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情》:半路夫妻,感情碎落一地,努力修修補補,依然千瘡百孔

2020-12-16 深生活淺斟酌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這是張愛玲對婚姻的感觸和總結。《留情》這篇短篇小說講的就是這樣的婚姻故事。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是女性文學的開創者。她的女性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人稱「張愛玲體」小說。

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她避開了抗日救國的政治主題,把目光聚焦在當時社會下,普通甚至俗世的女性身上。,她寫愛情、婚姻、家庭,充滿女性氣息的世界鋪展開來,刻畫普通女性的命運悲劇。

從剖析女性的內心,延展到揭示人性、人生、命運,給人思考和啟迪。留情就是張愛玲女性文學的開端作品。

《留情》,在張愛玲眾多小說中不是很有名,但在選材,立意,表現手法上,非常有代表意義。

《留情》寫於1944年,這一年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相愛並結婚。胡蘭成比張愛玲大十幾歲,而且有過兩段婚姻。不得不說,留情裡多多少少有張愛玲的影子。

一.《留情》的藝術價值

小說用時間發展順序來布局故事,用大量對話和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展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挖掘心靈深處的人性,讓人思考過後,總結出婚姻的感悟。

小說用景物描寫構建一種蒼涼的故事意境,烘託人物命運。碳火是有兩次生命的,第二次活過來了,也快死了,預示敦鳳和米晶堯的婚姻最終也是悲劇。文章結尾用彩虹的短暫美麗,暗示他們的婚姻也不會長久。

張愛玲從普通的小人物視角去描寫女性,去關注女性,同情女性。所以張愛玲的女性小說別具一格,充滿魅力,無人超越。剖析女性,批判女性,把女性內心複雜、豐富、自私、陰暗等特點表現出來,並上升到社會層面,她們的命運境況牽動人心,值得同情。

所以留情這篇小說是具有社會深度的,展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普遍的狀態。同時她的小說具有一種滄桑感一種意境美。

敘事娓娓道來,用動作,對話,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用景物描寫構建故事意境;語言通俗易懂又不失典雅,靈動。這是張愛玲這篇小說的整個輪廓框架

二.半路夫妻各懷心思,各自留情在心底

《留情》故事情節很簡單,寫的是一對半路夫妻,出門訪親的全過程。主人公敦鳳是一個極其普通甚至俗氣的小人物。張愛玲就習慣在小人物裡發掘俗世的愛情婚姻。

敦鳳16歲出嫁,23歲上死了丈夫。守寡十幾年後,36歲嫁給了現在的丈夫——米晶堯。米晶堯59歲,兩人年齡相差23歲。在這場老夫少妻的婚姻裡,他們到底幸福不幸福呢?

59歲的米晶堯有一個前妻,快要死了,他自然很惦記,常要過去看望。他和前妻半輩子吵吵鬧鬧,甚至兩人經常對打對罵,可見關係非常不好。

但看著曾經的結髮妻子快死了,他能不心疼感慨嗎?所有的恩恩怨怨、是非糾纏都會隨風而去,煙消雲散。留下的只是一地散落的破碎記憶,米晶堯的感情留在了第一次婚姻裡。

敦鳳的前夫眉清目秀,過去了這麼多年,她還能清晰記得他的壞笑。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即使他曾經讓敦鳳受過不少的委屈。

他們年輕,一起走過短暫的青春歲月,愛過,累過。敦鳳常常會回到過去的歲月裡,拿過去的丈夫和現在的丈夫做對比。

她不愛米晶堯,嫁給他,只是貪圖他的錢和地位,他能讓她過上闊太太的安穩生活,她知足的同時卻有些嫌棄米先生。

和米晶堯一起坐三輪車,她嫌棄他配不上自己的年輕美貌。在舅母家她再三表示自己不愛丈夫,只是為了生活,要不是才不會下嫁於他。

米先生的又老又醜讓她羞於在舅母面前承認自己愛他。她第一個丈夫縱有千般不是,至少在人前不使她羞於承認那是她丈夫。但看到楊老太太的窘困生活,敦鳳又很驕傲,很有優越感。

在楊太太面前,她也暗暗和她比較了一番,感覺自己是一個勝利者。她不羨慕楊太太的桃花運了,不能結婚不能贍養的,哪裡有錢來的實惠。

女人都喜歡和女人比較,明裡親熱,暗裡敏感,算計,嫉妒,最後都落實在現實的金錢和利益上,誰過得闊綽、安穩,誰就是贏家。

米晶堯讓她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滿足了虛榮心,但得不到他的心是真的,「米先生這個人,實在是很難跟他發生感情的」

