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觀賞魚的體表問題,偏偏要混於一談,這個觀賞魚病沒法治了

2020-12-22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融鰭、潰爛、啃咬、摩擦傷,真菌感染、寄生蟲、白點、打粉、蒙眼、紅血絲,這十種情況,全部都是觀賞魚的體表問題,其實觀賞魚的體表問題,可能遠遠不止上述的這些,但是我目前暫時只想起來這麼多,明白了觀賞魚的體表問題,會非常有助於我們對於觀賞魚的挑選和對症治療。

為什麼會想起來這個問題,是因為最近魚友們碰到這樣的問題太多了,根本就不知所措,胡亂用藥。

從而導致我們的觀賞魚在極短的時間內,仿佛去了一趟美國,然後就有去無回了。

一、融鰭大部分源於水質問題

觀賞魚的融鰭問題,主要指的是觀賞魚的尾巴或者胸鰭等部位,出現了輕微的不適應水質問題,從而導致魚鰭邊緣略微出現輕微的潰爛或者是有極其輕微的點狀或者斑狀的斑塊存在。

有些觀賞魚的魚鰭會呈現鋸齒狀,本來應該透明的魚鰭邊緣,開始部分變得不透明,有些發烏或者發暗,比較嚴重的可能出現潰爛,這個也會與觀賞魚的打鬥傷有一定關係,但是大部分發生於觀賞魚的入缸初期,或者是觀賞魚在遠途運輸途中不斷地互相摩擦,以及水質敗壞所致。

輕微的症狀無需下藥,只需調理水質,遠途而來的觀賞魚,可以靜待其自行恢復,持續嚴重的,可以使用到消炎藥浸泡,部分出現白斑的部位可以予以清洗。

二、體表潰爛是由於各種外傷所致而感染

觀賞魚的體表潰爛一般的都是源於各種外傷所致,我們所說的體表潰爛,指的是觀賞魚體表的局部不見紅色血斑或者血絲,也不見嚴重的紅腫現象,就是類似於腐爛病,也就是說,它們突然間被劃傷流血的過程已經結束了,後期由於細菌感染或者水質問題,才會導致觀賞魚的局部受傷部位開始潰爛。

這個問題一般也會與觀賞魚的體質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很多體質強健的觀賞魚,根本無懼於各種打鬥傷或者機械傷,在三到五天的時間內,基本都可以自行恢復,只有在體質不好、水質不好的情況下,觀賞魚才會繼續出現受傷感染的情況。

因此,我們還是要以調理水質為主,輕微的塗藥,嚴重的消炎藥浸泡。

三、啃咬傷,大部分伴隨觀賞魚的膽小怕事

觀賞魚之間出現比較嚴重的打鬥現象,尤其是中大型的慈鯛科觀賞魚,它們比較喜歡啃咬其他觀賞魚的體表,造成其他觀賞魚體表鱗片和黏膜的脫落,在脫落的鱗片下,觀賞魚會出現比起白點病,打粉病面積更大的白斑傷,並且創傷表面參差不齊,一般初期不會有流血和化膿的跡象。

並且,觀賞魚的體表可能有多處這樣的傷害,同時被啃咬的觀賞魚會出現極度害怕或者膽小的徵兆,這些都是我們判斷觀賞魚初次因為受到欺負而出現的體表傷害。

對於這樣的觀賞魚,應該迅速予以隔離,輕者自行恢復,重者同上。

四、摩擦傷一定是點狀的,體表粘液大幅度脫落

觀賞魚的摩擦傷大多數會與不慎落地、各種器具摩擦所傷,具體表現為有可能部分鱗片脫落,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是整個半邊體表磨損嚴重,就像是連片的點狀突起,表面雖然也是參差不齊,但是與啃咬傷絕對不同,啃咬傷是多處傷,表現為斑斑點點的斑塊,沒有或者很少有點狀突起,摩擦傷多為大面積,有很多成片的點狀突起。

