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或者是70年代末),單位要給孫犁安裝一部電話,而素來不願意把自己曬在公眾視野的孫老不讓他們安裝,他們說,現在家裡能公費安裝電話是一種待遇,更是一種級別的標誌。孫犁問是什麼級別啊,他們說,可能是局級吧,孫犁笑了,「哈哈,我兒子都X級了,我還要這電話幹嘛」(大意)。言外之意就是,我是一個作家,是文字工作者,我不需要用別的向別人證明什麼。
是啊,孫犁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家,作家用作品說話,而不是用別的!雖然他的作品與當下的時髦的作家相比並不是很多,但是幾乎篇篇都是精品,比如《荷花澱》,《蘆葦蕩》,《囑咐》,《山地回憶》,《鐵木前傳》,《「藏」》等等,更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孫犁開創了一個流派——「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是以孫犁為代表的一個當代文學的流派,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22大流派之一。荷花澱派的得名源於孫犁以河北白洋澱地區取材的短篇小說《荷花澱》。《荷花澱》以白洋澱地區淳樸如畫的自然民風作背景,把殘酷的戰爭寫的清新明麗,又不失厚重,帶有濃鬱的革命浪漫主義色彩。這個流派的主要作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等等。是孫犁在編輯《天津日報文藝周刊》時,發掘、培養的京、津、冀三角地帶的一批文學青年。「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著力追求詩情畫意之美,都吐露出華北的泥土和水鄉的清新氣息。」
曬曬我的《孫犁全集》,是2004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精裝紅色的護封,共11冊定價480元,是2012年女兒參加工作的第一年給我買的,在北京中圖大廈,說是在書架最上層,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是請工作人員登高拿下來的。當時女兒要給我寄回來,我怕在路上有損壞沒讓,是後來回家一塊帶回來的,用布包了好幾層,放在行李箱裡。記得當時我擺弄摸薩了好幾天了還不捨得放書櫃裡,這也是迄今為止我的唯一的作家全集。
2013年五一我去北京,專門在中圖大廈找了找,問工作人員說是沒有了。奇怪的是,書店裡沒有了,而當時網上卻在打折促銷。
2016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又重新編輯出版了修訂版的《孫犁全集》,這次封面用素色的風格,迥異於以前的老版,定價比老版高了一大截,達780元。這個版本一出來,反倒助推了老版價格的瘋漲,以前打折的不見了,現在但凡品相好點的標價都是1000左右了,有800,1000,更有甚者標價1980了。
其實《孫犁全集》無論什麼裝幀設計,它就值這個定價,那打折根本就是不正常的。不過我還是喜歡這個初版的版本(俗稱大紅皮本),我慶幸女兒給我買了這個版本,不過如果有地方放,再買一套新版也不錯,想想兩個版本的共22巨冊《孫犁全集》放在一起,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想了就有點激動!趕快去孔網看看去。
順便說一句,社區好多噴子,他們一切都以自己的帶著功力目的的眼光看別人,以自己的境界為標準,什麼都以金錢利益來衡量,他們看到這個帖子可能又要噴了!還請你們繞道吧。
我買書藏書就是為了需要時解惑答疑,閒時讀讀長長學問,受受教育或者不如是享受一下感動,最不抵嗅嗅那好聞的油墨香。實在無聊了拿出一本研究一下他的版本、裝幀,以至於版次、印量等等也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都說坐擁書城,坐擁書香,這個感覺是任何事物都給不了的!
還是那句話,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並且我一直非常享受這個感覺!。
文:沂蒙山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