米先生的前妻脾氣暴躁,沒有給他留下一點溫暖美好的記憶,但人死了就帶走了他半輩子的感情,他在寒冷的冬天,在灰色的霏雨裡留下了酸楚的淚水。

為了彌補自己半輩子的不幸婚姻,他娶了年輕漂亮的敦鳳,想著晚年享受豔福,可他倆只是客客氣氣,難免有些虛情假意,原來,情已留給了過往的歲月,再難找尋到當初的真情。他們只不過是搭夥過日子罷了。

半路夫妻無論多麼付出都難以勝過那個對方心目中的前任。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即便小心翼翼,修修補補的感情也難圓滿了。

三·半路夫妻要面對的實際問題

1.

米晶堯要去看前妻,敦鳳就不高興,就默默生氣,半路夫妻就存在前任的問題。現任怎麼能總去前任那裡,讓人有說不出來的膈應和不爽。自己生氣也不敢明說,害怕現在的丈夫多心,影響現在的夫妻感情。

好在現在的丈夫還是寵著自己,讓著自己,但敦鳳知道,米晶堯永遠不會愛自己,他把感情都留給了那個快死的老婆子。

還不如讓那個老婆子早點死了算了,她是他們之間的障礙。可是米先生也老了,又老又醜。他雖然有錢有地位,也不一定能和自己相守到老。他興許只有12年的壽命,唉,不想了,人就糊裡糊塗的過吧,不管愛不愛的,只要眼前生活富裕,自己也滿足了。

許多人選擇了第二次婚姻都後悔了,因為什麼?因為遇到的問題,面對的難題比第一次婚姻還要多。

婚姻不好,換一個婚姻就好了嗎?當然不是,也許你遇到了更不能容忍寬容自己的伴侶,還不如先前的感情呢!即便千瘡百孔的感情再不濟,也比半路夫妻要好打理,半路夫妻像隔著屏障不暢快,總是有戒心和防備的。

就像老夫少妻的敦鳳和米先生,他們彼此小心翼翼,客客氣氣,但感情已不是最純粹的時候了。他們雖然總是面帶微笑,像是寬容忍讓著,但各懷心思,各有所圖。

2.

我家鄰居有一對夫妻,男方沉迷賭博欠下十幾萬的外債,妻子帶孩子和他離了婚。後來男子痛改前非,發奮事業,還了欠款,日子慢慢富裕起來,在創業期間中和一個女性合作夥伴結婚了。

前妻後悔不迭,先是來協商孩子的撫養費,說太低了要加錢。

孩子想爸爸了,要前夫陪孩子去遊樂場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

又說自己腿受傷了,要前夫送自己上醫院。

孩子要開家長會,要做親子遊戲,要爸爸媽媽一起來互動。

結果一來二去,一家三口一起出出進進,又成了一家人。二婚的妻子晾在一邊,反倒成了外人。

別說夫妻情分依然存在,還有一個孩子牽著兩個人的心呢?能不藕斷絲連?所以要珍視婚姻,不要輕易離婚,誰的感情都是千瘡百孔的,好好修復,放棄一段婚姻,半路夫妻大多更悽涼。

四. 不是沒有愛,是不知道如何去愛; 不是婚姻不好,是不知道如何維護婚姻

一對夫妻,戀愛甜甜蜜蜜,走入婚姻以後,難免磕磕碰碰,先是拌嘴吵鬧,吵急了男人又動手,結果矛盾激化,妻子不容忍家暴,毅然決然離了婚。

後來兩人分別又組建了新家庭,但依然吵吵鬧鬧,感覺還不如前任好呢!這是什麼問題?當感情遇到危機,沒有正面解決問題,而是逃避了問題。

婚姻不好,換一個婚姻就解決問題了嗎?不是的。他們不是不愛,是不知道如何去愛。又不知道如何去維護愛。

我有一個表姐,結婚十幾年了,夫妻倆依然恩恩愛愛,出入成雙成對,沒見他們紅過臉,吵過嘴,真是羨慕嫉妒啊!大家好奇,和諧關係是怎麼做到的?他們是遇到了對的人,而別人都遇到錯的人了?