大範圍的摩擦傷和啃咬傷都可能造成死魚,尤其是摩擦傷,觀賞魚的體表粘液完全盡失,只能單獨隔離使用消炎藥浸泡,傷口較小,可以塗抹治療。

五、真菌感染、白點、打粉

所謂的真菌感染,就是發黴了、長毛了,不管是局部還是整體,治療方法參考養魚老道水黴病。

所謂的白點病就是小瓜蟲,可以使用升溫或者白點淨治療。

而打粉病就是由於嗜酸性卵甲藻造成的,是由於水質過酸引起,我們可以使用小蘇打調理水質呈弱鹼性即可。

打粉病的白點呈現的會是片狀,帶有融鰭和紅血絲症狀,而白點病不太會有紅血絲出現。

六、寄生蟲疾病,大部分會有出血點或者出現鱗片外翻、紅腫等現象

觀賞魚一旦遭受到寄生蟲的侵擾,必定在狀態上會有所反應,比如說狂遊或者大幅度蹭缸,遊動姿勢不在正常巡遊狀態,頻繁快速蹭缸等,我們都是可以輕易覺察到的,其實白點病也是寄生蟲。

而很多的大型蟲會在觀賞魚的體表或者體內鱗片處造成傷害,比如有部分出血點,鱗片部分外翻嚴重,並且伴有紅腫、潰爛、流膿等症狀,很多大型蟲肉眼也可以看到。

這種情況下,經過我們的綜合判斷和仔細檢查以後,才可以使用到殺蟲藥物去予以治療,高濃度的鹽水、高錳酸鉀、亞甲基藍都會有很好的療效,比起很多劇毒殺蟲藥,反而不容易導致觀賞魚的死亡,有些也可以局部用藥。

七、蒙眼和紅血絲大部分也是源於水質問題和觀賞魚的心理壓抑所造成

另外,就會觀賞魚出現蒙眼或者局部紅血絲的症狀,除了上述的一些綜合原因以外,剩下來的能夠出現這兩種問題的原因一般的都是源於水質問題。

蒙眼,但從外蒙問題上講,還有可能是觀賞魚的心理壓抑所致,而紅血絲問題,如果是初入魚缸的觀賞魚,大部分仍然是來源於遠途運輸的折騰,我們可以讓它們安心靜養,再就是水質過新或者過老等問題,水溫刺激也有可能導致。

