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的大結局
滬漂王漫妮最終決定離開上海
到英國留學
她是這樣描述自己「30歲決定留學」的心路歷程:
「人幹嘛非要被一座城給困住」
王漫妮說出了很多大齡留學生的心聲
大齡留學,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
年齡,從來就不是阻擋前進的障礙!
DJH:
28歲,從央企裸辭,去了英國讀研回來啦,這種感覺真的很爽,自己過自己就好了。不過壓力是會有的,外部各種語言壓力。加油啦
toni:
32歲馬上要去英國讀博了。看了後很感慨。年齡不應該成為阻擋我們學習和探知的阻礙。加油,共勉!
L…:
31歲,女,已婚,公務員,雅思已過6.5,今年去英國讀研,感激自己的勇氣。加油,那些我一樣勇敢的人們!
大圓臉的哆啦A夢:
33了,娃2歲,offer收到幾份,準備辭掉央企工作,帶著娃出去留學。老公很支持!其他家人暫還沒通知他們,如果告訴他們,應該也支持,畢竟從娃2個月到1歲,我一個人帶,還背著出國玩兩趟、考了駕照、報了遊泳班、變著花樣做輔食。生完娃以後,我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
黃蓉:
我也是辭了央企的工作去英國留學的,去留學時27歲,今年一月份畢業了with distinction。這段留學經歷讓我收穫頗多。我依然記得我去辭職時我們單位總經理對我說的一句話,說「你為什麼要放下一個看得見的前程而去追一個看不見的未來呢?」,當時我的答案是:「志不在此」。但當我留學歸來以後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人生需要不斷的去成就自己」。
江疏影自己也在今天發微博
力挺了「王漫妮」的選擇
有很大一批大齡留學生在事業有成、成家立業後,選擇繼續深造,進一步自我提升。其實,年齡、工作和家庭等原因並不是個人深造的最大阻力,我們大多數人不願跳出的舒適圈才是。
可能很少有人了解,
許多專業反而要求申請人有一定工作經驗!
其中我們最熟知的莫過於MBA項目。MBA已經成為未來的商業領袖和CEO們獲得成功的必修課程。在《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公布的《英國最富有的1000人榜單》中公開信息的200多位富豪中,有57人讀過MBA課程。
QS英國MBA項目榜單
除了MBA之外,比如說英國的TESOL專業,明確規定了申請人要有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熱門項目推薦: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MSc TESOL申請要求:2:1學位,相關專業背景。
(TESOL)-申請要求:建議本科均分80以上(針對中國大學Bristol有自己的list),外加有1年相關教學經驗或教育管理、課程研發、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工作經驗者。
雅思:7.0(6.0)
學費:£19,700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A TESOL
入學要求:兩年工作經驗,相關專業背景。
211院校均分80以上,非211院校85分以上
雅思:6.5(W6.5,6.0)
學費:£19,000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申請要求:2:2學位相關專業背景,9個月工作經驗。一等學位,相關背景,2個月工作經驗。
雅思:6.5(6.0)
學費:£20,925
除了英國,其它熱門留學國也有不少類似高階項目,對申請人要求較高,需要有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甚至管理經驗:澳洲許多院校的商科工科都有特定專業要求工作經驗。美國的話,像是紐約大學的全球金融是需要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物流管理需要有2年經驗……
首先要明確「再讀書」的目的和留學後的選擇。若希望職業晉升並在國外工作,可選擇就業型專業,如MBA課程;希望回國工作的,則應該選擇綜合排名高、在國內知名度高的學校。
如果準備移民,在挑選專業時,一要參考目標國家的緊缺職位,另一就是就業前景的清單,結合眼前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家庭需求),選擇最適合最穩妥的專業。
申請過程中,除了語言考試和專業考試方面的準備,同時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計劃進行合理解釋,強調已有工作經歷、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及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在申請學校和籤證讓對方充分相信你是去求學而非其他的原因。
此外,在籤證擔保金上,一些國家對已經組建家庭的申請者要求不一樣,一般在國內已婚申請者相對容易拿到籤證。
大齡學生選擇留學不僅有事業發展停滯的風險,在經濟方面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不同國家的留學成本各不相同。職場人士相比剛畢業的學生在經濟上具有優勢,但是在制定留學計劃時,也要考慮到職場人士的獨特性。
在學習期間一定要注意人脈資源的積累,要認識或結交更多的人,讓別人有機會了解你,有了人脈資源的積累,可以讓你比別人更快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而轉換成為你的職場晉升機會或之後申請移民的信息積累。
對於之前在國內積累的人脈資源也要注意保持,也許在你學成之後選擇回國發展時,深而廣的人脈資源可以幫助你更快、更穩地走向成功。
最近很多節目
都喜歡把「年齡焦慮」當做賣點
無論綜藝還是電視劇
但你真的去留學了,會發現身邊的同學,什麼年齡的、各個國家的都有。別說30歲了,滿頭銀絲的、拖家帶口的..出國讀碩讀博的大有人在。年齡是最不用焦慮的點。即使不選擇留學,還有太多的事可以做來提升自己了,考證、學英語,即使今天多讀一本書,也能成為比昨天更深刻的自己。
你是怎樣的人比你是幾歲的人更重要,就像你去買鞋,你一定是告訴店員你需要幾碼的鞋,沒有人會告訴店員你給我一雙三十歲的人要穿的大小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