表姐說,婚姻過了保鮮期,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起先我們意見不和,也會吵嘴或者冷暴力。

我們意識到了問題,就琢磨,每天叮叮噹噹對著幹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越吵越傷感情,又丟人現眼的,不如克制壞脾氣,有話好好說,慢慢說。

他急我不急,他發脾氣,我總是微笑看著他,勸他別著急,氣大傷身,健康第一。我們就互敬互愛,相互包容一步步走過來了。原來好的婚姻也曾千瘡百孔。

好的婚姻是兩個人磨合出來的,也是經過總結經驗教訓,從吵吵鬧鬧中慢慢修煉出來的。誰的婚姻一直風平浪靜,沒有波瀾,誰的感情不是千瘡百孔啊!就看你怎麼去修修補補啦!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張愛玲對婚姻的詮釋很正確。每一樣感情都是在挫折中成長起來,不經歷一番磨礪,婚姻不會圓滿。

《留情》,讓半路夫妻警醒,請珍惜自己的婚姻,不要輕易離婚。離婚率大增的今天,是不是該覺悟了。婚姻不好,要修補維護,不是換一個婚姻就能幸福的。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留情》: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他不知道,此時的張愛玲已將自己藏在暗影裡,開始試探和揣測他和小周的真實關係;他不知道,自己的放浪讓張愛玲痛苦不堪,形容枯槁;他不知道,張愛玲對他的愛,一如她自己所說,已經在一點一點枯萎。所以,我一直都覺得,《留情》末尾的這句話,其實是張愛玲寫給自己的: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 張愛玲小說《留情》寫出了半路夫妻的人性複雜性
    民國才女張愛玲的小說《留情》描述了一對半路結合的老夫少妻因為各懷心思一同外出訪親的全過程。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和外出訪親的發展進程來展開故事情節,主要通過人物之間大量而細膩的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揭開了半路夫妻各自留情於心底以及人性自私、複雜的真面目。在這部小說裡,張愛玲仍然保持著用景物描寫為人物命運作伏筆的一貫寫作手法。
  • 張愛玲《留情》各取所需、老夫少妻、半路結合的婚姻:還有愛嗎?
    權衡利弊、互相計算之後,兩人也算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涼薄無基礎的感情現狀,彼此還對自己的過去留著情對於這段婚姻,兩人實際上都為了滿足彼此的欲望,獲得各自實際的利益。在實際的相處中,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千瘡百孔的。年過半百的米先生在身體上難以滿足身體健康、正值壯年的敦鳳的情慾。在精神上,米先生的外貌長相也讓敦鳳有些嫌棄,就連和他一起坐三輪車,她都覺得掉價。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事實真是這樣嗎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事實真是這樣嗎?農村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之地,很多古代先人一代代流傳出了很多智慧語句,也就是農村人常說的俗語了。比如在婚假方面,就有這麼一句先人對於後人的告誡,「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事實真是這樣嗎?半路夫妻的意思就是指代一些離過婚的夫妻了,他們可以說是人生路上重新組建的家庭了,以往的婚姻情況可能不順,離婚之後,雙方才走到了一起。半路夫妻硬如鐵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主要說的就是半路夫妻家庭氣氛較為緊張,一般很容易發生矛盾。
  • 一個68歲的失能老人:臥床不起才知道,半路夫妻都是「賊」
    導語: 俗話說:「半路夫妻永遠沒有原配好」,掏心掏肺地付出真心,不見得會得到同樣的回報,但還有一句話,「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 不管原配還是半路夫妻,跟兒女的感情始終不一樣,那些步入老年的單身老人,都想找一個老伴,以為只要對老伴好,晚年一定會幸福,可人的思想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 半路夫妻具體難在什麼地方?總結了六點,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耳邊經常聽到一句話:「半路夫妻,交身容易交心難。」並不否認,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半路夫妻比頭婚確實要更難一些,多了一些現實的問題。可絕非意味著,真是不能交心的。今天就來盤點半路夫妻,一般都會遭遇怎樣的困難。半路夫妻具體難在什麼地方?
  • 杭州女子離奇失蹤案:細品半路夫妻
    為什麼根據其二婚、經常吵架等事實,網友們就推測出丈夫所為的各種疑點,這就說明半路夫妻多磨難,半路夫妻之間存在關鍵的幾點,克服掉才能走進真正的夫妻關係。所有的雞毛蒜皮、星星點點瑣碎小事都能成為爭吵的導火索,對於半路夫妻來說,結婚容易,付出真心很難。想要做到坦誠,確實需要時間。
  • 「半路夫妻,各留一手」是什麼意思?
    半路夫妻,是知男女雙方非原配,而是離婚或者喪偶之後的再婚,結為夫妻,屬於「梅開二度」的感情。半路夫妻,各留一手,一般理解是,兩個人各自有自己的打算和心事,都不肯退讓和遷就,導致矛盾重重,難以白頭到老。也就是一比較,讓自己感覺失望,和預期的高度相差太多了。於是,心情低落,慢慢就有一種想要逃離的感覺。2、孩子。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是半路夫妻很棘手的事情。都說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永遠也無法一模一樣平衡,總是有差異化。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傳統文化對我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而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繼承,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包括科技,文化,醫學和生活方方面面的人文形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顆明珠,時至今日,傳統文化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天裡,我們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就比如老一輩人經常掛在口中的俗語
