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
樹懶,大概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
一天24小時掛在樹上,吃吃樹葉,睡睡覺,無所事事,行動緩慢。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樹懶其實每周都會下樹冒一次險。
冒險是為了啥?
為了拉屎。
不要笑,
對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下樹拉屎,可能是它們一生中做的,最冒險的事了...
其他住在樹上的動物,一般拉屎沒那麼講究,屎意來了,直接坐在樹上空投。
比如考拉就是這樣,睡夢中都能突然下一場「屎雨」…
然而,樹懶拉屎卻特別講究。
它一定要慢慢悠悠爬到樹下,
站立著,握著樹,
然後屁股左右或上下擺動,跳一支「屎前舞」,用屁股蹭出一個坑來裝屎,
一切準備就緒,才正式進入拉屎環節。
樹懶拉屎的時候,眼神迷離,嘴角上翹,一臉的極致享受…
拉完後,樹懶會再跳一隻「屎後舞」,還是屁股各種擺,弄點土把自己的屎遮起來…
樹懶的屎非常多,它拉一次,體重會瞬間輕1/3,肚子肉眼可見變小。
樹懶不僅動作慢,消化速度也是哺乳動物中最慢的。
它們平時吃的大多是有毒的樹葉,消化速度極慢,提供的能量極少,有時候一片樹葉要花一個月來消化…
因為消化速度慢,所以樹懶通常是一個星期拉一次屎。
雖然看它拉屎一臉享受。
但其實樹懶下樹拉屎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平時,野外樹懶的皮毛上長有一層藻類,遠遠看去是綠色,如果它們在樹上不下來,就很容易融入背景,捕食者很難發現它們,而且掛在樹上,地面上的捕食者也夠不到。
但如果它們下樹,那危險係數就高了。
這移動速度,捕食者要抓,簡直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它們是捕食者眼中的「快餐」,只要在樹下,那就是一抓一個準,沒有半點難度。
一項統計表明,樹懶有一半死亡跟下樹有關…
不僅可能會死,就算不死,也會把樹懶累得夠嗆。
樹懶只吃樹葉,每天吸收的能量極少,
為了少消耗能量,樹懶24小時處於「節能模式」,平時沒啥事基本不動,要動也是極慢速度,極小幅度地移動。
為了拉屎下樹,又重新上樹,這一來一回,要消耗樹懶每日大概8%的能量。
正因為又累又危險,所以樹懶平時24小時都掛在樹上。
連娃掉樹下,有些樹懶媽媽都懶得下去撿…
但它們為了拉屎,卻每周一次,視死如歸地下樹了…
而且樹懶會便秘,有時要拉好長時間...
這麼長時間停留在樹下,簡直就是送死行為...
為了拉屎,冒生命危險?
直接在樹上空投不是更安全?
關於樹懶為啥要下樹拉屎,有各種各樣的推測,
有人說是為了滋養它最愛的樹,有人說是為了下來和其他樹懶交流。
但說實話,這些說法感覺都不太靠譜。
2014年,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者也專門對此做過研究,當時他們得出的推測是,樹懶這麼做,是為了維持它們和蛾子之間的平衡關係。
研究者認為,樹懶和蛾子擁有一種奇怪的共生關係,
蛾子生活在樹懶身上,可以為樹懶皮毛上的藻類施肥,這種藻類能提高樹懶的存活率,因為它可以讓樹懶的皮毛變成綠色,更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同時,可能通過皮膚吸收或直接食用,還能為樹懶提供一些養分。
所以,樹懶下樹拉屎,是為了給蛾子提供一個可以產卵的地方,以此來保證蛾子的生命循環。
不過,來自英國斯旺西大學的樹懶專家Rebecca Cliffe對這種說法也表示懷疑,她認為樹懶下樹風險太大,只是為了蛾子似乎說不過去。而且,生活在人工環境下的樹懶,它們不需要蛾子或藻類就可以存活,但還是依然會下樹拉屎…
在她看來,樹懶下樹拉屎,可能更多跟交配有關。
「動物很多瘋狂行為都跟繁殖有關。」
「樹懶下樹拉屎,可能是為了提醒其他樹懶,這棵樹上面住著一隻準備好要交配的樹懶。」
為了啪啪啪,冒生命危險下樹拉屎?
當然,這種說法,目前也這是推測。
如果當初掉到樹下的樹懶寶寶知道媽媽會冒生命危險下樹拉屎,卻不願意下樹來撿回自己,它可能會問:
「媽,難道我還不如一坨屎重要?」
Ref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he-horror-sloths-go-through-every-time-they-have-to-poop-2018-6
---
unlimited_power_:下來上廁所時能順手把孩子撿回去嗎
幼稚園小班兒長:不行,那可太累了
toldointer:屎徒行者
緩慢受錘就像鑄劍就像自我燃燒:擦,再加上後面幾個專家的推測,整個一託福閱讀
丷慄慄子__:然後問你哪個對的,其實都只是推測而已
搗醬糊糊的蠍蠍子:拉一次輕三分之一,多少人夢寐以求
張海肉:沒用的知識增加了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倫時尚
限時優享
交易擔保事兒君有品Zatchels 英倫時尚小程序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擊「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