的藏書》裡說:「我不是書香門第出身,父親是個開紙店的掌柜……我到店中閒串,偶爾從中撿幾本有興趣的帶回家去看,記得有抗戰前的《良友》畫報、《論語》等雜誌。那時我還是個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