  • 誰來收拾碎落一地的蛋殼
    搬救星無果,誰來收拾碎落一地的蛋殼?被租金貸套牢的「打工人」對年輕的「打工人」來說,租房成本是一筆巨額開支。從高處碎落一地的蛋殼今年1月17日,蛋殼公寓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DNK」,彼時蛋殼風頭無幾,被稱為是2020年第一家上市的中概股。但距離上市不到10個月,蛋殼就已是「四面楚歌」,面臨著房東、租客、員工和供應商等的口誅筆伐。業內人士分析,蛋殼主要弊病就在於燒錢擴張的步子邁得太大,沒有做好風險管理。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這句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是什麼意思呢?背後又有什麼道理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可能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並不容易去感覺得到,大概童年就是爸爸媽媽和同學以及學習吧,要不小時候接觸的就是玩具和遊戲機。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更是道出了婚姻的真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半路夫妻硬如鐵」「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句話是在說:「再婚後的夫妻二人,他們的心好似鋼鐵一樣堅硬,很難彼此融合在一起」。
  • 為什么半路夫妻選擇AA制生活?讓過來人說大實話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AA系統的生活方式,簡單地說,在相處的過程中,無論是吃飯還是買東西,男人和女人都會照顧好自己的事情,他們花自己的錢而不是為對方承擔生活費用事實上AA系統的大部分生活方式都出現在半路夫妻的生活中,雖然半路夫妻也是一對夫妻,但他們應該互相理解和支持,去創造為了更好的未來
  • 半路夫妻本想清淨,成了奢望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以前聽到這個俗語,我還不相信,年輕時懂得什麼呢,不知生活的艱辛,不知原生家庭的重要。也許不是不知道,是無法改變現實,和前夫離婚時,我45歲,女兒隨我。前夫是我大學同學,我們也曾十分相愛,生活的一地雞毛打亂平靜生活,他對孩子也很漠視,加之種種原因,離得乾脆,爽快。一段婚姻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另一段婚姻的重新開始。那時,我只有一個心願,帶好女兒,離婚時女兒正讀初三。
  • 「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本期文章我們來聊一聊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我國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在上下5000年的華夏文明發展史中,曾誕生了形式多樣的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孔孟的傳統思想意識,琴棋書畫,也包括唐詩宋詞這樣朗朗上口的高雅詩歌。
  • 半路夫妻選擇生一個共同的孩子,有時未必是一件好事
    都說半路夫妻的感情基礎太薄弱,要想婚姻維持穩定,長久就必須要生一個共同的孩子。有了共同的孩子,半路夫妻之間才能擁有共同的目標,變得更加走心,從而打造出一個幸福穩固的新家庭。但是,如果半路夫妻中有一方帶著前任孩子的情況下,這時再選擇要一個共同的孩子,還會是一件好事嗎?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有些二婚的半路夫妻,生活幾年後還是選擇離婚了!這是為什麼?
    肯定不是所有二婚的「半路夫妻」都會在生活幾年後選擇離婚,無論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還是明星名人,都有很多二婚幸福到老的例子。只不過在人們的印象中,再婚的離婚率高於第一次婚姻。本篇回答就談一下能夠解釋這一現象的一些因素。
  • 中年夫妻,如何讓感情升溫?幸福的關鍵是做好這一點
    目前高居收視榜首的電視劇《裝臺》就完美詮釋了一對中年夫妻間的真摯戀情,男主刁大順和女主蔡素芬,儘管是半路夫妻,卻一見如故,彼此傾心。 最關鍵的是,兩個人面對刁大順女兒的種種刁難,依然可以互相呵護,不受幹擾。
  • 古人云:「半路夫妻硬如鐵」今人說:「搭夥過日子更快樂」咋回事
    比如古人說的這句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而今人卻不這樣認為,好多老人都覺得「搭夥過日子更快樂」。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也想了解古今思想為何有一部分發生了斷裂,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道盡古往今來的人世百態吧!為什麼說「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句古語說的「半路」,指的是漫漫人生路中的一半,也就是說夫妻兩個人還沒有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其中就有一個人離開了這個男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