因此來說,想要治療這兩種疾病,還是首先要從水溫、水質,觀賞魚的壓抑問題上去著手考慮。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觀賞魚體表疾病,都沒有必要讓我們興師動眾的用藥,遇到局部問題就是局部塗抹來治療,調溫、調水、調心態、最後調理觀賞魚的體質,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由於在網絡上根本找不全上述疾病的圖片,我們也只能通過文字和自己的觀察去自行理解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這兩種藥物,針對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問題,療效還是很好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養魚老道在和一位魚友的交流中,再次談到了給觀賞魚下鹽治病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來來回回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理論依據,這位魚友也是一直在尋找著。
  • 有些觀賞魚病並不傳染,為什麼到最後,整缸觀賞魚都會患上呢?
    如果整缸觀賞魚能夠迅速玩完,那對於我們來說倒也利索,就怕它們在那裡整天半死不活的,不是今天給你來個頭洞就是明天給我們玩個腸炎,治吧,很長時間好不了,不治吧,很長時間它又死不了,這個事整的真是令我們左右為難。
  • 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三、只有水質問題才是最終原因對於觀賞魚身上粘附大量的氣泡,這裡還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在我們開缸初期,由於氯氣或者水壓的不同,會導致魚缸的缸壁和各種設施上出現大量的細微氣泡,對於這些氣泡我們要堅決予以清除,它們是極有可能粘附到觀賞魚身上的,但是這個也絕對與觀賞魚的應激反應所導致的身體粘液分泌過多有關,不過對於這些初始氣泡清除的方法反而應該去爆氧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
  • 什麼藥物才是治療觀賞魚病最好的魚藥?
    所以說對於一些飼養普通觀賞魚的魚友,這些傳統人用藥還是可以治療大部分觀賞魚病的,而且比較的省錢、省力、用起來更是比較的放心可靠。比如說養魚老道經常使用的土黴素、痢特靈、高錳酸鉀、複方新諾明、甲硝唑等等吧,即使是現在很多使用新魚藥的魚友,也會使用到以上的部分老藥來結合治療,這些藥品之所以能夠持續這麼多年,那就一定是有它們的使用價值和市場,這是第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使用得當,大部分的觀賞魚病還是可以用以上藥物調理好的。
  • 首先要排查觀賞魚的問題
    一、由於自來水的氯氣打敗了觀賞魚,所以水質無法調理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一點,假設我們的物理、生化過濾系統都很強大,但是如果自來水沒有提前困好,殘留的氯氣迅速刺激著觀賞魚的體表,不出三五天,就會使得觀賞魚的體表粘液大幅度脫落。
  • 如何判斷觀賞魚外傷、炸鱗、敗血病還是有蟲?簡單問題偏要複雜化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關於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問題,最近發現很多魚友根本就分不太清:只要一看到觀賞魚的鱗片外翻,那就一定是炸鱗了。
  • 觀賞魚身上長紅色一塊別小看,它是一種病的表現,常見於細菌感染
    但是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對這種病一知半解,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錦鯉一點一點潰爛,最後直接死掉。這種病其實叫做「列印病」,一般都是發生在錦鯉身上,或者金魚身上。但是不代表其他魚不會患上這種病,一個魚友養的食土鯛最近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所以其他魚也不是不會患病的,只不過相比錦鯉患病率更加高一些。列印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的病態。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魚的疾病來自外界,絕大多數是水的問題。其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魚病都不是魚的問題,幾乎全部都是水的問題。而水的問題,基本上就是下面這三種原因:一、密度太大。還有一種原因,是魚真的病了,病到了臥床不起的程度,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認真分析一下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果是水質變化太大,那就儘量減少波動,保持水質溫度的穩定,靜養一段時間,如果是病了,那就儘快找到病因對症治療。4、觀賞魚失鰾(翻白)了怎麼辦?
  • 觀賞魚吃活餌有風險!人工飼料種類特性介紹,助你養好觀賞魚
    今天給大家說說觀賞魚飼料的選擇。我建議廣大魚友還是以人工飼料為主。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選擇人工飼料儘量不選擇活餌的原因有的魚友可能會說,我就偏偏不用人工飼料,我一直用的是活餌飼料,我的魚養的也挺好。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飼養觀賞魚就是為了玩,為了修身養性。我覺得喜歡折騰活的麵包蟲和活的紅蟲的魚友還是少數,對吧?
  • 「小毳談」明白了觀賞魚的十種死法,我們就可以輕鬆養魚啦!
    很多魚友都把魚養死,當然我也不例外,有些魚友就膽怯了,不敢養魚了,今天我總結了一下,觀賞魚無非就十種死法,明白了避免了,魚自然就養好了。第一個種就是撐死的,這個大家有誤解,以為魚沒飢沒飽,給多少吃多少,其實不是,什麼動物都會有條件反射的,當它吃飽了神經元就會把信息傳遞給大腦,讓它有吃飽了的感覺,然後就不再進食了,之所以能撐死是觀賞魚吃剩下的飼料把水汙染了,水一壞掉直接就造成了魚的死亡,所以我們都建議觀賞魚在兩分鐘之內把魚糧吃完,避免剩餘;第二種就是餓死的,很多人以為魚是餓不死的,也有人問我魚不餵行不
  • 我們是如何把自己的觀賞魚,一步步送上絕路,最終治無可治?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沒有注意到: 水沒養好就放魚還是小事,關鍵是飼養密度太大了 即使我們魚缸的水質並沒有調理到位,實際上直接往魚缸裡放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關鍵的問題就是在於我們的飼養密度,這個飼養密度才是關鍵。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三是龍魚系列,如銀龍、紅龍、金龍、黑龍魚等,它們素有"活化石"美稱,名貴美麗,廣受歡迎。熱帶海水魚熱帶海水觀賞魚由三十幾科組成,較常見的品種有雀鯛科、蝶魚科、棘蝶魚科、粗皮鯛科等,其著名品種有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馬、紅小丑、藍魔鬼等。熱帶海水觀賞魚顏色特別鮮豔、體表花紋豐富。
  • 這種觀賞魚病,大多可以不治自愈,考驗的反而是主人的耐心
    還有一種叫做觀賞魚的眼睛內蒙,也就是眼球內部出現了問題,這個就不必再去大費周章了,一般是治不好的,哪怕它是內寄,嚴重的,整個眼睛也就瞎掉了,還有突眼病,也可能來源於內寄或者水質問題。因此來說,碰到了觀賞魚的這種所謂的極度害怕或者壓抑造成的蒙眼,我們要看其輕重程度,比較輕微的,千萬別治,整缸下藥影響水質,水質越不好,觀賞魚的蒙眼越重。單獨塗抹,觀賞魚會極度驚慌,越驚慌越壓抑,最後還是越治越重。
  • 家中養魚,觀賞魚最不好養,這六個因素教會你養觀賞魚
    氧氣其實是新手朋友們經常忽略的問題,這個問題看著簡單,但還是有的新手朋友們把握不住它,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自己的餵食量和你的飼養密度,如果說魚兒缺少氧氣的話,肯定是有一些提前的反應的,比如說是浮頭還有就是大口的吞咽空氣,出現了這些現象我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來,高度警惕,如果有一個小的不注意,這些魚就都會沒命了!
  • 為什麼觀賞魚的白點病會反覆發作,這個問題如何有效杜絕?
    其中也會牽扯到一個過溫的問題,這個也要看溫差,如果沒有溫差的話,我們大可不必費那個勁。只有長久的保證住飼養觀賞魚的溫度恆定,觀賞魚才會有一個良好的狀態和體質,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一個問題。否則容易鬧出人命,選個觀賞魚不知道看看,這魚有病沒?那就有可能鬧出魚命。在此,養魚老道好心的提醒各位新魚友們,等我們再去選魚的時候,腦袋裡一定要想著八個字:西瓜、人命、白點、魚命!
  • 誰說陰雨天和傍晚給觀賞魚換水不好,難道非要觀賞魚缺氧而死?
    書中有雲和實踐操作是兩回事大多數的觀賞魚飼養書籍,現在我們這個小城市已經買不到的,而養魚老道手中的很多觀賞魚飼養叢書基本都是十幾年以前的了,現在的魚友飼養觀賞魚,估計能夠買書看的已經很少了。這個只要是我們飼養觀賞魚一個月之後,在硝化系統健全的情況下就不應該發生什麼較大的問題。
  • 認交學費也養不好觀賞魚的魚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養魚老道早就說了三個字,那就是我們要使用見天水來飼養觀賞魚,這是很多飼養觀賞魚的老者多年來總結的經驗,並不是我自己發明創造的,見天水才是飼養所有觀賞魚最好的水質。一直爛到我們無法調理的時候,它們就會側躺或者死去,而在我們看起來幾乎是一切正常,只是趴缸拒食有點紅血絲而已,其實紅血絲是要不了觀賞魚的命的,最多充其量也就是個體表傷罷了,即使我們全身患上了皮膚病,那也未必會死,但是如果是空氣汙染帶有毒素,我們就會死得很快,就是這個道理。
  • 小心觀賞魚白點病接踵而來
    觀賞魚白點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觀賞魚疾病,說實在話,它也不算魚生病,只是觀賞魚體表寄生了很多小瓜蟲,別看這些小東西,如果不加以整治,觀賞魚分分鐘死給你看。根據以往的經驗,觀賞魚白點病一般是季節交替,魚缸水溫突然發生變化的時候,最容易產生白點病,昨天還有朋友問我,現在天氣轉暖,為了省電,魚缸加熱棒是不是可以關掉了,我的建議是,現在不要關閉,魚缸水溫還是要保持住。
  • 觀賞魚只要出現白點就是小瓜蟲?不是的,這裡有一個特殊案例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解釋過多次,就是觀賞魚的體表白蒙、白斑,大部分是由於體表傷部分感染所致,也有的魚友,把它看作是水黴前兆,其實根本沒有出現過菌絲,自始至終都沒有,那就不能算是水黴。還有一種打粉病,我們也知道,那是水質老化問題,嗜酸性卵甲藻造成。